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朝聖2:奎尼的情歌》之《此情何待》你在走,我在等!

2020-09-05 用心畫圓

《Right Here Waiting》是美國歌手理察·馬克斯(Richard Marx)創作並演唱的一首歌曲。

第一次聽到這首歌的時候我還很單純,對社會的映像雖然模糊,但相信付出就有回報,努力就會成功,痴心的人都會遇見愛情,每天醒來,都是新的一天。

那時候還沒有電腦,更沒有智慧型手機,歌曲被刻錄在光碟裡,聽的時候得用專門播放碟片的CD 機。

在艱辛又無望的工作之餘,戴上耳機,理察穿透肺腑的聲音破空而來,扣人心弦的音樂,銷魂蝕骨的愛戀 ,深情的呼喚,堅定的等待——

一切的一切,都讓我覺得生活還不是那麼灰暗,未來也值得期待!

後來被無形的手牽扯著一步步走進生活深處,才懂得美好太容易溜走,等待未必值得,痴心多半落空。

這些吸引人心的東西使生命的光芒無限擴大,同時也成了障眼之法,進而成了束人的枷鎖。

入坑容易出坑難,曾經那麼認真地找尋,一絲一毫的融入,當真相來臨,需要你耗盡心力,才能抽絲剝繭,一層一層地蛻落!

認知的自由,不是那麼輕易就可以獲得的,總要殺它個幾進幾出才成!

無論你去哪裡,無論你做何事,我都會在這裡等著你……此情可待,歌兒好聽,可是未免太過痴心,感動可以,但沒必要都去付諸實踐,更不可以用來指導人生!

要知道理察·馬克斯(Richard Marx)當時用這首歌挽回了女友,可後來等待他們的還是不可避免的分離……人有多深情,就有多遺憾!

近日在讀英國作家蕾秋·喬伊斯的長篇小說《一個人的朝聖》,講的是一個英國老頭兒哈羅德•弗萊的故事。

哈羅德•弗萊是個大高個,卻一輩子彎著腰生活,在一家釀酒廠幹了四十五年銷售代表,每天按時上班下班,連兒子出生那天都沒有請過假。

沒有嘉獎,沒有成就,沒有升遷,甚至沒有退休宴,他沒有敵人,也沒什麼朋友,大部分時間都穿著棕色夾克打著領帶,著裝似乎就是為了融入背景。

這個不善言談,用他自己的話說「是個感激鐘錶的聲音打破沉默」的男人,有一天突然接到來自療養院的昔日同事奎尼•軒尼斯的一封告別信,觸動往事,在沒有任何準備的情況下動身上路,穿越大半個英國,徒步627英裡,歷時87天,去看望罹患癌症生命搖搖欲墜的奎尼•軒尼斯,希望她可以活下來……

他的這一舉動,引起一場轟動,大批人加入行走行列,在點燃了奎尼垂危的生命之光的同時,也使他和分居二十年的妻子莫琳在這一超出哈羅德的日常行為規範的事件之中反省過往,正視自己的內心世界,意識到生命沒有結束就不算完整,接受了他們的兒子選擇結束生命,畢竟是做了他想做的事這一客觀事實,同時也喚醒了沉睡在他們心底的久違的愛,最終放下怨懟,冰釋前嫌,生活重新步入正軌。

一個人的徒步,兩個人的回憶,完成了三個人的救贖之旅,那另外的一個人,是奎尼•軒尼斯!

《一個人的朝聖》這本書我在讀的時候,中斷了好幾次,說實話,一個老實巴交的外國老頭兒的故事並不能引起我多大的興趣,每天看他磨破鞋子腳起泡,貼膠布擦藥水,頂著星星鑽睡袋的折騰,讓我無感。

直到作者終於交代了戴維之死,才知道這個老頭兒正在遭受著失子的重創,明白了莫琳為什麼給每扇窗子都拉上了紗網窗簾,讓房子合上了眼睛。

他們那大過天空的悲傷,也開始罩住了我,畢竟我也是一個母親啊,這世間能有什麼比孩兒更牽動人心呢?

