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曉菲4歲寫詩、13歲進北大,35歲成哈佛教授,詩歌被海子讚賞

2021-01-12 教育思享

天才是什麼樣子的?是被蘋果砸了一下,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還是洗澡的時候,發現浮力原理?

她是美女也是天才,既沒有被蘋果砸,也沒有發現什麼定律,只是她4歲可以寫詩,而且在2006年,年僅35歲的她成為了哈佛大學教授。因為文學特長活出了很多人無法企及的高度。

她就是田曉菲。

田曉菲出生於1971年的哈爾濱,但是哈爾濱的冷,卻沒有封凍小美女的詩意。4歲時,其父母工作變動,前往天津文聯工作,而田曉菲也隨父母來到了天津。隨後便在天津市文聯大院開始接觸文學,寫出了她人生的第一首詩,而且發表在了在《天津日報》,隨後出版了5本詩集。小小年齡,便是展現出了過人的文學天賦,而且與一批以柳溪阿姨為代表的天津老作家,成為了忘年交。

在田曉菲13歲時,她從天津13中學破格被北京大學西語系英美文學專業錄取,這樣的年紀,這樣的名校,無不令人羨慕,而13歲的孩子,多數恐怕也就是初中求學吧,這等經歷讓很多人都望塵莫及。而且還應了一句,天才必然結交天才。田曉菲在北大還結識了查海生,他就是大名鼎鼎的詩人海子,而當時的海子在中國人民大學任教。

詩人海子對田曉菲這麼評價:「如果你能堅持,你將是位偉大的詩人。」

然而,天才就是天才,田曉菲也果然沒有被海子看錯,在她16歲時,正好是北大建校90周年前夕,田曉菲寫下了《十三歲的際遇》,之後其文章選入國內中學課本,不得不說實在是太過優秀,能夠成為範文讓全國中學生學習,恐怕中國沒有幾個天才能夠做到,但是田曉菲做到了。

1989年,也就是18歲那年,田曉菲從北京大學順利畢業,之後出國,兩年後,也就是1991年獲得美國內布拉斯加州立大學英國文學碩士學位。讀完碩士之後,她依然覺得還需要學習,便又進入哈佛大學讀博,於1998年6月,順利從哈佛畢業,獲得文學博士學位,而且成為哈佛大學校史上最年輕的博士生。

完成博士後,田曉菲留在了國外工作,她先後擔任了柯蓋德大學東亞系客座助理教授,康奈爾大學中國古典文學助理教授,哈佛大學東亞語言與文學系東亞系講師,哈佛大學副教授,2006年,年僅35歲的田曉菲又正式成為哈佛大學教授,攀登著無數人無法企及的高峰。

而對于田曉菲的婚姻,也是有著異國風情,她與哈佛東亞語言與文明系系主任史蒂芬·歐文,中文名字叫宇文所安相識相愛。田曉菲攻讀博士學位的時候,宇文所安是她的導師,詩人的世界充滿了詩意和浪漫,在田曉菲畢業半年之後,兩人便舉行了婚禮。田曉菲的外國愛人特別喜歡詩歌,他講一口流利的漢語,以研究唐詩為主,獲得了詹姆斯·布萊因特·柯南德特級教授這一最高級別的職稱。

