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松贊幹布的妻子,唐朝文成公主和尼泊爾尺尊公主誰地位更高?

2021-01-09 小馬談今古

作為松贊幹布妻子,唐朝文成公主和尼泊爾尺尊公主誰的地位更高?

文成公主,唐朝宗室女,漢族。吐蕃尊稱甲木薩(藏語中「甲」的意思是「漢」,「木」的意思是「女」,「薩」的意思為神仙)。貞觀十五年文成公主遠嫁吐蕃,成為吐蕃贊普松贊幹布的王后。唐蕃自此結為姻親之好,兩百年間,凡新贊普即位,必請唐天子「冊命」。

尺尊公主,早期史料無記載,較晚出現的神話宗教書籍中才有記錄,又譯為作墀尊公主、赤尊公主、赤真公主、赤貞公主,或按梵文譯為波利庫姬、布裡庫提、毗俱胝。吐蕃神話傳說中的尼婆羅(吐蕃的附屬國,在現在的尼泊爾境內的一個古國)公主,遠嫁吐蕃贊普松贊幹布。

一直以來,文成公主和尺尊公主誰的地位更高,總有一些爭論。那麼到底哪一位公主才是吐蕃最有地位的女人,可以從以下6點比較。

1、松贊、文成、尺尊三人塑像

雖然一般情況下,松贊、文成、尺尊三人塑像的排列方式是松贊居中,文成公主在左,尺尊公主在右,按照佛教排序,左邊是比右邊尊貴的,如華嚴三聖中文殊菩薩地位就高於普賢菩薩,文殊菩薩是四大菩薩之首。

2、從娘家的背景來看

在古代,不管是王公貴族還是平民百姓,娶進來的媳婦地位有多高,和她的娘家勢力有著一定的關聯。

唐朝和親吐蕃,是在唐朝打贏了兩國之間的戰爭,而且唐朝正處在貞觀之治極盛時期的和親,是靠實力實現和平之后的上邦大國對小邦的和親,是為了安撫下邦小國的政策。

尺尊公主只是小國尼婆羅的公主,尼婆羅只是一個位於尼泊爾的吐蕃屬國,松贊幹布只是為了加強與泥婆羅的關係才娶來尺尊公主,恰恰好似大唐對吐蕃的安撫。

3、文獻記載

敦煌吐蕃文獻、吐蕃金石銘刻等吐蕃史料和漢人史料裡,都有松贊幹布娶文成公主,卻都沒有松贊幹布娶泥婆羅尺尊公主。僅有一些吐蕃小說如《西藏的觀世音》之類野史上有記載,甚至有些學者一直對歷史上有無尺尊公主這一人物都有爭議。由此看來,泥婆羅尺尊公主地位比較低。

4、從兩位公主在西藏的待遇

根據《舊唐書》《新唐書》等記載,松贊幹布在迎娶文成公主後,吐蕃松贊幹布特意為她築造城堡、建立宮室。

而關於松贊幹布為尺尊公主專門修築紅山宮一事,疑點甚多。吐蕃的《丹珠爾目錄》上,關於修建紅山宮的用途是這樣說的:「為發展先祖之基業,乃建紅山宮。」按照這個說法,紅山宮根本不是為迎娶尺尊公主修建的。

5、大小昭寺之爭

文成公主為了鎮伏「惡道之門」,在繞木齊建小昭寺安置釋迦牟尼十二歲等身像,這事不假。

大昭寺建造的目的是為了供奉尺尊公主從加德滿都帶來的釋迦牟尼8歲等身像。有人就據此認為大昭寺高於小昭寺,所以尺尊公主地位高。

小昭寺在西藏被稱為「惹冒切寺」,大昭寺稱為「祖拉康寺」,大昭小昭是漢人的稱呼,怎能證明兩位公主的地位?

