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我們留學吧
司湯達曾經說過:「一個具有天才的人,具有超人的性格,絕不遵循通常人的思想和途徑。」人們通常都會羨慕天才,或者可以說是神童,不只是在生活中這些人很少見,更因為他們有著我們很羨慕的天賦,所以一旦哪裡出現天才,都會獲得很高的關注,而我們這些普通人恰恰也願意去聽去看這些事情。
今天給大家介紹的就是田曉菲,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她就是我們口中所說的天才,她出生在哈爾濱,但是卻是在天津長大,就是這樣的一個姑娘,在文學方面有著驚人的天賦,在她2歲時,就慢慢地可以讀書認字了,想想我們普通人2歲的時候在幹什麼呢?田曉菲小時候喜歡讀的書就是四書五經還有一些其他的經典著作。
在她小學還沒有畢業的時候,就已經發表了她創作的詩歌,而且更是有了自己的作品集,這是我們多數人都沒有辦法做到的。當然,她的事跡當然還不止這些,她不僅在文學上有著驚人的天賦,在學習成績上更是名列前茅,連續跳級,在13歲的時候就已經就讀天津中學了,與此同時,她的作品越來越多,大家也都慢慢地認識了她,當然其中也包括北大的教授,為了通過田曉菲為北大的文科發展注入新的力量,所以就在她13歲的時候,被破格錄取,這也相當於她直接跳過了高中,進入我國的最高學府學習。
很多天才只是短暫的,奇蹟之後就再也沒有辦法創造奇蹟,維納說過:「神童和天才,如果沒有適當的環境和不斷努力,就不能成才,甚至墮落成庸人。」但是不同於其他的天才們,田曉菲一直都在創造著奇蹟,有了適當的環境,並且她刻苦努力,只是為了跟上學習進度,並沒有因為自己的成績就沾沾自喜,因此在北大,她也深受老師們的器重。
在她16歲的時候,創作了一篇《十三歲的際遇》,這篇文章在發表之後,還被選入了中學的課本,在臨近畢業的時候,她沒有繼續留在北大,而是選擇去美國留學,而且是哈佛大學,在她27歲,就已經是博士畢業的,真的是讓人很羨慕。
在學業成功的同時,她也沒有錯過自己的愛情,就是她的導師歐文,但是歐文的年紀卻比她大20多歲,雖然在我們普通人看來,這並不是一個很好的選擇,但是他們雙方有意,自然水到渠成,只不過除了年齡就是國籍的問題,田曉菲說服了自己父母要和歐文結婚,並且加入了美國國籍,婚後的生活很幸福,但是也會有很多人對於她更改國籍的事情非常不滿,頂著天才的稱號,最後沒有為自己的祖國作貢獻,放棄了自己中國的國籍,是不是一種忘恩負義的行為?
在她和歐文結婚之後,田曉菲也是留在了哈佛,擔任文學系的教授,不管是在個人的文學素養上又或者是在學術研究上,她都是很優秀的,所以這對於我們國家來說也是一種人才的流失。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在我們看來,她的做法是一種不愛國的表現,但其實我們都只是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在批判她這種行為,換個角度考慮,她的選擇也並沒有錯,在哈佛期間,她的導師歐文幫助了她很多,他們互相探討詩歌,討論文學,也幫她熟悉自己副教授的崗位,而且歐文也是一個文學素養很高,並且有涵養的人,歐文也非常喜歡中國的文化,所以他們之間有著一種默契。
即使所有人帶著不友好的眼光,他們卻依然各自做著自己應該做的事情,這可能也是田曉菲所追求的愛情吧!同時,她在美國生活的那些日子,肯定也在她的生活中留下了深刻的回憶,或許美國的環境讓她更加熟悉。
她其實是值得我們欽佩的人,她知道自己的追求,從來不會被世俗的眼光或者言語影響,她只做她認為應該做的事情,一步一個腳印,不斷地在學術上追求著,也在愛情中堅守著,她一直都是活成自己期待的樣子。
其實仔細想想,首先,我們不是她,不知道她到底在追求什麼,我們也同樣沒有她的經歷,不知道她到底承受了什麼。其次,如果我們也有著驚人的天賦,跟她面對同一種情況時,我們會做出什麼樣的選擇呢?
歡迎大家說出自己的看法,期待你們的留言和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