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這算爬了個什麼泰山?

2020-12-24 齊魯壹點

巍巍泰山,五嶽獨尊。雖然住在省城濟南,雖然距離泰山不遠,但是,爬泰山的次數是不多的。前兩次去,都登頂了,只有一次是全程徒步往返,那是上高中的時候,上世紀八十年代。夜間上,白天下。即沒看到日出,也沒看到雲海。只是同學們興致很高,在夜裡,看著岱城燈火,唱著八十年代新一輩上山,橫有一番情趣。待到白天下山時,精疲力盡,饑渴難耐,狼狽不堪,猶如盲流。其後,有去過幾次,大多是索道上,索道下。卻道是:來也匆匆,去也匆匆。匆匆,就不會有好感受。也不會有什麼特別的記憶。

前幾天,濟南初雪後就想再臨泰山,再加上新修的最美濟泰高速,於是就來了個泰山半日遊。首圖是我在傍晚5點左右在中天門,透過無葉的枝杈拍下的南天門。天不好,怪誰。不過,站在中天門遙望南天門,是我1:30自紅門登上之後3個半小時之後的事情。

之所以走得慢,一是年齡不饒人,不能快走。一是,就想這樣慢悠悠的登山,看盡每一處人文碑刻,看仔細每一處文物古蹟。

泰山上有很多松柏,有些已經枯死了。千年不死,千年不腐嗎?

山腳處的屋頂上,落滿了金黃色銀杏葉。

小販的電瓶車訴說著辛勞。

旅遊紀念品最多的是泰山石敢當。說實在的,還真不知道這石頭要當什麼。

經石峪的大字經文是蔚為壯觀的。數百平的一整個大石頭上,刻滿了大字經文。我不懂佛經,不知其刻的什麼。不過,看上去確實很震撼的。也很正經。

待到從經石峪離開時,天色已晚,霧氣漸起,只能看近,不能看遠。不管怎樣,既來之,則安之吧。上倉給個什麼樣的天氣,就將就什麼樣的天氣吧。在想,這種節奏,山頂是爬不上去了,那就把中天門作為目標。

