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贊幹布去世後,文成公主還孤獨生活了30年,她為何不回唐朝

2020-12-25 騰訊網

松贊幹布去世以後,文成公主還在吐蕃孤獨地生活了30年的時光,後來因為患天花病去世。如果不是遇到天花,文成公主可能還會生活更長的時間。樹高千丈,葉落歸根。一個人年邁的時候,肯定是希望回到自己故鄉的。而且唐朝也有和親公主回來的情況。比如唐憲宗的女兒太和公主遠嫁回鶻,20年後就回到了唐朝。那麼,在吐蕃孤獨生活了30年的文成公主,為什麼沒有申請回到唐朝呢?

(文成公主)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先得來看一段傳說故事。

故事講的是當年文成公主離開長安前往吐蕃的過程中,非常思念自己的父母。當然了,他思念的父母,肯定不是唐太宗夫婦,因為他其實只是一個宗室女,而且他的父母究竟是誰,歷史上也沒有明確的記載。說她是李淵堂侄李道宗的女兒,也是一種猜測。而文成公主一出去就思念自己的父母,由此也可以看出,文成公主對遠嫁吐蕃有多麼不情願。

話說文成公主思念父母,於是就拿出那面臨別時父母送給她的寶鏡。因為她離開的時候,父母曾對她說,如果想父母,就拿出這面寶鏡看,然後就能在寶鏡中看到父母了。從這個細節實際上我們也可以看出,當時文成公主有多麼不舍,而他的父母對她經過怎樣的勸說。不過,等到文成公主拿出寶鏡看的時候,她從寶鏡中看到的並不是父母,而是自己憔悴的容顏。於是文成公主非常生氣,把寶鏡扔在地上摔碎了。這寶鏡一扔在地上,立刻就化作了一座山,也就是日月山。這座日月山阻隔在通往東方的道路上,河水流到那裡後,又倒了回來。

這個傳說故事其實想告訴我們的是,連河水都會返回來,文成公主怎麼可能再回到唐朝呢?

這說明,嫁出去和親的公主,雖然也有像太和公主那樣回來的,但畢竟只是少數,絕大多數公主是一去不復返的。而且太和公主之所以能夠回來,根本原因還是因為她是皇帝唐憲宗的女兒,皇帝為她開了小灶。像文成公主這種只是宗室女,連父母在歷史上都沒有明確記載的人,回來的可能性是很小的。

(松贊幹布)

當然了,除了不容易回來以外,文成公主沒有申請回來,可能也是她自己不願意再回來了。

有人可能不理解,文成公主嫁出去的時候,萬般不舍,為什麼又說她不願意回來呢?

這與文成公主在吐蕃的地位有莫大的關係。文成公主雖然是一個宗室女,但是她在吐蕃是受到了高度尊敬的。為什麼這麼說呢?

首先,松贊幹布對文成公主極為寵愛。

文成公主到吐蕃去以後,松贊幹布專門修了富麗堂皇的布達拉宮給她居住,而且無論在封號,還是待遇上,給予她的都是極高的。

松贊幹布作為吐蕃首領,他對能夠娶到文成公主是非常高興的。最初他向唐朝求親,可是被唐朝給拒絕了。這使得他很不高興,認為是吐谷渾王在中間搗鬼,於是出兵進攻吐谷渾,同時還進攻党項、白蘭羌等地。後來唐朝出兵打敗了他,他知道了唐朝的厲害,因此再次向唐朝求親。由此可見,他對唐朝有多麼的仰慕,對娶唐朝公主,心情有多麼的急迫。

所以一旦娶到了,他自然是百般寵愛的。

(文成公主和松贊幹布)

其次,文成公主在吐蕃有很大的話語權。

松贊幹布在世的時候,他在很多事情上,都會聽從文成公主的要求。根據歷史記載,文成公主不喜歡把臉塗得花裡花哨的風俗,因此松贊幹布也就在全國取消了這種風俗。文成公主不喜歡穿吐蕃的服飾,因此松贊幹布也就脫下了氈裘,改穿唐朝人穿的絲綢等等。

