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佩奧及其臺灣信眾,對於臺灣問題是不是誤會了什麼?

2021-02-25 方遠觀點
蓬佩奧及其臺灣信眾,對於臺灣問題是不是誤會了什麼?

文︱張方遠

即將失業的美國國務卿蓬佩奧,日前在接受電臺訪問時稱「臺灣並非中國的一部分」。這段話引起了臺灣內部一些人,又把1979年中美建交公報之中關於臺灣定位的表述,拿出來大做文章。

在這份簡短的建交公報中,涉及臺灣定位的文字是這樣表述的:「美利堅合眾國承認中國的立場,即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其中,「承認」一詞,在英文版使用的是「acknowledge」(認識到),而不是「recognize」(承認)。

因此,長年以來,無論是臺獨派,還是美國的反華勢力,總愛強調美國並未「承認」「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特別是長期受「臺灣地位未定論」大內宣洗腦的臺派,更是將中文版「承認」一詞,說成是北京自嗨、自爽的「超譯」;甚至腦補這份建交公報,是美國「挺臺」所設下的局,仿佛中美建交完全沒有北京的角色。

究竟美國對臺定位的立場是「認識到」還是「承認」?這段被臺派視為「臺灣不是中國一部分」的「鐵證」,其實出身於政治系的人應該都很熟悉,它本身就是國際政治課堂上的經典案例,不足為奇;甚至去爭執「acknowledge」不該譯為「承認」,本身都是毫無意義的。

為什麼呢?先從國際條約法來說,每一個文字版本的效力是相同的。更何況,還有一個重點經常被忽略。亦即,中美建交公報可說是1972年《上海公報》的重申和強調,在《上海公報》中,美方就明確表示:「美國政府對這一立場(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不提出異議。」

今年初的一個案例也可以做為參考。1月中緬雙方發表了《中緬聯合聲明》,中文版強調臺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可分割的部分,英文版則是強調緬甸支持中國的「一個中國」政策,使用的是「China」,而不是「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當時臺灣也認為中英文版的差異,又是大陸官方的「超譯」,但緬方並未就此對中方提出照會或抗議,那麼兩個版本都是有效的。這一方面說明了,不同語言版本的表述差異,並非外交上的例外;另一方面也說明了,一旦兩岸政治互信基礎被破壞了,臺灣等於是在拿自己的國際處境開玩笑。

回到中美建交公報,如果從政治博弈的角度來看,美方當時並未對建交公報中文版「承認」兩字表示異議,說明了美國刻意為政治所需,保留了解釋公報約束力的空間。回到1979年的地緣政治,美國既要「以華制蘇」,同時又要「以臺制華」,那麼「承認」和「認識到」兩詞中間產生的模糊性,正符合了美國最大化其國家利益的兩面手法。

也就是說,中美建交公報使用的「acknowledge」,對美國來說,可以是「認識到」,也可以是「承認」,端視其政治需要來做解釋。長期以來,美國奉行的這套戰略模糊,正是美國建制派「一中政策」的基礎,它可以跟中國大陸有複雜的經貿利益往來,同時可以透過國內法的形式制定《與臺灣關係法》、保持和臺灣具有準官方意味的往來,也可以如同歐巴馬時期轉移戰略重心推動劍指中國的「重返亞洲」/「亞洲再平衡」。

因此,蓬佩奧一句「臺灣並非中國的一部分」,雖然讓臺灣的「唯美派」感到無比振奮、無比窩心,卻是從根本上挑戰了美國「一中政策」的基礎。所以,後來美國國務院進一步解釋,稱「美國對臺灣主權沒有立場」,被臺派解讀為「打臉」北京、「打臉」中美建交公報的中譯版。然而,事實上,國務院後來的表態,更趨近於美國政界與學界長年以來的共識,即美國戴維森學院東亞政治學教授任雪麗(Shelley Rigger)所分析的,蓬佩奧錯誤陳述「一中政策」,因為美國不會明確表態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也不會說臺灣不是中國的一部分。

所以,國務院後來表明的立場,不是在打臉北京,反而是在打臉馬上就要下臺的蓬佩奧,以及蓬佩奧的臺灣信徒們。

蓬佩奧為數不少的臺灣信徒們,其實應該好好思考一下,就算有著堅定的反中和臺獨信念,但蓬佩奧的論調,以及某些人對於中美建交公報的誤讀、誤解和誤導,是在壓縮美國的戰略模糊空間,當然也壓縮了臺灣能動的空間,從而把臺灣更為緊密地綁在衝突的戰車上。美國如今雖然不再需要「以華制蘇」,可以全力「以臺制華」,但今天美國、大陸、臺灣,還是1979年的美國、大陸、臺灣?2020年的臺灣,還有能力、有必要自己去充當美國的「不沉航母」嗎?

