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臥牛山下關羽若與趙雲不認識,真實單挑了是什麼結果?

2021-03-05 新三國迷

同為蜀漢五虎,關羽和趙雲都屬於三國時代的超級猛將。他們兩人從來沒有在陣前交過鋒,而在臥牛山下確實曾經有機會一較高下。但關羽認出了趙雲,兩人就沒有能夠打成,很令人遺憾。

趙雲是整個三分時代戰鬥次數最多,斬獲率最高的猛將,他的戰績非常恐怖,一生中總共參加過42次廝殺,死在趙雲銀槍之下有名有姓的將領多達24人,這還不包括長坂坡一戰殺死的40餘無名曹將,另外還生擒過敵將4名,戰績遙遙領先於三國其他諸位戰將。

關羽是三分時代斬殺名將最多的猛將,陸續殞命於青龍偃月刀下的有華雄、管亥、車胄、顏良、文丑、蔡陽等等,水淹七軍時還擒殺了曹魏猛將龐德,不負「威震華夏」之大名。

那麼,如果在臥牛山下,關羽和趙雲刀槍相見,陣前廝殺一場,又是怎樣的結局呢?這個比較還算是蠻公平的,差不多兩將都處於各自的巔峰期,咱們不妨通過兩人的戰績來分析一下。

三國迷們都能夠發現關羽的戰鬥風格,他實際上屬於一個力量型的猛將。首先在三國時代,關羽的膂力是最強的,手中那柄青龍偃月刀重達八十二斤,比號稱「古之惡來」的典韋還要重兩斤。這是關羽最大的依憑,這也決定了他的作戰風格――憑藉超群的膂力在戰鬥前期迅速佔據優勢,在最短時間內獲取勝利。

但是,假如遇到了力量上不落下風的敵將,關羽這個優勢就不明顯了。比如說長沙城戰黃忠。黃忠雖然年近六旬,但仍然「能開二石力之弓」,他與關羽大戰「百餘合全無破綻」,關羽也奈何他不得。

另外,關羽遇到了悍勇型的敵將,也優勢不明顯。比如說樊城之戰與曹魏猛將龐德進行過一場廝殺。龐德準備比較充分,「抬棺而來」,以死相搏,關羽與龐德「二將戰有百餘合,精神倍長」,仍然不分勝負,關羽回營後感嘆,「龐德刀法慣熟,真吾敵手。」

關羽力量驚人,再加上赤兔馬的速度,就能充分發揮戰鬥力。但要是力量和速度都沒有優勢的情況下,關羽的武力值馬上就降一個檔次。比如在樊城與徐晃的那次對陣,關羽箭傷未能全愈,「右臂少力」,赤兔馬也垂垂老邁,速度不再,關羽與徐晃廝殺,「戰八十餘合」,關平就看出來關羽抵擋不住了,慌忙鳴金收兵,「恐公有失」。這也說明關羽的戰鬥技巧上是有很大問題的,甚至還不如徐晃這種強一流。

清楚了關羽這種戰鬥風格,我們就可以分析,在臥牛山下假如關羽與趙雲交鋒,是個什麼樣的結果。

首先,關羽的力量對於趙雲有用嗎?趙雲其實對力量型的戰將並沒有什麼畏懼的。趙雲的戰鬥生涯中遇到過的力量型猛將挺多,比如能夠「力拽二牛尾倒退百步」的許禇,斧將徐晃,斧將韓德、邢道榮、鍾縉等,沒有哪位能夠憑藉力量壓制住趙雲,反而好幾個都栽在趙雲馬前。

臥牛山下,趙雲曾經和周倉有過一場激戰,周倉就是個力量型的猛將,書中描述,周倉「兩臂有千斤之力,板肋虯髯,形容甚偉」,後來他成為關羽的隨從,扛著青龍偃月刀,說明周倉是個肌肉男,他的力量是非常大的。但周倉對趙雲的描述卻是「極其雄壯」,連周倉這種壯漢都認為趙雲「雄壯」,可見趙雲之強壯程度更甚於周倉。一場大戰,周倉被趙雲「連勝數次,身中三槍」,可見力量型的戰將對趙雲沒啥優勢。

那麼,關羽赤兔馬的速度能不能使他佔些上風呢?在《三國演義》原著中,關羽憑藉赤兔馬的速度優勢有過三次戰鬥:白馬坡斬顏良、延津渡誅文丑,洛陽關殺孟坦。

白馬坡一戰,關羽單騎衝陣,徑奔顏良,顏良在麾蓋下「正欲問時」,關羽「赤兔馬快」,顏良「措手不及」,被關羽一刀刺於馬下;延津渡之戰,文丑軍陣混亂,「挺身獨戰」,又遭到張遼和徐晃的夾擊,文丑射倒張遼坐騎,又大戰文丑,關羽到來,戰不三合,文丑心怯而逃,但「關公馬快」,追上腦後一刀斬殺;洛陽關之戰,關羽與孟坦對陣,孟坦「戰不三合」,詐敗而走,「不想關公馬快」,被追上一刀揮為兩段。

