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女子為什麼對男裝情有獨鍾?

2020-12-28 青華聊歷史

「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木蘭辭》

這是描寫花木蘭從軍時的一句非常經典的名言,現在用來說明古代女性女扮男裝的精彩,還有對於女性穿男裝的一種朦朧的美感。但可惜的是,在現代電視劇裡面看到的女扮男裝,基本上都太過於明顯,大眾能夠感受到的只是女性的另一種美,而沒有其他的文化特色。

相信大家在看電視劇時,經常會看到一些女扮男裝的現象,會不會還總是感慨,其實這些女人穿著男人的衣服一下子就能被分辨出來,為什麼當時的人還是如此的傻傻的分不清呢?而且在封建時代,觀念是如此的等級森嚴,難道說古代的女子真的可以如此的女扮男裝嗎?

經查閱資料才發現,原來在唐王朝時期女扮男裝還真的是一個很常見的現象,甚至在當時還掀起了女性對於男性服裝的一種潮流。

看到這裡相信大家會產生一種疑惑,為什麼唐王朝會興起女性對男性服裝的熱愛呢?其實這背後有很多的歷史講究。

一、女扮男裝

要了解這段往事,首先我們要解決一個非常迫切的問題,那就是古代女扮男裝是否能夠分辨出來?

如果按照影視作品中那樣的打扮,很明顯女性太過於明顯,因為所有女性的生理特徵表現得非常的突出,而且女性一般比男性長的更好看,所以穿男人的衣服更加陰柔秀氣,很容易分辨。

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女人怎么女扮男裝呢?拋開唐王朝的歷史,如果來到其他的朝代就會發現其實古代女扮男裝之所以可以成功,是有很大的講究的。

實際上,古代社會女性的發育根本沒有現在這麼全面,而且女性對於身體進行了各方面的壓制。因此在富貴人家,一個女人基本上沒有太過於強烈的身材明顯表現,男性女性同樣穿著比較寬鬆的衣服分辨出出來,只是顯得身高不同。

至於說,那些普通人家裡面的女孩子,一般營養不良,而且長相非常的普通,因此穿上男性的衣服會顯得非常中性化,很難分辨出來。

既然女扮男裝是可以實行的,那麼,到底為什么女性會對男性的衣服如此的喜歡呢?這就不得不說到唐朝的文化氛圍。

二、唐朝武則天時期,女扮男裝開始盛行

平心而論,除了唐王朝以外,其他的中國歷代王朝女性穿男性的衣服其實都是比較忌諱的。原因非常簡單,因為男性與女性有著不同的分工,社會的秩序擺在那裡,所以想要進行穿插,很明顯不會得到社會輿論的認同。

而且,所謂的女扮男裝往往是不得已而為之,如果被揭穿,往往會導致道德倫理的敗壞,還有對於女方家庭的閒言碎語。但是到了武則天時期,這種現象就完全被改變了。

正如《舊唐書》所記載,武則天時期所有的女性都被解放了出來,她們可以穿男性的衣服,甚至還得到了政府官員的認可,因此一時之間唐王朝的內部出現了大量的穿男裝的女性皇帝與公主帶頭實行,王公貴族更是個跟上潮流。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唐朝盛行女扮男裝呢?

其實關於這個問題的答案也比較簡單,可以分為兩個方面來理解。

三、女性地位得到提升,思想品德走向開放

首先,第一方面就是特殊皇帝武則天的登場,在《蒙曼說唐:武則天》中,蒙曼教授就反覆強調,武則天作為一個女人的最高成功的,他想要打破傳統,就必須要帶著整個社會階層進行改變。

因此,武則天不僅強調自己女權的統治,而且還在整個社會範圍內掀起了女人主政的潮流。所以在這一時期,女性可以自由表達自己的需求,皇帝會堅決的支持,而且還大量的設立官位給這些女性來擔任。

更有甚者,由於當時武則天太過於強大,整個社會那些貴族為了迎合武則天,於是開始紛紛的迎合武則天的需求,對於女性大規模的尊重。因此女性可以隨意的穿男裝,可以進行自我表達,這是武則天政治的影響,也是大家對武則天崇拜的一個結果。

當然除此以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唐王朝自高祖皇帝以來,其實就已經形成了一種胡漢雜糅的風氣。正是由於這种放蕩不羈,還有對於傳統文化新鮮血液的注入,所以女性受到的壓制被大規模的減弱,而且女性的地位也大幅度的提升。

