身在抗疫一線,陳薇心頭記掛著兩件事……

2020-12-20 人民政協網

「這個榮譽不屬於我個人,而屬於跟我在武漢生死與共的專家組,屬於千千萬萬在抗疫一線的科技工作者,屬於參與抗疫的所有女性同胞。」9月15日下午,全國政協教科衛體委員會「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專題座談會上,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研究員陳薇動情地說。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研究員陳薇(左二)

在參加會議前,陳薇剛跟隨全國政協「堅定『四個自信』,打贏疫情防控人民戰爭」視察團從武漢歸來,時隔一百多天再回武漢這個「戰場」,她引發了一場「追星」潮——對於這位在新冠肺炎疫苗研發上取得重大突破的人民英雄,當地人民給予了最熱情的歡迎。

「世上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習近平總書記在表彰大會上的話讓陳薇深受觸動。作為身在抗疫一線的普通「凡人」,陳薇心頭記掛著兩件事:作為科研工作者的本分,以及作為政協委員的責任。

全力以赴與疫情「賽跑」,這是陳薇心中應盡的「本分」。「1月26日我們團隊到達武漢,去了以後,發現武漢那時的核酸檢測能力嚴重不足,全市日檢量只有300人,所以到武漢第二天我們就把移動式帳篷實驗室建起來了,28號開始出檢測報告,當天就檢測了530個人,到31號已經形成1000人的日檢量。大家現在可能覺得這個數字不算什麼,但在武漢疫情暴發初期,武漢各醫院的發熱門診人山人海,而只有拿到核酸檢測報告才能住院,每天能檢測1000人是一個很大的突破。」

除做好疫苗的研發攻關以外,陳薇的團隊還一直在努力用科技的力量解決百姓關切的問題,比如搭建空氣動力學實驗模塊幫助武漢金銀潭醫院做好院內感染的防控,針對「蚊蟲會不會傳播新冠病毒」的問題開展蟲媒傳染研究,針對女性患者特別關心的母乳餵養問題給出權威解答等等。

讓這個團隊倍感自豪的是,所研發的疫苗在3月16號就獲批進入臨床試驗階段,「我們最早在全世界公布我們的臨床實驗數據,比美國快了5個多小時。4月12號進入II期臨床試驗,相關臨床數據在7月22日和24日的《柳葉刀》雜誌發表了,也是全世界最快。」在陳薇看來,「最快」證明了中國科技水平的進步。

除了疫苗,陳薇團隊還關注患者的後遺症問題,並推進這方面的臨床試驗,目前發現患者康復狀況良好。「當某些國家置人民的生死於不顧的時候,中國時時刻刻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在工作中我深深體會到這一點!」

現在,陳薇希望所研發的疫苗在接種後不僅能夠產生體液免疫、細胞免疫,還能產生黏膜免疫,從而給患者帶來更有效的保障。「我們正在努力,黏膜免疫的臨床試驗馬上就開始了。」

當陳薇在抗疫一線奮戰時,還有很多和她一樣的全國政協委員也在不遺餘力地作貢獻,在同行們身上,陳薇感受到了什麼是「中國精神、中國力量、中國擔當」。「生命至上、舉國同心、捨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習近平總書記概括的偉大抗疫精神,是每一個政協委員都要好好學習和弘揚的。」陳薇說。

在公開場合發言時,陳薇總把「團隊」掛在嘴邊,她希望這份榮譽也能給整個團隊帶來更多實際的支持,「習近平總書記所強調的中華民族的『強大修復能力』,我認為包括彌補不足和短板的能力,我建議國家加大對關鍵技術領域的研發投入,建立科研『白名單』制度,完善長效支持機制,讓科研工作者能夠靜下心來踏踏實實地為國家服務。」