這三次戰鬥,斬顏良是正面突襲,誅文丑和殺孟坦都是背後追擊。而隨後夏侯惇攔截關羽,正面對抗,關羽赤兔馬的速度優勢就不明顯了。

那麼情況比較清楚了,關羽如果想戰勝強敵,首先是突然發動進攻,然後靠力量優勢爭取在前半程取得上風,再在追擊過程中利用赤兔馬的速度優勢斬殺敵方。但這對趙雲管用嗎?趙雲不怕突襲,他這輩子儘是突襲別人了,還沒見誰能突襲佔過趙雲的便宜。趙雲也不怕力量型的敵將,他「極其雄壯」,完全能夠扛住關羽的前半程暴擊。只要正面扛住,關羽也沒有機會利用赤兔馬的速度優勢進行追擊。

那趙雲能不能打敗關羽呢?也很難。關羽對同一武力層次的敵將是有斬獲的,如顏良、文丑都屬於超級猛將。而趙雲也有兩次與同級別對手的交鋒,一次是磐河之戰與文丑交鋒,「五六十合不分勝負」,另一次是在穰山之戰中與許禇對戰,「三十合不分勝負」。在同級別的交鋒中,趙雲的表現確實不如關羽和張飛,他的武力值維持得比較均衡,沒有戰鬥力陡然暴漲一截的現象發生。

由此得出結論:關羽攻強守弱,他的暴擊力要高於趙雲,有戰鬥力暴漲的現象。趙雲的攻守兩端都很平衡,對力量型,速度型的敵將都不畏懼,但也缺少。如果在臥牛山下關羽與趙雲交鋒,兩人都沒有短時間內解決戰鬥的把握,百餘合內不分勝負,誰也難取得上風。

若您喜歡文章觀點,請點個讚吧!就當是給小編的一種鼓勵!

如果您不同意文章觀點,請留言!

關注公眾號 xsanguomi 聊歷史! 


