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天氣不好,業務也不好,但是回到家,還是有這碗菜在等著我……帶給我無限力量和希望。」前兩天,23歲的銷售員羅進發了這樣一條朋友圈,引來許多朋友圍觀,大家都好奇,什麼菜這麼神奇?
小羅在朋友圈裡寫出自己的心聲
原來,他的合租室友是對小夫妻,看到羅進晚上常吃泡麵,就每天給羅進留一碗菜……
羅進個子不高,戴副眼鏡,在重慶市解放碑時代豪苑一家公司當電話銷售,才入職4個月,月薪近三千元,與一對年輕小夫妻合租在建新北路,他每月支付700元房租。
羅進老家在巫溪,大專畢業後就留在了主城打拼。因為平時大家都比較忙碌,合租2個月後,他與室友仍不熟悉,在屋裡碰面的時候,就互相點頭致意一下,客客氣氣的。
羅進大概晚上7點回家,因為不會做飯,他常在家囤不少泡麵,晚飯幾分鐘了事。而那對室友小夫妻則不同,每晚回到家就在廚房裡燒菜做飯。
「你這樣要不得。」大約9月初的一個周末,羅進端著泡麵在客廳看電視,室友夫婦在廚房剛收拾完,對羅進如是說道,羅進憨笑著說:「挺好吃的。」
第二天晚上,羅進剛泡好面,室友大哥就用一個玻璃碗端來一碗菜。羅進還記得,裡面一葷一素兩個菜,熱騰騰的。大哥有些不好意思地說:「這是我們今晚做的菜,你吃點。」羅進說,他默默接過那碗菜,一聲謝謝都因為哽咽說不出口。
接下來的每一天,室友小夫妻就一定會給他裝一碗菜,羅進也漸漸和他們熟悉了起來,他了解到,小夫妻今年都28歲,女的姓郭,男的姓謝,一起在一家裝修公司當漆工。羅進說,每天吃他們一碗菜,他心裡很過意不去,幾次提出不必麻煩,但他們依然如故。羅進好幾次還提出願意交夥食費,但對方說什麼也不肯收。
羅進說,每天晚上泡麵就著那一碗菜,吃得心裡暖烘烘的。吃完以後,他會認真地把碗洗乾淨,連碗裡的水都用紙巾擦乾,擺在灶臺旁。從此,無論多晚回到租賃房,碗裡都會有滿滿的一碗菜。
羅進說,以前,自己每天下班後,想到回租賃屋也是一個人,總是提不起勁,而現在,想到自己的室友,再想到有一碗菜在等著他,他就有了回去的動力。「有時候工作難免遇到挫折和沮喪,但這碗菜總能給我力量和希望,第二天又元氣滿滿。」羅進還說,甚至讓他的租賃房生活,也有了家的感覺。
10月19日,記者撥通了羅進的室友謝先生的手機,他正和郭女士一起忙工作。謝先生說,他們夫妻來主城打拼好幾年,女兒在老家跟著爺爺奶奶讀書。「哎呀,好大點事嘛。」
對於留菜的事情,謝先生很不好意思地說,自己初來打工的時候,也是一個人,和五六個室友一起合住,那時候,室友們互相扶持、關心,就像親人一樣,在謝先生拮据的時候,就熱情地邀請他一起吃飯,「反正因為他們,我就不怕困難了,現在和小羅合租,我們也想力所能及幫一幫。」
溫暖就像蒲公英的種子
這種小小的善舉,單從物質來看,只是謝先生夫婦每晚做飯時,勻出的一份菜餚,而對於一個人打拼的羅進來說,卻讓他在租賃屋裡嘗到了家的味道,也給他帶來奮鬥的鼓勵與動力,更可貴的是,在羅進的心裡,埋下了一顆溫暖的種子。
這顆種子,會像蒲公英一般,不停地飛揚與傳遞,就正如謝先生最初來打拼那幾年,他的室友所傳遞給他的溫暖,他又傳遞給羅進那般……
網友說
LLLL靈犀397:突然想起以前的故事。剛開始打拼沒錢,租房子住的時候,獨自生活的房主奶奶周末晚上總會給我們做飯。我們每次都吃得很飽,然後還沒見菜消掉一半的時候,她總會說:「沒事,繼續吃吧,我那還有健胃消食片。」後來買了房子,我就搬出去了。幾年後我回去看她,問起隔壁鄰居說,說她走了……我站在門口久久不能平靜……
小寶2017:2004年剛實習那會,與同學合租,我拿著2000月薪,在當時屬於高薪了,我每天晚上都會給同學留一盒牛奶、兩個蛋糕。
修電動車阿燦:剛來城裡打拼時,沒錢租房,隔壁鄰居也來城裡工地幹活,於是和他一起住他幹活的工地;在工地免費蒸飯,因為他吃工頭的,工頭是我們村女婿,我因為沒錢買菜只能方便麵或榨菜就飯,於是他們經常叫我一起和他們一起吃!現在想想還是很感激他們!
錢小錢: 幾年前有一次加班八點多回到家,累的話也說不出,合租的室友剛好吃完飯在洗碗,問我吃沒吃,然後給我燒了個番茄炒蛋,還幫我準備了第二天的便當,味道雖然很一般,但是那份感動一直記在心裡。合租遇上好人,在陌生的城市裡感覺也很溫暖。
小可可:好羨慕啊!這樣的日子真幸福!
石頭:為室友點讚,能一直堅持這麼做,真心讓人感動。
本文選自微信公眾號:都市熱報(dushirebao)
都市熱報記者 王薇 實習生 羅琳 受訪者圖
南都君獲授權轉載
給中國好室友點個大大的Z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