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計天時地利人和,只憑個人武功單挑,關羽跟馬超誰能打贏?

2020-12-23 半壺老酒半支煙

很多人都說關羽要入川跟馬超比武是虛張聲勢或者仗勢欺人:有劉備撐腰張飛趙雲掠陣,關羽就是扇馬超耳光,也不用擔心馬超敢還手——當時的馬超已經走投無路,曹操想殺他,張魯也想殺他,如果跟關羽鬧翻,那他真的就是死無葬身之地了。

如果不考慮外界因素的影響,只是憑個人武功決勝負,關羽跟馬超誰會勝出呢?有人說關羽連龐德都打不過,肯定也打不過馬超。

這個問題不應該過早下結論,關羽打不過龐德是事實,在正史和演義小說裡,龐德的武力值都超過關羽,正史中龐德比馬超能打,在演義中龐德還擊退過魏延。

正史咱們簡單一筆帶過:《三國志·卷十八》記載,龐德「勇冠騰軍」,在襄樊之戰時「射羽中額」。這就是說,馬騰軍中的第一高手是龐德而不是馬超,龐德曾經一箭射中了關羽腦門,幸虧關羽兜鍪防護力夠強,這樣才有了後來的水淹七軍。

跟簡潔的有點乾巴的正史相比,還是《三國演義》精彩,而且講單挑和武力值,還真就得以《三國演義》為標準。

在《三國演義》中,關羽確實沒打過龐德。第一天二人大戰一百回合不分勝負,第二天關羽出現了誤判:以為龐德要使拖刀計,結果左臂中了一箭——大將講的是弓馬嫻熟,單挑時放箭並不算違規。

關羽對弓箭的防禦力幾乎為零,這也讓他成了三國最常中箭的名將。關羽可能是眼睛有點問題,這可能是血壓高(大紅臉)導致的眼壓高,也可能是青光眼或者沙眼,所以他的眼睛經常是眯著的,跟龐德對戰時也沒有完全睜開,聽到關平提醒,這才睜開眼睛:「關公急睜眼看時,弓弦響處,箭早到來;躲閃不及,正中左臂。」

關羽眼神兒本來就不好,再加上主管荊州所有事物,案牘勞形,在油燈下煙燻火燎,視力急劇下降,所以龐德勝關羽,有一些客觀因素,還不能作為關羽打不過馬超的依據。所以咱們在回答關羽戰馬超誰能勝出這個問題,還是要看關羽馬超跟別人的四場戰鬥,也許看完這四場單挑,我們就會得出一個答案。

首先咱們來說馬超,他在潼關之戰中連敗曹營四員大將,還斬殺了其中一人:「鬥得八九合,于禁敗走。張郃出迎,戰二十合亦敗走。李通出迎,超奮威交戰,數合之中,一槍刺李通於馬下。曹洪與馬超戰到四五十合,漸漸刀法散亂,氣力不加。」

馬超的第二次著名單挑,就是讀者諸君幾乎倒背如流的「許褚赤膊戰馬超」,這一戰勉強可以算平手,要是再打下去,獲勝者可能是馬超:許褚已經熱得脫掉盔甲,馬超還有使不完的勁兒。

馬超的兩場戰鬥講完了,咱們再來看看關羽的戰績:過五關斬六將就不用說了,被殺的好像沒有一個名將,咱們就看看關羽跟一流戰將的打鬥。

在《三國演義》中,被關羽斬殺的名將只有兩個:白馬坡前斬顏良,延津誅文丑。

曹操之所以冒著風險請關羽出馬,就是因為曹營諸將沒有一個是顏良對手。呂布麾下包括張遼在內有八健將,結果顏良一口氣就宰了兩個:三合之內手起刀落斬殺宋憲,照頭一刀劈魏續於馬下。

宋憲是曹操口中的「猛將」,魏續敢主動請纓跟顏良單挑,說明他也有兩把刷子,但是呂布麾下這兩位健將,加起來也就在顏良面前走了四個回合。

顏良連斬宋憲魏續,同為呂布八健將的張遼自知不敵,很明智地保持了沉默。跟誰都敢打架的徐晃掄著大斧子衝上去,結果二十回合就被顏良一頓大刀砍得抱頭鼠竄。

這時候曹營諸將才知道顏良的厲害,誰也不上去自討沒趣了:「諸將慄然,曹操收兵,良亦引軍退去。」

顏良走得很從容,因為他知道自己陣斬兩個打跑一個,曹營諸將盡皆膽寒,沒有人敢追——這也導致了他後來對關羽毫無防範,成了真正的插標賣首者。

關羽斬顏良,純屬突然襲擊:「顏良正在麾蓋下,見關公衝來,方欲問時,關公赤兔馬快,早已跑到面前。顏良措手不及,被雲長手起一刀,刺於馬下。」

我們可以想見當時的情形:關羽之所以抱著大刀當長矛突刺,就是因為赤兔馬太快了,根本來不及掄大刀,而且在高速接敵時,大刀也會失去準頭,未必能砍中要害,所以關羽才費了二遍事:先把顏良捅落馬下,看他的護衛都被嚇傻了,這才有機會割取首級。如果衛士們蜂擁而上,關羽寧肯不要首級,也要先突圍——挨了一刀的顏良不死也得重傷,自己目的已經達到,拿回去記功的首級可有可無。

