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建扶貧在路上 | 在希望的田野上——金寨圓夢橋回訪記

2020-12-20 澎湃新聞

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2020年10月26日至29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在北京舉行。全會提出,優化國土空間布局,推進區域協調發展和新型城鎮化。堅持實施區域重大戰略、區域協調發展戰略、主體功能區戰略,健全區域協調發展體制機制,完善新型城鎮化戰略,構建高質量發展的國土空間布局和支撐體系。

深秋時節,層林盡染。11月5日,大別山腹地的安徽金寨縣花石鄉大灣村白水河上遊,一座由中國鐵建員工參與捐助的盛愛金寨圓夢橋,剛剛落成。

距離橋址不遠處,大灣村村民陳澤申家的小院,前來旅遊參觀的人們絡繹不絕。

這是人們「打卡」的網紅景點。小院裡還保留著四年多前習近平總書記和鄉親們圍坐一起拉家常時的桌椅擺設。人們還能感受到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全力做好脫貧攻堅工作的場景。

盛愛橋是金寨的第四座圓夢橋。

3年多來,大山深處的一座座「圓夢橋」見證著這一方水土的「趕路」史。

長江河上的「擺渡人」

鐵衝鄉高畈村位於金寨西北角,長江河是鐵衝鄉境內第一大河,每年5-6月雨季來臨時,長江河進入汛期,河水暴漲。

因為沒有橋,涉水過河成了當地村民出行老大難的問題。高畈村的孩子只能繞行,亦或涉水上學。

「河底石頭非常滑,水從上遊打著旋兒衝下來,暗流湍急,水深的地方能到我半腰。」劉承鵬是高畈村老支書,從2005年起,他組織當地幾戶村民無償承擔起了汛期護送學生過河的任務。

大點的孩子牽著,小點的孩子就背著。十幾年來,通過這種方式,高畈村走出了4名博士。

2017年,高畈村迎來一座屬於他們的橋。

茅以升公益橋——鐵道工程師金寨圓夢橋。

茅以升公益橋——鐵道工程師金寨圓夢橋由多位中國鐵建愛心員工參與建設,並建立了有效的金寨公益橋推廣流程與模式。

在金寨縣政府的大力推動下,這座由北京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會發起,中鐵上海設計院設計、中國鐵建大橋局集團援建的橋梁,通過多次現場踏勘選址,多輪技術討論會、最終在半年內竣工。

「現在茅以升公益橋建起來啦,我們也終於可以歇一歇。」老支書劉承鵬,成為村裡最後的「擺渡人」

有了橋,讓高畈村打通了玉蘭谷、金剛臺兩大旅遊景區,礦泉水廠也已在這裡建成投產。好風景迎來好錢景,幸福之泉源源湧來。

2017年4月23日,金寨首座圓夢公益橋竣工,高畈村孩子雨天上學難成為歷史。

抗洪搶險中的一張照片

今年雨季,金寨果子園鄉牛食畈村,抗洪搶險任務緊急。

遠在貴州山區項目的中國鐵建大橋局集團汪忠洲收到了村支書給他發來的照片。

照片裡,洪水剛剛褪去,泥濘的場景裡,茅以升公益橋——中鐵建大橋局集團金寨圓夢橋格外明顯。

汪忠洲作為這座公益橋的建設組織者,3年多來,他與村裡始終保持著聯繫。

「洪水已經漫上岸了,抗洪搶險全部從這座橋上走,農戶、搬遷戶也從這裡安全轉移到了村部。」牛食畈村支書向再次回到村裡的汪忠洲講起當時的場景。

洪峰過境,圓夢橋經受住衝擊,成為抗洪搶險通道

「金寨的脫貧,離不開好政策的支持,我們橋址附近的安置房,現在成為了我們村靚麗的一道風景線。」

牛食畈村的公益橋同樣也在2017年竣工,3年來,孩子們雨天過河安全有了保障,村裡交通便捷了起來,養殖、農副產品生產在這裡興盛起來。

位於牛食畈村的茅以升公益橋——中鐵建大橋局金寨圓夢橋由中國鐵建大橋局集團冠名,如今該橋已成為村裡重要的交通道路。

建小橋,走大路

位於大別山深處的安徽金寨縣,曾走出59位開國將軍,有著「紅軍搖籃、將軍故鄉」的美譽。與革命老區一脈相承,鐵軍後輩的鐵建人,同樣奔走在這片紅色的土地上。

「從第一座橋開始,我們的許多工程師、博士就參與項目建設,大家是第一次來到金寨,但他們卻在勘察設計過程中把這片紅色土地轉了個遍。」全程參與橋梁選址、設計等工作的中國鐵建專家——中國鐵建女設計師桂婞,見證了每一座金寨圓夢橋的落成。

