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款市售嬰兒配方奶成分分析和排名

2021-01-22 夏天的陳小舒

在寶寶一歲以前,如果無法實現母乳餵養,為了保證寶寶獲得充足營養,嬰兒配方奶是母乳唯一靠譜的替代品。


一直以來都有很多讀者給我留言,想知道究竟應該如何挑選嬰兒配方奶,在挑選配方奶的時候需要重點關注哪些成分。


為了搶佔市場,奶粉廠商們使出渾身解數拼命宣傳、瘋狂暗示,比如:喝了最聰明、喝了長得高、專為中 國寶寶體質設計、添加了某某配方,最適合寶寶嬌嫩腸道……


事實上,這些宣傳滿滿都是套路。


當你選擇了配方奶,再糾結選哪種配方奶已經沒什麼意義了。所有的配方奶都不好,是有長期健康風險的母乳替代品。



嬰兒配方奶的配方是一類高度標準化的產品,它受到了嚴格的成分限制,根本沒有哪一種配方奶能夠甩另一種「幾條街」。


只要是在我國正規渠道售賣的一段嬰兒配方奶,都必定是符合我國*嬰兒配方食品國*家*標*準(GB10765-2010)的。不同品牌之間的成分差異不大。就算奶粉廠商使勁宣傳其產品有什麼不得了的高端成分,他家的配方奶與別家的配方奶之間實際上也大同小異


另一方面,大家也不必對我國的配方奶標準缺乏信心。我國的標準與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的標*準(CODEX STAN 72-1981),以及美國、歐盟、澳新的標準幾乎沒有差異,甚至對一些成分有更精確的限制,這在一定程度上迴避了出現不好配方的可能性。

翻看嬰兒配方食品國家標準,可以發現裡面把配方奶的成分首先劃分為兩個大類:必需成分可選擇性成分。


實際上在選配方奶的時候,最需要比較的成分其實是蛋白質、鐵和亞油酸與α-亞油酸的比例,都是屬於必需成分這個類別中的。


必須成分裡的其他糖類、脂肪類、維生素礦物質等,雖然不同的配方奶也差別,但是後面會具體講,因為沒有科學證據表明這些差異是有意義的,所以不是我們對比挑選的重點。


還有一些明確不夠好的成分,比如白砂糖、葡萄糖,後文也會指出,挑選時最好排除掉含有這些成分的配方奶。但是它們也不是我們對比的重點,因為在配方奶競爭這麼激烈的今天,幾乎已經沒有配方奶會添加已知的、不好的成分。


我這次的測評,主要是按照目前有科學證據支持、可能會對寶寶健康造成影響的三個成分,蛋白質、鐵和亞油酸與α-亞油酸來對比分析的。按照重要性,給了宏量營養素蛋白質最大的權重(五星)微量元素鐵次要的權重(三星)給科學依據不夠充分的脂肪酸比例(兩星)的權重,給最終整理出了下面這張推薦指數表:


▲表1. 配方奶測評總表。

蛋白質5☆+鐵3☆+脂肪酸比例2☆=10☆


註:1. ※代表半顆星。

2. 所有成分均為100ml奶液中的含量。成分欄顏色越深越推薦。

3. 價格按100g奶粉單價算,價格越高,標註越紅。


選擇性成分,如DHA、乳鐵蛋白、益生菌、益生元,我在後文也會詳細講到有關它們的研究,以及為什麼不納入主要評價標準之中。


大家可以把它們作為一款配方奶的「附加值」來挑選。即挑選配方奶時,得「抓大放小」。先挑重要的、切實影響健康的成分,再挑證據不足,但可能對寶寶有額外好處的成分。


本文分析了50款0-6個月寶寶的配方奶的配方,希望能幫助大家發現其中真正有價值的差異,為選奶粉糾結的朋友提供參考。



為了方便大家檢索,我按名稱A-Z給配方奶編了號,想要了解特定產品的可以通過下面這張檢索表來找到它的編號



因為寶寶最終喝的是奶液,而不是奶粉。參考母乳,大多數研究是按照100毫升衝調好的奶液中各成分的含量來評估的,因此我在表格中將所有的配方奶的成分單位換算成了每100毫升奶液中的營養含量,以便進行對比(國內很多奶粉是按100g奶粉中成分含量來標註的)。


大多數配方奶只標了100g奶粉對應營養成分的含量,但我們需要看的其實是100ml衝調好的奶液所對應的營養。


我是怎麼換算的單位呢?以蛋白質為例,100g奶粉中所含蛋白質為10.6g,衝100ml奶液需要13.2g奶粉:


▲每100g奶粉中蛋白質含量為含10.60g,

喜寶倍喜(1段)


那麼,每100ml奶液中蛋白質含量=每100g奶粉所含蛋白質(g)÷100×每100毫升奶液所含奶粉量:


喜寶倍喜(1段)每100ml奶液中蛋白質含量:10.6÷100×13.2=1.40g


另外,如果沒有標明在衝調100ml奶液所需奶粉量,一般默認3勺(約4.4g的量勺)奶粉+90ml水=100ml奶液。


▲該配方奶平勺奶粉約4.3g,

每3勺+90ml水=100ml奶液,飛鶴星飛帆(1段)


因為絕大多數配方奶衝調100ml奶液所需奶粉量都在12.9g~13.2g之間,差別非常小,所以不會對我們的測評結果造成影響。


在接下來的測評中你會看到:


顧名思義,必需成分就是嬰兒生長發育所必需的,也是每一罐配方奶必須要含有的成分,包括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和礦物質五個類別。


每一個必需成分的含量都必須在一定範圍內,有相應的最小值和最大值。我國市面上銷售的合格奶粉,都具有這些必需成分,並且成分含量都在規定範圍內。


絕大部分的必需成分只要在國家規定的範圍內,高低其實無所謂。沒有科學證據表明,哪一種成分稍微多一點或者少一點會更有利於寶寶的生長發育。


我們在生活中如果想說某種富含蛋白質的食物特別好,往往會特別強調那是「高蛋白的」。 然而,「高蛋白」絕不是以「模仿母乳」為終極目標的嬰兒配方奶粉所追求的。


人乳中的蛋白質屬於哺乳動物裡蛋白質含量最低的一端。而配方奶多以牛奶為原料,牛奶的蛋白質含量比母乳高出3倍左右:  人類母乳中的蛋白質含量是每100毫升1-1.1克,而牛奶中的蛋白質含量是每100毫升3.3克。如果新生兒直接喝牛奶,其尚未發育完全的胃腸道將難以消化吸收,並且加重腎臟負擔,所以配方奶在生產過程中必須儘量降低蛋白質的含量。


但是,由於配方奶的蛋白質吸收不如母乳中國的蛋白質,所以,要滿足嬰兒的基本胺基酸需求,要求配方奶的蛋白質含量略高於母乳。


但是研究發現,在符合國家標準的前提下(能滿足嬰兒發育所需),蛋白質含量更接近母乳的配方奶餵養的嬰兒有更健康的體重——更瘦!


對比起,這可能不符合很多人的預期,用配方奶把寶寶餵胖不是理想的結果。



已有越來越多證據顯示,0~2歲時的蛋白質攝入可能與成年後肥胖及慢性病風險有關。


據估計,配方奶餵養的嬰兒每天比母乳餵養的嬰兒多攝入每公斤體重~0.5克的蛋白質。有關嬰兒餵養和發育的研究發現,與配方奶餵養相比,母乳餵養的嬰兒在12個月時更瘦,這意味著嬰兒的體重更健康(不會更矮)。


有關於蛋白質水平配方奶的隨機對照試驗也顯示,更高蛋白質含量的配方奶會導致嬰兒更重;而低蛋白質含量配方奶組的小朋友體重和母乳餵養組沒有顯著差別。


另外,通過長期追蹤,研究人員發現,低蛋白質配方奶在預防肥胖的同時,並不會對孩子的認知功能發育造成負面影響,因此認為低蛋白質配方奶是安全的。


基於這些科學證據,許多歐洲的配方奶粉品牌改進了他們的配方,把總的蛋白質含量降低了。


另外,也有專家基於科學證據建議,應降低現行配方奶粉標準中的蛋白質含量上限值,從而使配方奶粉可以帶來更接近母乳餵養的生長效果,減少未來肥胖和慢性病的風險。


所以挑選配方奶時,蛋白質含量真的是很重要的參考指標。想要快速判斷一款配方奶優劣,看蛋白質含量基本沒跑。


市面上正規渠道銷售的配方奶是符合本國配方奶標準的,也就是說哪怕你選擇的是最低蛋白質含量的配方奶,也足夠滿足寶寶成長所需的胺基酸需求。在這個前提下,我們應儘量選擇那些蛋白質含量更低的配方奶,這樣的配方奶,才更接近母乳。千萬不要相信各種所謂的「中國人體質不同論」。


相關閱讀


中國寶寶需要「適合中國寶寶的」高蛋白配方奶嗎?