松贊幹布去世後,文成公主在吐蕃依然具有很大的話語權,畢竟她是來自唐朝的公主,又是松贊幹布最寵愛的妻子,因此後世都聽她的話。

有這樣的地位,文成公主當然不願意失去了。

第三,整個吐蕃人把文成公主當神一樣看待。

別的不說,我們只需要看看那時候,吐蕃各地給文成公主修了多少神像,建了多少神廟就明白了。文成公主帶到吐蕃的一切物品,都成了神物,後來都被供奉了起來。從這裡可以看出,文成公主受到的尊敬有多大。

第四,文成公主把吐蕃改造成了第二個故鄉。

說這裡是第二個故鄉,不僅僅是說文成公主在吐蕃生活的時間很長,更重要的是,文成公主對這裡進行了漢化。她當時建議松贊幹布派人到長安學習唐朝的詩書禮儀,回到吐蕃後移風易俗。松贊幹布按照她說的做,對改造吐蕃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唐朝人陳陶在他的詩歌《隴西行》,專門寫了一句:「自從貴主和親後,一半胡風似漢家。」這句話正可以說明,文成公主對吐蕃改造的成功。

正因為有這些原因,文成公主最終就不願意回到唐朝了。

(參考資料:《新唐書》《舊唐書》等)

相關焦點

  • 松贊幹布去世後,文成公主在吐蕃的情況如何?
    文成公主在松贊幹布去世後又在吐蕃生活了整整三十年,這三十年中文成公主可是半點委屈都沒受,為啥?因為松贊幹布為了迎娶文成公主,差點是葬送了吐蕃王朝。松贊幹布是吐蕃王朝的第33任贊普,贊普的意思我們可以理解為國君,吐蕃王朝在松贊幹布這一代也是得到了極大的擴張。
  • 文成公主為松贊幹布守寡30年,她什麼不回娘家大唐?
    文成公主並不是唐太宗的親生女兒,而是一位宗室之女,關於她和親之前的記載並不多,多猜測她的父親是唐高祖李淵的堂侄,也就是與唐太宗是堂兄弟關係。貞觀十四年時,文成公主被冊封,待嫁沒多久就隨使團入藏。松贊幹布能夠迎娶文成公主,並不是簡簡單單一帆風順的,是費了一番周折的。
  • 文成公主入藏後生活如何
    松贊幹布在松州發起進攻,反而被大唐輕鬆打敗了,甚至戰鬥中大唐的主力軍都還沒出手,松贊幹布就已被嚇得退兵,不敢與唐交戰。為了娶一個公主,不惜向強大的唐朝兵戎相向,這要放在言情小說裡,一定是段驚天動地的愛情故事。可惜歷史是現實,松贊幹布是出於明確的目的才這樣選擇的,並且那時候,他甚至都還不知道文成公主長什麼樣呢。
  • 唐朝鼎盛時期,文成公主入藏是怎麼回事?給後世帶來了什麼影響?
    於是文成公主開始教吐蕃人推行曆法。文成公主篤信佛教,而松贊幹布在她的帶領下,提倡佛教,並在邏些(今拉薩)為其修建了大昭寺。而當時吐蕃的農業技術還比較粗糙,土地不平整,不打畦,田地之間也沒有縱橫交錯的小路。而漢族的農業技術傳入後,吐蕃的勞動人民種地開始挖畦溝,田野之間的小路更是縱橫交錯,這樣大大提高了糧食的產量。
  • 國家寶藏——文成公主入藏
    在他的父親去世不久之後,吐蕃貴族發起了叛亂,企圖奪取其政權,可年輕的松贊幹布冷靜地面對著這複雜的形勢,憑藉著超常的智慧和勇敢很快就平定了這些叛動。松贊幹布派使者到長安,一方面是想學習唐朝的先進文化,另一方面則是準備向唐朝皇室求親,但唐太宗並沒有立馬就答應,吐蕃使者擔心回去後會被松贊幹布怪罪,於是就對松贊幹布撒了謊,也就引發了吐蕃和唐朝的矛盾,雙方打了幾仗,但最後又做下來進行了和平談判。
  • 文成公主入藏後受到了虐待,在宮廷中靠裝瘋才度過了後半生?
