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星,對我們來說已不單是一種景色,更是一種情懷。
而流星雨,則將這種情懷釋放到極致。
不論你希望寄託珍藏已久的願望,還是想起那首曾經聽過的歌,亦或僅僅是想要那一瞬間的感動……觀看流星雨,一定是你心中嚮往的美好時光。
也正是因此,每每在那些時刻,無數的鏡頭不約而同地指向天空,記錄和分享那一刻的美好。
英仙座流星雨,是北半球三大流星雨之首,是夏季星空從未缺席的貴客。而在今年的8月13日左右,英仙座流星雨將迎來最大峰值。不論是觀星還是拍攝,8月13日的凌晨,都可謂是最佳的時刻。
而一張美美的流星雨照片,可謂對流星雨最好的留念。
比起日常拍攝,流星雨出片誠然要難一些。你可能正在旅途之中,手邊沒有高端的設備;可能對天文知識一竅不通,不知如何尋找……
但這都沒有關係,接下來我們一起學習一些最基礎的拍攝技巧。你只需要簡單的裝備,外加一臺智慧型手機(文內會儘量推薦微信小程序,而不是APP),就有機會拍到星空大片。
首先是最關鍵的問題:看到流星雨的希望有多大?與此相關最重要的兩個因素就是天氣和光汙染。這個問題我們可以通過一款叫做「天文通」的微信小程序來解決。以下就是它的界面:最初可以嘗試使用的參數:
光圈:越大越好
快門:30秒
ISO:3200左右
焦距:無限遠(∞)
拍攝流星雨需要長曝光(也就是慢快門),在入門階段,具體曝光多久不用過於糾結。姑且先把快門設定為30秒,然後根據實際的拍攝效果(明暗程度)進行調整即可。快門是星空攝影主要需要調節的參數。至於感光度(ISO),在使用單眼相機的情況下設置100到25600都可以出片,但如果你對自己的設備不是特別了解,建議先開3200左右試拍,在噪點不是很嚴重的情況下,可以用來配合快門調整照片的明暗。那麼既然要拍攝30秒,我們就需要固定了。不管是手機還是相機,首先推薦的肯定是三腳架或者八爪魚,另外配合快門線,以在拍攝過程中讓設備的抖動程度降到最低。但實際,你可以用任何東西支撐你的設備,再配合定時拍攝(倒計時)的功能,就可以做到在設備拍攝期間不被觸碰了。最後就是怎麼拍的問題,這也是許多教程裡都沒有提到的。這裡恰好是流星拍攝的痛點所在。拍攝流星雨,不是用鏡頭去「捕捉」流星,而是讓相機在它的曝光時間內「等待」流星的出現。流星的速度是很快的,在那樣暗的拍攝環境下,看到了再按下快門,它就已經在畫面之外了。因此,我們要做的是對準方向擺好機位,然後按下快門,並祈禱在曝光期間有流星出現在我們的鏡頭裡。這也是我們使用長曝光的原因之一。即便是專業的攝影師,可能也需要拍攝幾十張才能得到一張滿意的流星照片。因此建議做好長時間戰鬥的準備,需要準備的包括備用電池、足夠大的存儲卡、足量的衣物和熱水等。另外,拍攝的時候儘量減少光源,尤其是在鏡頭前方的光源,比如手電、手機屏幕等。規避了周圍的光汙染,卻自己製造了新的光汙染,就得不償失了不是嗎?報名諮詢
客服卓瑪微信:shyf2033
客服電話:18224495288
更多精彩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