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刻板效應對孩子的影響,要謹慎

2020-12-24 文姐聊育兒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這句話相信很多人,尤其是70後80後的人都是耳熟能詳的,這是受到了歷史環境和經歷的影響所致,確實,在我國改革開放初期,有關於假期大生產方面卻是存在短板,而在國防事業方面也繼續一大批理工方面的技術人員提供支持,就是在現如今這一時代,在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下,理工技能水平還是佔據著主要的推動創新發展作用。

不單是在我國,很多其他國家也都是存在文理分科的情況,雖然現在國家的考試教育政策有改動,但是大家還是在思想觀念上存在文理分家的心理暗示。

而很多家長受到了"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這樣的思想觀念影響,都希望孩子能夠在理科方面的學習上有一番早就,根據相關調查顯示——每年理科生報名高考的人數遠遠超過文科生。以湖南省為例,從2016年~2019年,理科生報名高考人數比文科生報名人數多6萬人左右。從這個數據可見,很多人還是因為文科不如理科這句話而盲目選擇了理科

而這種"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說法我們當然不予否定,在現在的背景下仍起到一定的正確反映作用,但是如果一味的以此倆作為引導孩子發展的理由,那麼家長們就要了解一個心理名詞——刻板效應

今天這篇文章,就來向家長們說一下何為刻板效應?以及刻板效應對人本身所產生的影響。

一:什麼是刻板效應?

蘇聯社會心理學家包達列夫做過一個實驗,隨機的找兩組受試者,將一個人的照片分別給兩組被試看,照片的特徵是眼睛深凹,下巴外翹。向兩組被試分別介紹情況,給甲組介紹情況時說"照片上的人是一個罪惡滔天的罪犯,同時卻給一組介紹情況時說照片上的人是一個智慧聰穎的學者,然後,請兩組被試分別對此人的照片特徵進行評價。

結果得出:甲組被試認為:此人眼窩深凹,表明他是一個兇狠狡詐的人,下巴外翹則反映他的囂張跋扈;乙組被試認為:此人眼睛深凹,表明他具有深邃的思想,下巴外翹反映他具有探索真理的頑強精神。

為什麼兩組被試對同一照片的面部特徵所做出的評價竟有如此大的差異?原因很簡單,這是因為人們憑藉對一類人的印象而進行了判斷,是心理學刻板效應的體現。

刻板效應實際就是一種心理定勢。

它的科學解釋是:指對某事或某人形成的一般看法和個人評價,認為某種事物或某人應該具有其特定的屬性,而忽視個體差異。

心理學刻板效應就是偏見心理的體現。

偏見心理是指人們根據不確定或者不完整的信息而形成對他人錯誤和偏激的判斷

當然我們不能一概認為依據"刻板印象"做出的判斷就是錯的,但是這種判斷很容易超出限度,形成固定偏見甚至歧視,給別人隨意貼上標籤。同樣的,當人們形成了刻板效應後埋在看待某一人或者事物的時候,也會在選擇和判斷上出現偏差。

而我們站在教育的角度看,刻板效應則會導致引導孩子在選擇發展方向上出現錯誤。

二:刻板效應對孩子的影響

我們先來站在家長的角度來看待孩子的教育問題上,刻板效應所產生的影響。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蘇珊·福沃德在《原生家庭》中說過:

有多少對父母,就有多少種不同的教育觀念,這些觀念就是孩子去理解、認知這個世界的框架,它奠定、影響、塑造了孩子的感情和行為。

還是以理科文科的選擇上來說,在高中時期,文科生主要學習的是政史地三科,理科生則學習理化生。而從邏輯思維能力上來說,文科偏向於記憶與背誦,理科則偏向於理解與舉一反三,這兩類學科其實並無優劣之分,只是術業有專攻而已。

而很多家長看待孩子的教育,最終的目的也不過就是孩子將來的就業問題,其實從文理科就業方向來看,短期內,理科生的就業前景更廣闊,工作待遇更好,但是,十年過後,這一切便將發生大逆轉。

