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電影《無問西東》才明白,高曉松當初為什麼罵清華學生

2021-02-21 上海升學

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願你在迷茫時,堅信你的珍貴,愛你所愛,行你所行,聽從你心,無問西東。今天,上海升學為大家推薦這部電影。本文授權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桌子的生活觀」(ID:zzdshg)。


有一年《奇葩說》的舞臺上來了一個清華的博士生,叫梁值。

他說自己喜歡表達,所以本科學了法律;因為朋友說「學法律的應該了解一下真實的資本市場」,所以碩士學了金融。

再後來參加主持人比賽,想嘗試自己在這方面的可能性,於是又念了新聞學博士。

他最後問三位評委,我該找一個什麼樣的工作?

而他的這個問題一下子讓高曉松怒了。

高曉松說:其實來之前,清華的校長和書記都向我推薦過你,你應該是清華最優秀的在校博士生之一,可是你今天的表現太讓我失望了

▲高曉松曾回母校演講,也遭學生問畢業就業問題

一個讀到博士的人竟然要問別人,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要找什麼工作,這就好像是一個姑娘說,我身材又好、長得又漂亮、皮膚又白、家裡又有錢,你覺得我應該嫁給誰?

你就是北京話說的「我幹什麼成什麼,所以我什麼都沒幹,什麼也沒成。」。

我可以繼續你的邏輯講,如果你學了金融又有人跟你講,你光學了金融又沒幹過實業,那怎麼著,再學機械?那你又學了機械,可是這裡面的電理又沒有幹過,那怎麼著,你再學電理?

這個時候,蔡康永也神補刀:「你因為別人的一句話而賭下自己人生好幾年,沒有自己的判斷,真的很危險!

最後高曉松說出自己失望的原因:我覺得你沒有拿到一個大名校的胸懷天下,名校是幹什麼用的?名校是「鎮國重器」!

名校培養你是為了「讓國家相信真理」,這才是一個名校生的風範,而你直接問我應該找個什麼樣的工作,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你覺不覺得你愧對清華這十多年的教育?

最後那個清華的學生被淘汰了,悻悻離開。

▼視頻:高曉松痛斥清華學弟

我記得那一年看這個視頻的時候還很年輕,不太理解高曉松的行為,讀大學最重要的作用不就是為了找工作麼?

直到今天我看了電影《無問西東》,回想起高曉松的當天罵那個清華學生的那一場戲,我才真正明白。

《無問西東》其實說的就是幾代清華人之間的精神傳遞。

1924年,泰戈爾訪問中國,來到清華大學演講。

泰戈爾在臺上慷慨激昂的說:

我竭我的至誠懇求你們不要錯走路,不要惶惑,不要忘記你們的天職,千成不要理會那惡俗的力量的引誘,誕妄的巨體的叫喚,擁積的時尚與無意識,無目的的營利的誘惑。

而當時的臺下有個叫吳嶺瀾(陳楚生飾)的清華學生,他當時正面臨選學科的問題,他因為別人的誤導「最好的學生都念實科(理科)」而學了自己並不喜歡的理科。

聽了泰戈爾的演講,他終於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麼,也終於明白什麼是真實。

多年後,他回憶起泰戈爾那天的演講對他的影響,他說:

當我在你們這個年紀,有段時間,我遠離人群,獨自思索,我的人生到底應該怎樣度過?

某日,我偶然去圖書館,聽到泰戈爾的演講,而陪同在泰戈爾身邊的人,是當時最卓越的一群人(梁思成、林徽因、梁啓超、梅貽琦、王國維、徐志摩),這些人站在那裡,自信而篤定,那種從容讓我十分羨慕。