對此,學者更是提出了另一個比較驚人的解釋,那就是女性其實也像彈簧一樣,越是壓抑越需要釋放。那些被重重束縛在深宮之中的女人,也開始走出自己的閣樓,開始走出自己的公主堡壘,來到外部世界去自由享受陽光,去不斷的追求自由。

事實上,男性的服裝往往比較寬鬆,可以大開大合,所以女性穿著這些衣服非常的開心,非常的自由,而且他們甚至感受到了一種和男人平等的權利。

因此在當時的背景下來看,這些男性的服裝更是代表了一種社會地位,代表著女性對於自由的追求。

小結

在封建時代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不管武則天這個人有多麼厲害,不管整個社會對於女性有多麼的表面尊重,但當時的時代還是以男性為主,女性終究只是一個附庸。這句話雖然說的很不好聽,但是在那個殘酷的社會裡就是這樣,女性短暫的得到了一股新的潮流,但是他們卻終究沒有得到屬於自己的女權。

雖然武則天打破了很多的規矩,甚至為女性爭取了很多的權利,但她一直分到最後,都沒有留下自己的名字。正如蒙曼老師所說,武則天這個名字其實是後來女權運動興起的時候,從武則天的稱號則天大聖皇帝中截取而來。

由此可見,連當年做出最大突破的武則天都沒有屬於自己的名字,她都沒有真正擺脫女人的束縛,那麼,其他的女性在那個殘酷的社會裡面又能如何呢?所以武則天時期,女性對於男裝的追求,表面上看讓大家覺得非常的新奇,非常的嚮往,但實際上那終究只是一場夢,而且還只是一個讓人心疼的夢。

幾千年的歷史,男性永遠起主導作用,而女性一直被壓抑,她們的身材被壓抑,她們的精神被壓抑,甚至他們永遠只能束縛在已經規定的狹小路線之中。剛出生時候的千金,再到後來的閣樓,再到後來的相夫教子,緊接著一直閉門到最後進入棺材。這如同蝸居一般的生活,就是古代女性的一生。

所以說,了解女性對於男裝的追求,不要有某些有色眼鏡,也不要說唐王朝文化風氣的敗壞,而應該仔細想想,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現象出現?為什么女性對於這一現象如此的熱衷?

社會在不斷的進步,人們的思維也在不斷的走向開放,但是永遠不要忘記曾經發生的事情。不管是男性還是女性,一定要守住現在的和平,守住現在的文明,男女平等永遠都是一個主旋律,千萬不要回到不平等的時代,也不要為了不平等而不平等,這一點值得反思。