而且,即將上臺的拜登政府,如無意外,就算圍堵中國的態勢不變,其外交政策還是會回歸到傳統建制派的做法。那麼對美國一面倒、走偏鋒,對臺灣來說真的是好事嗎?

▲近期臺灣綠營政治人物帶頭「出徵」世界衛生組織(WHO)的Facebook,以各種形式留言「Taiwan Can Help」。

先不說別的,就算1979年之後美國依循《與臺灣關係法》,與臺灣維持著意識形態和戰略盟友的關係,但它在實際的作為上,建交的是北京、斷交的是臺北。這點至今還不夠清楚嗎?疫情之後把臺灣牌玩得變本加厲的川普政府,有宣布與臺灣建交嗎?蓬佩奧講那句話的同時,美國還不是在臺灣加入WHO的議題上,繼續大玩「只有場外聲援、沒有場內提案」的手法?

那些出徵狂歡的政客和支持者們,你們該出徵的其實不是WHO,各種各樣的「Taiwan Can Help」,應該送給蓬佩奧才是。

相關焦點

  • 蓬佩奧又在臺灣問題上耍橫,中國回擊大快人心
    很明顯,「臺灣屬於中國」是得到世界各國認可的事實。但沒想到,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居然睜眼說瞎話:「臺灣不屬於中國」。針對這一情況,我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馬上現身表態。同時,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也現身強勢反駁蓬佩奧,向世人了揭露美國政客的醜陋嘴臉。
  • 通過臺灣「玩火」,蓬佩奧的最後瘋狂
    蓬佩奧發推:美將停止官方在與臺灣接觸上的限制。 國會遭川普支持者暴力衝擊,美國民主已成為全世界眼中的笑柄。任期進入倒計時的美國國務卿蓬佩奧,此時還要在臺灣問題上玩火,欲「圍中救美」、給拜登政府「埋雷」。
  • 社評:蓬佩奧或讓臺灣當局的日子倒計時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星期六宣布解除美國與臺灣官員交往的自我限制,他說過去對美國外交官、軍人和其他官員與臺灣方面接觸的內部限制是「試圖安撫北京」,他說,現在不再這樣了,行政機構部門應該認為此前的「接觸指南」是無效和作廢的。臺灣方面立刻對蓬佩奧的宣布表示歡迎。
  • 蓬佩奧越來越瘋狂,他究竟是愛臺灣還是害臺灣?
    蓬佩奧越來越瘋狂根據環球網報導,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在媒體面前公開宣稱「臺灣從來不是中國的一部分」。他表示,這是自裡根政府以來一直的對臺政策,在他們眼中,臺灣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臨近川普政府執政末期,蓬佩奧越來越瘋狂,連這種話都說得出來。恐怕蔡英文也不明白,蓬佩奧究竟是愛臺灣,還是想害臺灣。
  • 蓬佩奧吃定臺灣?民進黨發言人又惹事了丨臺灣一周
    也是在這天,蓬佩奧宣布,美國國務院國務次卿克拉奇(Keith Krach)將領軍與臺灣展開所謂「經濟繁榮夥伴對話」。對話會由美在臺協會與臺灣駐美臺北經濟文化代表處主辦,於11月20日在美國華盛頓舉行。 這對於蔡英文當局而言,可能亦喜亦憂。 一方面,他們當然樂於抓住這次抱美國大腿的機會。
  • 臺媒社論:蓬佩奧並非愛臺灣而是害臺灣
    參考消息網11月17日報導臺灣《中國時報》11月16日發表題為《蓬佩奧 愛臺灣還是害臺灣》的社論稱,蓬佩奧並非愛臺灣而是害臺灣。全文摘編如下:美國國務卿蓬佩奧日前宣稱「臺灣從來不是中國的一部分」,但當天民進黨當局只能以所謂「重申立場」來保持距離。即使獲得川普政府的所謂支持,民進黨當局還是無法跨越「一中」紅線,證明其所謂「反中」「仇中」路線已經失敗,如何面對美國選後新局,民進黨當局已沒有模糊空間。
