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有度,於人於己,才是最好的

2020-12-22 目中有你張公子

小的時候,看《雪山飛狐》的電視劇,當看到胡一刀中毒身亡,而他的妻子冰雪兒不顧尚在襁褓中的小胡斐毅然決然以身殉夫,我就怎麼也理解不了,難道她不是一個母親嗎?她實在太狠心了,那麼小的孩子,你讓他怎麼辦呢?尤其是後來,我看到小胡斐吃了那麼多苦,就格外地心疼,也格外地恨冰雪兒的自私。

相比殉情,活下去明明更加艱難。同樣是金庸先生的小說,《射鵰英雄傳》中的郭靖的母李萍就做得很好,她甚至在冰天雪地中生下了郭靖,並含莘茹苦把孩子撫養成人,最後為了全兒子的民族大義而自殺,可謂死得其所——其實我無意於指責冰雪兒,也不是刻意表揚李萍,她們畢意是理想化了的小說人物,帶有時顯誇張的色彩,和我們生活中的普通人是有著很大的區別的。而作為生活中的平凡人,凡事有度,於人於己,才是最好的。

我認識的一個阿姨就是這樣,她叫李寧,非常乾淨利落的一個老太太。我是她女兒的同學,因為她家離學校很近,一到周末,同學就邀請我去她家中。那時候李寧阿姨總會給我做一桌子好吃的,但是她家有個不成文的規矩,無論幾個人吃飯,都要多擺一副碗筷。後來我聽同學說起,那是給她父親的。

同學於是和我說起她父母的愛情故事。李寧阿姨和老公可謂青梅竹馬,老公比她大三歲,兩個人從小玩到大,因為李寧長得嬌小,老公從小就像一個大哥哥一樣護著她,在學校裡、在小區裡,誰也不能欺負她。有一次,那是李寧八歲的時候吧,有幾個半大孩子搶了李寧的糕點,老公追到人家家裡把那幾個人狠狠地教訓了一頓。那以後,沒有人敢惹李寧阿姨,因為知道有人護著她。後來兩個人漸漸長大,似乎很順理成章地就走到了一起,但李寧家不同意,覺得李寧老公家中太窮了,怕女兒跟著他受苦。

李寧的老公也不肯委屈了李寧,他跟李寧商量,讓她等他三年,他一定會回來娶她的。李寧雖然很是捨不得老公離開她,可是多年來她已經習慣了聽他的安排,就放他走了。三年以後,李寧老公衣錦還鄉,賺了很多錢回來,風風光光地娶了李寧。沒有人知道這三年他在哪裡,都在做什麼,但李寧知道他一定吃了很多很多的苦,因為他在睡覺的時候,總會做噩夢,還會說一些李寧聽不懂的話。但是只要他不說,李寧也不問。

兩個人在一起幸福地生活了十年,我同學九歲的時候,她父親去世。好像是突發心梗,幾乎是毫無徵兆地丟下了她們孤兒寡母就走了。同學說她母親有三天三夜不吃不喝,也不見別人,包括她。那時候她嚇壞了,就怕母親想不開,她已經沒有了父親,不能再失去母親啊。過了三天,李寧阿姨又活了過來,她很平靜地處理了丈夫的後事,然後像往常一樣送女兒上學接女兒放學,她自己的生活也恢復了正常。只有我同學知道,母親的傷心有多重,她那並不是傷心,而是心死,也許她只是為了女兒才硬撐著活下去吧。

我同學結婚後的第三天,回門,到了家中遍尋母親不見。後來在臥室中找到了她,她合衣而臥,手裡拿著父親的照片,已經死去多時。她只給女兒留下了一句話,囑咐她好好生活,她去找她的父親了。

