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電影那麼爽的事,為什麼要跟別人一起?

2021-03-04 新周刊

電影院的功能就是「看電影」,其次才是別的。圖/《計程車司機》

一個人看電影,跟一個人吃飯、一個人旅行、一個人跑步、一個人逛街一樣,沒什麼奇怪的。不是單身狗,也不是沒人陪,只是「一個人」,簡單地看了一部電影而已。

文/瓜瓜

 

都說看電影是兩個人的事情,「聚眾」才是常態。結伴的男女,言笑晏晏,氣息曖昧,扛起了一座城市的社交擔當。而一旦看電影被冠上「一個人」的前綴標籤,就有了些形影相弔的落敗況味。

 

比如,你打算獨自去看《春嬌救志明》。臨行前,舍友問你去幹嘛,你如實相告,他卻馬上開啟吐槽環繞聲道,「好慘啊,這種電影都一個人去?」

 

最要命的,就是在影院遇到跟朋友或者伴侶一起來的熟人。對方一臉驚訝,「欸,你怎麼自己來看啊?」此時,你恨不得馬景濤上身,但最終無奈地回應一個尷尬而不失禮貌的微笑,「對啊。快開場了,我先走了昂。」

 

轉身離開的時候,仿佛還感覺到背後傳來一段自動環繞freestyle:「Yo Yo,我看見一個女人,她單身來到影院,找不到對象,連個伴也沒有Yeah,改改你那古怪挑剔的臭脾氣,就不會一個人來到這裡Yeah。」

一個人看電影,有罪嗎?圖/We Heart It

對「一個人」的敵視與恐懼

 

從什麼時候開始,單著去影院,竟如同被判了重刑呢?按理說,看電影這種全程都不需要跟鄰座交流的活動,為什麼一個人做就會覺得落單?

 

我們究竟在害怕什麼?是害怕一個人走進電影院,要拿爆米花、可樂、3D眼鏡、隨身包包等一大堆東西,顯得狼狽不從容?是看到一半被感動得鼻涕一把淚一把,卻沒人貼心地把肩膀借給你?再或者,電影結束後聽到旁人得意洋洋地發表各種不專業、沒水準的評論,而自己很專業、有水準,卻找不到傾吐對象?

 

對獨自觀影這件事感到孤單的人,可能是賦予了「去看電影」這個行為太多附加含義。電影院的功能是「看電影」,其次才是聯絡感情。但在當前商業性和娛樂性極強的電影市場,看電影已成為很多人交友、戀愛、放鬆的社交活動,而不需要社交滿足的「一個人」因此顯得比較特殊。

看電影已成為很多人交友、戀愛的社交活動。圖/Olorama

 

在大眾觀念中,還存在一個刻板印象:單身的人,做很多事情都是「很慘的」,只有兩個人或者多個人的集體一起才是正確的、幸福的。繼而,我們很容易養成依賴某個團體的習慣,潛意識裡或多或少都會反對單幹,甚至恐懼著個體行動,獨自看電影也不過是恐懼之一。

 

如果拋開附加含義、刻板認知,只是單純地看個電影,你會發現一個人去看電影其實是件很妙的事。我第一次自己看電影,是在2013年12月20日,看了《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因為沒有同伴,過程更加專注,不用出戲給予回應,情緒也得到了完全的自我還原與獨享。黑暗中,除了被影片本身震撼得想哭,還有一種得以跟自己握手和解的自由感。

 

最深刻的,是影片落幕之後,全場亮燈,環顧四周時那種悵然若失的感覺。原來,在一個光影世界裡沉浸上兩個小時,真的已經足夠恍若隔世,瞬間治癒。知乎紅人「孔鯉」對此做過很好的詮釋:

 

全劇終/看見滿場空座椅/燈亮起/這故事/好像真實又像虛幻的情境。

 

一個人去看電影其實是件很妙的事。圖/Katja Kleinert

 

一個人看的,才是電影

 

看電影最理想的情形,是能夠自己「揸fit」。不必頻繁地約時間、調時間、改時間,也不必權衡到底是看一場無聊、幼稚卻討人喜歡的都市喜劇,能夠自由自在地選擇那部心心念念,卻註定小眾的文藝「悶片」。

 