時代在不斷發展,未來新興產業更新換代更快,對人才的需求也更大。畢竟,對於企業來說,只想招聘那些對公司發展有利的人,如果長時間對公司沒有貢獻,自然會被淘汰。反觀十年後的本科畢業生,在一些公職單位或者是高等學校混的風生水起,不僅工資逐年增加,在社會上的地位也是越來越高,也沒有被裁員的風險。所以,從就業這個角度分析,學文科不一定比學理科差。

而站在孩子自身的角度來看,刻板效應所造成的影響大致有以下兩大點:

1.思維方面不靈敏

有的孩子為什麼在做題方面,只要把題目中的條件改一下,就不知道從何下手了,這其實就是思維不靈敏,不懂得靈活變通,想問題太直了,受到了刻板效應的影響,他們只會看到一件事物所展現出的第一印象,而不會考慮到萬事萬物都是存在變化的。

2.在判斷上出現錯誤

刻板效應最明顯的一個影響就是,人容易受到第一印象的影響從而直接對某一事物下定義。可是要明白一些道理,比如"知人知面不知心""士別三日當屬刮目相看",這些其實都是在告訴我們不要受到刻板效應的影響,可是如果孩子一味的以第一印象為判斷依據,就極有可能在後期出現選擇上的錯誤。

刻板效應不僅影響孩子在學習領域發展方面的選擇,同時也會影響孩子在人際交往上的判斷,可能會遭受遇人不淑或者與他人產生誤會矛盾分歧的情況,所以要學會避免受到刻板效應的影響,要學會靈活變通。

三:如何避免遭受刻板效應的影響?

1.家長帶好頭

家長的教育方法會影響到孩子,所以家長自身要先避免自身受到刻板效應。

著名古代哲學家蘇格拉底曾說過:每個人身上都有太陽,主要是如何讓它發光。

這也是告訴家長們一個道理,不要通過自己的想法去為孩子做決定,要尊重孩子的想法和選擇。

2.引導孩子懂得靈活變通

在日常的生活中,可以主動向孩子提出一些問題作出一些假設,也可以是在孩子提出問題的時候,家長不要直接給出答案,在孩子指引方向和提示得出答案後,家長再在原題的基礎上進行更深層次的提問,培養孩子的思維發散。

3.讓孩子學會觀察

很多小細節的變化是需要敏銳的觀察力和洞察力的,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家長要多引導孩子學會觀察身邊事物,將所觀察到的事物變化記錄下來,不僅如此,還要學會在與他人進行交流接觸的時候,懂得察言觀色。

