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現運動損傷後,是該看骨科還是復健科?

2021-01-15 跑步吧

出現運動損傷後,究竟骨科和復健科有什麼不同呢?運動傷害到底該找骨科還是復健科,還是醫院的運動醫學科求診?

堡醫師自學生時期即為超級鐵人三項選手,憑藉多年運動訓練、受傷求醫過程,以及成為復健專科醫師後整合自身看診經歷,與大家分享自己的經驗。

先講結論:我的原力復健科有運動醫學知識的醫師、超音波、X光、增生療法、徒手治療、運動治療、骨震波……etc。而且還會持續進化。。。

跑者常見的運動傷害

依疼痛及傷害的部位分述如下:

1、踝關節:

常見踝扭傷、高位踝扭傷、踝關節積水、足底筋膜炎、阿基裡斯腱發炎、足後跟滑囊炎等。這些傷害易發生於扁平足或是高足弓,甚至是跑鞋過度磨損或選擇不適當,短時間跑量增加太多導致肌肉骨骼無法適應。

2、小腿:

常見內側脛骨壓力症候群(包含脛後肌過度使用、脛後肌腱炎、疲勞性骨折)、小腿後肌過度使用(常見於前足跑者、臀肌失能者)。

3、膝部:

常見髂脛束症候群(跑者膝、臀肌失能)、鵝掌肌腱炎(腿後肌使用過度)、髕骨肌腱炎(跳躍膝)、退化性關節炎、髕骨滑囊炎、髕股骨疼痛症候群等。

4、大腿部:

常見股四頭肌拉傷、鼠蹊部拉傷及大腿後肌群拉傷(高強度跑者)、坐骨撕裂性骨折(跨欄選手)、 大腿部肌肉過度緊繃等,以上常導致膝部肌腱連結處傷害。

5、臀部、下背部:

常見有梨狀肌症候群(導致坐骨神經痛)、 臀肌失能、大轉子滑囊炎、下背痛僵硬等。

6、肌筋膜疼痛症候群及轉移痛:

這類型疼痛常常需挑戰醫師的診斷功力,最大特徵是A部位疼痛,結果卻是B部位的問題。需要有經驗的醫師找出確切的問題點,及運動員與醫師互相信賴才找得到源頭;也因此病人需要花一點耐心,等待找出病因。

該找哪種專業的醫療院所尋求協助?

就硬體設備而言:

一個完整評估運動傷害的設備為「數位化X光機」、「肌肉骨骼超音波」

「數位化 X 光機」可以診斷出骨折、測量骨折後之位移,判斷是否需手術治療? 「高解析超音波」的重要性,甚至可稱為運動醫學醫師的聽診器。

高解析超音波可以淺層的觀察到 0.1cm 皮下組織,深層最多可以看到臀部 7cm 之下的滑囊,判斷肌肉撕裂傷、肌腱受傷程度。最重要的是可以幫助執行超音波導引注射治療,將藥物精確的打到復健不易到達的受傷處。

就軟體設備而言:

軟體指的是醫師的知識與觀念,更為重要。運動專科醫師,必須熟悉各活動的「運動模式」,做整體性的評估,從下而上的檢查。

對於運動傷害之病人,皆會從足部及鞋子開始評估。因為很多復健療效不佳或反覆發作之病患都有足部問題,需做整體生物力學的調整。足部問題常會導致下背痛,更嚴重會引起難治的肩頸酸痛及頭痛。

檢查完主要傷害處,堡醫師會再進一步將運動模式的肌群做一完整的評估。大多時候病人抱怨膝部問題,經過檢查後發現更需要治療臀部或下背部。經過這樣整體性的評估治療,方可加速受傷的恢復狀況。

每項運動傷害都不可忽視

主因是運動傷害層面太深太廣,需要跨領域各專家合作。相對較接近運動傷害的科別,一般的認知是骨科(手術)以及復健科(注射治療、運動治療)。復健科醫師因為無法執行手術,故對於低侵入性的注射治療較為熟練。

大多數醫院的運動傷害科是由骨科負責,較專注在手術部分,如:韌帶重建、關節鏡手術等。但大部分休閒運動員受傷程度較輕微,極少需要手術。這是民眾較易混淆的地方。

骨科醫師擅長硬組織問題(骨骼、半月板),復健科醫師較專精於軟組織問題(肌肉、肌腱、韌帶)