於是讀的盡心起來,一口氣讀到第二部《奎尼的情歌》,更覺深陷其中。

我覺得蕾秋·喬伊斯在《一個人的朝聖》中只是給出了一個謎面,謎底在《奎尼的情歌》中才一步步揭開。

在第一部中奎尼只是一個引子,牽著哈羅德走上朝聖之路,而第二部中,奎尼的情歌,才是於無聲處起驚雷,是蕾秋·喬伊斯的表達中最濃鬱的一筆。

奎尼二十年的放逐,不是一年,也不是兩年,是一個人的後半生,經歷時間考驗的愛,才彌足珍貴,而不動聲色的等待,不越雷池半步的堅貞,更是可歌可泣!

相較於哈羅德87天的徒步旅程,奎尼二十年始終如一的等待,更能體現出一個小人物的人格魅力,更震撼人心!

我在讀她的故事的時候,腦海中不由得回想起《Right Here Waiting》的經典旋律,說實話,相比這首歌的創作者理察,奎尼的人生,更能承擔起歌曲中所傳達的信念和深情!奎尼後半生的人生軌跡,鋪就的正是這樣一首情歌!

奎尼的人生用她自己的話說,沒有派對,沒有人致辭說她善良,沒有特別的裙子,沒有五彩紙屑。

沒有人每晚和她坐在一起,也沒有人每個清晨在她身邊醒來。儘管她告訴自己,這是她的選擇!

她讀牛劍,會算帳,還寫一手極好的字,她愛過,也失去過,她觸碰過生命的實質,也曾經遊戲人生。

她遇到渣男,決然離開,到啤酒廠工作,無意間看到哈羅德偷扔啤酒瓶,在雪地起舞,她愛上了他,沉醉在他深藍色的眼眸!

愛屋及烏,她想通過關愛他叛逆的兒子,來關愛他,卻沒能制止戴維之死!她自責,她懺悔,在醉酒的哈羅德砸碎老闆心愛的玻璃小丑後,她替他頂罪,被老闆開除,她想告別,卻止步於莫琳沉重的悲傷!

她逃跑,在一座廢棄的海邊小屋止步,她把小屋改造成了一座海上花園,她無時不刻都在想念哈羅德……

當花園裡終於迎來一位來自金斯布裡奇故人,說起的卻是可惡的老闆納比爾的消息……一晃二十年過去,有一天,她的臉長出了一個腫物,她得了癌症。

她被迫離開了海上花園,去了聖伯納丁療養院,在生命即將落幕之際,她給哈羅德寫了一封告別信!

她並不期待他的回信,她只是為了給自己的過去蒙上一層蓋布,她當然更不期待他本人走路來親自答覆。

當她得知他就要來看她的時候,決定寫信向他袒露心扉,她皓首窮心在生命最後的十二個星期寫了一堆紙,卻只是一些塗鴉、破折號和標記……

人們以為得行走才能上路旅行,奎尼是躺在床上完成了她最後的旅行。

這場裝在奎尼心中浩大的等待,到最後也無人知曉,包括哈羅德!她能說話的時候,善良讓她開不了口,她想告訴他的時候,疾病奪走了她的舌頭……

在哈羅德身邊時,她只想在配角的位置,站在安全地帶默默的愛他,她不想麻煩任何人,離開他後,她一直孤身一人,但往事仍在她心裡,哈羅德,她從沒有放下過……

常常生命中那些微小、平實的東西,我們錯把它們看得普通,視而不見。我們預期幸福會敲鑼打鼓伴著跡象地到來,但奎尼的愛不會。她的愛是我愛你而你不知道,我愛你而那已足夠!