刻板效應對人產生的影響就像是一個枷鎖一樣,很有可能限制孩子的發展與所隱藏的潛能,所以家長們要慎重看待,不要掉以輕心。

我是文姐聊育兒,也是3歲寶寶的媽媽,專注育兒知識和分享育兒經驗,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關注我,做一個合格的父母。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學好數理化,五一跟大象興風作浪也不怕哈皮書單分享
    「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曾經一句「至理名言」,可是隨著社會意識的轉變,還有考試政策、教學資源調配之類的,讓數理化出現了式微。當年可是還有「造原子彈的不如賣茶葉蛋的」的「笑話」,雖然這次新冠肺炎,一定程度上讓大家有了重視科學工作者的覺醒,可是到底疫情過後會怎樣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 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周末特惠 + 殺手2開啟預載,黃金版即將解鎖
    偏美漫的畫面風格,通過特工的合作來完成不同的任務,每個特工都有不同的天賦,任務中也有一定的隨機性。潛行部分的設計也確實非常棒,躲避攝像頭和各種視線,黑監控,利用場景等多種方式,特工間的互相接應和分工合作,策略性較強。
  • 刻板效應:一味保持刻板印象,對孩子成長極為不利,3招或能改善
    這就是刻板印象對人們的觀念產生影響,刻板印象會使我們忽視了每個人的獨特性,妨礙我們做出正確的判斷。一、什麼是刻板效應?刻板效應簡單來說就是一個人受到外界的影響而對一些人和事持有固定的看法。由於刻板印象往往不是針對於個人,而是針對於一類人,所以它存在有許多的弊端,大多數的刻板印象都是錯誤的。
  • 天才玩偶:町愛大橘已定,學好數理化正邪對戰也不怕
    小編一直在追的《天才玩偶》下周也要完結啦,一直心心念念的町愛CP在上一話的結尾也終於相見,目測要上演敘(si)舊(bi)情節。作為完結前的福利篇,《天才玩偶》第11集【邂逅的雙人舞】可謂是精彩連連,好看得讓人完全停不下來。這一話不僅有町愛CP的「複合宣言」,還有棉花和厄爾巴東的數學對決,當真是學好數理化,正邪對戰也不怕!以下精彩看點先睹為快。
  • 未讀 — 開學書單推薦:遇見數理化,不怕不怕啦!
    又是一年開學季,家長們又要開始為了孩子的學習問題操心。比如:數學太難跟不上,物理原理弄不懂,化學知識太枯燥…… 都說「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但是數理化也是中學生群體最害怕的學科,甚至很多中學生「談理色變」,但是這些學科真的這麼可怕嗎?
  • 韓劇《撲通撲通LOVE》:學好數理化,就算穿越也不怕!
    本劇為MBC電視臺54周年創社特別獨幕劇有什麼比一個學渣為了逃避高考,在考試當天,縱身一跳,跳進了個水坑,一冒頭就穿越到了朝鮮時代結果還要繼續學習數理化還可怕的事情嗎,沒有了吧。《撲通撲通LOVE》裡的學渣女主就是這麼倒黴的存在明明別人的穿越都是去到新世界裡改名換姓、換裝更衣,比如《屋塔房王世子》《仁顯王后的男人》,可到了這裡就變成了王的老師,教他阿拉伯數字、九九乘法表、勾股定理,還要陪踢球陪聊天,順手還協助制定一下各種農業改革方案,指導一下醫學發展。
  • 種豆草 《撲通撲通love》告訴你:學好數理化,就算穿越也不怕!
    看了電影《火星救援》,所有的文科生都感到了挫敗,只要你學好了數理化,被獨身一人丟在火星上也能生活下來;然而《撲通撲通love》讓文科生們
  • 太空荒野求生——《火星救援》論「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關於火星,想必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印象,在眾多科幻作品中,以火星為表現對象的電影數不勝數,科幻電影已經把火星描述成了人類生存的第二個家園,火星——是一個與地球最為相似的太空國度。在以好萊塢為代表的科幻電影中,火星是常客,比如《火星紀事》、《火星人進攻》、《火星任務》等影片都是對火星的大膽構想。
  • 身邊的心理學:刻板效應及暈輪效應等異同