延津口誅文丑,關羽除了馬快,還有力氣大:關羽的青龍偃月刀比任何一位中土名將的兵器都重,所以三刀砍過來,文丑就攥不住槍桿了。

手臂酸麻的文丑一心跑路,卻忘了關羽騎著當時速度天下第一的赤兔馬,於是他也悲劇了:「關公馬快,趕上文丑,腦後一刀,將文丑斬下馬來。」

從斬顏良誅文丑兩次戰鬥中,我們可以總結出關羽的兩大優勢:力大,馬快,一般人都接不住他三刀。

同時我們也看到了關羽的一些弱點:如果顏良不大意,文丑不膽小,只要撐過三十回合,最少也能打個平手——跟關羽打過三十回合的三國名將,都沒有死於關羽之手。

關羽斬顏良誅文丑,馬超連敗于禁張郃李通曹洪、大戰赤膊許褚,這四場戰鬥比較下來,我們就會發現關羽的力大馬快,在馬超面前並不具備優勢:馬超從小在西涼跟羌人一起吃半生不熟的獸肉,體力自然不差事兒,而且西涼多駿馬,馬超的戰馬比赤兔差點也有限。

更為重要的是馬超年輕力壯而關羽已經過了當打之年,好漢不提當年勇,後來連徐晃也敢欺負手臂有傷的關羽,讓人忍不住感嘆:自古名將如美人,不許人間見白頭。

所以從上面四場戰鬥來看,如果公平較量,只要馬超頂住關羽前三刀,並將戰鬥拖到三五十回合之後,那麼他的勝算將達到百分之九十以上:關羽體力不支,眼神也不大好,未必能像張飛一樣避開飛錘偷襲。

但是關羽也不懼馬超,因為馬超屬於寄人籬下,而關羽在荊州益州都屬於主場作戰,旁邊還有張飛趙雲掠陣,基本上沒有後顧之憂:狹路相逢勇者勝,馬超束手束腳,關羽無所顧忌,而兩將對決,生死只在一念之間,心有旁騖的馬超,有八成以上的可能會被關羽斬於馬下。

於是筆者得出一個結論,不知讀者諸君以為然否:如果關羽馬超在曠野荒郊像孫策太史慈那樣單挑,馬超勝;如果在成都演武場廝殺,馬超非死即傷——給劉關張趙一個面子,受點輕傷保住性命,對馬超來說也不算虧本丟臉。

當然,關羽跟馬超公平對決誰能獲勝,筆者說的也未必準確,還需要讀者諸君來下最後的結論:如果不考慮天時地利人和等非武力因素,兩人在同等條件下單挑,需要多少回合分出勝負?最終獲勝者又會是誰?