參考資料:《木蘭辭》《舊唐書》《蒙曼說唐:武則天》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在唐朝時期,一些女子不喜歡紅裝,而是對男裝情有獨鍾
    唐朝在各個方面也有著與其他朝代大不相同的方面,不管是在審美還是性格方面,當時的人們都彰顯著各自的獨特。尤其是當代的女子對美麗的追求,在當時的一些女子並不喜歡流行的紅妝,卻十分喜歡男裝。究竟是什麼原因所引起她們更喜歡男裝的呢?下面讓我們深入了解一下吧!
  • 唐朝女兒多奇志,不愛紅裝愛男裝:唐朝女子為何對男裝情有獨鍾?
    唐朝的空前解放上至官宦婦女、下至小家碧玉,不同百姓和官宦人家都可以穿男裝,女性權利的伸張是非常常見的。光宣年間,上海和北京的女性開始穿著男裝上街,逐漸開啟近代女性的思想解放之路。外國歷史上女扮男裝是從埃及開始的,埃及歷史上唯一一位女法老——哈特謝普蘇特,為了符合君權神授的思想,將自己打扮成男性執政,始終留著鬍子,拿著埃及的權杖。
  • 古裝影視髮型之唐朝男裝少女造型
    唐朝統治者出身胡族,且尚武,因此導致胡服的流行。而唐代女子喜歡穿男裝也是歷為所知的,但唐代女子扮男裝並非影視劇中喬裝成男子一樣生活,而是一種時尚妝扮和潮流。因此此類造型服裝除了唐圓領外,其餘部分還是以顯現女子正常特質為主。
  • 唐朝女子審美標準:1300年前的濃豔與奢華,鑄就了朝代的鮮明符號
    因此,唐朝帝王均寵愛豐肥的女子也就不難理解了。可以說,這種審美取向所體現的是一種波瀾壯闊、開放包容的視野。如果用後世的眼光把它放得更大一些,就會發現,唐都長安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都城。唐朝的街道是最寬闊的;宮殿是最宏偉的;男子(軍隊)是最強大的;女子是最美麗的,唐朝就是世界的中心。
  • 看唐朝人的「時尚」:講究形象用熨鬥防衣服皺 女子著男裝挺「颯」
    唐朝人注重形象,防止衣服衣服皺了,用熨鬥壓平;唐朝的女子也挺 " 颯 ",大膽追求服飾的自然美,並且在公共場合穿男裝。8 月 5 日 , " 永遠的長安——陝西唐代文物精華展 " 在張氏帥府博物館開展,三彩熨鬥、彩繪男裝女立俑等文物亮相。
  • 唐朝服裝:體現大唐盛世的鼎盛繁華,為何會出現男裝女穿現象?
    唐朝崇尚包容、開放的文化,其國力雄厚,文化繁榮,是一個多民族的統一的朝代,所以唐朝的服飾在繼承魏晉南北朝時代北方民族服飾的基礎上加以改進,形成自己雍容華貴的風格,首先還要明確的就是唐朝的服飾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它是在不斷改進和發展的。唐朝服飾因身份地位的不同而不同唐代的服飾並不像後來的服飾那樣風格相同,形制單一。
  • 古代女子為了讀書,居然還要女扮男裝?
    唐朝的時候,公主們還能掌權、養軍隊,還有武則天這樣的一代女皇出現,而到了宋朝,程朱理學興起以後,男尊女卑的思想就越來越嚴重了。《紅樓夢》裡,薛寶釵就對林黛玉說過,女子無才便是德。女子是不被允許上學讀書的,能稍微認得幾個字,不做睜眼瞎就很可以了。但是,在漫漫歷史長河中,真的沒有聰慧靈秀的女子反抗過這種不平等的思想,讓自己也擁有獲得教育的權利麼?
  • 百合小說推薦:情有獨鍾、甜文、強強、網配、重生、女扮男裝
    內容標籤: 靈魂轉換 情有獨鍾 甜文 女扮男裝 搜索關鍵字:主角:文璟晗,秦易 ┃ 配角: ┃ 其它:身體互換,女扮男裝,gl《王女攻略紀實》作者:紅瓷千川晉江VIP2018-05-11完結當前被收藏數:1495 文案:《你是人間最惡》是某島國新研發的一款架空權謀養成向遊戲
  • 唐朝服飾之美,驚豔你的眼球
    小face曾經看《貓妖傳》的時候被電影中繁盛絢爛的場景晃到眼花繚亂驚訝的不止是唐朝的繁華還有唐朝的服裝之美今天我們就一起進入唐朝感受無限魅力的唐朝服飾👇👇👇 說到唐朝服飾,我們一定會想到電視劇裡唐朝的京師長安,是當時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同時也是東西文化交流的中心。
  • 唐朝文化——千姿百態的唐朝女子髮髻