不管此事真相如何,現在大昭寺內供奉的是文成公主的釋迦牟尼12歲等身像。而小昭寺供奉的是尺尊公主從尼泊爾帶去的8歲等身像。

6、後世紀念

西藏地區的人民都知道西安有尊曾開口講話的綠度母菩薩,在藏人心中,文成公主就是綠度母菩薩的化身。直到現在,藏人世世代代把文成公主視為菩薩,把她供奉在寺院中,萬民敬仰,受持香火。而尺尊公主就沒有這樣的待遇。

綜上所述,文成公主在吐蕃的地位要高於尺尊公。

相關焦點

  • 閒來讀史:文成公主真的是妾嗎?尺尊公主的真實地位如何?
    歐洲的國王與貴族可以有情婦,伊斯蘭教的男子可以娶四個地位相等的妻子,只有像朝鮮、日本等深受中國文化影響的地方,才會在正式的「皇后」「王后」以下,再有「嬪妃」,算是「妾」。吐藩地區在文成公主入藏以前,受到中原文化影響不深,也沒有任何證據表明,吐藩有「妻」與「妾」的分別。誠然,松贊幹布的妻子不止一人,眾多妻子的地位也不盡相當,但是並不是只有一個「正妻」,其他都稱為「妾」。
  • 文成公主入藏多年無子無寵,如丫鬟般伺候松贊幹布?
    ——雨果 文成公主原本是李唐遠支宗室女(多猜測為江夏郡王李道宗女兒。李道宗是唐高祖李淵的堂侄,因戰功被封為任城王,他的女兒就生在任城。史書中沒有記載),唐太宗貞觀十四年(640年),太宗李世民封李氏為文成公主並於次年遠嫁吐蕃,成為吐蕃贊普松贊幹布的王后。唐蕃自此結為姻親之好,兩百年間,凡新贊普即位,必請唐天子「冊命」。
  • 松贊幹布去世後,文成公主還孤獨生活了30年,她為何不回唐朝
    (松贊幹布) 當然了,除了不容易回來以外,文成公主沒有申請回來,可能也是她自己不願意再回來了。 文成公主到吐蕃去以後,松贊幹布專門修了富麗堂皇的布達拉宮給她居住,而且無論在封號,還是待遇上,給予她的都是極高的。 松贊幹布作為吐蕃首領,他對能夠娶到文成公主是非常高興的。最初他向唐朝求親,可是被唐朝給拒絕了。這使得他很不高興,認為是吐谷渾王在中間搗鬼,於是出兵進攻吐谷渾,同時還進攻党項、白蘭羌等地。
  • 文成公主入藏後受到了虐待,在宮廷中靠裝瘋才度過了後半生?
    文成公主下嫁給松贊幹布事件中有幾個細節要注意:一、《文成公主進藏》中說:「吐蕃有個年輕的首領,叫松贊幹布,他聽說唐朝皇帝有個女兒叫文成公主,既漂亮又聰明,就派大臣到唐朝去求婚。」弄贊(即松贊幹布)聞突厥、吐谷渾並得尚公主,乃遣使齎幣求昏(即婚),帝不許。」松贊幹布於七年前請求迎娶唐朝公主,是因為他得知突厥、吐谷渾都能娶到唐朝公主,自認為吐蕃政權的國力和地位不次於二者,故而請求迎娶唐朝公主,那是想得到與突厥、吐谷渾平等的政治地位,非是聽說文成公主「既漂亮又聰明」。另外,松贊幹布到唐朝求婚,並未指定具體要娶誰,只要是公主就行。而文成公主也並不是唐朝皇帝李世民的女兒。
  • 文成公主為松贊幹布守寡30年,她什麼不回娘家大唐?
    文成公主並不是唐太宗的親生女兒,而是一位宗室之女,關於她和親之前的記載並不多,多猜測她的父親是唐高祖李淵的堂侄,也就是與唐太宗是堂兄弟關係。貞觀十四年時,文成公主被冊封,待嫁沒多久就隨使團入藏。松贊幹布能夠迎娶文成公主,並不是簡簡單單一帆風順的,是費了一番周折的。
  • 松贊幹布去世後,文成公主在吐蕃的情況如何?