而泰戈爾,正在講「對自己的真實」有多麼重要,那一刻,我從思索生命意義的羞恥感中,釋放出來。原來這些卓越的人物,也認為花時間思考這些,談論這些,是重要的。

今天,我把泰戈爾的詩介紹給你們,希望你們在今後的歲月裡,不要放棄對生命的思索,對自己的真實。」

這段話就是整部電影的主旨——不放棄對生命的思索,對自己真實。

「保持內心的光,因為你不知道誰會藉此走出黑暗」,而吳嶺瀾(陳楚生飾)在滿頭銀髮之際,他內心的光,他對生命的思索,照亮了正在迷茫中的沈光耀(王力宏飾)。

沈光耀(王力宏飾)是一個富家子弟,他本可以走上一條家裡給自己鋪好的路,去好好享受人生,可是當那個孩子被日本的轟炸機炸死的時候,他決定聽從內心的指引,去當一名空軍,把生命獻給了他熱愛的同胞和孩子。

他時常想起空軍教官的那一句話「這個時代缺的不是完美的人,缺的是從心裡給出的真心、正義、無畏和同情」,於是他在執行任務的時候,總是繞道去給快要餓死的孤兒們空投食物。

而在下面撿食物的正是陳鵬(黃曉明飾)。

陳鵬一直都是一個忠於內心,活得真實的人,哪怕與世界為敵,他也只要王敏佳(章子怡飾)一個人。

當王敏佳被人批鬥,被人罵成婊子,他也絲毫不在意別人的目光、不在意自己的前途。

章子怡被毀容後,黃曉明有一句臺詞非常戳心。

面對卑微的章子怡,他說:「你別怕,我就是那個給你託底的人。我會跟你一起往下掉,不斷你掉得有多深,我會一直在下面給你託著,我什麼都不怕,就怕你掉的時候把我推開。

尤其最後一句話,看完我已經是淚目了。

另外一個叫李想的人,也是和陳鵬、王敏佳一起長大的,可是他卻是一個懦夫,明明那一封揭發的信是他和章子怡一起寫的,可是他卻退縮了,因為他不想毀了自己的大好前途。

當他以為王敏佳死了,在她的墳前痛哭,而陳鵬對他說:逝者已矣,生者如斯。

於是,李想在痛悟之後,把自己的真實、自己的好,傳給了張果果(張震飾)的父母。

他在一次事故中,他把所有的食物都留給了張震的父母,自己卻犧牲了。

張果果就是現代社會的人,他從父母那裡感知到了李想傳遞過來的精神。

在爾虞我詐的商業鬥爭中,張果果決定用自己真實的內心去面對。

四段故事,四個清華校友的代表,四個不同時代的背景,四個勇敢無畏的真心,這是一種精神的傳遞,從吳嶺瀾到沈光耀,陳鵬、張果果,用一根線全部把他們串聯起來,貫穿整部電影。

他們四個人都在自己所在的時代,聽從內心的指引,做出了最好的選擇。

正如張果果最後的獨白:

世俗是這樣強大,強大到生不出改變它們的念頭來。等你們長大,你們會因綠芽冒出土地而喜悅,會對初升的朝陽歡呼跳躍,也會給別人善意和溫暖。但是卻會在讚美別的生命的同時,常常、甚至永遠地忘了自己的珍貴。

願你在被打擊時,記起你的珍貴,抵抗惡意;

願你在迷茫時,堅信你的珍貴,愛你所愛,行你所行,聽從你心,無問西東。

我們再回到最開始的那個問題,高曉松為什麼要罵那個清華學生?

其實他自己也解釋了:

這是幾代清華人之間的精神傳遞,傳到了這一代,他們竟然如此浮躁和勢力,無論你多麼慷慨激揚,熱淚盈眶的講人生理想,他們最後只關心自己要找什麼樣的工作,是去國企還是外企。

可悲嗎?可悲!

那一代的精神傳到這一代卻什麼都沒有了。

大門的校門轟然倒塌,當名校淪為職業介紹所,當大學成為權錢交易的集中產地,當我們的大學生都變得浮躁和急功急利,我們這個國家的精神和這個時代的思考要靠誰來保存和發揚?