    唐朝是我國歷史上少有的開明王朝之一。從「唐朝婦女髮髻樣式對比圖」中可以看出,唐朝婦女的髮髻花樣翻新、層出不窮,眾多造型美麗的髮髻引來了唐朝及後世文人的由衷讚美。 唐朝婦女髮式有半翻髻、反挽髻、樂遊髻、愁來髻、百合髻、蹄順髻、盤桓髻、變環望仙髻及各種鬟式等。唐朝女俑髮型的時代特徵,鮮明而突出。從出土的紅白陶女俑及三彩女俑的髮型中可以概括為上梳、平梳、下梳三種髮型。
  • 服飾 | 絢麗多彩的唐朝服飾
    這一時期的女子服飾,可謂中國服裝中最為精彩的篇章,其冠服之豐美華麗,妝飾之奇異紛繁,都令人目不暇接。初唐「芙蓉出水」的清新自然;盛唐 「慢束羅裙半胸前」的唐風流韻和「女扮男裝」的自由追求;中晚唐「錯彩鏤金」的委婉柔媚及悽涼。  襦裙  襦裙服是漢族女子服飾中非常基礎的一種款式, 即女子上穿短襦,下著長裙(俗稱上衣下裳)的傳統裝束。唐女的襦裙裝在盛世的影響下充分發展,加半臂,佩披帛。
  • 唐朝服飾的發展及特點 唐朝服飾展示
    在唐代,只有有身份的人才能穿開胸衫,永泰公主可以半裸胸,歌女可以半裸胸以取悅於統治階級,而平民百姓家的女子是不許半裸胸的。當時,唐朝半露胸的裙裝有點類似於現代西方的夜禮服,只是不準露出肩膀和後背。  唐代女服的領子,有圓領、方領、斜領、直領和雞心領等。短襦長裙的特點是裙腰系得較高,一般都在腰部以上,有的甚至系在腋下,給人一種俏麗修長的感覺。
  • 唐朝女人為何愛穿露乳裝?
  • 無心法師3是不是第一部的前傳 無心法師3的劇情背景為什麼在唐朝
    背景為什麼會在唐朝?讓娛樂塘主來告訴你們吧。無心法師3是第一部前傳嗎《無心法師3》終於開播了,並且一次性放出了8集,讓大家可以好好看個夠。不過很多看過第一部和第二部的觀眾不理解,為什麼這次無心等人會在唐朝呢?其實第三部算是前兩部的前傳,講述無心和嶽綺羅早期的故事,還有他們為什麼會一直糾纏千年。
  • 唐朝後宮女子服飾:後宮各個等級女子,在不同時期穿什麼衣服?
    唐朝,上汲漢、魏、六朝之佘波,下啟兩宋文明之新運。而其取精用宏,於繼承舊文物而外,並時採擷外來之菁英。」 獨特的環境造就了獨特的服飾文化,唐朝服飾開放大膽、絢麗奪目,特別是女性服飾呈現出博大精美的藝術形態,形成一道儀態萬千、流光溢彩的美麗風景線,而這一切從後宮女子的服飾表徵中都可窺之。
  • 女子假扮男裝,詐騙兩女子100萬,與女友同居五年從沒被懷疑!
    現在很多人都流行串燒,比如男扮女裝是我們最常見的,而女扮男裝就是比較罕見的,最近在福建莆田市遭遇了一名女子的報案,女子報警說自己的前夫「葉先生」一直讓她捉摸不定,在女子感覺不對勁的時候女子報警稱前夫使用的是假證件,當時民警接到電話以後也是立馬趕到現場去處理。
  • 唐朝人眼中美麗的女性是什麼樣?唐代女性的妝飾與審美
    唐朝人眼中美麗的女性是什麼樣的呢?《唐語林》記載唐玄宗給太子選妃時,曾明確提出要挑選「長潔白」的女子;《本事詩》記載寧王李憲看中鄰居賣餅者之妻,是因為她「纖白明媚」。這些大概基本上反映了唐朝人的審美觀。它符合中國古代對女性美的一般要求標準,那就是:長、白、美。
  • 「冠服之豐美華麗」,敦煌壁畫中唐朝服飾文化的演變
    唐朝在當時可以說是非常有名的國家,各個國家都到唐朝來朝見,可以說是大勢所趨。唐朝名副其實是當時世界的中心,在當時,唐朝的發展非常好,一切都非常順利,全國的經濟都很好,政治也非常的穩定,國泰民安,經濟的迅速發展,人民生活富饒。不僅僅是我國的各個民族都嚮往中原唐朝的文化,到唐朝來交流學習是當時各個國家所信奉的觀念。
  • 唐朝時期的「婚姻法」:儒法影響下,唐朝女子的婚姻束縛增強
    唐朝作為中國古代歷史上高度繁榮的重要時期,無論是政治、經濟、文化都在這一時期達到了空前的繁榮。而在法律制度方面也不例外,唐律集封建法律之大成,他既繼承了前人的成果,也為開啟後來的事業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作為其中之一的婚姻法,也成為了後來各個朝代婚姻立法的典範。
  • 唐朝時期真的「以胖為美」嗎?淺談唐朝人的審美觀及其成因
    唐朝也曾如漢朝一般"以纖瘦為美"過,那麼唐朝究竟為什麼會"以胖為美"?審美為什麼又會變化這麼多次呢?但是這兩部劇的導演為了拍好這部戲,查閱了不少的資料,知道了在盛唐時期,唐朝人的審美是"以胖為美",便要求幾人增肥,所以劇中的角色才都會是有些豐腴的模樣。這些例子其實都能說明盛唐時期,確實是"以胖為美",而且以宮中女子為甚,那這是為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