同學並沒有很難過,她和老公一起把父母合葬,並在墓碑上寫下了他們的故事。

至今我仍然能相起李寧阿姨的樣子來,那真的是一個好女人,好母親。

相關焦點

  • 原創|凡事皆有度
    」在人類靈魂的花園裡,月取質樸、最美麗和最平凡的花朵是人的教養」(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語)。教養,是文化和品德的修養,是因教育而養成的優良品質和習慣。可以說」己所不欲,勿施他人」是對教養的最好詮釋。教養是細水長流的。
  • 比較有主見,不容易搖擺不定,凡事比較堅持己見的三個生肖
    比較有主見,不容易搖擺不定,凡事比較堅持己見的三個生肖 ,而且就算周圍人都不看好,他們也會比較堅持己見,即使經歷種種磨難,但是他們都能夠咬牙堅持,很快就能夠在事業上通過自己努力取得自己想要的成果,必定能夠讓人羨慕。
  • 大衣哥家遭無人機航拍直播:凡事都有一個度
    在這個世界上,就有這麼一種人,永遠學不會拒絕別人。擔心他的拒絕,會傷害到別人,所以就算為難自己,也要成全別人。有一句話說:「這世上最不開心的,莫過於那些想得太多的人。」人大部分的煩惱,都是因為自己想得太多才產生的困境。
  • 凡事有度,做事如此,感情亦是如此
    為什麼說這樣竟然會讓你有一段永恆不變的感情,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教會你成長,那些你依舊留戀著不肯放手的人或事,偏是你不該留戀的東西。 人們都說,女人是男人成長最好的導師,因為有些時候她會教你認清現實,讓你不在做夢,男人嘛,有時候在喜歡的人面前總喜歡變得跟二哈一樣。
  • 佛說:常以自我為中心的人,不妨學著如此做,度己是福,度人是德
    一心聽見師父這麼一說,眼淚又掉了下來,委屈地說:「可是我覺得不夠好,我可是完美主義者,不能有一點的瑕疵。」清念大師把坐在地上的一心扶了起來,耐心地說:「一心,可是這世界上有誰能一點都不犯錯呢?你凡事都要求完美,有一點不滿意,就生氣,就哭,這反而倒是不完美了。」
  • 一切皆有定數,凡事不可強求!
    一切都是命運的安排,一切都是因果,一切皆有定數,該我們遇見的人,一定會遇見,該發生在我們身上的事,一定會發生,我們都躲不過,也逃不了。面對命運的安排,面對自己的因果,面對人生的定數,我們要學會接受這一切,更要學會用最好的姿態,去應對這一切。
  • 欲望無邊,凡事有度,凡事都要懂得適可而止
    人生在世,欲望猶如一匹烈馬,騎在上面唯有緊緊地抓住韁繩方能使馬依照我們的意願前行,一且信馬由韁,任其為所欲為,就有被摔得粉身碎骨或跌入山崖之險。所以為了我們快樂的生活和幸福的人生,讓我們緊緊抓住韁繩,欲望有度,萬事知足。
  • 凡事都要有「度」(深度好文)
    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你的一退再退,只會換來別人的得寸進尺。所以,你的心軟要對值得的人,別做那個打碎了牙自己和血吞,還要微笑的傻子。善良帶點鋒芒,心軟帶點底線,便是對所有人最好的尊重。死要面子活受罪,說的就是那些和「農夫」一樣,明知該拒絕,卻張不開嘴的人。我們是人,不是救世主,能幫的忙,能做的事都是有限的,不必為自己無法做到的事而內疚。你偽裝的大度,往往就變成了別人欺辱你的藉口,到時才是真的騎虎難下了。
  • 出言有尺 戲謔有度
    目中有人才有路,心中有愛才有度。心中有愛有情誼,眼中能容有世界。路,不在他人的行動裡,而在自我修為裡。靜坐常思己過,閒談莫論人非。口是傷人斧,言是割舌刀,出言有尺,戲謔有度。知人不必言盡,留些口德;責人不必苛盡,留些肚量。
  • 凡事皆有度,過則害之
    古語有云:聰明者,戒太察;剛強者,戒太暴。這句話的意思是:聰明人要戒太過於明察,過於明察,人多不喜歡接近;剛強人要戒除過於粗暴,過於剛暴,人多有畏懼之心。難得糊塗。孔子東遊,來到一個地方感覺腹中飢餓,就對弟子顏回說:「前面有一家飯館,你去討點飯來。」顏回就去飯館,說明來意。
  • 一切皆有定數,凡事不必強求