冬日爬山的人不多,或三三兩兩,或捉對成雙。

很喜歡(主要是羨慕不知累)在峰迴路轉處遇到的小男孩。

山上近瞧還是很有色彩的。

也有虯枝交錯,猶如黑白的景色。

人們祈福的紅絲帶,最為搶眼。

我卻喜歡這一樹朦朧。

這虯枝交錯裡的老鴰窩。

這遠遠的索道。

這根植建築裡的古樹。

造化鍾神秀,齊魯青未了。泰山,是一座神聖的文化之山。需要慢慢去品味,去咀嚼。待到中天門時,天臨傍晚。就此收工,坐車下山。

壹點號五眼看世界

本文內容由壹點號作者發布,不代表齊魯壹點立場。

相關焦點

  • 「信使」老宋,泰山一爬24年
    「上一趟山要走20多公裡山路,說不苦那是騙人。但爬了這麼多年,也習慣了。泰山上就我一個投遞員,只要上了第一個臺階,就是我的工作。」老宋的話質樸而堅定。 24年這樣過—— 「寂寞的時候就數數臺階」 剛被分配到泰山郵路上那一年,老宋30歲,還是名副其實的小宋。每周二、四、六,無論天氣如何,都要把泰山沿線直到泰山極頂各單位的郵件送到每位客戶的手中。那時的小宋怎麼也不會想到,這泰山一爬就是24年。
  • 泰山小動物保護中心:有人爬圍牆試圖偷狗
    沒想到,最近居然有偷狗賊盯上了泰山小動物保護中心裡被救助的狗狗,又是爬牆又是在動保中心前下夾子,可真夠損的。  □本報記者 李培樂  狗狗一起狂叫 原來有人爬上了牆頭  小瑟是泰山小動物保護中心的一名志願者,只要有時間,他都會抽空到位於遙牆鎮張越家村的中心去幫忙照顧那裡的狗狗。
  • 有計劃去泰山遊玩嗎,分享你可能不知道的泰山傳說跟景色
    1、泰山幽區這條路線的終點是南天門,有很多人都選擇這條路線,因為這條路是談著山上去的路,沒有那麼陡峭。爬起來也沒有那麼累但是當我登到第1萬臺階的時候。我差點要累哭了。其實要比想像中的累很多。一路上的風景也很多,如果你覺得累了,也可以走走停停。你也可以在中途的廟殿裡燒香拜佛。但是一路上的景觀,我最喜歡的就是望人松,因為以前只在書本上學習過而沒有真正見到過。
  • 登泰山前的最後考驗,泰山十八盤,朋友說下次不會再來了
    原以為就是一座泰山旅遊景點,別的也沒有什麼發展,我以為就是一個小縣城,或者小鄉村,木有想到是個真正兒的小城市。K3兩元到紅門下車,我們乘K3前看到賣拐杖的,才15元一隻,斷定一定比泰山腳下便宜,就一人扛了一根走,木有想到泰山腳下也是15元!紅門走到售票處大約是1公裡左右,距離之遠讓我差點差生錯覺泰山不收費。
  • 感受泰山的雄偉,登泰山而小天下,給你不一樣的登山體驗
    我是一個生長在大山裡的孩子,對大山有一種非同尋常的喜愛,與大山有一種說不出道不明的深厚感情,也對大山有一種難捨難分的情感。我喜歡爬山,爬到山頂向遠處看去,站在山頂就如把這雄偉的大山徹底徵服,在山頂高聲吶喊,盡情的釋放自己的身體,站在山頂看著遠方,嚮往著遠方,想像著山那頭是怎麼樣的一個世界。站得高,看得遠,登上山頭遠眺、吶喊,回憶小時候的那種感受,讓自己找回逝去的童年,感受小時候的天真快樂。
  • 為什麼華山那麼險,每年還是有300萬人爬華山?主要有這三個原因
    第一次爬的時候,經過了五龍橋,五裡關,王猛臺,還有藥王洞,以及毛女洞,青柯坪,還有東道院,以及聚仙臺等景點。在太原爬崛圍山的時候,都累得夠嗆,更何況大名鼎鼎的華山。在路上不斷地休息,上一趟雲臺峰,確實不容易。
  • 「科技犬遊記」四個半小時登頂泰山玉皇頂,還有別稱叫「鬼都」
    這裡需要跟大家簡單說一下泰山景區的一些情況,從紅門到玉皇頂,爬山的全程都有各種小吃店售賣礦泉水和食物,即便你沒有任何準備的情況下,依然可以解決吃飯喝水的問題,不過店鋪與店鋪之間的產品的價差還是比較大的,比如在紅門門口的,登山的拐杖最便宜的報價可以五塊錢買兩隻,礦泉水也只要兩塊錢,但是山上的售價就翻了一番了,所以各位網友要做好心理準備。
  • 泰山片石
    金文、甲骨文的大字下面如果加上一點,也不成個樣子,很容易讓人誤解,以為是表示人體上的某個器官。因此描寫泰山是很困難的。它太大了,寫起來沒有抓撓。三千年來,寫泰山的詩裡最好的,我以為是詩經的《魯頌》:「泰山巖巖,魯邦所詹。」「巖巖」究竟是一種什麼感覺,很難捉摸,但是登上泰山,似乎可以體會到泰山是有那麼一股勁兒。詹即瞻。說是在魯國,不論在哪裡,抬起頭來就能看到泰山。
  • 民間故事:泰山何首烏的由來
    到了半山腰,何老爹對兒子說:「俺從東路上山,你從西路上山,到山頂匯合,你到那裡等我。」兒子說:「好哩,爹,山高路陡,您要小心!」父子倆分開上了山。何老爹爬到半山腰,突然,天空烏雲密布,接著電閃雷鳴,狂風夾雜著暴雨,傾盆而下,何老爹見暴雨來臨,正想找個地方避雨,不遠處傳來了小孩的哭聲,何老爹心想:這高山之上,又下大雨,怎麼能有孩子的哭聲。這何老爹是個行善之人,他冒著大雨,向孩子哭的地方爬去,遠遠望見半山腰上有個小孩,在風雨中哭喊,小孩長得胖胖乎乎,敦敦實實,十分可愛。
