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媽到東平後就住在四姨家裡,聽說我們來後大哥第二天就來接我們去泰安爬泰山。媽說爬山太累不想去,我和妻子二人坐大哥的車來到泰安。
大哥的家就在泰山紅門附近,天天早上要來紅門鍛練身體的。他為我們買好了票,把我們送到紅門。因為現在是旅遊旺季,門票125元/人,淡季時(12月--次年1月)100元/人。
如果坐火車到泰安的話,可以在火車站坐3路公交車(車票2元)或坐計程車到紅門(車費10元左右);如果在泰安高鐵站下車,可坐37路公交車到紅門,坐計程車的話約需40分鐘車費大約35元左右。
大哥介紹,紅門線路是傳統的登泰山線路,紅門-中天門-南天門一線,皇帝登山也走這條路,是泰山的精華所在,古蹟眾多,有古寺廟8處,碑200多塊,摩崖刻石300多處,傳統文化韻味濃鬱。全程下來9.5公裡,盤道7000餘級,全程要4小時。要是走半路不想登山了,可以在到達中天門後,換乘索道。
一天門碑坊在紅門宮南的盤道上,明代建造,兩側有明代人題"天下奇觀"及"盤路起工處"大石碑。
他說要是能爬還是儘量爬,我們也信心滿滿地表示一定登到頂!
走,上山!
下來後深有體會,如果年紀大,建議買兩根拐棍,到處都有賣的,也不貴,很實用。
這是萬仙樓,也檢票口。
這是泰安人民為了紀念孫中山先生於1929年6月1日中山先生靈柩在南京中山陵下葬之日樹立的,以此緬懷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全高8.87米。文革期間奉安紀念碑被推倒了,有了損傷,這是1979年6月念碑整修復原重立的。
一般泰山登至此處,山勢陡峭,峰迴路轉,馬不能再前行了,所以叫這名。在後面還有景觀叫馬蹄盤。
四槐樹景點。據說是咬金率眾登泰山,在這種了四棵槐樹,至今已有1300多年,到民國以前,前兩棵槐樹陸續死亡,這棵是1987年7月10日因連降暴雨後灌注多年腐爛樹體而倒的,現僅存活樹一棵了。
中天門,是登山時的東、西這二條線路的交匯點,也是登山登到一半之處,上下必經之地。
中天門建於清代,海拔847米,西北面有中天門索道站。
雖然今天並沒有出太陽,還有些陰天,但這溫度對於東北人來說,真受不了了。
妻子說什麼也不爬了,真爬不動了,我們只好去坐纜車了。
中天門也是個補給站,這商鋪林立,各種小吃美食眾多,我覺得還是煎餅卷大蔥的多,遊人大多也在這補充能量。
纜車單程票價100元。
五夫子松、十八盤,這些景點,下次再領略雄姿吧。
在纜車上,稍微有點小害怕呀
大約七八分鐘吧,到達南天門站。
氣溫明顯低下來了。
出了站,看,遠處就是十八盤!
前方就是南天門。
在這說一說為什麼叫十八盤。這十八盤是泰山最陡峭的一段,那時古人為了便於客人上山,在這段盤道兩旁分別豎立起了十八根鐵柱,並用鐵索鏈連接起來,便於遊人攀扶。所以說十八盤並非有十八段盤道,而是指豎有十八根鐵柱的盤道。以前我以為是十八段盤道呢。
這些從十八盤一步一步爬上來的人,真是歷經千辛萬苦呀!
還看到一對夫婦抱著小孩爬上來,說是還願,真是心誠呀!
過了南天門,是天街。
天上的街市,各種紀念品、石敢當,買了一塊石敢當權當紀念。
這是中升坊。
書法藝術是泰山得到了充分的體現,當然主要以石刻形式保存下來,其中大部為自然石刻,少量為碑,現存碑刻500餘座、摩崖題刻800餘處,是一處天然的書法展覽盛宴,也是不可多得的文化盛宴。
這就是印在5元人民幣上的五嶽獨尊石,圍的全是人,靠不了近前。
無字碑是漢武帝封禪時的封壇封石,是泰山封禪的標誌之石。 或曰傲氣或曰謙卑,功過留後人評說吧。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望嶽》唐杜甫
終於到了泰山之顛-玉皇頂!
據說有的當官的人特意不進玉皇頂,怕是當官當到頭了的意思。
一介小平民可就不在意這種說法了。
在泰山最高處——玉皇頂感受「一覽眾山小」的磅礴氣勢
瞻魯臺是孔子瞻望魯國的地,東南方80公裡外即是曲阜,孔子的故鄉。
山上雲霧燎繞,有如仙境一般。
老人小孩此時建議增添外衣。
在玉皇頂東側的日觀峰上,有一巨石向北斜上橫出故名「拱北石」,長10米、寬3.2米、厚為1.5米左右,因為形狀猶如起身探海,也叫「探海石」。是泰山標誌之一,也是觀日出的好地方。
以前可以攀爬上去,但是現在用圍欄轉起來,不讓靠近了。
海拔1545米的泰山在五嶽裡並不算高,但卻被尊為五嶽之首,我想,這不僅僅是因為曾有72個皇帝在這裡舉行過隆重的典禮給「泰山之神」加冕封號,泰山更是以她厚重的文化徵服了天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