名校是「國之重器「,名校生是為了「讓國家相信真理」,可是無論你怎麼振臂高呼都很少能夠聽得到。

那是一個令人自豪的時代。在極端艱苦的條件下,外面下大雨,教室裡面下小雨,教授在自己渾身淋溼的情況下,在黑板上寫下:靜坐聽雨,外面是運動員在雨中跑步的吶喊聲

在敵軍飛機的轟炸下,老師和學生躲在草草的地穴中上課,貧困的孩子用歌聲抵禦寒冷和飢餓,人們都活得如此真實。

這是一個令人傷感的時代。教授學術論文、評職稱造假,大學生在課堂上昏昏入睡,攀比物質的奢靡已經成為風氣,潛心研究學術的人已然成為笑話,偌大的中國,難以擺下一張安穩的書桌,人們都活得如此虛假。

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

我們都活得太苟且,活得都不夠真實,或許這就是我們這一代人不快樂的原因。

最後用馬德老師的一段話結尾吧:

我慢慢明白了我為什麼不快樂,因為我總是期待一個結果。

看一本書期待它讓我變深刻,

吃飯遊泳期待它讓我一斤斤瘦下來,

發一條簡訊期待它被回復,

對人好期待它回應也好,

寫一個故事說一個心情期待它被關注被安慰,

參加一個活動期待換來充實豐富的經歷。

這些預設的期待如果實現了,長舒一口氣。

如果沒實現暱?自怨自艾。

可是小時候也是同一個我,

用一個下午的時間看螞蟻搬家,等石頭開花,

小時候不期待結果,小時候哭笑都不打折。

靜坐聽雨,雪中聽琴 ,立德立言,無問西東 。


【推薦閱讀】

更多精彩內容,可以點擊下面標題閱讀哦!

註:作者簡介:桌子,身高1.85米,有八塊腹肌的兼職男模。前南方航空公司職員,著有暢銷書《你只是假裝很努力》。三觀比五官更正,思想比套路更深。新浪微博@桌子的生活觀 ,個人微信公眾號:桌子的生活觀(ID:zzdshg)。