還有很多人在營營役役地生活,成千上百萬的人,普普通通地存在,做著平平常常的事情,沒人留意,沒人歌頌,但他們依舊活在那裡,充滿生機。

學習如何去愛,這是件難事!人們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去愛,就像奎尼告訴戴維,「你可以卯足全力去愛,折騰出許多動靜,或者你可以安靜地愛,洗碗碟時都可以。」

她對愛情的放手和隱忍,決定了她生活的姿態不難看。她只是一個穿著棕色羊毛套裝的女人,可她的愛如此高貴!

愛情之所以美好,是因為可以通過愛你,學會愛這個世界,然後懂得,如何愛自己。

我們生而為人,卻最後歸於塵埃,我們殊途同歸,但終將被愛救贖!

你在走,我在等。愛著你,讓整個世界都更加美好。奎妮的故事滿是憂傷,但又充滿希望!此情可待,奎尼,是個富有的女人!

Wherever you go無論你在哪裡 Whatever you do無論你做何事

I will be right here waiting for you我都會在這裡等著你!

Whatever it takes無論發生什麼,

Or how my heart breaks即使我心已碎,

I will be right here waiting for you我會一直在這裡等著你!

沒故事不憂傷,我是愛聽歌兒的用心畫圓,好歌共享之第二十二首《Right Here Waiting》!在聽!

作者:用心畫圓

關注我,聽歌不迷路

文中配圖為《Right Here Waiting》中英文對照歌詞!如有不妥,敬請指正!

