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 A
明明只是感冒低燒,脖子刺痛,結果檢測完確診是亞甲炎了
患者 B
脖子說話痛,咽口水痛,吃飯痛,以為是咽喉炎,沒想到是亞急性甲狀腺炎
患者 C
如果不是在醫院檢測,我還以為只是小感冒,難怪遲遲不好,原來是搞錯病了
亞急性甲狀腺炎雖然不如甲亢、甲減那樣被大家熟知,但現在患病的人並不少見。亞甲炎,全稱是「亞急性甲狀腺炎」,多發於20-50歲人群,其中女性患者是男性的3-4倍,一般和病毒感染有關,發病有季節性,起病時患者常有呼吸道感染,具有一定的流行性。
它既不像急性發膿性甲狀腺炎那樣起病急驟,又不同於慢性甲狀腺炎那樣纏綿難愈,某些症狀還與感冒極為相似,所以常常被忽視,或者乾脆當成感冒來對待。這不僅會耽誤治療,還會加重病情,因此,昆明中研甲狀腺醫院專家提醒大家要擦亮眼睛,正確判斷,遠離疾病困擾。
怎麼辨認亞甲炎?
亞甲炎起病前患者常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或腮腺炎病史,通常是病毒感染後 1~3 周發病起病多急驟,呈發熱,伴怕冷、寒戰、疲乏無力和食欲不振。最為特徵性的表現為甲狀腺部位的疼痛和壓痛。常向頜下、耳後或頸部等處放射,咀嚼和吞咽時疼痛加重,極其容易與咽喉痛混為一談。
亞甲炎的症狀很像感冒、咽喉病,多有咽喉痛、頭痛、發熱,通常患者的甲狀腺部位疼痛,觸壓痛,轉頭吞咽時加重,可同時伴有下頜、耳後、咽部、頸後,甚至同側手臂的放射痛。
亞甲炎發病初期還有可能出現甲亢表現,如心慌、心率快、多汗、消瘦等,病變後期如發生甲減,會出現肢體腫脹、發胖、怕冷等。
當然,在輕症或不典型病例中,甲狀腺僅略增大,疼痛和壓痛輕微,不發熱,全身症狀輕微,臨床上也未必有甲亢或甲減表現。
亞甲炎病程長短不一,可自數星期至半年以上,且病情緩解後,尚可能復發。所以如果發現明原因的咽喉疼痛,並且長時間不好,反反覆覆,就應該當心了,最好到醫院檢查一個甲狀腺。
亞甲炎的病情演變是什麼?
亞急性甲狀腺炎的病因一般認為和病毒感染有關。比如:柯薩奇病毒,其次是腺病毒、流感病毒、腮腺炎病毒等。病毒通過呼吸道和胃腸道感染途徑再侵入到甲狀腺,從而引發亞甲炎,因而每次流感過後是亞甲炎的高發期。
症狀典型的亞甲炎患者其病情演變往往要經歷3個階段,即「甲亢期」、「甲減期」和「恢復期」。
亞甲炎的病情演變
1甲亢期
病程早期,患者有心悸、多汗、怕熱、焦慮、震顫等甲亢表現;化驗檢查顯示,甲狀腺激素水平增高,而甲狀腺攝碘率減低,這是「亞甲炎」有別於甲亢的重要特徵。另外,在病程早期,患者血沉往往顯著增快,但白細胞正常或減少,有別於細菌感染。
2甲減期
此階段的患者可有乏力、畏寒、腹脹、便秘、嗜睡等甲減表現,血清T3、T4降低,TSH升高。原因是此期患者甲狀腺內儲存的甲狀腺激素已被大量消耗,而此時患者的甲狀腺功能尚未恢復,攝取碘以及合成甲狀腺激素的能力不足,因而出現「甲減」。
3恢復期
此期甲狀腺濾泡細胞已完全修復,患者血沉(ESR)、甲狀腺攝碘率以及甲狀腺激素水平完全恢復正常,自覺症狀全部消失。
亞甲炎能否自愈?
亞甲炎有自限性,有部分患者能夠在數周內自行恢復,但亞甲炎早期不僅會引起感冒、病毒性咽炎、喉炎、扁桃體炎等不同疾病,還會導致眼突、眼瞼閉合不全或雙眼復視等,嚴重者還會導致失明。
有甲狀腺功能異常、疼痛或發熱等症狀還是要積極治療的,避免引發其它甲狀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