運動傷害診療 還是需要醫師自己對運動有興趣投入再進修,甚至本身是「醫師運動員」,開出的復健處方才能貼近選手及運動愛好者的需求,而非僅僅要求選手被動休息3個月。

除非是嚴重的傷害,堡醫師甚少要求運動員休息超過一週,反而勸他們不要輕易放棄之前的運動成果;也不要中斷運動的習慣,因為身體只要兩週無運動就會退回到之前未鍛鍊的狀態。

近期醫學也發展出許多加速傷害回復的治療如:震波治療(特針對鈣化性肌腱炎、網球肘、足底筋膜炎、各式肌腱炎等症狀非常有幫助)、增生療法(使用高濃度葡萄糖或PRP藥劑,注射至受損處,加速回復)、PRP 注射(使用自體血液,離心出高濃度血小板及生長因子,注射至受損處加速回復)、超音波導引注射(用超音波找出病兆處,再以特殊長針準確導入藥物治療)、肌筋膜針灸療法(不同於傳統針灸,藉由找出激痛點做治療)、Redcord 懸吊治療,可加速運動傷害的恢復。

跑者的運動傷害集中在下肢居多

當運動傷害產生疼痛時,應該尋找什麼樣的醫師協助呢?

若有嚴重外傷撞擊,可先找有 X 光設備的醫療院所,判斷是否為骨頭問題?有無關節移位?是否需手術治療或是石膏固定?因為有無骨骼問題,處治方向會完全不同。

排除骨骼問題後,可請醫師利用超音波檢查進行診斷與治療軟組織問題:如肌腱炎、韌帶斷裂、肌肉韌帶扭傷拉傷、關節積水等。

對於肌力不平衡,或是長期姿勢不佳等因素造成之問題,適時轉介至物理治療師執行運動治療,如:徒手治療、皮拉提斯訓練及懸吊治療等,也是很有幫助的。

以下是簡易的量表來檢測這位運動傷害醫師是否適合你?