相關焦點

  • 《三國演義》中趙雲能一槍放倒裴元紹,為何三槍都沒刺死周倉?
    在《三國演義》第二十八回「斬蔡陽兄弟釋疑 會古城主臣聚義」中講到當時過五關斬六將脫身於曹營的關羽於古城見到了失散已久的三弟張飛,於是讓孫乾前去袁紹處告知大哥劉備,並讓劉備脫身袁紹前來古城三兄弟會面,再圖大計。
  • 敢群毆呂布,敢單挑關羽,夏侯兄弟和五子良將為何忌憚張飛趙雲?
    但是我們細看《三國演義》卻發現:曹魏陣營的夏侯淵夏侯惇曹仁曹洪典韋許褚和五子良將敢群毆呂布,也敢單挑關羽,卻對另外兩位蜀漢名將心存忌憚,能繞著走就繞著走,實在繞不開,也是點到為止,從來不肯生死相搏,這就讓我們十分詫異了:夏侯兄弟和五子良將為何忌憚張飛趙雲?
  • 《三國演義》中的徐晃,為何對趙雲膽戰心驚,對關羽卻主動挑戰?
    徐晃帶領王平出戰,不聽王平的建議,非要渡過漢水列陣,說要背水一戰。他的對手是趙雲和黃忠。趙雲和黃忠不與徐晃交戰,在等到徐晃撤退時再加以追擊,再次大敗徐晃。不過,這一次趙雲依然沒有和徐晃交手。從徐晃與趙雲的幾次照面,我們可以看到徐晃的表現與其他時候不同。他能夠力戰許褚、關羽這樣的將領,可是遇到了趙雲卻畏手畏腳,不敢上前。在多次照面中,竟然沒有一次實質性的交鋒。這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 在《三國演義》中被秒殺的八大名將,關羽和趙雲各秒殺了三個
    微信ID:shuosanguo在《三國演義》中被秒殺的八大名將,關羽和趙雲各秒殺了三個第二,只選擇戰場上雙方對戰被秒殺的,那些死於箭下比如甘寧,徐晃,張郃就不算了,魏延也不算。第三,要有一定的武力值才能入選。巧合的是這被秒殺的八大名將中,關羽一人秒殺了三個,趙雲也秒殺了三個。
  • 三國演義出現前的三國高手:呂布關羽趙雲排不進前三,誰是第一?
    不知從什麼時候起,三國名將都有了「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的說法。且不說趙雲能不能打過被關羽斬殺的文丑,也不提跟馬超大戰二百三十回合的許褚被張飛在數回合之內挑落馬下,就是在《三國演義》出現之前,三國排名前三的高手中,還真不包括呂布關羽趙雲,至於被很多人喜歡的馬超馬孟起,對不起,在諸葛亮眼裡,魏延就能對付得了。
  • 三國演義中,若魏延與文聘單挑的話,結局如何誰更厲害
    文聘之後還率軍參與了長坂坡大戰,追上劉備後,結果被劉備幾句話罵退,因為劉備原來就認識文聘,都在劉表手下待過,而文聘這個人懷舊,劉備一提文聘投降曹操,文聘就不好意思攻打劉備,只能撤退了,後來文聘還遇到了趙雲,也沒敢出手,眼看趙雲逃走,然後又與張飛對峙,同時也沒有出手。
  • 趙雲和馬超到底誰更厲害?趙雲的武器是什麼?
    那麼三國趙雲的武器是什麼呢?作為蜀漢五虎大將之一,馬超和趙雲誰厲害?南派評話蘇州張國良先生的三國演義中,趙雲的槍叫做鼠白爛銀槍,顧名思義,可能是槍身呈老鼠皮毛那樣灰白色的純銀打造的長槍之意。其實在《三國志》(含裴松之注)、《資治通鑑》等史書中,根本沒提到過趙雲使什麼兵器。
  • 趙雲的武器是什麼?趙雲和馬超到底誰更厲害?
    如果沒有一把趁手的兵器,這個英雄的人物形象似乎都不夠完整,那麼三國趙雲的武器是什麼呢?作為蜀漢五虎大將之一,馬超和趙雲誰厲害?南派評話蘇州張國良先生的三國演義中,趙雲的槍叫做鼠白爛銀槍,顧名思義,可能是槍身呈老鼠皮毛那樣灰白色的純銀打造的長槍之意。其實在《三國志》(含裴松之注)、《資治通鑑》等史書中,根本沒提到過趙雲使什麼兵器。
  • 五虎上將單挑絕技:關羽三刀,黃忠神射,張飛趙雲馬超擅長什麼?
    咱們今天化繁為簡,各用三個字來概括五虎上將的武功技能和單挑絕技。比如扛過關羽三刀,馬超可以叫做跑不死。至於張飛黃忠趙雲該如何評價,咱們掰開揉碎慢慢聊。說句對武聖人不恭敬的話:看關羽單挑,總會想起程咬金和牛皋。程咬金和牛皋只會三招或三招半,所以關羽的戰鬥技能,可能也就是「關三刀」。
  • 正史中有答案:許褚敢打關羽馬超,為什麼在長坂坡不打張飛趙雲?
    但是我們看《三國演義》就會發現一個問題:許褚敢截擊關羽,也敢赤膊戰馬超,為什麼在長坂坡不打張飛趙雲?無論是在《三國演義》還是《三國志》,許褚的氣勢都壓了馬超一頭,那場惡戰,也是許褚主動下戰書挑起來的——馬超被許褚嚇退之後,並沒有想找回場子,是許褚不依不饒,這才把馬超逼到了牆角。跳牆的馬超很不好對付,許褚的表現讓我們想起了鸚鵡大戰老鷹的笑話:不脫了外套,我還真打不過他!
  • 他同趙雲有過一戰,手持80斤大刀,沒被重用,導致關羽兵敗身亡