面對榮譽,陳薇說自己的心情「誠惶誠恐」,這意味著對自己要有更高的要求,「後面的路還很長,我還算年輕,再幹個十年沒問題,應該還能做更多更好的事情,這是心裡話。」

記者:謝靚

編輯:魏芯蕊

相關焦點

  • 致敬抗疫英雄 | 最美「疫」中人陳薇
    ——陳薇從抗擊非典,到援非抗埃,再到武漢抗疫,在生物安全領域這個沒有硝煙的戰場上,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研究員陳薇一直在努力超越自己。總有人問她,「怎麼總喜歡搞些魔鬼性的課題研究」? 陳薇回答說:「穿上這身軍裝就意味著這一切都是你該做的,我願這一生都能和致命病毒短兵相接,為受困疫區的生命打開希望之門」。
  • 陳薇院士:從溫柔美少女到「硬核」抗疫女將軍
    當時陳薇正在研究ω幹擾素,這是一種具有抗病毒能力的蛋白,於是陳薇便大膽假設:這種蛋白能不能抑制非典的SARS病毒呢?非典每天都在奪走病人的生命,防控工作十萬火急,陳薇冒著生命危險,帶著課題組連夜進入實驗室,開始試圖攻克這種當時還很陌生的新病毒。實驗室裡的陳薇(rhhz.net)當時的實驗條件很艱苦。
  • 鍾南山、張伯禮、張定宇、陳薇……今天為他們刷屏|陳薇|武漢市...
    四人在列今天,他們榮譽加身而他們昨日「逆行」戰「疫」的身姿也愈加清晰、挺拔2020年《開學第一課》上鍾南山、張伯禮、張定宇、陳薇等戰「疫」英雄登上「雲講臺」帶領孩子們重溫中國剛剛走過的那段非凡歷程「這就是我們的國家首先抓住人的生命是第一寶貴的」
  • 是什麼打動了陳薇父母
    3月23日下午4時左右,市科協主席汪希燕到蘭溪看望女將軍、中國工程院院士陳薇父母時,帶了兩份特殊的禮物:17年前、2003年4月28日,本報在顯著位置刊發的陳薇特別報導《蘭江女兒直面非典挑戰》;17年後、2020年2月5日,本報再次在顯著位置刊發的陳薇特別報導《正月初十,女將軍從前線打來第一個電話》。
  • 人間大愛——武漢抗疫一線群英譜
    有人說這份笑容給人以信心和鼓勵,意味著希望和勝利;有人說這臉上的壓痕是奔波在一線的古稀老人的「勳章」,更是撼人心魄的責任擔當。 很多人也許沒聽過陳薇院士的名字,但如果看過《戰狼2》,就會知道她是其中陳博士的原型。2003年,陳薇團隊在國內率先確定了非典的元兇。讓她享譽全球的是,2014年她帶領團隊研製成功世界首個抗擊伊波拉病毒的新基因疫苗,被譽為「伊波拉剋星」。
  • 「人民英雄」陳薇父母對女兒說:好好幹,爸爸媽媽永遠支持你!
    一開始,陳薇父母根本不知道女兒做什麼,只知道女兒一年到頭都非常忙,平時與他們也是聚少離多。在母親看來,每當國家有需要,陳薇總是義無反顧地衝在最前面。2003年的「SARS」現場,還有2014年「伊波拉」非洲疫區,都有陳薇忙碌的身影。老母親也曾有過擔心,但是看到女兒一直全身心地投入自己喜歡的工作中,他們最終選擇了默默支持。「她很忙,走路說話都很快,做什麼事情也都很快。
  • 司令員眼中的抗疫英雄9:陳薇,站在鍾南山等大咖背後的女將軍-人民...
    我國首席生化武器防禦專家 中國工程院女院士 軍事科學院少將研究員及軍事醫學 研究院生物工程研究所所長陳薇 是站在鍾南山、李蘭娟等大咖背後的 後起之秀、 她當年是浙大、清華學霸 抱著巾幗不讓鬚眉的家國情懷 毅然投筆從戎到了軍隊科研單位 如今鬥志昂揚、意氣風發 從大年初二開始 就一直戰鬥在武漢抗「疫」一線
  • 時代楷模|人民英雄陳薇
    哽咽著說 「自己有愧於團隊」她說:「這個團隊跟我從SARS到汶川救災再到抗疫……我承諾了很多很多,卻一直沒有兌現但我又很自豪因為 我是軍人聞令而動就是天職!」「人活在一世總要幹點事情」這已不是陳薇第一次哽咽落淚。在早些時候,陳薇接受採訪談及自己的團隊時,就曾動容落淚。她說,團隊這幾十年基本沒有歇過,「感到很愧疚,真的很辛苦,但我覺得很高興。」
  • 「人民英雄」陳薇開講「開學第一課」
    記者看到,今年《開學第一課》分為「擔當」、「團結」、「科學」三個篇章,陳薇作為「科學」篇章的主講人之一,與鍾南山、張定宇、張伯禮等一起,共同講述感人至深的抗疫故事。   電視裡的陳薇笑容可掬,一如既往的幹練、颯爽,只是鬢角染霜,看著就讓人心疼。
  • 代表委員履職故事|陳薇委員:爭分奪秒,讓疫苗捍衛生命
    爭分奪秒,讓疫苗捍衛生命■解放軍報記者 邵龍飛 特約記者 張振威陳薇在抗疫一線。從抗擊非典,到援非抗埃,再到此次武漢抗疫,在生物安全領域這個沒有硝煙的戰場上,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研究員陳薇一直在努力超越自己。1月26日,陳薇受命率軍事醫學專家組緊急趕赴武漢,率領團隊圍繞新型冠狀病毒的病原傳播變異、快速檢測技術、疫苗抗體研製等,與軍地有關單位迅速建立起聯防、聯控、聯治、聯研工作機制。