相關焦點

  • 一個人的朝聖
    我聽了她的建議,也從《奎妮的情歌》看起,可書的內容並不怎麼吸引我,我更想知道,她愛著的男人哈羅德什麼時候能走到這裡看到快要病死的奎妮,我更渴望看到走在路上的老人用怎樣的精神支撐他的步伐,我更希望了解哈德羅對她的感情是否也是愛而深藏。你還以為走路是世上最簡單的事情呢?只不過是把一隻腳放到另一隻腳前面。
  • 雙城共讀 《一個人的朝聖Ⅱ》奎妮的情歌
    雙 | 城 | 共 | 讀《一個人的朝聖Ⅱ》奎妮的情歌你不知道這秋意將有多深一片落葉不會輕易將心事袒露給一個人從初春到盛夏被偷走的那些光陰裡是否遇到了那個和你一樣人你去過荒原和沙漠,我也去過你見過流星和煙火,我也見過你閱讀的時候,我也輕撫著一本書的稜角雖然分隔兩地,卻似無話不說良辰作伴,細水長流十點讀書,邀你雙城共讀,遇見一本好書,
  • 一個人的朝聖2:今天,我們和奎妮相遇
    在《一個人的朝聖》裡,65歲的哈羅德,87天行走627英裡,只為了一個信念:只要他在走,老友奎妮就會活下來。
  • 一個人的朝聖 尋找自我救贖
    ,通向救贖的天堂,那麼,無論如何,請堅定的走下去。」看完《一個人的朝聖》,合上書心情也不能平復。書名很雞湯,內容很樸素,語言平實,情節簡單。直到二十年前的老朋友奎尼寫信來告別,信上說她患了癌症,不久於人世,出於這二十年來對老友的愧疚,老眼昏花的哈羅德堅信如果他能走路過去看她,一定能讓她活下來,於是一場旁人眼中的朝聖之旅就此開啟。在孤身一人的旅途中,哈羅德不斷遇到好心的陌生人,每個人都在向彼此講述自己的悲傷與掙扎。
  • 一個人的朝聖 尋找 · 自我救贖
    原創·讀書·電影·音樂·店鋪·素材·公益性推薦平臺人人都是品質的發掘者看完《一個人的朝聖
  • 《一個人的朝聖》:走在路上,生活會有更多可能
    如果有信念,你就一定能把事情做成,下定決心邁出一步,眼睛注視著前方的道路,你會發現,生活會擁有更多可能。在暢銷書《一個人的朝聖》裡,主人公哈羅德從金斯布裡奇步行到了貝裡克,歷時87天,途行627英裡。擁有很多的可能,我們需要打破原先的狀態,雖然會很困難,但在朝聖的道路上,身心都會獲得一種救贖。朝聖解封過往,打開救贖之門哈羅德的朝聖之路起源於一封早上的信,信裡奎妮得了癌症,在貝裡克郡的一個療養院內,而哈羅德想要前行627英裡去看望奎妮,他堅信只要自己能夠抵達,奎妮就能康復。
  • 讀書館 | 一個人的朝聖
    一句話你是如何,在事業上碌碌無為荒廢了你的人生又如何,在個人層面上蹉跎了一輩子 故事 信好友奎妮的信告訴哈羅德說自己得了癌症,這也讓他相信,只要自己一直走下去,就不會失去,他遇到崇拜人格自由的騎自行車的母親,他遇到了很多人,各種職業,他說他們看起來都一樣,但是經過簡單的交談後,他發現每個人都不一樣,這就是這段旅行的意義。
  • 我《一個人走》《一個人睡》《一個人傷心》《一個人的情歌》《一個人生活》《一個人的天荒地老》聽哭
    在這裡,你將聽到網絡好歌,流行歌曲,好的DJ情歌,經典老歌,動聽山歌,我們每天不見不散!""閱讀提示:祁隆、任妙音、刀郎《等你等了那麼久》《天在下雨我在想你》好聽極了!忍俊不禁,「臉皮挺薄,你待會兒別逗他了。」「2019新歌《把酒醉紅塵》《我在紅塵中等你》真好聽!去給他買個牙刷。」陳瑞、龍梅子、雲菲菲、雲朵、烏蘭圖雅歌曲連唱,首首經典!道,「你先去吃飯吧。吃了飯還得去劇院。」
  • 從《一個人的朝聖》到《朝聖之路》:我們該如何正確看待死亡
    「朝聖」一詞起源於宗教,在幾乎每個宗教信徒的心中,都會有一個特定的地方是他們心之嚮往的。所以,虔誠的信徒們從自己所在地出發,以徒步或者騎行等形式向心中聖地出發。《一個人的朝聖》發生在英國,講述的是一位退休老人徒步穿越英國去看望臨終老友的故事,而《朝聖之路》中,則是一位刻板的醫生老年喪子,他毅然決然地背起兒子的登山包,替兒子走完了沒有完成的朝聖之路。
  • 《一個人的朝聖》回顧 | 朝聖之路,找回自己
    親愛的共讀小夥伴們,前九天,我們一起讀了這個備受好評的,感人肺腑的朝聖故事。今天讓我們一起進行書本的回顧。因此在哈羅德年紀尚小時,某天就收拾行李離家出走去了紐西蘭,其間曾給哈羅德寄過唯一一張明信片,從此杳無音訊;母親走後,父親開始跟不同的「阿姨」們鬼混,哈羅德沒有完整的母愛。在哈羅德16歲那年,父親將其趕出家門。