這位才女與洋愛人,兩人才華橫溢,有著相同的愛好,生活也必然幸福美滿,希望能夠創作出更多佳作,激勵人們前行。

相關焦點

  • 北大13歲天才少女進修哈佛,放棄國籍,只為嫁給50多歲的美國老頭
    當然,她的事跡當然還不止這些,她不僅在文學上有著驚人的天賦,在學習成績上更是名列前茅,連續跳級,在13歲的時候就已經就讀天津中學了,與此同時,她的作品越來越多,大家也都慢慢地認識了她,當然其中也包括北大的教授,為了通過田曉菲為北大的文科發展注入新的力量,所以就在她13歲的時候,被破格錄取,這也相當於她直接跳過了高中,進入我國的最高學府學習。
  • 13歲神童被北大重點培養4年,後來改國籍嫁美國老頭,現在怎樣了
    案例:當年,在天津有一位年僅13歲的女初中生,因為在創作方面有很高的天賦,在童年時代就先後出版了5部詩集,後來她的詩歌創作獲獎並結集出版,因而被北大破格錄取。這位女孩,就是影響了許多青年學子的勵志楷模田曉菲。
  • 北大才女嫁給哈佛導師,忘年戀備受爭議,結婚21年成這般模樣
    北大才女嫁給哈佛導師,忘年戀備受爭議,結婚21年成這般模樣前言:在面對感情的時候,人們往往都是很看好那些看起來很般配的人,就好比年齡相當,門當戶對這樣的情況。若是在某個一方面有著一些差距的話,那麼這一段感情就會被人們關注,就此成為被質疑的焦點。
  • 天才少女13歲考上北大,赴美留學後嫁給了53歲美國教授,現狀如何?
    田曉菲對文學作品的熱愛,要從四歲起說起。父母工作很忙,田曉菲只能沉浸在自己熱愛的書紀中自我慰藉,久而久之,書籍成為了她最好的朋友。因為女兒愛書,父母對她很放心,也常常誇獎田曉菲是個乖孩子。每日與書籍為伴的田曉菲可不僅僅是憑藉著日久積累的文化令人們讚嘆,她令人瞠目結舌的,是天生對於文學的感知度。
  • 天才少女13歲讀北大,28歲時嫁50歲美國導師,如今過得怎麼樣?
    儘管對愛情的追求歷久彌新,但曾經被北大錄取的那個13歲的神童田曉菲,出國留學後,嫁給了一個50多歲的美國人,又是因為愛情嗎?一九七一年十月,田曉菲出生在哈爾濱一個書香門第裡,父母都是文盲。後來由於父母工作調動,她便跟著去了天津,在那裡長大。因為父親是天津文聯主席,田曉菲在天津文聯大院裡開始接觸文學。
  • 12歲被北大破格錄取的才女,留學後嫁給美國大學老師,如今怎樣了
    北大清華這一類的學生在很多人的心目中,都屬於可望不可及的存在。因為能夠考進國內這兩所最出名高校的人,無不是在學校中成績非常出色,個人知識層面遠超常人的存在。而在這兩所超一流的大學中畢業,也相對有個比較好的前景。
  • 9歲上中學15歲進北大,文壇神童海子才華橫溢,卻始終不被理解
    01 9歲考上中學,15歲考上北大,那個被稱為「神童」的農村孩子叫査海生大名鼎鼎的詩人海子,原名叫査海生,出生在安徽省懷寧縣高河鎮查灣村。海子的父親是一名裁縫,母親是唱黃梅戲的演員。海子天生聰明伶俐。他三歲的時候,母親拿著一本《安徽文學》,教他讀上面的四個字,海子也認真地跟著母親讀。結果第二天海子拿著那本《安徽文學》,用小手指著封面,清晰地念出了「安徽文學」四個字。這令他的母親頗感意外,而母親指「文」字時,海子小嘴清晰地念出一個「文」。
  • 他17歲上北大,20歲進哈佛,32歲破格升任教授,卻在34歲跳樓自殺,一個物理學天才終被痴情所禍
    他17歲上北大,20歲進哈佛,32歲破格升任教授,但卻被情所惑、為情所苦、在他34歲美好的年華跳樓自殺!他是一名年輕的中國物理學天才,他是國際物理學界的明日之星,他本可以在未來的歲月裡為世界創造更多的科研財富,但他卻用極端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短暫而燦爛的一生!他就是馮奚喬,1960年出生在北京一個高知家庭的幸運男孩兒。
  • 「中國天才」馮奚喬,17歲上北大20歲進哈佛,34歲卻選擇自殺
    1977年,馮奚喬為了能參加高考,學習到廢寢忘食的程度,最終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北大物理系。因當時條件不夠,很多教材都缺乏,教學條件較差,馮奚喬雖然足夠用功,卻也有被難題難住的時候。大三時,馮奚喬以北大第一名的成績,獲得了去美國留學深造的名額,年僅20歲的馮奚喬為此激動不已。進入哈佛物理系後,馮奚喬小時候的眾多愛好派上了用場。
  • 北大學霸馮奚喬:17歲進北大20歲進哈佛,美國高校為他降半旗
    021977年中國恢復高考制度,正在上高二的馮奚喬立刻就報名,為考上心儀大學,馮奚喬一頭扎進圖書館,在書山題海之中奮筆疾書,從沒有過一絲一毫的懈怠。正如《方輿勝覽·眉州·磨針溪》中說的:「只要功夫深,鐵鐵杵磨成針。」17歲的馮奚喬不負眾望,以優異的成績考上北京大學的物理學專業。
