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我是微信表情包
大家聊天都喜歡派我上場
為什麼呢?
因為我可愛~我搞笑~我形象~
能完美地把你的情緒表現出來
duang~重點來了
汕尾有一款微信表情包迅速走紅
逗樂許多年輕網友
這款表情包的主角是
一個講福佬話的汕尾「土生土長的阿伯」
這個「海陸豐阿伯」的形象取材於日常生活,語言動作風趣幽默,具有濃厚的汕尾特色。在發表後的一個星期內,這個表情包的下載量就達到一萬多次。圖中這個小夥子就是這個表情包的作者劉仕銘。劉仕銘來自陸豐東海鎮,是一名熱愛汕尾方言的大學生,他平時喜歡攝影設計,這二十幾個生動的表情就是他繪畫出來的。
劉仕銘
我的同學我的親戚他們都覺得這款表情包很像某個人,我覺得做到這個已經成功了,這個海陸豐阿伯就是我們身邊的一個平易近人,親切的阿伯,如果你覺得他像某個人,他就是某個人,他就是我們身邊每一個平平凡凡的普通人。
用了近一個月的時間做這個表情包,劉仕銘除了在形象設計上下功夫,還專門買了幾本海陸豐話的相關字典對方言知識加以查詢研究,使方言配文所要表達的含義更準確更生動。
劉仕銘
比如我們海陸豐話,有一句叫做「蛤仔生尾——假乖」,「乖」的原意其實指的是河豚,它是乖魚,但是我在沒有查看這個詞條的時候,我以為乖是其他意思,我以為是乖巧的意思,其實是指小青蛙冒充小河豚,比喻虛假驕傲假聰明的意思,他的準確含義是這個看了這個詞條之後我就在原有的表情包上加了一個乖魚的形象,表示它詞語的來源。
為了讓表情裡的方言詞語得到更好地傳播,劉仕銘還在配文中加上許多諧音字和注音。劉仕銘希望能藉助表情包這個新載體,提升年輕人對方言的使用率。
劉仕銘
2016年我到了我國臺灣地區進行研究,在那裡就發現臺灣對他們的閩南文化,對臺語非常重視,他們從小學開始就有機會學到臺語,還有專門編寫的教材,他們對臺語的重視還體現在文創產品,包括臺語的表情包,也富含了閩南文化。我覺得他們可以做得這麼好,我們也可以像他們學習,傳播我們海陸豐文化。
劉仕銘在外地讀書,幾年來很少用家鄉的方言交流,偶爾在地鐵上聽到熟悉的鄉音時,會興奮地回頭去找說話的人。有一次在同鄉群聊天,一個同學發了「隆金」、「青驚」、「浪險」等熟悉的詞語讓他倍感親切,這激起了他創作的想法,劉仕銘希望用新型的網絡社交模式,引起汕尾人對方言的興趣,進而傳承、保護汕尾方言,更加喜愛和珍惜汕尾文化。
劉仕銘
在外面讀書的時候,我們那邊有很多汕尾的老鄉,但是我們聚在一起的時候,講的是普通話,可能有一些人對汕尾方言已經有一些生疏了,所以我覺得這也是我製作表情包的一個原因,喚醒他們對我們家鄉的記憶。
鄉音是一根剪不斷的絲線,承載著遊子對家鄉的思念,讓許許多多遠走在外、讀書務工的人們「找到回家的路」。
來源:汕尾廣播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