  • 道教神仙之泰山女神碧霞元君
    於是姜子牙便認認真真地按照群臣貢獻的大小進行分封,封來封去把全國其他的名山大川、風水寶地都封盡了,就留下了一座泰山。姜子牙早就知道泰山氣勢雄偉,景色壯麗,他原準備把泰山留給自己,可誰知半路裡殺出個程咬金。原來武王的護駕大將黃飛虎也看上了泰山,於是他找上門來,非讓姜子牙將泰山分封給他。兩人正在商量,不想黃飛虎的妹妹黃妃也來找姜子牙要泰山,說是武王答應她,要她來找姜子牙。
  • 歷代帝王祭祀泰山的地方,泰山岱廟
    岱廟是歷代帝王祭祀泰山的地方,史料記唐以前規模就很大了,經過歷代的修建,發展成今天大規模。總面積為九萬六千四百三十九平方。帝王求於天,大約是國泰民安長生不死之列,民求於天一定是不受壓迫,平安順遂。若我自己求於天,應是來生於樹枝尖上的樹葉,在蛇蟲還未爬上去的時候就被風吹落。
  • 假期想爬泰山的快看!
    一、假日期間的門票價格(一)泰山景區進山門票價格(包含岱廟景區)1.普通門票執行政府定價115元/人。4.原免票政策保持不變,詳見泰山景區官方網站或售票窗口價格公示牌。(二)岱廟景區門票價格(單獨售票)1.普通門票執行優惠價格10元/人。
  • 從東到西,翻越泰山,那念念不忘的壯美大自然啊
    如果哪天某個時候停電,爬樓梯基本上是最痛苦的事,比如爬30層的大樓。就泰山而言,從下到上,有7000多個臺階,相當於200多層高的大樓。上了山頂,還得下來,不能在上面喝山風,還得下來,這又得幾千個臺階,一上一下加起來,就需要爬個400層高的大樓。
  • 泰山姥姥
    這是民間故事計劃的第34個故事  引子:泰山姥姥巨大的頭顱在空氣裡晃動著,頭上盤起的髮絲像熊熊燒起的銀色火焰,向上躥去更離奇的是大梅有時突然像著了魔一樣,瘋瘋癲癲說一些奇奇怪怪的話,然後半夜時起來在院子的拐角蹲著陰冷地發笑。大梅和小梅的遭遇把父母害苦了。父母請了很多郎中,家裡的錢糧都已經花盡了,但是郎中們都說不清這兩個姐妹到底害了什麼病,家裡就剩間破房子了。這天,從東邊來了個道行高深的道士,借討一杯水的機緣給老兩口把實情說了:「幾百年前,這裡是魯國。
  • 爬泰山要輕裝上山,十八盤只要慢慢爬不停下,其實並不冷
    ,其實並不冷  去年十一剛爬完泰山,迫不及待的來吐槽一下,首先,贊同網上一些人所說的輕裝上山,我覺得帶一瓶到兩瓶水完全夠,紅牛必備至少一罐,但是士力架壓縮餅乾什麼的,完全沒有必要,爬山過程中完全用不到,如果想在泰山上待一天也用不到,泰山山頂有十塊管飽的早飯,中天門是通車的物資是可以直接運上去的,所以泰山上物價並不是很貴。
  • 搶票小快手喬珊珊喊你來免費看《泰山千古情》
    小編以為,有這份運氣的她,完全可以在接下來的搶票時間裡,繼續搶票,說不定就能搶到《泰山千古情》的免費門票,這樣就能在爬完泰山後,來觀看這場恢弘巨製的大型表演了!精彩早知道,現在就讓小編以切身觀看體驗來為大家科普一下《泰山千古情》!
  • 泰山巖巖|李學明國畫新作展
    泰山到底有多高,這在各種旅遊手冊裡一查便知,但這只是個數字概念,泰山真正的高度只有你五步一歇,十步一喘的親自爬上去,才能領教其一二。四十多年前,大學裡的第一次外出寫生課,便是去泰山。這座大山博大渾厚,自古至今無論什麼樣的人來此朝拜,都會被它震撼。登這座山,如同翻一本很厚的奇書,你若能一字一字的看,一頁一頁的翻,翻到最後你一定會禁不住的拍案叫絕,為之三嘆。明代的張岱說:「泰山元氣渾厚,絕不以玲瓏小巧示人」。
  • 泰山旅遊攻略(紅門、中天門、南天門線)
    他說要是能爬還是儘量爬,我們也信心滿滿地表示一定登到頂!走,上山!下來後深有體會,如果年紀大,建議買兩根拐棍,到處都有賣的,也不貴,很實用。不遠處就是索道站中天門也是個補給站,這商鋪林立,各種小吃美食眾多,我覺得還是煎餅卷大蔥的多,遊人大多也在這補充能量。
  • 封禪與泰山
    劉禪是昭烈帝親兒子,其實他上面還有個哥——劉備的螟蛉子劉封。劉封是寇氏之子,在過繼給劉備之前,本來只是當地某劉家的外甥,所以他的名字應該也是劉備起的;這兩兄弟連起來,就是皇帝受命於天下的典禮:封禪。  封禪是一整套儀式,所謂「封」,就是在泰山極頂聚土築圓壇祭天帝,增泰山之高以表功於天;「禪」則是在山下小山丘積土築方臺壇祭地神,增大地之厚以報福廣恩厚之情。
  • 阿西的五嶽三山之泰山
    這是一篇遲到的遊記,兩年間的今天剛從泰山回來,今天無聊看看老照片,覺得要寫點什麼……跟小夥伴們約好在統一在,我們一行人買的達到時間都差不多的,凌晨5點多基本都到了,去火車站對面吃吃早飯,順便等天亮。網上找的資料:岱廟位於山東省泰安市泰山南麓,俗稱「東嶽廟」。始建於漢代,是歷代帝王舉行封禪大典和祭拜泰山神的地方。壇廟建築是漢族祭祀天地日月山川、祖先社稷的建築,體現了漢族作為農業民族文化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