    文成公主聽了,剪了一把羊毛撒在地上,就走過去了。大家說,因為文成公主撒了這把羊毛,所以路納這個地方的牛羊一直都長得又肥又壯。文成公主到了達尤龍真這個地方的時候,可惡的烏鴉飛來說了壞話。它問:「公主,你要到哪兒去呀?」 文成公主說:「我要去找松贊幹布。」「哎呀,松贊幹布已經死了,你還去幹什麼?」公主聽說松贊幹布死了,心裡有說不出的難過。
  • 作為松贊幹布的妻子,唐朝文成公主和尼泊爾尺尊公主誰地位更高?
    作為松贊幹布妻子,唐朝文成公主和尼泊爾尺尊公主誰的地位更高?文成公主,唐朝宗室女,漢族。吐蕃尊稱甲木薩(藏語中「甲」的意思是「漢」,「木」的意思是「女」,「薩」的意思為神仙)。貞觀十五年文成公主遠嫁吐蕃,成為吐蕃贊普松贊幹布的王后。
  • 文成公主劇場定了開演時間:6月1日不見不散!
    自2013年8月首演大型藏文化史詩劇《文成公主》以來,經過幾年的升級和打磨,2020年最新的文成公主劇場演出將於2020年6月1日開演(今年首場演出)。去過西藏的朋友都知道這個劇場的演出真的很驚豔,那麼這個文成公主演出有什麼看點?為什麼這麼多人喜歡去看這個藏文化史詩劇?來聽藏域給大家娓娓道來。
  • 唐朝安定,依靠的是和親,文成公主遠嫁後不受重視,守寡多年
    其中最出名的就是文成公主和親了,這段歷史被許多史書過於美化,吹捧得天上有地上無,那麼事實到底如何呢?一、吐蕃請求和親被拒生怨唐朝是當時世界上最強盛富庶的國家之一,女性地位顯著提高,可以自行決定婚姻是否繼續。當時的唐朝名聲大噪,與亞洲歐洲許多國家都有來往,唐朝後海外也稱中國人為「唐人」,還建造了唐人街。
  •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系列:松贊幹布
    當時唐朝正致力於重新統一全國的大業,各民族的領袖人物在這一歷史潮流的推動下,紛紛歸附於被尊稱為「天可汗」的唐太宗李世民。松贊幹布也十分仰慕盛唐的文明。為了加強和唐朝的關係,學習中原地區的先進文化,貞觀八年(634年),他遣使者來唐朝入貢,並向唐太宗提親……唐太宗決定將文成公主嫁給松贊幹布。初唐畫家閻立本的《步輦圖》,描繪的正是唐太宗接見吐蕃使者祿東贊來迎文成公主入藏時的情景。
  • 文成公主入藏多年無子無寵,如丫鬟般伺候松贊幹布?
    ——雨果 文成公主原本是李唐遠支宗室女(多猜測為江夏郡王李道宗女兒。李道宗是唐高祖李淵的堂侄,因戰功被封為任城王,他的女兒就生在任城。史書中沒有記載),唐太宗貞觀十四年(640年),太宗李世民封李氏為文成公主並於次年遠嫁吐蕃,成為吐蕃贊普松贊幹布的王后。唐蕃自此結為姻親之好,兩百年間,凡新贊普即位,必請唐天子「冊命」。
  • 唐朝的公主傳奇:公主的故事裡,不一定都有王子
    公元618年,李淵稱帝,她被封為平陽公主,可惜的是,六年後她便去世了。她去世後,李淵下詔,要在她的葬禮上加「前後部羽葆鼓吹、大輅、麾幢、班劍四十人、虎賁甲卒」。沒眼力勁的太常卻奏議說:女人下葬用鼓吹,不合禮制。李淵卻說:鼓吹是軍樂,我女兒當年親自帶兵助我打天下,不用軍樂下葬用什麼!平陽公主去世後諡號為「昭」,也足見李淵對她的重視。
  • 楊紫飾演這位公主,如何促成歷史上最成功的和親
    隨後到了唐貞觀12年,松贊幹布就找機會出兵擊敗吐谷渾、党項、白蘭羌,隨後很快到了唐朝松洲的邊界,揚言若不和親,便親自帶領這些士兵入侵大唐。 而唐朝這邊當然也不是好惹,立馬唐軍先鋒隊擊敗了吐蕃軍。
  • 《文成公主》:千年故事的千場演出