    導語:關羽作為三國演義裡面的神將,年輕的時候就和劉備張飛一起剿滅黃巾賊,後來投奔公孫瓚的時候又和他們一起抵禦烏桓和鮮卑,而且多次斬殺他們的百夫長
  • 三國演義中被秒殺的六大名將,關羽三個趙雲三個,強弱差距太明顯
    三國時期雖然短暫,卻成為人們日常對話中的重要話題,最重要的因素是《三國演義》的存在。《三國演義》人物塑造細膩真實,讓人感受到關羽義薄雲天,曹操的奸詐狡猾,諸葛亮的足智多謀。《三國演義》殺的將領很多,但是很多將領都沒有人緣,比如邢道榮。甚至有些將領被箭射死,先被排除在外,如徐晃、張郃等。這裡有六位被「秒殺」的將軍。不僅僅是眾所周知的將軍,他們都有屠戮大將軍的經歷。而最重要的是這六人中關羽「秒殺」三人,趙雲「秒殺」三人。關羽在《三國演義》中義薄雲天,非常受人敬仰。
  • 如果葭萌關出戰的不是張飛,馬超能否打贏關羽?會不會輸給趙雲?
    馬超被督郵李恢勸降後,趙雲和關羽才先後出現,趙雲用瞬間連斬二將震懾了馬超,關羽則擼胳膊挽袖子要入川與馬超單挑,可能也是要為三弟翼德找回一點場子。趙雲比較溫和而且顧全大局,並沒有對馬超戰平張飛發表意見,關羽雖然心高氣傲但也久經沙場,萬人敵的戰場把控能力極強,他絕不會在明知不敵的情況下入川自取其辱——他從不主單挑呂布,就是因為知道打不贏的仗不能打。
  • 三國裡有能和呂布單挑的武將嗎?
    關羽終身只圍毆過呂布,他沒有讓張飛退下,自己接戰,說明他對單挑呂布沒有一點信心。呂布與張飛的第二次交手是在《三國演義》第十四回中,呂布趁張飛醉酒,偷襲徐州城。回目:曹孟德移駕幸許都 呂奉先乘夜襲徐郡 呂布夜襲,張飛因醉酒不敵,書中說張飛「不能力戰」,說明張飛已經心怯了,知道自己不在滿血狀態下,抵擋不住呂布。而呂布也「素知飛勇,亦不敢相逼」,怕張飛以命相拼,於是就保持了安全距離,放跑了張飛。
  • 常勝將軍趙雲,與虎痴許褚兩度單挑,那麼他們誰更厲害?
    熟讀《三國演義》,大多數人都會被趙雲吸引,剛出場時,他是一個三觀正、顏值高的白袍小將,隨劉備後,他忠心耿耿且能力卓越。當然了,能夠在這樣一部軍事小說中脫穎而出,他的武藝,更是不容小覷。
  • 三國演義中,龐德單挑魏延結局如何,龐德能不能斬殺魏延
    襄樊之戰時,龐德先是30回合戰平了關平,然後又與關羽兩次單挑,第一次與關羽單挑100餘回合,兩人不分勝負打成平手,第二次龐德與關羽單挑50回合,也是不分勝負。但是,龐德在50回合之後以假裝使拖馬計來引誘關羽追擊,關羽也以為龐德要施拖刀計,結果龐德射出一暗箭正中關羽右臂,箭上還有毒,就這樣五虎上將之一的關羽被龐德利用計謀射傷。
  • 三國演義中,關羽、趙雲、呂布三人的真實武力如何排名?
    他在丁原手下為將時,丁原待他不薄,受到重用,但是呂布受到利益的驅動殺了丁原,心甘情願做了董卓的義子,董卓為人昏庸霸道,他卻助紂為虐,後又在司徒王允的連環計下,又背叛董卓將他殺死,濮陽之戰中,逞威風不聽謀士的正確意見,所以最終被曹操打敗,退守到下邳,也沒有引以為戒,每天與嬌妻美妾飲酒作樂,最後城破,任人宰割。
  • 如果不計天時地利人和,只憑個人武功單挑,關羽跟馬超誰能打贏?
    這就是說,馬騰軍中的第一高手是龐德而不是馬超,龐德曾經一箭射中了關羽腦門,幸虧關羽兜鍪防護力夠強,這樣才有了後來的水淹七軍。跟簡潔的有點乾巴的正史相比,還是《三國演義》精彩,而且講單挑和武力值,還真就得以《三國演義》為標準。在《三國演義》中,關羽確實沒打過龐德。
  • 呂布在建安十三年後若遇到趙雲,可能連十招都接不住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是很多三國名將的分水嶺:從那一年後,關羽單挑就沒贏過,張飛單挑沒輸過,馬超茁壯成長威名顯赫,如果呂布活到建安十三年,也會感嘆長江後浪推前浪,自己這個前浪已經被拍在了沙灘上。呂布應該慶幸,如果他在建安十三年後遇到趙雲,可能連十招都接不住。
  • 曹操與關羽(三國演義與三國志)
    當然,這是親哥倆,沒什麼可說的,而且他們兩個人志趣也差不多,不存在前面說的親戚不如朋友的情況,不過他們哥倆也沒有什麼示範性。示範性比較強的是關羽和張遼,這個在介紹張遼的段落裡已經說過了,更為傳奇的就是曹操和關羽。縱觀《三國演義》,這倆人的關係最為特殊,大部分時間都算是敵對雙方,而且倆人要是不見面,對對方的部隊都下的去狠手,但只要倆人見面,還不一定面對面,只是雙方各自帶兵到了戰場,氣氛立刻就緩和了。就比如屯土山約三事之前,曹操說死了不肯對關羽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