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出現腰疼或得了腰椎間盤突出症以後,去醫院就診時,醫生會建議打封閉針進行治療。但是,網絡上也有很多聲音說打封閉針的效果不好,而且副作用大。
那麼,打封閉針真的能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症嗎?效果如何?
「腰突」可以打封閉針嗎?什麼情況可以打?有沒有效果?
打封閉針,醫學上說椎間關節注射療法和硬膜外注射,是消除椎間關節源性腰痛和治療根性痛的一種有效方法。其實注射也是用化學藥物消除疼痛,與口服藥物機理相同。但局部注射藥物,劑量少,但是藥力集中,效果反而比全身用藥好。
介入、微創或者經典手術治療(針對病情重,患者已經不能自我平衡的情況):
適應人群:
①病史超過三個月,嚴格保守治療無效或保守治療有效,但經常復發且疼痛較重;
②首次發作,但疼痛劇烈,尤以下肢症狀明顯,患者難以行動和入眠,處於強迫體位者;
③合併大小便障礙及肛周會陰感覺異常表現;
④出現下肢肌肉萎縮、肌力下降;
⑤合併椎管狹窄。
對於症狀比較重的間盤突出,可考慮注射療法,包括局部、硬膜外和椎間關節注射療法,在診斷明確的基礎上,進行局部注射治療,要求有明確的針對性。
硬膜外注射療法,一般只做一次,最多一周後重複一次。
不過,出現大小便失禁等馬尾綜合症表現的時候,就不要做封閉了,大量的藥物進入本就狹小且受壓嚴重的椎間隙,會造成症狀更加嚴重。
此外,封閉可以幫助你偵查制導。如果你打封閉有效,後續的椎間孔鏡就估計有效,起碼靠譜的多,接近100%的把握。
如果封閉無效,後續的微創就不用做了,一般無效。畢竟封閉的價格才幾百塊錢,與椎間孔鏡微創來比,還是很小的投入,也就是扎一針,即便無效,損失不大。
但是如果封閉有用處,做椎間孔鏡微創就好使。封閉這個偵察兵,在一定程度上預示著椎間孔鏡微創的效果。
另一個形象的比喻說燈泡和開關的關係,一按某個開關,燈就亮了,說明這個開關就是管這個燈泡的,兩者有關聯;腰上一打封閉,症狀就好了,說明毛病就在腰那裡,疼痛的根源在那裡。
打封閉針是正規治療嗎?可以在小診所打嗎?
打封閉針是正規治療,美國的脊柱醫生,在給病人做腰椎手術之前,都打很多次封閉。
如果實在封閉沒有效果了,就開刀動大手術治療(美國人大部分醫生不做微創,微創在美國是由少部分定居美國的亞裔醫生做的,是亞洲人的優勢項目)。
美國醫保也支持打封閉,要求手術前一定要有封閉的資料,對一些直接做手術的不賠付。大多數只有經過封閉治療,才能考慮做手術治療。
打封閉雖然是打一針,但還是儘量在可靠的醫院進行,同時也需要正規流程,也要辦住院,當天上午來,當天就出院,屬於日間操作,封閉術前需要在門診完善心電圖和一些血液檢查,這些也是國際接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