    新華社拉薩4月22日電(記者李鍵、王學濤)拉薩河南岸的寶瓶山,在沉寂了近半年後,夜晚再次光彩絢麗,與對面燈火輝煌的布達拉宮遙相呼應。一山一宮,共同守望著一段流傳千年的愛情故事。1300多年前,唐朝文成公主下嫁吐蕃,途中在次角林紮營休息,並將身旁的山頭命名為寶瓶山。
  • 閒來讀史:文成公主真的是妾嗎?尺尊公主的真實地位如何?
    先弄清吐藩地區有沒有「妾」這個設置,再來討論文成公主是不是妾吧。「妾」,幾乎是中國古代特有的一種婚姻制度,在一夫一妻之外,再有幾個女性性伴侶,統稱為「妾」。中國以外的其他地方,很少有「妾」。吐藩地區在文成公主入藏以前,受到中原文化影響不深,也沒有任何證據表明,吐藩有「妻」與「妾」的分別。誠然,松贊幹布的妻子不止一人,眾多妻子的地位也不盡相當,但是並不是只有一個「正妻」,其他都稱為「妾」。與迎娶文成公主幾乎同時,松贊幹布還迎娶了尼泊爾尺尊公主。當然,兩者都是政治婚姻,文學作品與民間傳說中「松贊幹布與文成公主的愛情故事」毫無歷史可信度。
  • 嫁70歲老漢難有子嗣,最終守寡31年的她,卻藏了成噸金銀珠寶在布達拉宮……
    今天,寶姐想和大家一起穿越歷史長河,見證這位唐朝和親公主、松贊幹布王后――文成公主的傳奇一生。她被藏人奉為神明?縱觀中國歷史,我們就會發現有著兩條主線:一條是戰爭史,另一條則是和親史。而文成公主就是和親公主中,成就最為卓越的一位。不過,她原本不是公主,雖然也是唐朝皇帝的親戚,但只是一位親王的女兒。
  • 吐蕃王朝曾輝煌一時,還佔領了唐朝不少土地,最終是怎麼滅亡的
    松贊幹布崛起後,極力想獲得中原國家的認可。而恰好在那時候,中原國家也建立了統一的王朝大唐。松贊幹布向唐朝求婚,想娶唐朝公主。但是唐朝拒絕了他。於是他一怒之下,就進攻吐谷渾、党項、白蘭羌等地。唐朝派軍打擊松贊幹布,把松贊幹布打敗了。松贊幹布知道了唐朝的厲害,存心歸順,又向唐朝求婚。於是唐朝把宗室女文成公主嫁入西藏。
  • 【圖片故事】《文成公主》實景劇 800人演繹1300年前愛情故事
    以拉薩自然山川為背景,在高原聖域的璀璨星空下,講述了大唐文成公主與吐蕃王松贊幹布和親的故事。在文成公主曾經紮營的拉薩慈覺林村,循著公主的足跡,叩響歷史的回音,把時光推回到1300多年前 ,再現了文成公主歷經艱險的漫漫徵途和曲折起伏的心路歷程,演繹出大唐盛世的愛情傳奇,傳唱了漢藏和美的動人史詩。(攝影:鳳凰旅遊 張珺楠)
  • 九千裡川藏路雲和雪;從大型實景劇《文成公主》看文化融合
    他一統西藏後,成為贊普,建立了吐蕃王朝。松贊幹布稱霸西藏後,多次遣使前往唐朝求婚,欲取唐朝一公主為妻。被唐太宗幾番拒絕後,便率兵入侵唐朝,被我大唐牛進達將軍擊潰,後退守原址,遣使謝罪,並派大論薛祿東贊攜黃金五千兩及大量其他珍寶來正式下聘禮求婚。同時來長安求娶文成公主的還有波斯、霍爾、格薩和印度等處的使團。
  • 楊紫飾演文成公主,額間花鈿惑人心,滿臉肉感卻意外讓人覺得高級
    短片中不僅回顧了前兩季的經典畫面,還公布了首發嘉賓,其中就有很多大家臉熟的面孔,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楊紫了。這次楊紫擔任的角色是國寶守護人,她在短片中講述的是關於唐代文成公主的故事。大家都知道文成公主在歷史上是個知書達禮,又十分勇敢的女性。她不避艱險,遠嫁吐蕃,為促進唐蕃間經濟文化的交流,增進友好親密關係做出了很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