    但松贊幹布沒有想到的是自己會這麼快繼承贊普之位,唐貞觀三年,因為朗日松贊沒有處理好新舊貴族之間的關係,導致舊貴族起兵內亂殺死了朗日松贊。作為欽定的繼承人松贊幹布臨危受命登上贊普之位,此時的松贊幹布只有十二歲,但其表現出來的狀態又遠不像是十二歲的少年所為。
  • 唐朝鼎盛時期,文成公主入藏是怎麼回事?給後世帶來了什麼影響?
    松贊幹布十分羨慕唐朝的文化想要學習。於是在634年(唐貞觀八年),派出第一批使臣訪問長安,唐朝也派遣使臣到吐蕃進行回訪。這就是現如今所說的禮尚往來,是漢藏兩族友好關係的良好開端。因此,松贊幹布連著幾次派其身邊的親信大臣帶著珍貴的禮物來到長安,請求兩國結為連理,唐太宗都沒有允許。
  • 國家寶藏——文成公主入藏
    在當時西南地區的青藏高原上出現了一個強盛的吐蕃政權,吐蕃王松贊幹布在634年派使者到長安,並希望和唐朝建立友好關係,松贊幹布從小就精通騎馬射箭擊劍等各種各樣的武藝,而且有非常高的文化素養,還會寫詩歌,土蕃人都十分愛戴他。
  • 文成公主入藏後生活如何
    松贊幹布的這種求親方式,自然是引起了唐朝的反感,吐蕃內部也紛紛表示不滿,反對和大唐戰力的比較。最終松贊幹布還是選擇認慫,乖乖遣祿東贊到長安謝罪,帶來了黃金五千兩和其它禮物,並再次請婚。這次吐蕃表現出了誠意,也認同了唐朝的宗主地位與權威,所以唐太宗點了頭,答應將文成公主嫁與松贊幹布。
  • 楊紫《國家寶藏》「文成公主」扮相上熱搜,你知道文成公主在藏族人民心中的地位嗎?
    雖然歷史上,佛教在四世紀時就已經傳到過西藏(拉坨坨日年贊,松贊幹布祖先,在位時曾有天降佛寶的傳說)。七世紀,文成公主入藏時,佛教進一步在西藏大規模流行起來,這也得益於松贊幹布想借佛教打擊信仰苯教的貴族,以此加強王權。
  • 文成公主劇場定了開演時間:6月1日不見不散!
    公主懷著美麗的遐想,與松贊幹布在夢中相會。百姓們用歡快的「諧欽」舞蹈,歌頌松贊幹布的豐功偉績;用盛大的「打阿嘎」,為他迎娶大唐公主表達祝福。松贊幹布再次派人到唐朝,提出要娶一位唐朝公主,遭到唐太宗的拒絕。由於當時吐谷渾王諾曷缽入唐朝見,吐蕃特使回來後便告訴松贊幹布,聲稱唐朝拒絕這個婚約是由於吐谷渾王從中作梗。
  • 唐朝的公主傳奇:公主的故事裡,不一定都有王子
    說到松贊幹布,不知道是不是有人和我一樣總覺得他是一個中年大叔。然而事實上,人家十三歲就繼承王位,十六歲平定內亂統一吐蕃,是個絕對年輕有為的大好青年。等他長到十八歲的時候,國家差不多穩定了,他開始準備和唐朝建交,於是派使者去長安向太宗問好,太宗也派了使者去吐蕃回禮。
  • 文成公主之歌劇小插曲
    《文成公主》歌劇演出現場之前上初中、高中時候的歷史已經忘得差不多了。之前學到的大唐和親及文成公主的一些事兒已經忘得差不多了。但是經過這一次文成公主歌劇的排練和演出。又一次記起了大唐時期及文成公主和親的一些事兒。
  • 布達拉宮中有一觀音像,被藏地百姓譽為是松贊幹布的化身
    位於西藏拉薩西北部的馬布日山的布達拉宮最初建造的是從姻緣開始的,根據《敦煌吐蕃歷史文獻》,吐蕃王朝的第32代贊普松幹布在拉薩巡迴,之後,仰慕大唐的貞觀之治,想娶大唐公主做妻子,得到大唐皇帝的許可,為了風光迎來了文成公主,松贊幹布決定修理「布達拉宮」。