  • 蓬佩奧為美臺官方交往鬆綁,臺媒:依然是把臺灣當棋子,不...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任期已進入數秒階段的美國國務卿蓬佩奧,3天之內兩度在臺灣議題上表演「最後瘋狂」。繼7日放風美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克拉夫特本周將訪臺後,當地時間9日,蓬佩奧宣布取消美國與臺灣官員交往的所有自我限制。美國國務院沒有說明美臺互動現狀將發生哪些變化,但這無疑是對臺灣問題上中美共識的嚴重侵蝕,也必然威脅兩岸和平穩定,還給拜登政府製造了又一個「外交燙手山芋」。
  • 蓬佩奧稱解除美臺交流限制 臺媒:還是拿臺灣當棋子
    【環球網報導記者 尹豔輝】據臺灣中時新聞網1月10日報導,美國國務卿蓬佩奧9日宣布美國自即日起解除所有與臺灣的交往限制,因為川普即將卸任,該政策的延續問題備受質疑。對於蓬佩奧的這個決定,各界都覺得相當奇怪,臺政大國際事務學院外交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國民黨副秘書長黃奎博分析,該政策恐怕不僅僅是對民進黨當局作的「人情」,未來拜登政府恐也會將其作為籌碼。報導稱,對於蓬佩奧的這個決定,各界都覺得相當奇怪,美國在臺協會(AIT)前處長包道格(Douglas Paal)說,除了短暫象徵性外,對臺灣沒有任何好處。
  • 蓬佩奧最後幾天狂打「臺灣牌」,我們必須有所動作
    蓬佩奧這個極端反繪政客瘋了,大打臺灣牌。上周六,蓬佩奧宣布解美臺官方限制,稱接觸規則「無效」。此前,美國宣布其駐聯合國代表克拉夫特本周臺灣。美國像「切香腸」一樣,在「一個中國」問題上不斷突破先例,包括出售進攻性武器、訪臺高官級別不斷提升、不斷推出各種涉臺法案,等等。這實際上掏空了中美建交的基石。美臺關係只差建交和駐軍。臺灣問題是中美之間最敏感的問題。
  • 蓬佩奧回應派衛生部長去臺灣,用「符合美國一貫政策」搪塞
    當地時間8月5日的記者會上,美國國務卿蓬佩奧被問到派出阿扎爾訪臺決定的背後動機,及「釋放出什麼信號」。對此他不願多說,僅以「過去也有內閣成員訪臺」、「符合美國一貫政策」搪塞。蓬佩奧5日在記者會上,被問到阿扎爾訪臺決定背後的動機 視頻截圖蓬佩奧稱,阿扎爾此行具有「深刻與重要意義」,在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的當下,阿扎爾訪臺將討論一系列公共衛生議題,比如臺灣的抗疫經驗、在新冠治療藥物與疫苗上的合作機會等。
  • 蓬佩奧又搞事情!竟稱臺灣是美國的真朋友,還是全世界的典範?
    4月9日,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在推特發文感謝臺灣捐贈的200萬隻口罩,並稱「在困難時刻,真正的朋友會互相支持。臺灣在疫情中展現的公開透明和慷慨大方,是全世界的典範」。此外,臺灣當局2日還稱,其「外交」人員與美國外交人員在3月31日召開了雲會議,討論了如何擴大臺灣在國際事務中的參與,包括如何恢復臺灣在世界衛生大會(WHA)中的觀察員身份。美國國務院亞太局4日還在推特發文稱,在抗疫工作上,臺灣是位「領袖」,希望全世界感受到臺灣作為榜樣的影響,臺灣應該成為世界衛生大會的觀察員。
  • 臺灣270名信眾赴福建湄洲媽祖祖廟進香
    臺灣270名信眾赴福建湄洲媽祖祖廟進香 2019-05-16 23:09:14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張楷欣
  • 蓬佩奧宣布廢除美官員與臺灣接觸的限制,聲稱「不再討好北京」
    任期進入倒計時的美國國務卿蓬佩奧,此時還要在臺灣問題上玩火,欲「圍中救美」、給拜登政府「埋雷」。據路透社9日報導,蓬佩奧當天宣布,美國國務院已取消全部對美臺官員接觸的「自我設限」。他堅稱,這些相關限制是基於美國外交部門「數十年來複雜的內部規章」,結果是「單方面取悅北京」。而美臺共享「民主價值觀」,美臺關係不會被官僚主義的「自我設限」所束縛。
  • 官媒:美臺膽敢上演蓬佩奧卸職前訪臺,將為臺灣現政權敲響喪鐘!
