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ght Here Waiting》是美國歌手理察·馬克斯(Richard Marx)創作並演唱的一首歌曲。
第一次聽到這首歌的時候我還很單純,對社會的映像雖然模糊,但相信付出就有回報,努力就會成功,痴心的人都會遇見愛情,每天醒來,都是新的一天。
那時候還沒有電腦,更沒有智慧型手機,歌曲被刻錄在光碟裡,聽的時候得用專門播放碟片的CD 機。
在艱辛又無望的工作之餘,戴上耳機,理察穿透肺腑的聲音破空而來,扣人心弦的音樂,銷魂蝕骨的愛戀 ,深情的呼喚,堅定的等待——
一切的一切,都讓我覺得生活還不是那麼灰暗,未來也值得期待!
後來被無形的手牽扯著一步步走進生活深處,才懂得美好太容易溜走,等待未必值得,痴心多半落空。
這些吸引人心的東西使生命的光芒無限擴大,同時也成了障眼之法,進而成了束人的枷鎖。
入坑容易出坑難,曾經那麼認真地找尋,一絲一毫的融入,當真相來臨,需要你耗盡心力,才能抽絲剝繭,一層一層地蛻落!
認知的自由,不是那麼輕易就可以獲得的,總要殺它個幾進幾出才成!
無論你去哪裡,無論你做何事,我都會在這裡等著你……此情可待,歌兒好聽,可是未免太過痴心,感動可以,但沒必要都去付諸實踐,更不可以用來指導人生!
要知道理察·馬克斯(Richard Marx)當時用這首歌挽回了女友,可後來等待他們的還是不可避免的分離……人有多深情,就有多遺憾!
近日在讀英國作家蕾秋·喬伊斯的長篇小說《一個人的朝聖》,講的是一個英國老頭兒哈羅德•弗萊的故事。
哈羅德•弗萊是個大高個,卻一輩子彎著腰生活,在一家釀酒廠幹了四十五年銷售代表,每天按時上班下班,連兒子出生那天都沒有請過假。
沒有嘉獎,沒有成就,沒有升遷,甚至沒有退休宴,他沒有敵人,也沒什麼朋友,大部分時間都穿著棕色夾克打著領帶,著裝似乎就是為了融入背景。
這個不善言談,用他自己的話說「是個感激鐘錶的聲音打破沉默」的男人,有一天突然接到來自療養院的昔日同事奎尼•軒尼斯的一封告別信,觸動往事,在沒有任何準備的情況下動身上路,穿越大半個英國,徒步627英裡,歷時87天,去看望罹患癌症生命搖搖欲墜的奎尼•軒尼斯,希望她可以活下來……
他的這一舉動,引起一場轟動,大批人加入行走行列,在點燃了奎尼垂危的生命之光的同時,也使他和分居二十年的妻子莫琳在這一超出哈羅德的日常行為規範的事件之中反省過往,正視自己的內心世界,意識到生命沒有結束就不算完整,接受了他們的兒子選擇結束生命,畢竟是做了他想做的事這一客觀事實,同時也喚醒了沉睡在他們心底的久違的愛,最終放下怨懟,冰釋前嫌,生活重新步入正軌。
一個人的徒步,兩個人的回憶,完成了三個人的救贖之旅,那另外的一個人,是奎尼•軒尼斯!
《一個人的朝聖》這本書我在讀的時候,中斷了好幾次,說實話,一個老實巴交的外國老頭兒的故事並不能引起我多大的興趣,每天看他磨破鞋子腳起泡,貼膠布擦藥水,頂著星星鑽睡袋的折騰,讓我無感。
直到作者終於交代了戴維之死,才知道這個老頭兒正在遭受著失子的重創,明白了莫琳為什麼給每扇窗子都拉上了紗網窗簾,讓房子合上了眼睛。
他們那大過天空的悲傷,也開始罩住了我,畢竟我也是一個母親啊,這世間能有什麼比孩兒更牽動人心呢?
於是讀的盡心起來,一口氣讀到第二部《奎尼的情歌》,更覺深陷其中。
我覺得蕾秋·喬伊斯在《一個人的朝聖》中只是給出了一個謎面,謎底在《奎尼的情歌》中才一步步揭開。
在第一部中奎尼只是一個引子,牽著哈羅德走上朝聖之路,而第二部中,奎尼的情歌,才是於無聲處起驚雷,是蕾秋·喬伊斯的表達中最濃鬱的一筆。
奎尼二十年的放逐,不是一年,也不是兩年,是一個人的後半生,經歷時間考驗的愛,才彌足珍貴,而不動聲色的等待,不越雷池半步的堅貞,更是可歌可泣!