責任編輯:陳瑩 執行編輯:張騫

聯繫郵箱:shanghaishengxue@163.com

相關焦點

  • 高曉松打醒清華:電影《無問西東》不該忘記的第五個故事
    電影《無問西東》用了四條故事線,講述了清華大學校歌歌詞「立言立德,無問西東」的傳承。作為清華大學百年校慶的命題作業,《無問西東》自然是要把光輝的一面展現給世人。不過,凡事一旦過於完美就顯得不真實了。張震飾演張果果「無問西東」是面子,「傳承」才是裡子。如果失去了精神的傳承,那麼先輩們的「無問西東」便成了匹夫之勇。這也是為什麼今天滿倉大兄弟一定要給這部電影補上高曉松版第五個故事的原因。
  • 「尷」人肺腑的《無問西東》,扛不住清華校慶影片這塊牌子
    很少看偶像煽情片,施一公先生在接受央視採訪,談及清華精神時,提到了《無問西東》,所以就找來看了。這是一部清華校慶獻禮片,通過講述四個不同時空清華學子的人生故事,闡釋「聽從本心,無問西東」的立意。「無問西東」四個字,出自清華大學的校歌「立德立言,無問西東」,意思是指要聽從內心真實的自己,同樣是一種精神指引,影片同樣通過幾塊故事的綴合,完成了清華學子遵循真實內心去實現人生這一統一精神的傳承。
  • 無問西東,但總要向上仰望 ——觀電影《無問西東》
    原本作為2011年清華大學百年校慶的電影,《無問西東》2012年年底就已殺青,沒想到之後就真的「無問西東,就此失蹤」。直到6年後,於2018年1月12日公映,第三天票房已破1.4億,網絡上好評如潮,影院內一片唏噓。屏幕上轟轟烈烈的青春與抉擇,讓許多中年人悄悄抹淚,似乎唯有動蕩年代,青春才如焰火般炫目,正如影片的英文名《Forever Young》。
  • 我們的無問西東
    電影《無問西東》這個時代缺的不是完美的人,缺的是從自己心底裡給出的,真心、正義、無畏和同情。    電影《無問西東》很多的鏡頭讓我想起了我的中學時代。我的家鄉浙江臨海,台州中學,在那個年代裡,台州中學的大門如同清華園一樣每天屹立在我們的來來往往的車路上,在我們那個時代,每個能考進台州中學的同學如同半隻腳進入了北大清華,青青子矜,悠悠我心,表姐是別人家的孩子的榜樣,就如電影《無問西東》清華校園學子奔跑的情景,記得學校當時的進校口號:·今日我以臺中為榮,明日臺中以我為榮。
  • 清華人發問引人深思 | 無問西東裡的清華精神離現實有多遠
    取清華校歌中「立德立言,無問西東」作為片名,《無問西東》從一開始便籠罩著清華的光環;而拍攝於清華2011年百年誕辰之際,《無問西東》又被觀眾寄予了某種期望,期待這部電影講述清華「世紀級故事」,表達清華「家國級情懷」。
  • 電影推薦《無問西東》:但問本心,無問西東
    今天和大家談一部2018年上映的電影《無問西東》。》這部影片比《芳華》更為優秀,因為《無問西東》的立意比《芳華》高多了。因為在他看來,學實業才是有出息的。,無問西東!但是《無問西東》這樣安排,我卻覺得格外合理。因為張果果的父母就是李想捨己為人救來的性命,如果沒有李想「不問西東」的精神,張果果就根本不可能出生在這世上。
  • 《無問西東》:命運變奏曲
    本周五上映的《無問西東》,屬於第二種。「無問西東」四個字取自清華大學校歌:「器識為先,文藝其從,立德立言,無問西東。」它與意氣風發的青春有關,但又不只是青春。同樣是描繪青春,17年年底上映的《芳華》讓你笑過哭過後難受心堵,而今天上映的《無問西東》,有時讓你會心一笑,有時讓你鼻酸眼紅,但終會令你哭得心情開闊。(以下輕微劇透)
  • 5分鐘帶你看完電影《無問西東》,等車必看!
    電影無問西東劇情介紹電影《無問西東》由李芳芳自編自導,章子怡、黃曉明、張震、王力宏、陳楚生領銜主演,無問西東劇情講述了四個不同時代卻同樣出自清華大學的年輕人,對青春滿懷期待,也因為時代變革在矛盾與掙扎中一路前行,最終找尋到真實自我的故事。
  • 電影《無問西東》中的一些細節
    聽從你心,無問西東。無問西東。本是清華大學百年校慶獻禮片,卻時隔五年才上映。影片由四個不同年代的故事組成,各自獨立又相互關聯。第一個故事,20年代,最好的學生都會選擇學理。陳楚生雖然學理科,但文科滿分、理科不及格。他去向梅老師請教,老師問他,什麼是真實?後來,在聽了泰戈爾訪問清華的演講後,轉學文科,在清華任教。
  • 適合親子觀影的電影《無問西東》
    周六上午,我和竣爸出發,去附近影院選了中午一點十分的場次,買三張票,等竣中午出來我們仨先在外面吃飯,然後一起看電影《無問西東》。當電影情節結束,開始播放片尾曲的時候,放映室靜悄悄的,沒有一個人起身,全場的人一直看完片尾對那個時代有代表性的知識分子的介紹,才一一起身,安靜離場。這一個細節,讓我感受到現在進影院看電影的觀眾素質真的提高了很多。