  • 九千裡川藏路雲和雪;從大型實景劇《文成公主》看文化融合
    站立石梯中部,仰頭望去,劇場宏門上方霓虹閃爍,映出「文成公主劇場」字樣,被鉛灰色群山背景襯託得驕傲異常。劇情背景概述:崛起於藏河(今雅魯藏布江)中遊雅隆河谷地區的松贊幹布松贊幹布稱霸西藏後,多次遣使前往唐朝求婚,欲取唐朝一公主為妻。被唐太宗幾番拒絕後,便率兵入侵唐朝,被我大唐牛進達將軍擊潰,後退守原址,遣使謝罪,並派大論薛祿東贊攜黃金五千兩及大量其他珍寶來正式下聘禮求婚。同時來長安求娶文成公主的還有波斯、霍爾、格薩和印度等處的使團。
  • 楊紫飾演這位公主,如何促成歷史上最成功的和親
    而之後使者回來告訴松贊幹布,聲稱唐皇帝拒絕這個婚約主要吐谷渾王從中作梗。 隨後到了唐貞觀12年,松贊幹布就找機會出兵擊敗吐谷渾、党項、白蘭羌,隨後很快到了唐朝松洲的邊界,揚言若不和親,便親自帶領這些士兵入侵大唐。
  • 古今「穿越」生動再現文成公主、松贊幹布的民族融合「愛情傳說」,4月8日湯顯祖大劇院3D大型情景秀《古道傳奇》炫麗開演
    該劇以「情景秀」為主要表現形式,演出匯集了舞蹈、歌唱、雜技、魔術等多種藝術形式,配合視頻、大幕投影等高科技手法整場演出突出瑰麗雄奇的色彩,充使觀眾「一幕走千裡,一劇知古今」。文武百官與侍衛款款前出,氣勢恢宏。文成公主身披霓裳西出長安踏上和親之路,開啟千古古道傳奇 第一回 古道連天青海碧,三江脈動萬物靈
  • 唐朝安定,依靠的是和親,文成公主遠嫁後不受重視,守寡多年
    其中最出名的就是文成公主和親了,這段歷史被許多史書過於美化,吹捧得天上有地上無,那麼事實到底如何呢?一、吐蕃請求和親被拒生怨唐朝是當時世界上最強盛富庶的國家之一,女性地位顯著提高,可以自行決定婚姻是否繼續。當時的唐朝名聲大噪,與亞洲歐洲許多國家都有來往,唐朝後海外也稱中國人為「唐人」,還建造了唐人街。
  • 【圖片故事】《文成公主》實景劇 800人演繹1300年前愛情故事
    以拉薩自然山川為背景,在高原聖域的璀璨星空下,講述了大唐文成公主與吐蕃王松贊幹布和親的故事。在文成公主曾經紮營的拉薩慈覺林村,循著公主的足跡,叩響歷史的回音,把時光推回到1300多年前 ,再現了文成公主歷經艱險的漫漫徵途和曲折起伏的心路歷程,演繹出大唐盛世的愛情傳奇,傳唱了漢藏和美的動人史詩。(攝影:鳳凰旅遊 張珺楠)
  • 楊紫唐裝演繹「文成公主」
    「當代文成公主」為愛情選擇西藏 唐朝貞觀年間,文成公主遠赴藏地,嫁給松贊幹布,為漢藏民族之間的友好和平、經濟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貢獻。本期節目中,法王洞文成公主像的前世傳奇便將講述文成公主在面對格布加等王族大臣的刁難和質疑時,如何憑藉自己的聰明與堅韌獲得藏民認可的故事。值得一提的是,飾演文成公主的楊紫與拉薩還有著頗深的淵源。她透露,自己的姥爺曾是援藏工程師,媽媽的童年也是在拉薩度過的。沿著姥爺和媽媽的足跡去到布達拉宮的楊紫,為這次演繹做了哪些額外的功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