多人觀影,意味著時間成本的消耗,排期空檔、位置如何、影院遠近,觀影過後是否再小聚一下,吃飯或喝個下午茶。這一切都好像是順理成章的社交程序,每個「社會人」都必須嚴格遵守。

 

作為社會性的動物,偷窺是本能。從張家長、李家短的雞毛蒜皮,到聳人聽聞的奇情豔事,偷窺欲為專業狗仔、朝陽群眾及各種路邊社的興盛提供了土壤。在眾多的藝術形式中,電影無疑是偷窺得最直觀最迅速的一種。銀幕上的人物高尚、骯髒,盡收眼底,吃喝拉撒都全面呈現。

所以,當你可以光明正大地偷窺電影中的人物時——到底為什麼要找另一個人來影響自己的暗爽?

一個人看電影,一個字:爽。圖/BuzzFeed

 

如果說,多人觀影是鑼鼓喧天式的歡聚,那麼,一個人看電影就是在特別的時刻,逼我們坦誠面對的利器,足夠清靜,足夠反芻。

 

「當我沉默著的時候,我覺得充實。我將開口,同時感到虛空」,這是魯迅在《野草》中寫的一句話,與獨自觀影是一樣的感受。很多時候,我們就是需要這樣一個靜觀內審的時刻,而幕布下的小小角落,就是時間和空間的最好饋贈。

 

很多人沒有試過一個人去看電影,大概是覺得這樣暴露了自己沒人陪的窘境。實際上,這跟一個人吃飯、一個人旅行、一個人跑步、一個人逛街一樣,沒什麼奇怪的:不是單身狗,也不是沒人陪,只是「一個人」,簡單地看了一部電影而已。

獨自觀影的人越多,電影市場越成熟。圖/Daily Mail

 

曾聽過一個挺有意思的論調:

 

衡量一個電影市場的成熟標準,一是中老年人去電影院的比例,二是獨自觀影人群的比例,兩者越高,市場越成熟。

 

這個觀點並沒有明確的數值和依據,但它至少說明了一點,只有當普遍意識選擇自覺步入影院,自覺選擇自己喜歡的電影作品的時候,某種程度上才意味著,觀眾群的整體審美趣味在提高。

 