  • 不喜歡《無問西東》
    電影《無問西東》在我的友鄰圈爭議還挺大的,有一部分好友力挺這部電影,說很精彩很感動;另一部分好友則非常討厭這部電影,說很矯情很平庸。。
  • 無問西東,不談南北
    這類電影,上映後,到底拍的好不好,票房高不高,其實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曾經來過。這是電影工作者在賺錢之外,必須用電影作為媒介去展現和傳播的……某種職責。  當然,若是恰巧拍的好,那就更好了。兩天後即將上映的電影《無問西東》,就屬於這種類型。
  • 全片9位一線演員出演,拍出後藏6年才上映,《無問西東》複雜往事
    2018年上映的《無問西東》看似是一部普通電影,但真實來頭可不小。它是清華大學建校100周年的獻禮影片,而「無問西東」四個字就出自清華大學校歌,意思是:不管是西方的思想還是東方的思想,只要符合本心,就是對的。
  • 《巨流河》:無問西東
    寫什麼原本想了好幾本選項,但周末時和幾個朋友約在一起看了電影《無問西東》,恰好有些感觸。又因為看電影時想到了這本看了一半的《巨流河》,索性合在一起,成了這樣一篇既是書評又是影評的觀後感,作為新年正式的開篇。《巨流河》是作者齊邦媛先生的自傳。因為作者生於一九二零年代,她的人生軌跡與顛沛流離的二十世紀的中國緊密聯繫在一起,寫個人一生經歷的同時更帶出了整個二十世紀動蕩不安風雲變幻。
  • 親子素材《無問西東》:做父母的最高境界
    為什麼許許多多的的家長,懂得這麼多教育的道理,卻還是教不好自己的孩子?看完這部電影,看完這部獻禮清華百年的電影《無問西東》之後,或許會發現,答案就在電影裡。《無問西東》,推薦每一位做家長的都應該去看看。因為,她會告訴你,什麼才是做父母的最高境界?
  • 聽從你心,無問西東
    《無問西東》是一部怎樣的電影呢?剛開始以為是一部普通的現代商業劇,張震飾演的角色酷酷的,精明能幹,喜怒不形於色,經典的「撲克」臉。在針鋒相對的職場中為上級背鍋而被迫離職,一聲嘆息。時空突然倒轉,流回1962年的北京。那個時代的人很單純,充滿了正義感和理想主義,精神能量很充足。
  • 「電影」「無問西東」
    無問西東刷頭條的時候看到了關於這部片子的簡單介紹,大概了解到是清華百年校慶的大電影,2012年底便已正式殺青不知道什麼原因,就有一種特別的衝動,想去看看這部片子,也許是清華,也許是校園,也許是青春,也許是百年的歷史,也許是為了那四個不同時代的故事。原以為這是四個獨立的清華學子的獨立故事,沒想到這四個故事確有有著絲絲相扣的聯繫。這是我在電影院裡哭的最長的一部片子,儘管網上鋪天蓋地的差評,但我還是要為這部片子打call,也許那些時代的經歷,放到今天,依舊讓人「感同身受」。
  • 分享|電影《無問西東》:勇敢的中國,無悔的青春
    電影《無問西東》講述的是幾個年輕人滿懷諸多渴望,歷經考驗,在4個時空中所成就的青春故事。影片中令筆者印象深刻的,是王力宏所扮演的沈光耀。他是富裕家庭出身,清華大學的「全優少年」,面對日寇的肆虐殘殺,毅然加入中國空軍,最終駕駛戰機與日艦同歸於盡。觀影中,看到沈光耀戰死前最後的那一句:「媽,對不住。」筆者的淚已是強忍在眼眶,一種低沉而蒼涼的旋律,從腳底生起,撞擊胸膛。
  • 《無問西東》:百年清華獻禮影片,心靈無所畏懼,方能一往無前
    不管你畢業於哪裡都不能成為你逃避奮鬥的藉口,大人物有大夢想,小人物有小滿足,只要你遵從自己的內心,無問西東只問真實的自己,你永遠都是最純淨美好的樣子。《無問西東》雖是獻禮百年清華,但是我們依然可以從這四位清華學子身上感受到無窮的力量,在收穫滿滿感動的同時,更加堅信只要遵從自己的本心,就一定能跨過人生的十字路口。
  • 閒看電影:共享閱讀書友觀影《無問西東》
    南陽網訊 9月10日晚上,共享閱讀和樊登讀書南陽分會的書友們一百餘人,一起觀看了清華120年華誕獻禮電影《無問西東》,活動得到了南陽好萊塢影城(新田360店)的大力支持。也因此成就是了這部獻禮清華校慶120周年的電影《無問西東》。片名取自清華大學校歌內容:「立德立言、無問西東」。導演李芳芳畢數年之功,成就了這部恢弘巨製。2018年上映的時候獲得了7.5億的票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