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娛樂訊 (文/鄒小櫻)30歲,籤入滾石唱片後的第四張個人專輯,名字叫做《溫水》。在這個語不驚人死不休的時代,敢於用這麼一個不慍不火的詞做專輯名,鬱可唯此番也算是不按常理出牌。
當然,「溫水」這個詞確實是對她最好的形容。紮實的演唱技巧,以及恰到好處的情感拿捏功夫,鬱可唯是近年選秀舞臺裡離「歌手」最近的那一個。可這也為她的音樂製作團體設下了一道難題:到底應該把鬱可唯做成什麼樣的歌手呢?於是,在《藍短褲》裡,我們看到了一抹恍如從滾石唱片黃金時代傾灑而來的餘光。她有著一顆來自光復南路(滾石唱片辦公地址)的心,她只要一開嗓,我們就能想到辛曉琪、黃韻玲、陳淑樺等人的影子——這偏偏和現在流行音樂的整體趨勢是背道而馳的。於是,隨後的《微加幸福》、《失戀事小》,鬱可唯在年輕化、時尚化上做了許多的嘗試,力圖在年輕世代的歌迷中獲得更大的認同度。如她迄今傳唱度最高的歌曲之一《時間煮雨》,這樣中國風的簡化表現手法,既不偏離她的格調,對慣見周杰倫、許嵩的年輕樂迷來說也算是為不錯的選擇。至於作為文藝中年的我,和陳昇合唱的《家在北極村》《月兒幾時圓》,在升哥唱片裡那個低頭頷首的剪影,則是私以為屬於鬱可唯最美好的時刻。
反正,鬱可唯的音樂永遠不會讓人嗆到喉嚨,即使她不做任何改變地這樣唱下去。可她仿佛並不滿足以這樣溫水煮青蛙的狀態,在三十歲的節點,她想大步流星地跨過這道坎。首先聽到的是專輯的開篇曲《自言自語》,來自鬱可唯個人的詞曲作品。在這首用英倫吉他點綴的歌曲中,鬱可唯用喃喃自語的方式,口白化的歌詞講述愛人離開之後的落寞,搖擺的節奏渲染出欲走還留的複雜思緒,讓人不經意想到張惠妹的《解脫》。對上一次聽到鬱可唯的創作還要數《連衣裙》(收錄於上一張專輯《失戀事小》),士別三日,《自言自語》出落成熟了許多,主歌副歌一氣呵成,歌詞裡一句「天空藏著你的呼吸」也可稱得上是小女生的妙語。緊接著,帶著英國新浪潮(New Wave)的電音氛圍和節奏,鬱可唯寫下的另一首專輯同名曲《溫水》給人更多的驚喜,她展現了從未有的酷勁,發聲的方式也更為飄渺、輕盈。跳到專輯的後頭,鬱可唯還交出了兩首作品《唯》、《躲起來》,前者是另類芭樂曲,後者在電音舞曲的路子上則走得更深更遠。沒有強打創作牌,沒有大張旗鼓地標榜自己是創作歌手,無聲之處卻響徹驚雷,自己書寫的作品足以作為主打歌撐起一片天,這也符合鬱可唯低調不張揚的性格。
專輯雖命名為《溫水》,可聽罷整張專輯,你會發現,這個名字多少有點反諷之意——這是鬱可唯最不溫吞的一次。張亞東為她所做的中英雙版本《Invisible Love / 盲目者請崇拜》是繞不過去的話題,若在沒有任何提示的情況下,忽然在電臺廣播裡聽到這樣一首歌,或許連鬱可唯的歌迷都會內心存疑:歌裡的人兒真的是她嗎?這一刻的鬱可唯是充滿顛覆性的,她從鄰家女孩搖身一變,渾身上下散發出危險的氣息,尤其是在盧凱彤作詞的中文版裡,仿佛把聽者領進了童話故事裡的原始叢林,遍地都是帶刺的枝蔓。
實際上,《溫水》對於鬱可唯之意義,重點並不在於音樂風格之轉變(雖然風格上的差異我們這是我們的第一觀感)。鬱可唯在這張專輯裡傳達給我們的是她的態度,她的氣質。如《原諒不美好》,華爾茲的舞步勾勒出前所未有的優雅與高貴;《愛有多現實》這邊廂歌唱愛情的殘酷,另一頭則是近乎藝術歌曲的質感;未必是派臺主打、但狠狠揪住我的耳朵的還有《這麼多年》,它泛著室內樂的光芒,副歌如歌如訴,激昂的聲場閃耀著阿升哥的影子。如此這般,鬱可唯在《溫水》裡選擇了一條充滿了挑戰的路,她領先了華語流行音樂整體審美習慣半個身位,希望通過這張專輯和歌迷們一起實現飛躍,在躊躇了三張專輯之後,她毅然選擇了追求質感,和更為成人化的表達。這一舉措是充滿了冒險主義精神的,這裡頭的內容或許並不面向低齡化,可鬱可唯堅決貫徹統一了她的步伐。也因為這樣,使得鬱可唯在這張專輯的音樂形象和過往我們會與之相比的其他歌手拉開了審美距離。
於我而言,《溫水》是一張華語樂壇近年來難能可貴的「藝術化流行唱片」。在並未偏離主流樂壇的軌道上,鬱可唯和她的製作團隊一起儘可能地打磨專輯的光澤,使它呈現出迥異於其他流行唱片的精緻與唯美。從那一年「最會唱歌的『快女』」,到「偶像劇歌姬」,再到如今難以被標籤化的成熟利落形象,無論你是她的新歌迷還是老歌迷,在2014年酷熱的夏季,這一杯《溫水》都值得你認真聆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