    臺灣方面立刻對蓬佩奧的宣布表示歡迎。川普與蓬佩奧(資料圖)這是距川普下臺只有大約10天時,蓬佩奧對中美關係和臺灣問題又一次瘋狂的挖坑和埋雷。這是對兩岸和平和中美關係保持底線穩定的有犯罪性質的結構性破壞,其嚴重後果難以預料。
  • 美國駐聯合國大使來臺灣幹什麼丨臺灣一周
    文/許億上賊船容易下賊船難美國發生川普粉絲衝擊國會的前一天,蓬佩奧宣布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克拉夫特將於近期訪臺。川普這屆政府的任期也就剩下最後十天左右的時間,即將離任的克拉夫特此刻卻要到訪臺灣。不過,這對於民進黨當局而言,這也是一件有苦說不出的事情。川普的支持者在國會的瘋狂行動,讓川普一下子成為國際社會的眾矢之的,而作為最支持川普的臺灣當局,此刻唯恐避之不及,最巴不得的恐怕就是與川普及其部下切斷關係。但上賊船容易下賊船難。川普政府對於臺灣也是予取予求,很多涉臺的事情也是我行我素,絲毫不把蔡英文當局放在眼裡。
  • 蓬佩奧稱臺灣為「自由中國」?洪秀柱:還是「一中原則」
    針對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克拉芙特(Kelly Craft)將於1月13日至15日訪問臺灣,美國國務卿龐培歐更揚言臺灣長久以來為美國的可靠民主夥伴,同時展現「自由中國」(free china)所能達到的成就。
  • 趕在「聖誕」前 臺灣74名信眾來南安拜「戲神」(圖)
    趕在「聖誕」前 臺灣74名信眾南安拜「戲神」相傳「戲神」真身為羅東人雷海青,被唐肅宗加封「田都大元帥」昨日,南安市羅東鎮振興村沉浸在一片歡樂中,臺灣臺北艋舺行德宮70多名信眾來此拜謁田都元帥祖廟——坑口宮,延續兩地一段21年的情誼。每五年一次大拜都在農曆五月昨日上午,距離坑口宮田都元帥祖廟一公裡遠的地方,排列著腰鼓隊、南音隊、禮炮隊……陣頭擺開,等待遠方貴客的到來。
  • 美媒:蓬佩奧稱美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克拉夫特將訪問臺灣
    多家美國媒體報導稱,當地時間1月7日,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宣稱,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凱利·克拉夫特將訪問臺灣。 華春瑩稱,臺灣問題事關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涉及中國核心利益,是中美關係中最重要最敏感的問題。中方敦促美方切實恪守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規定,立即停止與臺灣進行任何形式的官方往來和軍事聯繫,以免進一步損害臺海穩定和中美關係。中方將根據形勢的發展作出必要的反應,堅決地捍衛國家的主權安全利益。
  • ...包括派蓬佩奧訪臺,甚至是川普本人閃電訪問臺灣、宣布與臺灣...
    全文摘錄如下:川普團隊有可能在離任前的最後時刻針對臺灣問題搞大動作,包括派蓬佩奧訪臺,甚至是川普本人閃電訪問臺灣、宣布與臺灣建交等,不久前亞太情報官員訪臺就是去打前站的。
  • 蓬佩奧宣稱給予臺灣「自由國家」地位,中方回應
    有記者提問,1月13日,美副國務卿克拉奇發推特稱,蓬佩奧國務卿宣布開放美國政府與臺灣交往限制,給予臺灣「自由國家」地位。請問中方對此有何評論?趙立堅表示,克拉奇上述言論嚴重違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嚴重違反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規定,嚴重違背美方在臺灣問題上的政治承諾,中方對此堅決反對,予以強烈譴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