1. 該醫師為復健科或骨科醫師。

2. 該診所有 X 光檢查。

3. 該診所有高解析骨骼肌肉超音波。

4. 該診所可以執行超音波導引注射、針灸、增生療法等。

5. 該診所有骨震波及其他運動治療設備。例如:懸吊治療系統。

6. 醫師有固定運動習慣,且定期進修運動相關領域醫學知識。

7. 醫師日常持續的運動項目跟你一樣。例如:慢跑、網球、高爾夫等。

8. 醫師能以較宏觀的全面向來評估整體狀況,而非膝痛只看膝、腳踝痛只看腳。

9. 該診所醫師及治療師會建議你適度的「做運動」,而非僅止於被動治療

10. 該診所有很多運動員來看診。

<總分 10分>

———————————————————————————————-

7分以上:恭喜你,這個院所很適合你,請繼續做治療。

5-6分:可以繼續維持治療,但若復健 3 個月以上症狀改善未達預期效果,可請醫師重新評估復健處方或參考其他醫師第二意見。

相關焦點

  • 陝西省人民醫院骨科專家詳解骨性關節炎、膝關節運動損傷
    接下來,就請陳主任為大家介紹膝關節運動損傷的相關問題。段主任,請您稍事休息。 主持人:陳主任您好! 陳主任:主持人你好! 陳明,骨科學博士,陝西省人民醫院骨科副主任醫師,畢業於蘇州大學骨外科專業。 陝西省體育學會運動醫學專家庫成員,從事骨科臨床10餘年。
  • 骨科專家解讀前交叉韌帶損傷手術是怎麼回事?
    今天我們就跟隨瀋陽市骨科醫院渾南分院運動醫學科專家來一起解讀一下: 前交叉韌帶手術說起來總共分為以下幾步: 關節鏡檢查膝關節內部,看下前交叉韌帶是否完全斷裂,是否鬆弛,以及除了前交叉韌帶之外還有沒有其他損傷的需要修復的組織如半月板等。
  • 北京同安骨科醫院王亞軍:臂叢神經損傷修復手術需要多少錢
    所以臂叢神經一旦出現損傷,如果不及時的治療,患者的上肢很可能永久性殘疾,所以及時找到專業的醫生進行治療尤為關鍵。小編推薦:北京同安骨科醫院王亞軍北京同安骨科醫院王亞軍治療臂叢神經損傷修復:技術精湛值得託付北京同安骨科醫院周圍神經修復與重建外科王亞軍主任,副主任醫師,畢業於北京大學醫學部,並獲得醫學學士學位,專注臂叢神經損傷修復研究20多年。
  • 常見運動損傷的預防和處理
    體育運動中,造成人體組織或器官在解剖上的破壞或生理上的紊亂,稱為運動損傷。運動損傷按時間可分:新傷和舊傷;按病程可分為急性損傷和慢性損傷;按性質可分為開放性損傷和閉合性損傷;按程度可分為輕度、中度損傷和重傷。運動損傷是無法避免的,那麼當發生運動損傷時我們應該如何處理呢?成都骨科醫院急診科主任邱斌給我們帶來詳細講解。
  • 冬季如何避免運動損傷?專家教你這樣「動」!
    本文約1809字,閱讀時間約5分鐘 為加強冬季疫情防控,提升疫情常態化防病意識與防病能力、養成健康生活方式,本期我們邀請到瀋陽市骨科醫院運動醫學科醫生,副主任醫師金成輝為我們講解——
  • 北京同安骨科醫院王亞軍治臂叢神經損傷 口碑優良
    1、上臂叢神經損傷症狀  當這個部位出現受傷以後就會影響到肩胛上神經、腋神經以及肌皮神經,這些神經會有麻痺的體徵出現,導致肩關節沒有辦法向上抬舉以及向外擴展,不能彎曲肘關節,而且腕關節的能力也變得比較弱,在進行前臂旋轉的時候也會受到很大的影響,一般手指部位的活動還是比較正常的,但上肢的地方會有部分癱瘓或者大部分缺失
  • 健身運動中如何保護膝關節、預防膝關節損傷
    專家簡介:由顯丹東市中醫院大外科主任、骨科主任、主任中醫師,兼任遼寧中醫藥大學副教授、遼寧省中西醫結合學會常務理事、省中西醫結合學會骨科專業委員會常委、省中醫藥學會軟傷專業委員會副主委、省中醫藥學會外治法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省醫學會運動醫學分會委員、丹東市中醫藥學會骨科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 運動醫學-未來骨科增長最快的領域?國產廠家突破之路?
    本文僅討論跟狹義的、也是目前創新較為活躍的起源於骨科創傷學的運動醫學。(在正文開始前,思宇小編亂入提醒一下,生活中經常遇到朋友不知道「運動醫學科」的存在。其實現在很多醫院有「運動醫學科」,比較好的有北京的北醫三院、積水潭醫院、上海華山和六院等。大家如果遇到運動損傷,可以直接掛對應科室,及時治療。)
  • 運動也能保護膝關節,真還是假?(下篇)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林輝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是最常見的一種關節炎,一旦患上關節炎就會出現疼痛,活動受限,嚴重影響生活質量。很多人會得到這樣的提醒或者建議:是活動太多了讓您得了關節炎,如今得了關節炎,一定要好好休息才會好!