  • 海子:生活和愛情留不住他,北大畢業9年臥軌離世,留下9字遺言
    鄉村就是大地生命力的體現,在麥浪陣陣的夏季,海子觀察著夜幕降臨的時間,看天空的夜一重重的變深,那個場景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影響。但充滿生命力的大地並沒有給海子以活下去的力量,而是給了他一首詩——《黑夜的獻詩》。 15歲那年,海子考上了北大,離開了鄉村。
  • 一個中國天才的短暫人生:20歲進哈佛,卻在34歲自殺,死因成謎
    17歲上北大,20歲進哈佛,32歲破格升任教授,卻在34歲跳樓自殺,這是一名中國天才短暫而燦爛的一生。時隔多年回溯往事,仍舊讓人發出喟嘆:馮奚喬究竟留下多少傳奇?1馮奚喬家世良好,父親是國家經濟委員會的總工程師,母親是解放軍304醫院的胸外科主任。1960年,這個幸運的男孩降生在北京。
  • 海子決定去死的那一年,王小波37歲,賈宏聲22歲
    海子心裡有苦說不出。他去南方,不是放棄詩歌去賺錢,是因為他不想再繼續待在北京詩歌圈當一個邊緣人物,一個完全不被認可的可憐蟲。就在去年,也就是1988年,唐曉渡等人在北京發起了「倖存者」詩歌俱樂部,當時最有名的詩人都在裡面,包括海子。海子得知這個消息時很興奮,覺得自己和自己的詩終於找到了歸屬。在「倖存者」詩歌俱樂部第一次召開創作會時,主持人號召大家誰先來讀一首自己的詩,一起討論討論。
  • 他是北大史上最有名的天才,20歲上哈佛,34歲成UCLA最年輕正教授,兩個月後卻離奇去世
    中國歷來有很多天才,但其中不少天才的人生多是悲劇收尾,比如馮奚喬,這位北大校史上最有名的天才,34歲在巴黎突然離世,死後美國頂尖高校加州大學為其降半旗。他是怎樣的一個人?如何連美國人都為他的離去扼腕嘆息,咱們一起來聊一聊。馮奚喬於1960年10月1日出生在北京。
  • 回憶我的哥哥海子
    海子,是20世紀中國詩歌的重要符號之一。如果你們居然從他的詩裡讀出了幸福,那麼,我要告訴你們一個悽涼的海子,一個再也不會在春天裡復活的海子。今天,3月24日,是海子的生日。他若還活著,就55歲了。後天,3月26日,是海子的忌日。他死去,整整30年了。2海子原名查海生,出生於安徽安慶的懷寧縣。
  • 母親節,獻給媽媽最美的詩歌——一舟再讀海子《給母親》
    這位只有小學文化的母親,不會理解兒子海子所寫的詩歌的含義,也不會想到他寫的那些詩歌給中國文學史帶來那麼大的影響,當然他也不懂那些詩人作家們對海子的詩歌評價意味著什麼,她只知道她親骨肉寫的稿子影響著好多的人,具體是一些什麼,她也說不清楚.
  • 海子之死_文化_騰訊網
    即使是在法律系的小宿舍裡,海子也不是第一個寫詩的人。用一句俗語來說,十個饅頭砸到北大學生頭上,九個砸中的都是詩人。​「三劍客」中的駱一禾、海子和西川分別來自中文、法律和西語系,三個系分別擁有自己的詩歌刊物《啟明星》、《晨鐘》和《繆斯》,這遠比另一些詩刊產自的系別聽起來正常:地球物理系、計算機系、數學系。
  • [ 紀念日 ] 海子,一個時代的結束
    那個時代,海子是欣喜若狂、有著自豪幻想的詩歌青年中的一個,他又在青春期的末尾,以25歲之軀躺在火車慢行道上自殺。這就像他誠實坦率而激動人心的詩歌最後的籤名,也是他被神化的開始。這個為詩歌壯烈犧牲的故事提供了一個過分簡化但吸引人的幻想——偉大的詩歌並非出自特殊的歷史環境及詩人的努力,而是一個永遠停留在青春期的天才自然流露的情感。
  • 中國天才馮奚喬:17歲進北大、20歲讀哈佛,卻在34歲跳樓殞命
    北京大學的學霸馮奚喬,從小就品學兼優,年僅十七歲就考入了北京大學,緊接著又在二十歲的時候考入了哈佛大學,之後又發表了無數篇優秀的學術論文,最後又被美國加州大學聘請為教授。然而就是一個如此優秀並且前途一片光明的青年,在他年僅三十四歲的時候,選擇了縱身一躍結束了自己年輕的生命。
  • 海子逝世30周年2019海子忌日是哪一天?海子資料經歷介紹
    年紀雖不大,海子卻早早在村子裡有了「神童」的美譽。他的弟弟曾撰文回憶,海子具有超常的記憶力,讀書特別勤奮,即便在寒冷的冬夜,也要堅持看書。  15歲時,海子考入北京大學法律系,大約1982年開始詩歌創作。那時也是詩歌比較流行的時期,出現了舒婷、顧城等一批青年詩人。  不久,海子寫出了成名作《亞洲銅》,一時成為詩歌愛好者們矚目的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