    刻板印象、定勢效應、慣性效應及投射效應主要是體現定勢性,而首因效應、近因效應和暈輪效應主要是泛化性和擴張性。(一)刻板印象、定勢效應、慣性效應及投射效應都是以社會共識和自我認識去定勢去認識他人或事物。如刻板效應很大程度上受人們觀念影響,比如,老師是溫文爾雅的,農民樸實的,這是大多數人的觀念;定勢效應主要受自我社會實踐、價值觀及文化習慣等影響,即用「老眼光」看人、看事物。比如,父母總希望子女找一個穩定的工作,特別是找一個央企或國有企業,不希望子女闖蕩。慣性效應與定勢效應類似,主要受自我社會實踐、價值觀及文化習慣等影響。
  • 《哪吒之魔童降世》:從心理學角度解析「角色效應」對孩子的影響
    二、從哪吒的成長,看"角色效應"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其實,哪吒在從惡童到救世主的轉變過程中,也曾經向好轉變過,原因則在李靖夫婦身上。父母皆愛孩子,只是表達的方式不同。而殷夫人和李靖做的最好的一點,就是一直賦予好的"角色"給哪吒。
  • 學會這幾招,無論穿越到哪個朝代都能讓你迅速走上人生巔峰!
    《超時空同居》中雷佳音和佟麗婭想要通過買彩票一夜暴富,改變自己糟糕的生活,卻引發了一系列的「蝴蝶效應」。最後彩票上的號碼消失,兩人一分錢都沒撈著不說還惹了一堆麻煩。既然預知未來行不通,那我們學什麼好使呢?
  • 拒絕「刻板效應」,家長用全新的眼光看待孩子,撕掉固有標籤
    「刻板效應」,也就是對一類人的固有印象,比如認為北方人都豪爽大方,南方人都溫柔婉約就是"刻板效應"的一種。另外,「刻板效應」也指對一個人的看法停留在以往的印象中,就像廣為人熟知的《孫權勸學》之故事,魯肅以為呂蒙還是以前不識字的傢伙,誰知呂蒙能夠引經據典分析問題,魯肅對呂蒙的看法,亦是詮釋了何謂"刻板印象"。那麼,現實中家長用「刻板效應」看待孩子的現象有哪些?
  • 職場效應之:刻板效應、羅森塔爾效應、權威效應
    刻板效應——我們與別人還沒進行實質性的交往,就對他們產生了固有的看法。職場刻板效應:職場中至少有2個表現;第一,如果我們看到某個人比較沉默,我們可能認為他是個城府比較深的人。這些都是刻板映像,但這其實都很影響我們個人在職場的發展,我們需要「眼見為實」以及「拓展認知」,不能僅憑自己的刻板映像就去判斷一個人,或者一件事情。
  • 美劇《絕命毒師》裡的硬道理——學好數理化 走遍天下都不怕
    50歲,高中老師,不管你怎麼調動熱情學生還是不願意聽你的化學課,老婆懷孕,沒有工作,有個小兒麻痺的兒子,善良又窩囊,工資支撐不住每個月信用卡的帳單,教完課還要去洗車店看著老闆臉色打工,學生開車豪車在一旁嘲笑,好不容易弄了個生日party,但是周圍所有人都圍繞著身為緝毒警察的妹夫旁邊,包括你兒子那崇拜的眼神,全部都給了別人,這就是《絕命毒師》的刁鑽之處,波瀾不驚的人生是多麼的讓人絕望。
  • 孩子出現「橡皮人效應」,家長不進行幹預對孩子影響深遠,要重視
    文丨飯飯媽 作為家長,自然都希望孩子能夠成龍、成鳳,這樣無論是對孩子,還是對自己來說,都是一件大好事。 因為橡皮人效應帶來的最大影響,就是孩子對於外界的很多刺激,都不再有過多的反應,甚至連榮辱感也失去了。
  • 靠賣名字身價百億,他的故事告訴你:除了數理化,拼音也得學好
    都說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不用愁,可是就有這麼一個人高中輟學,靠著學好拼音,身價百億,他就是福建石獅人蔡文勝,一起來看看他的故事吧!蔡文勝,1970年出生於福建泉州石獅,草根家庭出生的她,僅靠買名字就身價百億,被稱為中國最成功的域名投資者之一。
  • 雛田:學媽媽的柔拳,走遍天下都不怕!
    很多火影迷都開始討論鳴人什麼時候會把九尾移交給博人,然而大家卻忘記了博人的另外一重身份,他也是日向一族的少爺!日向一族比宇智波一族更可怕木葉的創立者是千手一族與宇智波一族,但在火影忍者漫畫的78回中,卡卡西曾經說過,要追尋宇智波一族的起源就要追尋到日向一族。
  • 教師考試常考實驗——暈輪效應和刻板效應
    在教師招聘或者教師資格考試中,常常會涉及到著名人物的著名實驗,本文將對暈輪效應和刻板效應實驗的實驗內容、結論、常考點進行梳理,希望對考生理暈輪效應和刻板效應有一定的幫助。一、暈輪效應1.實驗內容美國心理學家凱利以麻省理工學院的兩個班級的學生分別做了一個試驗。
  • 人際規律——刻板效應:別讓記憶中的刻板擋住你的人緣
    孫權和劉備都認為龐統這樣面貌醜陋之人不會有什麼才能,因而產生不悅情緒,這實際上也是刻板效應的負面影響在發生作用。 比如,人們一般認為工人豪爽,農民質樸,軍人雷厲風行,知識分子文質彬彬,商人較為精明,諸如此類都是類化的看法,都是人腦中形成的刻板、固定印象。此外,性別、年齡等因素,亦可成為刻板效應對人分類的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