  • 骨科基礎 | 掌指關節損傷治療策略
    治療:軟組織損傷和骨折的治療同其他手指近側指間關節1.損傷機制背側脫位和其他手指掌指關節類似。掌板近端或遠端撕裂2.治療:通過輕柔的操作有可能閉合復位,但為確保穩定,切開復位是必要的。2.治療:與尺側副韌帶損傷類似,目的在於防止進一步掌側半脫位或手指橈側的鬆弛。1.bennett骨折損傷機制:拇指外展時受到暴力,導致腕掌關節斜面骨折,骨折為近節指骨基底關節面的橫斷骨折。
  • 骨科醫生:這 5 種骨折不歸骨科管!看病別再走錯了
    「關節外科」人體六大關節分別是上肢的肩肘腕關節和下肢的髖膝踝關節,而目前全國醫療環境而言,關節外科多專注在髖關節和膝關節的人工關節置換和關節周圍矯形上面,雖然上肢的肩肘腕關節和下肢的踝關節疾病也有,但肩肘關節的置換多歸在上肢骨科,腕關節歸手外科,踝關節歸足踝外科診療。所以劃重點:目前三甲醫院的關節外科還是以髖膝關節置換手術為主。
  • 看骨科醫生如何「乾坤大挪移」!骨科治療還有這絕招?
    鄭東院區骨科關節鏡手術還在膝關節、踝關節等處廣泛開展。 鏡頭三:家裡唯一的頂梁柱 脊柱是人體骨骼中的特殊存在,因為他保護著掌控人體運動和感覺的中樞神經——脊髓。當脊柱穩定性受到威脅時,脆弱的脊髓常出現不可逆的損傷,可出現不同層面的感覺、運動障礙,大小便功能障礙,性功能障礙,甚至截癱。
  • 科學健身,讓女性遠離運動損傷
    近年來,平板支撐、瑜伽、「擼鐵」等運動健身項目風靡一時,受到包括明星在內的許多女性青睞。那麼,是否所有人都適合練平板支撐、瑜伽或其他類似運動?練平板支撐時間是越長越好嗎?這些時尚運動中有哪些易被忽略的健康隱患?為此,中國婦女報·中國婦女網近日採訪了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運動醫學科主管康復師苗欣博士。
  • 如何判斷肩關節痛是「肩袖損傷」還是「肩周炎?
    對於老百姓,如何判斷肩關節痛是「肩袖損傷」 還是「肩周炎? 兩種疾病都會引起肩關節疼痛及活動受限 但是兩者也是有區別
  • 骨科專家:這類運動愛好者也要當心
    骨科專家告訴你,跟腱斷裂影響有多大?休息日「報復性」運動,易導致跟腱斷裂為什麼會跟腱斷裂?廣州市荔灣區骨傷科醫院(西關正骨醫院)康復科主任張建平表示,跟腱是小腿後方的腓腸肌和比目魚肌腱向下合二為一的肌腱,位於人體足踝後部,是最粗、最強大的肌腱。日常行走、奔跑、跳躍等動作都要靠跟腱完成,一般運動不易發生斷裂。
  • 持續肩痛並非肩周炎,可能是肩袖損傷
    中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受到肩痛困擾的情況非常普遍,往往會在運動或是提重物後出現疼痛。由於輕中度疼痛通過休息即可緩解,沒有引起患者的足夠重視,等到疼痛無法忍受時才就醫。大多數患者來就診時都以為自己得了肩周炎,按照網上宣傳的辦法每天做「爬牆」運動,但疼痛症狀並沒有緩解。那他們是真的得了肩周炎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更令人擔憂的是,盲目訓練不僅不能改善症狀,還會造成二次損傷。
  • 損傷後如何康復?
    >中老年人的半月板也會發生一定的退行性病變稍微一運動就有可能出現損傷半月板究竟在哪個位置對我們的身體有什麼影響半月板損傷後的常見表現包括局限性疼痛、膝關節腫脹彈響和絞鎖、股四頭肌萎縮、打軟腿以及在膝關節間隙或半月板部位
  • 運動也能保護膝關節,真還是假?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林輝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是最常見的一種關節炎,一旦患上關節炎就會出現疼痛,活動受限,嚴重影響生活質量。很多人會得到這樣的提醒或者建議:是活動太多了讓您得了關節炎,如今得了關節炎,一定要好好休息才會好!權威保膝專家提醒您——科學運動可以預防關節炎,也可以治療關節炎。
  • 談「骨」論「筋」 | 運動飲料VS涼白開,運動完該選哪個?
    一、運動飲料是什麼?運動飲料是根據運動時生理消耗的特點而配製的,可以有針對性地補充運動時丟失的營養,起到保持、提高運動能力,加速運動後疲勞消除的作用。即使對於普通人群,如果在沒有運動的情況下大量喝運動飲料,則可能出現腹瀉、電解質紊亂的症狀,或者對咖啡因等物質產生依賴作用。因此,如果沒有進行足夠量的運動,建議不要喝運動飲料,更不能把運動飲料當成普通飲料飲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