11月5日,在金寨圓夢橋回訪座談會上,多名來自中國鐵建的愛心員工,積極為「小橋」未來發展、推廣模式建言獻策。

2020年4月29日,安徽省人民政府宣布金寨縣退出貧困縣序列。

3年多來,從愛心橋、連心橋,到民生橋、扶貧橋,茅以升公益橋——金寨圓夢橋照亮了孩子們的求學之路,更照亮了脫貧攻堅的最後一公裡。

建一座小橋、通一條大路,希望的田野上,一個都不能少。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鐵建扶貧在路上 | 在希望的田野上——金寨圓夢橋回訪記》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在希望的田野上|李欣家:熠熠警徽閃亮在扶貧路上
    大河網訊(記者 薛小磊 通訊員 沈夢冉 範永麗)他是全國青年崗位能手,公安部首批全國警保部門骨幹人才庫成員;他十年如一日,愛崗敬業、求真務實;他以熱血青春鑄就金色盾牌,讓警徽在傳承五四精神的道路上綻放新的榮光。
  • 《在希望的田野上》誕生記
    希望在田野上萌發,希望在心底裡流淌。詞作家曉光曉光抑制不住創作靈感的衝動,馬上奮筆疾書。雖然三段24句歌詞在三個鐘頭的時間裡奔湧而出、一揮而就,但醞釀構思的過程卻如心路歷程般長達十多年之久。生活賦予、人生閱歷、感情積澱在生機勃發的農村新貌的推動下,曉光創作生涯迎來一次跨越式大爆發,青春激情與生命活力在廣袤無垠的大地上盡情書寫和綻放。
  • 安徽財經大學萬事芬達隊助力金寨項目入戶精準扶貧
    安徽財經大學萬事芬達隊助力金寨項目入戶精準扶貧 2020-08-10 10:12:49   來源:網絡
  • 首個「禾麗希望小學」在革命老區安徽金寨奠基
    以此開始,禾麗醫美將舉全集團之力,深度融入國家精準扶貧計劃,以更大力度、更大擔當參與美麗中國的社會治理與脫貧攻堅戰中,踐行企業的社會責任。安徽省金寨縣是鄂豫皖革命老區,是全國排名第二的將軍縣,後走出過新中國59位開國將軍。因轄區山地、丘陵居多,農民平均收入不高,2017年全縣仍有4萬多貧困人口,因此金寨也是國家首批重點貧困縣。
  • 扶貧路上的酸甜苦樂——記湖南永州聯通扶貧專幹陸佳華_中國工信...
    當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灑向新田縣大坪村時,陸佳華像往常一樣,快速收拾好自己,帶上扶貧資料包開始一天繁忙有序的駐村扶貧工作……作為一名土生土長的新田人,看著駐守的這片土地一點點發生著改變,
  • 《希望的田野》,真實記錄,播種希望
    作為一檔明星直播經營助農真人秀,《希望的田野》的差異化內容讓人眼前一亮,當明星卸掉舞臺上的光環深入農村體驗真正的直播帶貨;當村裡的農民習得新知識,勇於站上舞臺競選「村播」;當原生態村落的山水都被鏡頭一一記錄並廣泛傳播的時候,《希望的田野》沒有作秀,只有鮮活。
  • 家事審判回訪記 | 判後關懷暖民心 離婚證明化尷尬
    家事審判回訪記 | 判後關懷暖民心 離婚證明化尷尬 2020-07-27 18: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金寨之星|陳紹慶:把金桂花民間藝術團打造成金寨演藝的新名片
    歌伴舞《扶貧之歌》劇照春風送來黨的恩情,惠民政策精準扶貧——黨員幹部肩負責任,帶著真情走進貧困鄉村。我團馮倫俊創作的歌伴舞《扶貧之歌》、天津快書《四老太誇婿》、散文詩情景劇《放歌金寨、精準扶貧》、小品《媽媽》、魔術《釣魚》等30多部,這些劇目已成為我團的保留劇目,參加了市、縣的多次匯演,受到市縣領導和廣大觀眾的一致好評。特別是歌伴舞《扶貧之歌》,由馮導作詞、馬鵬霄作曲,河南歌唱家李鴻玉演唱,一炮在金寨打響!在省電視臺播出,今年在我縣也傳唱開了!
  • 湖南衛視芒果TV《希望寫在田野上》欄目組到汶川考察
    7月20—22日,湖南衛視芒果TV《希望寫在田野上》欄目組和滴滴打車運營總監一行7人到汶川考察。欄目組一行在縣扶貧開發局的陪同下,深入灞州鎮木上村、威州鎮無憂花果山現代農業產業園區、七盤溝來料加工總部、綿虒大禹祭壇、映秀鎮地震遺址、臥龍熊貓基地、漩口鎮無憂谷、趙公福地和水磨鎮禪壽老街等鎮村點位考察。