相關焦點

  • 如果葭萌關出戰的不是張飛,馬超能否打贏關羽?會不會輸給趙雲?
    張飛與馬超的葭萌關之戰最後打成了平手,雖然筆者極其不喜歡坑死了親爹和兩個弟弟的馬超,但也不能不承認:面對佔據天時地利人和的張飛,馬超能打成平手,
  • 關馬之戰武功不是決定因素:關羽入川生命危險為零,馬超必死無疑
    這件事在《三國演義》第六十五回「馬超大戰葭萌關,劉備自領益州牧」中有描述,在《三國志》卷三十六「關張馬黃趙傳」中也有記載,而且描述與記載基本一致,看來關羽要跟馬超打架確有其事,也真是被諸葛亮一封表揚信阻止了。關羽馬超沒打起來,這在劉備看來是萬幸,在很多讀者眼中卻充滿了遺憾:文無第一武無第二,手底下見真章,沒打過怎麼知道誰的武功更高?
  • 在正史中,張飛能擊敗曹魏名將張郃,為啥跟馬超聯手打不過曹洪?
    《三國志》《華陽國志》《漢末英雄記》等正史記載的張飛,也是「雄壯威猛,亞於關羽」的「萬人敵」,而且這個「萬人敵」的稱號,是曹魏和孫吳給的,並不是自吹自擂。但是看三國正史,我們也發現一個問題:張飛能痛打張郃,為什麼跟馬超聯手卻打不過曹洪?在討論這個問題之前,咱們先看兩段史料。史料一:「(建安二十二年)劉備遣張飛、馬超、吳蘭等屯下辯,遣曹洪拒之。
  • 打過架的朋友說:從三個細節能看出,葭萌關之戰馬超輸了張飛贏了
    筆者問了很多人,這其中包括懂武功者和不懂武功者,很奇怪他們的答案居然是相同的,有一位經常打架的朋友說得有鼻子有眼:從三個細節能看出,葭萌關之戰馬超輸了張飛贏了!這位朋友為什麼喜歡打架,咱們且不去管他,反正他是從街頭打架打到擂臺上,也算從不懂武功進化成了懂武功,他看小說,最感興趣的就是大將單挑——儘管他也知道,古代戰爭不是比武打擂,是很少有大將單挑的。
  • 孟子說:「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老師,您說錯了
    孟子說:「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有利的天時不如有利的地勢,有利的地勢不如眾人齊心協力。)孟子「天時」則指用兵作戰的時機、氣候等;「地利」是指山川險要、城池堅固等;「人和」指人心所向、內部團結等。孟子認為戰爭的勝負首先在於人心,其次在地利,最後才是天時。
  • 五虎上將單挑絕技:關羽三刀,黃忠神射,張飛趙雲馬超擅長什麼?
    咱們今天化繁為簡,各用三個字來概括五虎上將的武功技能和單挑絕技。比如扛過關羽三刀,馬超可以叫做跑不死。至於張飛黃忠趙雲該如何評價,咱們掰開揉碎慢慢聊。說句對武聖人不恭敬的話:看關羽單挑,總會想起程咬金和牛皋。程咬金和牛皋只會三招或三招半,所以關羽的戰鬥技能,可能也就是「關三刀」。
  • 正史中有答案:許褚敢打關羽馬超,為什麼在長坂坡不打張飛趙雲?
    許褚身高八尺腰大十圍,其形象跟倒拔垂楊柳的魯智深有一拼,他能倒曳雙牛,勇氣和力氣都足以自豪。但是我們看《三國演義》就會發現一個問題:許褚敢截擊關羽,也敢赤膊戰馬超,為什麼在長坂坡不打張飛趙雲?無論是在《三國演義》還是《三國志》,許褚的氣勢都壓了馬超一頭,那場惡戰,也是許褚主動下戰書挑起來的——馬超被許褚嚇退之後,並沒有想找回場子,是許褚不依不饒,這才把馬超逼到了牆角。
  • 葭萌關之戰張飛打不贏馬超,如果換成趙雲,他能打贏馬超嗎?
    玄德恐張飛有失,自披掛下關,直至陣前;看張飛與馬超又鬥百餘合,兩個精神倍加。玄德教鳴金收軍。二將分開,各回本陣。三國演義中,五虎上將是其中的戰力代表,他們武功高超,戰力卓絕。其中,張飛和馬超還爆發過大戰,不過一向勇猛的張飛,在兩百回合之後還是沒能打贏馬超,令人遺憾,畢竟張飛可是敢於挑戰呂布的主。那麼如果在葭萌關之戰中,把張飛替換成趙雲,他能打贏馬超嗎?
  • 赤壁之戰後,魏國佔天時,東吳據地利,蜀漢有人和,誰的優勢最大
    小潭說曹魏政權佔據當時的天時,那麼何為天時呢?小潭認為,當時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就是最大的天時。曹操乃當時雄才,他很清楚漢獻帝對他意味著什麼,即使自己不稱帝也可以行帝王之事,所以對於以漢臣自居的劉備和孫權來說,這就是他們的七寸,曹操大可以以天子之名要求他們去做些事,否則就是不忠於漢。有人肯定要說了,這漢室衰微,天子根本就是個傀儡,有用嗎?
  • 葭萌關之戰後,只剩三位名將敢單挑張飛,其中為何沒有呂布馬超?
    在《三國志》中,並沒有葭萌關之戰,馬超是到處都不受待見,走投無路之下才主動投靠劉備,劉備派督郵李恢去接收,並且名為給馬超增兵,實際是對馬超的西涼鐵騎進行了摻沙子式的整編。既然是以《三國演義》為依據,為了公平起見,敢單挑張飛的三國名將名單,就不把關羽黃忠趙雲列入其中了:戰友兄弟之間的單挑頂多就是切磋,如果張飛沒生氣,一個蜀漢小卒子也敢出來單挑,那不過就是遊戲而已。