相較於哈羅德87天的徒步旅程,奎尼二十年始終如一的等待,更能體現出一個小人物的人格魅力,更震撼人心!
我在讀她的故事的時候,腦海中不由得回想起《Right Here Waiting》的經典旋律,說實話,相比這首歌的創作者理察,奎尼的人生,更能承擔起歌曲中所傳達的信念和深情!奎尼後半生的人生軌跡,鋪就的正是這樣一首情歌!
奎尼的人生用她自己的話說,沒有派對,沒有人致辭說她善良,沒有特別的裙子,沒有五彩紙屑。
沒有人每晚和她坐在一起,也沒有人每個清晨在她身邊醒來。儘管她告訴自己,這是她的選擇!
她讀牛劍,會算帳,還寫一手極好的字,她愛過,也失去過,她觸碰過生命的實質,也曾經遊戲人生。
她遇到渣男,決然離開,到啤酒廠工作,無意間看到哈羅德偷扔啤酒瓶,在雪地起舞,她愛上了他,沉醉在他深藍色的眼眸!
愛屋及烏,她想通過關愛他叛逆的兒子,來關愛他,卻沒能制止戴維之死!她自責,她懺悔,在醉酒的哈羅德砸碎老闆心愛的玻璃小丑後,她替他頂罪,被老闆開除,她想告別,卻止步於莫琳沉重的悲傷!
她逃跑,在一座廢棄的海邊小屋止步,她把小屋改造成了一座海上花園,她無時不刻都在想念哈羅德……
當花園裡終於迎來一位來自金斯布裡奇故人,說起的卻是可惡的老闆納比爾的消息……一晃二十年過去,有一天,她的臉長出了一個腫物,她得了癌症。
她被迫離開了海上花園,去了聖伯納丁療養院,在生命即將落幕之際,她給哈羅德寫了一封告別信!
她並不期待他的回信,她只是為了給自己的過去蒙上一層蓋布,她當然更不期待他本人走路來親自答覆。
當她得知他就要來看她的時候,決定寫信向他袒露心扉,她皓首窮心在生命最後的十二個星期寫了一堆紙,卻只是一些塗鴉、破折號和標記……
人們以為得行走才能上路旅行,奎尼是躺在床上完成了她最後的旅行。
這場裝在奎尼心中浩大的等待,到最後也無人知曉,包括哈羅德!她能說話的時候,善良讓她開不了口,她想告訴他的時候,疾病奪走了她的舌頭……
在哈羅德身邊時,她只想在配角的位置,站在安全地帶默默的愛他,她不想麻煩任何人,離開他後,她一直孤身一人,但往事仍在她心裡,哈羅德,她從沒有放下過……
常常生命中那些微小、平實的東西,我們錯把它們看得普通,視而不見。我們預期幸福會敲鑼打鼓伴著跡象地到來,但奎尼的愛不會。她的愛是我愛你而你不知道,我愛你而那已足夠!
還有很多人在營營役役地生活,成千上百萬的人,普普通通地存在,做著平平常常的事情,沒人留意,沒人歌頌,但他們依舊活在那裡,充滿生機。
學習如何去愛,這是件難事!人們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去愛,就像奎尼告訴戴維,「你可以卯足全力去愛,折騰出許多動靜,或者你可以安靜地愛,洗碗碟時都可以。」
她對愛情的放手和隱忍,決定了她生活的姿態不難看。她只是一個穿著棕色羊毛套裝的女人,可她的愛如此高貴!
愛情之所以美好,是因為可以通過愛你,學會愛這個世界,然後懂得,如何愛自己。
我們生而為人,卻最後歸於塵埃,我們殊途同歸,但終將被愛救贖!
你在走,我在等。愛著你,讓整個世界都更加美好。奎妮的故事滿是憂傷,但又充滿希望!此情可待,奎尼,是個富有的女人!
Wherever you go無論你在哪裡 Whatever you do無論你做何事
I will be right here waiting for you我都會在這裡等著你!
Whatever it takes無論發生什麼,
Or how my heart breaks即使我心已碎,
I will be right here waiting for you我會一直在這裡等著你!
沒故事不憂傷,我是愛聽歌兒的用心畫圓,好歌共享之第二十二首《Right Here Waiting》!在聽!
作者:用心畫圓
關注我,聽歌不迷路
文中配圖為《Right Here Waiting》中英文對照歌詞!如有不妥,敬請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