  • 扶貧路上說調解
    扶貧路上說調解 2020-12-15 15: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扶貧路上堅守初心 大涼山盛開索瑪花
    扶貧路上堅守初心 大涼山盛開索瑪花 2020-10-16 11: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金寨也有了自己的「影視基地」
    在金寨縣鐵衝鄉巧遇印小天、傅晶主演電視劇《國家情懷》拍攝現場,這個小村莊也藉此機會將打造成影視基地,昨天去的大灣村也是取景地之一,這部電視劇就是以金寨為原型脫貧奔小康的故事(來源:微博網友:三六度張)安徽六安也有「影視基地」啦,就在金寨的鐵衝
  • 視點|禮讚小康 唱響《在收穫的田野上》
    1月13日,由北京市文聯、北京音樂家協會、天津音樂家協會、河北省音樂家協會和山東省音樂家協會共同主辦的《在收穫的田野上》——京津冀魯禮讚小康原創作品音樂會,在中山音樂堂唱響。
  • 【講講法院人的扶貧故事】扶貧地秤顯真情,真心幫扶暖人心 ——記...
    【講講法院人的扶貧故事】扶貧地秤顯真情,真心幫扶暖人心 ——記洮南市那金鎮裡仁村駐村幹部王立軍 2020-12-20 18: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班加羅爾回訪記
    11月19~22日,我們印度辦事處3名同事一起來到印度第三大城市班加羅爾,參觀了位於班加羅爾服裝工業區正中心即將投入使用的當地經銷商的新展廳,並回訪了部分當地工廠用戶
  • 法律是他扶貧路上的好幫手
    法律是他扶貧路上的好幫手□ 本報記者 阮佔江 本報通訊員 唐海軍「粟叔,在這裡住著怎麼樣?搬下來還習慣吧?」6月10日,扶貧幹部、湖南省洪江區司法局桂花園司法所所長黃靜波再次來到易地搬遷脫貧戶粟根生家中進行回訪。看到黃靜波,粟根生高興地拉著他的手不肯放。
  • 從貧困戶到扶貧專員!金寨23歲女孩獨自撐起家
    父母雖然勤勞,但家中有三個小孩要養活,老大雷亞男在合肥上大學,弟弟雷鎮澤在上中專,妹妹雷亞平在上幼兒園,微薄的收入都用來供養孩子。因常年勞作,母親身體有病,還要常年吃藥,一家生活非常困難。2014年5月,脫貧攻堅戰全面打響,鄉村幹部挨家挨戶調查摸底,經村、組評議,雷亞男家被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政策的落實、政府的支持、幫扶幹部的關心讓雷開成脫貧致富的信心倍增,幹勁十足。
  • 「文軍扶貧」:扶貧路上歌聲嘹亮——記貴州日報駐村幹部熊江睿
    兩年前,熊江睿從貴州日報的一名記者轉戰扶貧工作一線,成為落良村的扶貧幹部,今年6月,熊江睿用落良村的一磚一瓦、一山一水、一橋一井、一人一物、一天眼一人家寫出了《天眼人家》,歌曲一經發布,就得到當地群眾的追捧。當談起創作這首歌曲的初衷,熊江睿說到:「希望通過這首歌,讓外界人知道,了解落良村的少數民族文化,還有這裡的山水風光,能夠為落良村帶來好的發展。」
  • 久航集團(安徽.金寨)生物科技產業園
    該項目規劃佔地72.5畝、建築總面積7.1萬多平方;項目成功落地,是金寨縣委縣政府班子成員的高瞻遠矚,得益於政府領導對招商引資工作的重視和親力親為,在各級領導的關心支持下,該產業園項目7.18號正式破土動工了!讓久航科技園成為金寨健康產業布局最濃墨重彩的一筆!金寨的亮點!
  • 金寨也有自己的「影視基地」啦!快來看看……
    在金寨縣鐵衝鄉巧遇印小天、傅晶主演電視劇《國家情懷》拍攝現場,這個小村莊也藉此機會將打造成影視基地,金寨大灣村也是取景地之一,這部電視劇就是以金寨為原型脫貧奔小康的故事。預計將拍攝至21年1月,作為獻禮片在央視首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