所以說,一個人看的才是電影,兩個人看的叫做約會,一群人看的,就是聚會了。

無論是否一個人觀影,都應遵守電影院禮儀哦~

以下是香港百老匯院線觀影提示


相關焦點

  • 成龍馮小剛鄭爽張國立一起吃飯 跟張恆分手後的爽妹子要進軍京圈的...
    成龍馮小剛鄭爽張國立一起吃飯 跟張恆分手後的爽妹子要進軍京圈的節奏?時間:2019-12-19 14:31   來源:太平洋女性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成龍馮小剛鄭爽張國立一起吃飯 跟張恆分手後的爽妹子要進軍京圈的節奏?
  • 為什麼我要跟別人一樣?
    「為什麼珍珍可以玩iPad'我就不可以?」「為什麼表姐可以看動畫片我就不可以?」「為什麼你可以晚睡覺我就不可以?」只要你是為人父母的,一定都面對過這些「為什麼別人可以我不可以」的問題。我們當然知道「為什麼」,但無論怎樣苦口婆心地解釋「人生而不同」,「每個人都有獨特的價值」,「這都是為你好」......小孩就是聽不進去,該怎樣破?你可能需要一輛Acura......不,一部廣汽Acura的微電影。
  • 跟女生看電影時,男生要掌握好這幾個技巧,讓你們距離更近
    男孩子想要追求到自己喜歡的姑娘,那麼就要邀約對方一起出來約會,畢竟這樣才能夠促進兩個人之間的感情和熟悉度,那麼在約會過程中,看電影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兩個人坐在一起,吃著零食看著大片,讓兩個人的距離更加的近,那麼很多男孩子都不知道在看電影的時候應該注意一些什麼,以下幾個小細節掌握好
  • 一句「你為什麼要把印小天和杜淳放在一起說?」讓爽妹子啞口無言
    鄭爽相比楊冪道行還是太淺,一句「你為什麼要把印小天和杜淳放在一起說?」讓爽妹子啞口無言。幸虧有金星打圓場,要不然爽妹子真有點下不來臺。不得不說楊冪能混到這地位確實有實力,輕描淡寫間就製造了話題,這話簡直就是身體本能反應,實在讓人佩服。
  • 劉浩良:劇本就是要自己爽、天地爽、眾生爽 | 2020大師之光青年編劇高級研習班
    總結下來,套用《一代宗師》的臺詞,一個好的劇本,最好的狀態,就是讓「自己爽,天地(投資人、導演、劇組參與者)爽,眾生(觀眾)爽」。導師:劉浩良用自己的作品《衝鋒車》來舉例子,整個故事的創意來源:活動現場一是做記者時期,一個國外記者同行好奇問劉浩良,為什麼很多香港電影的內容都跟警察、賊和黑幫有關
  • 看電影為什麼要配爆米花?
    原來啊,電影院和爆米花結緣的歷史要追溯到200多年前的美國。你知道嗎,玉米一直是美國的主要糧食作物。1885年世界上第一臺爆米花機出現後,爆米花就成為了美國普遍的大眾零食。
  • 張翰:初戀跟我是最大的幸福!他為什麼那麼普通,還那麼自信?
    因為戀愛這件事,雙方的粉絲互相看不順眼,但也有一些cp粉,這麼多年沒有放棄自己的堅持,其實無論粉絲如何對待,都是外人的眼光來看待這件事,對於當事人而言,兩個人早就有了新的感情,他或者她也不過是對方的一個前前任,只是一個過客
  • 夢見男友跟別人在一起怎麼解
    核心提示:夢見男友跟別人在一起怎麼解。夢見男友和別人在一起預示著你最近會有好日子來臨,只要能堅持下去,將會身居要職,是祥兆。你怎麼看呢。夢見男友跟別人在一起怎麼解 辦公族夢見男友和別人在一起.預示著你在工作上獨立做事的時候較多,不太喜歡別人幹涉你的工作,有可能會和別人做出秘密的約定,但不要因此影響了工作的進度。
  • 一輩子那麼長,要跟溫柔的人在一起.
    微博上有很多人在說,自己一定要成為一個溫柔的人,但卻很少有人說明白,究竟什麼才是溫柔。想到這個詞的時候我正在海邊,有慵懶的陽光,有十七度的風,一切都舒服得剛剛好。但男友跟沒事兒一樣,穿好衣服就起床了。小白一臉疑惑問他為什麼不生氣,他轉過頭不解地反問: " 生氣,生什麼氣? "還有一次兩個人一起去成都,瘋玩了幾天,盡了興,累得不行。去機場的地鐵上,她困得靠在男友的肩膀上睡著了。醒來發現,男友的手一直在託著她的額頭,想睡又不敢睡,單眼皮都瞪成了雙眼皮。小白說,男友望向她的眼裡,總有日月星辰般的光芒和小心翼翼的溫柔。
  • 為什麼老是有人問,主唱是不是樂隊裡最爽、最輕鬆、錢又多的?
    這十幾年來,常被記者或朋友問到這類問題。是的,這類的問題會有很多修辭或談論的方式,例如,「為什麼其他團員不會想搶主唱這個位置?」,或「當初是什麼過程以致於成功佔據主音歌手這個位置?」,或「當主唱是不是最能吸引女孩子的注意?」或.這類的問題總歸一句話「主唱是個爽缺嗎」?(小編註:爽缺是臺灣俚語,形容又爽又輕鬆,工作起來會很快樂的職位)