  • 悅讀者 | 一個人的朝聖
    喜歡慈弘公眾平臺小夥們,大家好,今天我與大家分享的一本書是英國女作家蕾秋、喬伊斯創作的小說《一個人的朝聖》。     小說主人公是65歲的哈羅德,剛剛退休時,他收到了一封20年前的女同事奎妮的來信,得知其患癌病重。哈羅德十分悲傷,決定獨自徒步大半個英國去看望奎妮。
  • 閱讀是一面鏡子——從《一個人的朝聖》到《我這一輩子》
    ———————————————————————————————————————————2013年的英國小說《一個人的朝聖》風靡一時。我首先被它的英格蘭鄉土氣息所吸引,引起對四十年前在那裡四年多逗留的回憶。
  • 你真的了解朝聖嗎?朝聖是什麼,我來告訴你
    每年大家都要朝聖(特別是今天慈悲禧年),那麼到底什麼是朝聖,我在這裡願意和大家分享一下朝聖的意義。
  • 【團團好書分享】《一個人的朝聖》
    讀書中之精華,增自我之見識。   團團今日分享的是《一個人的朝聖》。     《一個人的朝聖》是由英國劇作家蕾秋·喬伊斯(Rachel Joyce),作為處女作,已暢銷三四十個國家,2012年入圍「布克獎」。寫了二十年的廣播劇本,也曾活躍於舞臺劇界,拿過無數劇本獎。
  • 豆瓣8.1《一個人的朝聖》:不是因為信仰,而是終點有一人在等待
    豆瓣8.1《一個人的朝聖》:不是因為信仰,而是終點有一人在等待你想過,自己踏上旅途的原因是什麼嗎?若是為了美食或風景,你很容易就會取消這樣的旅遊安排。因為,美食或風景不會因為你這次的不到來而消失。若是你的家人或朋友告訴你,他將要去世,我想,不管如何,你都會來到他的身邊。
  • 《一個人的朝聖》:唯有相向而行,才能彼此溫暖
    大跌眼鏡之餘,其實就會發現,不僅僅是明星軼事,還有時時都在發生的百姓日常,一再印證:江湖險惡。情在,時時都是春暖花開;情逝,刻刻都要焚骨揚灰。有多少背叛,就有多少背道而馳。但是,誰的生命不在呼喚相向而行?想起剛剛讀完的一本書,《一個人的朝聖》。一個有些哀傷的溫情故事。1、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目的地。
  • 《岡仁波齊》走在朝聖的路上,淺析信仰的力量
    有沒有一部影片震撼到你的心靈,在你的心底來一場翻天覆地的「風攪雪」?有沒有一部影片感動到你,雖默默無言,卻力大無比,直撥心靈深處的心弦?為那堅定的信仰,為那樸實無華的誦經聲,為那全體投地的跪拜,朝聖路上,心之神往……朝聖指教徒朝拜聖地的宗教活動。朝聖是一項具有重大的道德或靈性意義的旅程或探尋。通常,它是一個人前往自己信仰的聖地或其它重要地點的旅程。許多宗教認為特定地方有靈性重要性。
  • 【愛上讀書搶鮮聽】《一個人的朝聖》第一章
    親愛的朋友,你有沒有過一種衝動,去做一件從前未曾想過的事情?或許是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又或許只是你終於遵從本心做真正的自己?生活中,大部分的人平凡地過了大半輩子。面對這樣的平凡,你有改變的勇氣嗎?親愛的朋友們, 今天我們開啟一本新書《一個人的朝聖》,作者是英國作家英國暢銷書作家、BBC資深劇作家,蕾秋·喬伊斯(Rachel Joyce)創作的長篇小說,首次出版於2012年。《一個人的朝聖》名列2012年英國最暢銷新人小說、入圍當年布克文學獎及大英國協書獎。
  • 一個人的朝聖,一次心靈的救贖,一段與自我對話的旅程
    一人一屋,放著純音樂便開啟了閱讀之旅。圖片來源於網絡一個人的朝聖,一次心靈的救贖。做了不可挽回的錯事,有什麼遺憾,說了很傷人的話等等才要去救贖來求得自己心靈的安慰。在讀朝聖中,我用筆記錄了當下的一些感受和從書中得到的啟發。
  • 《一個人的朝聖》:人都有悲傷,但你要學著放過自己
    大家晚上好呀,我是梅也~今天為大家推薦英國作家蕾秋·喬伊斯的小說《一個人的朝聖》。初次讀《一個人的朝聖》只覺得這是一場孤獨的旅行,如今發現,這本書,寫的是平凡人的自我救贖。哈羅德從隨遇而安到決定獨自行走,經歷了艱難的選擇,堅持和放棄間,他開始正視自己曾經生活一敗塗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