  • 戰狼原型女將軍陳薇的硬核抗疫路...
    大年初二陳薇就帶領團隊進駐武漢,迅速投入工作,已經在武漢堅守了一個多月。 「早上8點到實驗室準備,凌晨4點回宿舍睡覺。」一同前去一線的院裡同事說,這就是他們抗疫的每一天日常。 沒有時間吃午飯,就在會議室湊合泡麵。
  • 陳薇:「無形戰場」拼死搏殺
    身為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生物工程研究所的帶頭人,陳薇長期從事生物危害防控研究,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聞令即動,在基礎研究、疫苗、防護藥物研發方面取得重大成果,為疫情防控作出重大貢獻。「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陳薇 新華社發大年初二,1月26日,集合號吹響!陳薇奉命率領軍事醫學專家組緊急飛赴武漢。
  • 讓黨旗在抗疫一線高高飄揚、讓法徽在抗疫一線熠熠閃光
    讓黨旗在抗疫一線高高飄揚、讓法徽在抗疫一線熠熠閃光 2021-01-15 17: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抗擊新冠肺炎先進事跡展播‖人民英雄陳薇
    抗擊新冠肺炎先進事跡展播‖人民英雄陳薇 2020-12-17 17: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陳薇院士哭了
    關於新冠疫苗,陳薇帶來最新消息 據新華社報導,在近日對陳薇院士的採訪中,她還透露了關於新冠疫苗的最新消息。由軍事科學院研製的重組新冠疫苗有哪些特點?陳薇:首先是跟新冠病毒直接接觸或具有密切接觸可能性的群體,比如跟防疫密切相關的特別是一線醫護人員、病毒相關研究人員、海關一線工作人員等。另外,有基礎性疾病的人群也是我們重點關注的對象。還有一些自己有接種意願的人。關於接種群體和接種時間,我們只是提出意見建議,由相關部門統籌決定。
  • 抗疫大戰中的「東邪西狂南僧北俠中頑童」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快意恩仇,身藏功名。當代《俠客行》應為「十步救一人,千裡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抗疫大戰中,白衣執甲,懸壺濟世,蒙面相對不識卿。 幸得有你,山河無恙。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遍翻金庸14書,俠譽蒼穹,名垂世間。
  • 活躍在抗疫一線的那身「司法藍」 ——博興縣興福司法所抗疫工作紀實
    活躍在抗疫一線的那身「司法藍」 ——博興縣興福司法所抗疫工作紀實 2020-02-07 20: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陳薇將軍
    她說:「這個團隊跟我從SARS到汶川救災,再到抗疫……我承諾了很多很多,卻一直沒有兌現。但我又很自豪,因為我是軍人,聞令而動就是天職!」「人活在一世總要幹點事情」這已不是陳薇第一次落淚。在早些時候,陳薇接受採訪談及自己的團隊時,就曾動容落淚。她說,團隊這幾十年基本沒有歇過,「感到很愧疚,真的很辛苦,但我覺得很高興。」
  • 陳薇院士回浙大啦!回到母校的她,向師生們回憶了打新冠疫苗第一針...
    11月27日,浙江大學化工系1988屆校友、「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生物工程研究所所長陳薇少將回到浙大,參加將軍報告會系列活動並作專題講演。校黨委書記任少波會見陳薇校友,並向她贈送本科期間成績單作為紀念。
  • 青春無悔,大愛無疆—記抗疫第二戰線英雄,陳薇院士
    「陳薇院士榮獲『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不少人疑問陳薇是誰?可以說,鍾南山院士現在是家喻戶曉,這是鍾老衝鋒在一線,而陳薇院士隱居在二線戰鬥。29年後的今天,陳薇眼神裡還是充滿著堅定:「我來到軍隊的第一天起,我就決定在這裡待一輩子了,因為我的老前輩也是這樣的,在這裡我遇到很多好的老師,我從他們身上學到很多東西。這是我留下的最大的一個原因,我喜歡專注做這個事兒。」是的,如果一個人20多年能夠堅持一個研究方向,專注做一件事,只要方向正確,方法得當,換了誰都一樣會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