  • 劉浩良:寫一封「情書」,讓自己爽,讓天地爽,讓眾生爽
    《有一說一》也跟現場200位青年編劇們,一起迎來了本次大師班的第二位導師,著名編劇劉浩良。編劇檔案姓名:劉浩良職業:編劇作品:編劇電影代表作包括《畫皮》、《衝鋒車》、《三人行》、《一個人的武林》、《大魔術師》等,其編劇作品在國內取得了不俗的票房和口碑。
  • 寧靜是蠻難搞的,爽妹子慘透了,再順道提一嘴毛姐跟陳意涵【小井終於歸隊】
    所以花少的編導你能告訴我為什麼那麼XXX廣場的枕頭大戰要播那麼久嗎?????老子已經看煩了好嗎!!!!上了兩次廁所然後找羊的時候,小爽發揮一個代購導遊的職責,跟大家說這邊有賣背痛貼啊大家一起去買啊啊啊妹子的暖心行為下面還有,但我們先把前面的看了,然後她就跟楊洋一起去找羊了,許晴姐姐也在著急找羊【所以許晴姐姐沒去買背痛貼?然後爽妹子就跟她說不用著急,讓楊洋跟陳意涵去找好了,我看他們倆挺enjoy的
  • 寶玉跟黛玉為什麼沒在一起?
    當初她還為這話生過氣,她也沒覺得他說的是真的,林黛玉對寶玉其實管得沒那麼嚴,他跟襲人有過肉體關係,他跟碧痕麝月們疑似都有過肉體關係,他跟秦鍾還疑似有同性戀,林黛玉作為一個貴族小姐,對「肉體出軌」這件事很看得開,她知道他愛她,但她沒想到自己是他對人世的念想裡,那麼重要的一部分。
  • 拒絕別人要乾脆
    對方到底是不是為他改的時間,有待考證,但他拒絕別人不乾脆,給人留下了把柄。這位朋友,有點像幾年前的我。那時候年輕,總覺得自己情商很高,不需要把拒絕做得太難看。用的套路經常是先答應別人,然後臨時有事,編出各種理由,表示確實想去但去不成。終於有一次,惹怒了一個朋友,說你去就去,不去就不去,總是這麼猶豫不決,真的很討厭。我心裡一驚,猶豫不決?
  • 少年時,我們一起看電影的日子
    有時我在蘋果平板上看電影,畫面是那麼的清晰,又沒有廣告,常常看的我忘了星辰,淡了歲月。看到精彩處不覺自言自語,或者和老公就電影內容發表下評論,但老公卻很少回應。清冷的局面令我很是嚮往小時候看電影那個熱鬧的場面,那才叫看電影來,看到激動處,指手畫腳,又嚎又叫,唾沫星子濺出幾丈遠,嘰嘰喳喳一片。
  • 別人為什麼願意跟你相處?(太經典了!)
    一、別人為什麼願意跟你相處第一、你有德對人真誠,為人厚道,心地善良,有規矩,有方圓,有禮貌,有愛心,別人與你相處感到溫暖、放心。  第三、你有料跟你相處能打開眼界,放大格局。  第四、你有量你能傾聽別人的想法並發表有價值的見解。
  • 社交實錄:別人輕而易舉就能做到的事,為什麼對你來說那麼難?
    今天我們要聊的話題是:別人輕而易舉就能做到的事情,為什麼對你來說就難免難?下面我們就從小東的社交實錄說起。 一、當你沒有事情向他人求助時,總認為自己朋友多人脈廣 小東在今年辭職了。很多人都勸他,今年的就業環境不好,能幹下去就繼續幹吧。
  • 為什麼一定要去電影院?
    今天看到電影院將開放的消息,敲開心的,終於可以恢復刷片的日子了想起之前寫的這篇小文章,不是故作矯情,但電影真的還是要去電影院看啊~一轉眼,已經幾個月沒法去電影院了原來 在電影院看大片這麼爽!曾幾何時,愛看電影的我卻不敢一個人去電影院,總是要約著小夥伴一起,看什麼、幾點看、在哪看……看電影變成了需要天時地利人和都剛剛好的事,有時約著拖著,想看的片子就下線了。
  • 一個人系列經驗分享之,唱K,吃飯,看電影,逛街.....
    其實在鄭州的時候也不是很敢,怕遇見熟人什麼的,有些些尷尬,比如打招呼還是裝作看不見,笑還是不笑,比如要怎麼跟他解釋呢我為什麼要一個人去KTV? 我覺得不是很多人能理解吧,解釋也沒什麼必要。怎麼說呢,一個字,爽。沒人跟我搶麥了,也不用顧忌別人是否,我真的可以一直一直唱,我整整唱了4個小時,到最後感覺還是沒有唱完。哈哈哈,可能我上輩子是個沒紅的歌手吧。
  • 請回答1988:為什麼最後是阿澤跟德善在一起了?
    最最親愛的人啊,路途遙遠我們在一起吧。我覺得這像極了阿澤的愛情,燦爛的,明亮的,堅定的,無法妥協的少年的愛。阿澤把所有的笑容和脆弱都留給了德善。別人都說阿澤是長不大,不知世故的孩子,德善爸爸卻一下戳穿真相:圍棋裡可是包含了所有的人情世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