    人這一生,一切皆有定數,凡事不必強求!那麼,何為定數?所謂定數,在我看來,是冥冥之中的註定,是命運的安排,是因果,我們誰也無法改變的。既然如此,我們又何必去強求?再說,強求也無用,強求來,強求去,不過是苦了自己,累了心,最終還是不能如願以償。
  • 凡事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人無完人,人活著,每一個人都有優點和缺點,人難免會犯錯誤,不可能處處完美。吾日三省吾身,做人應懂得常思己過,嚴以律己,要慎獨、慎微。在獨處之時謹言慎行、反躬自省,能夠讓我們不斷進步日臻完善,才不至於迷失方向。
  • 脾氣陰晴不定,凡事喜歡堅持己見,容易喜怒無常的三個生肖
    脾氣陰晴不定,凡事喜歡堅持己見,容易喜怒無常的三個生肖 生肖鼠 生肖屬鼠的朋友,他們是一個活得比較自我的人,平時在生活中從來都不會刻意隱藏自己的真實情緒,因此脾氣往往都會有一些陰晴不定,而且做事有自己的見解
  • 愛一個人,「剛剛好」,才是最好的
    這就和愛情是一樣的道理,你愛一個人愛到了極度,可能就會得到相反的結果。因為做任何事物都需要有個度,過了頭就會適得其反。如果你愛一個人,整天粘著她,限制她的自由,不讓她和任何異性接觸,整天除了想她就沒有別的事情可以做。你對她相思成疾,整天把愛掛在嘴邊。那麼她對你的這種愛就會有壓力,會覺得如果做不好就會讓你受傷,這種壓力會讓她想要逃離你,因為她根本承受不了。
  • 凡事留有餘地,才有迴旋的空間
    楚人把話說得太絕對,前後自相矛盾,不能自圓其說,難免陷入尷尬境地。古人說:「日中則移,月滿則虧。」又說:「水滿則溢,物極必反。」因此我們在做事情時,凡事都要給自己留有迴旋的空間。如果凡事做盡做絕,這就如同話說盡說絕一樣,不是傷人就會被別人傷。當事情做到盡處,力、勢全部耗盡,想要改變就難了。
  • 凡事太過,必有災禍!
    人不可太盡,事不可做絕,凡事太過,必有災禍。損人,亦不利己,害人,就是害己。 做人,凡事留有限度,待人寬容大度。無論什麼時候,都要留一點好處給別人。人活著,凡事太過,必有災禍,寬容仁慈,必有好報。就算自己吃虧,也別佔人便宜,寧可自己受傷,也別把人去傷。 人活著,有些事無需計較,有些人不必在意。裝裝聾,日子舒服,做做啞,圖個安寧。凡事太過,得罪人,沾惹是非,引衝突,必有災禍。
  • 凡事都要有個度,不要肆意妄為,切莫輕易觸碰男人的這三個逆鱗
    相處需要兩人的互相配合,需要磨合彼此的性格,需要遷就和包容,單方面的付出最終是不平等的,寵溺不代表就能隨意任性,愛你的男人願意包容你,但是凡事都要有個度,而不是肆意妄為,相處時也切莫不要輕易觸碰男人的三個逆鱗。
  • 深度好文,凡事都要靠自己,才能真正解決問題
    實際上,在現實生活當中的支點又何嘗不己?作為一個人,總是要趕路的,即便是自己已經傷痕累累。生命歌鐵砧,不經錘打,就水不會閃出耀眼的火花。磨難就是一所最好的學當抹一把臉上的汗珠,坦然地微笑著與昨日相告別的時候,天行健,子以自強不息。發現自己,超越自己,無怨無悔地便給平淡的生活一道亮麗的風景。
  • 凡事留有餘地,就是最好的福氣
    留白是一種高超的技法,留一片空白,才能給人以想像的空間和餘地。這就是心理學上著名的「留白效應」。其實,做人又何嘗不是如此呢?月滿則虧,水滿則溢。凡事太盡,往往容易把人逼入絕境;留有餘地,才能為自己贏得一線生機。人活一世,萬事忌滿,方得圓滿。
  • 王陽明:凡事,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一個人,只有懂得了常思己「過」,才會擯棄憤世嫉俗之心,撫平生命的浮躁,讓心胸豁然開朗;只有懂得了常思己「過」,才會擁有寬廣恢宏的氣度,揚長避短,擇善而行;只有常思己「過」,才會更加明了人與人在交往之時,需要有一顆謙讓體諒之心,人生之路越走越寬。 活在世上,應吾日三省吾身,多一些捫心自問,少一些針鋒相對,多一些問心自省,少一些挑剔苛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