  • 關羽不服要與馬超比武,倆人的武力值誰厲害?曹操這樣評價馬超!
    關羽對自己的武藝很有信心,當初馬超歸順劉備時,關羽聽說馬超武力超群,居然就想丟下荊州事務專門前往漢中找馬超切磋武藝,幸虧諸葛亮一封書信打消了關羽的念頭,諸葛亮的書信是這麼寫的「亮聞將軍欲與孟起分別高下。以亮度之,孟起雖雄烈過人,亦乃黥布、彭越之徒耳,當與翼德並驅爭先,猶未及美髯公之絕倫超群也。今公受任守荊州,不為不重;倘一入川,若荊州有失,罪莫大焉。惟冀明察。」。
  • 預測與天時地利人和神助
    關於天時地利人和神助的理解,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理解,但大體上是相同的。天時,就是時間因素,地理就是地域因素,人和就是人與人的因素,那麼神助呢?很多時候,這個神助就是一個容易誤解的地方,什麼是神?我的理解民族影響就是神,當然神一般都說的是已經去世的人。
  • 《鬼谷子》:天時地利人和,三者配合的時候,才能取得成功
    《鬼谷子》:天時地利人和,三者配合的時候,才能取得成功。凡事都講究天時地利人和,三者配合才能夠成功,缺一不可,因為天時地利人和這三者,每一個都取決都決定著成功與否的關鍵。這三者只有聖人才能夠做到,所以說謀略的時候要儘量做到周詳縝密,就必須選擇可以溝通志同道合的人進行論證,這就符合了地利和人和。結交朋友親密無間,事情要取得成功,天數也就是自然規律,這個就是所謂的天時,所以說天時地利人和三者配合,能夠保證一個事情的成功。在這一篇章中,藉由有鬼谷之中的揣摩之術,來表達天時地利人和對於一件事情的重要性。
  • 三國正史中,馬超「有信布之勇」,為何在季漢五大將中武功墊底?
    咱們今天說的,是與文治相對的武功,也就是比較關羽張飛馬超黃忠趙雲對季漢集團的軍事貢獻,以攻城略地斬將搴旗的記錄為標準。關羽的武功自不必說,水淹七軍擒于禁斬龐德威震華夏,連張飛也得承認關羽是劉備集團武將第一人。
  • 把正妹的三要素:天時、地利、人和
    孟子告訴我們:「打勝仗需要具備天時、地利、人和三要素」,這個道理同樣適用於把妹,那今天kimi老師就從實戰的角度去給大家一一講解。 天時: 小白:「微信上聊得好好的,妹紙不回我了,怎麼破?」
  • 三國演義出現前的三國高手:呂布關羽趙雲排不進前三,誰是第一?
    且不說趙雲能不能打過被關羽斬殺的文丑,也不提跟馬超大戰二百三十回合的許褚被張飛在數回合之內挑落馬下,就是在《三國演義》出現之前,三國排名前三的高手中,還真不包括呂布關羽趙雲,至於被很多人喜歡的馬超馬孟起,對不起,在諸葛亮眼裡,魏延就能對付得了。
  • 五子良將和五虎上將打起來誰會贏?
    演義中,從武力上看五虎將以關羽為首,五子良將以張遼戰力最高。關羽跟張遼,沒有直接交手的記錄,在演義裡,張遼還在呂布手下時,曾有一次差點跟關羽直接交手,那是在呂布被圍時,張遼奉命護送許汜、王楷出城去找袁術搬救兵,送完人之後,張遼在回城路上被關羽攔住,眼看兩人就要單挑,城裡高順引兵出現在關羽身後,接應張遼回城而去,單挑就這樣被攪黃。
  • 三國名將中的四位步戰高手:曹洪只能排第四,誰能跟典韋爭第一?
    如果按照正史記載,在後漢三國時期是很少有大將單挑的,除了呂布在長安城下單挑郭汜、關羽萬馬軍中斬顏良,其他的武將都很少有單挑記錄。但是在演義小說中,卻經常是以大將單挑決定戰爭的勝負,所有的小兵都是打醬油的:本方將領打贏了,就一擁而上痛打落水狗,本方將領打輸了,大家全都腳底抹油開溜。
  • 孫楠退賽事件,汪涵救場的兵法策略: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只有當你的行為符合天時地利人和,你才能通過這個行為得到你想要的結果。天時地利人和為成功三要素。天時是正確的時間、機遇,地利是正確的環境、條件,人和是自利利他的角度和身份定位,即正確的人做正確的事。「天時地利人和」通俗的解釋就是:正確的人在正確的時間正確的環境做正確的事。
  • 三國四大武功高手:一人獨戰關羽張飛魏延,一人跟張飛大戰三天一千回合不敗
    既然是說唱話本,那必然就是很生動精彩的,而最精彩的橋段,當然是某某跟某某大戰多少回合,也會根據戰績或明或暗地列出高手排名。咱們今天的話題,就是三國演義出現前、元朝平話中的三國四大高手:沒有呂布關羽馬超,趙雲也排不到首位,因為有一人曾獨戰關羽張飛魏延,還有一人跟張飛大戰三天不分勝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