這次測評的50種配方奶蛋白質排名如下:



瑞典品牌森寶(Semper)蛋白質含量最低,每100毫升奶液僅1.30g,排名第一。


這款奶粉稍微弱一點的是鐵含量,因為歐洲對嬰兒奶粉中鐵含量的添加要求並不太高(中國和歐洲一樣不高);再加上因為北歐的成分表沒搞那麼複雜,有些數據缺失(比如亞油酸與α-亞麻酸)。


它的價格非常親切(125元/900g),不得不感嘆一下在北歐養娃成本相當低啊。


雅培(Abbot)旗下的配方奶蛋白質均控制在5☆這個梯隊,除了它的「菁摯有機」這一款(3☆)。由此可見,並非所有「有機」都是更好的。


雅培系列每100ml奶液中蛋白質含量▼


▲蛋白質含量更高(1.46g/100ml,3☆)

而價格反而更貴的雅培菁摯有機(485元/900g)


同樣的情況還發生在惠氏(Wyeth)上,它的普通產品啟賦、鉑臻蛋白質排名都很靠前,分列3、4位;反而更貴的「啟賦有機」蛋白質達1.5g/100ml,列17位。


▲蛋白質含量更高(1.5g/100ml,3☆),

而價格反而更貴的啟賦有機(489元/900g)


蛋白質含量排在5星級的還有雀巢瑞鉑能恩、飛鶴星飛帆、蒙牛瑞哺恩、愛他美經典版、愛他美卓萃,以及諾優能。


蛋白質5☆級別的其它配方奶,及對應的蛋白質含量▼


總結:

從表中我們還能看出,同一品牌的配方奶蛋白質含量都差不多,例外的是飛鶴和美素力。


飛鶴的星飛帆、舒貝諾、飛帆蛋白質含量分層還是比較明顯的:星飛帆優於舒貝諾,舒貝諾優於飛帆;


皇家美素力和金裝美素力也是如此:皇家優於金裝。

值得一提的是貝拉米在這幾年做了不小的配方改進,要知道它以前可是蛋白質含量高達1.7的啊!以前也沒有添加DHA和AA,沒有益生元……好在,現在的配方真的改進了不少!


鐵元素是配方奶的必需成分之一,也是寶寶正常生長發育所必需的礦物質。


一般認為,足月產的健康寶寶從媽媽體內獲得了充足的鐵,可以滿足出生後頭四個月的生長發育需要。


但是,如果寶寶的飲食中長期鐵供給量不足,身體就有可能無法產生足夠的血紅蛋白,進而降低紅細胞的攜氧能力,甚至造成貧血,影響寶寶生長發育。


相比母乳中鐵元素的利用度(大約50%),寶寶對配方奶中鐵的生物利用度是很低的,只有4%~6%,也就是吸收不好。為了預防缺鐵,美國兒科學會建議:如果孩子喝的是配方奶,那麼一歲以前需要選擇強化鐵的奶粉。美國兒科學還指出,近幾十年來,正是這些強化了鐵的配方奶大大降低了美國嬰兒缺鐵性貧血的發生。


美國對強化鐵的要求是10-12毫克/升!我們點評的50款嬰兒配方奶沒有一款達到了美國兒科學會的建議含量。


大家也不必因此緊張,美國兒科學不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專業機構。我一直認為他們的補鐵建議是很激進的,他們的補鐵建議在學術界也有很大爭議。


 相關閱讀 


美國兒科學會建議從四個月開始補鐵,為什麼我沒有給孩子補


相較美國,歐洲對配方奶中的鐵含量要求就沒有這麼高。歐洲小兒胃腸營養學會(ESPGHAN)也是依據科學證據,認為0-6個月的嬰兒對鐵的需求並不高(6個月後鐵需求增加,因此應該給嬰兒添加高鐵輔食)。ESPGHAN對配方奶中的含鐵要求是4-8毫克/升,比美國兒科學會的建議要低很多。


中國的配方奶中的鐵含量基本都在歐洲推薦的這個範圍內。


雖然目前還沒有看到我國小兒缺鐵性貧血患病率的數據,不過從近期好幾個研究可以看出,我國兒童的貧血狀況不容樂觀。


一項2011-2014年在我國開展的研究顯示:


6-36個月兒童的總體貧血率高達24.4%,並且農村地區貧血率顯著高於城市地區(32.8% vs 21.3%)。這項研究涵蓋了11個省的32家初級保健機構,共收集了超過2萬名兒童的數據。


另一項在浙江省平湖市開展的研究也發現:


當地2歲以下孩子的貧血率為18.7%,農民工家庭孩子(2歲以下)的貧血率則高達36.6%。這些數據都遠高於美國1-3歲兒童5.1%的貧血率。


鑑於以下原因,建議大家在挑選配方奶時,選擇含鐵量更高的:


▲表3. 鐵含量排名。

國家安全範圍內越高越好。

註:※代表半顆星


鐵排名第一的康維多荷萊瑞,蛋白質排名卻是墊底的。再加上之後我會說到,這款奶粉中含有葡萄糖漿,所以總體來說不推薦


▲康維多荷萊蕊,雖然鐵含量高,

但是蛋白質含量也高,而且添加了葡萄糖漿


美素力在鐵的添加上倒是沒有區別對待,不管皇家還是金裝,都是每100ml奶液中含0.79g,位列第三。


▲Arla 中文版:鐵含量0.79mg/100ml奶液


這款配方奶就很有意思了,分中文版和丹麥原版,價格差了幾乎3倍。中文版428元(800g),丹麥原版99元(600g)。諮詢了一下,中文版是調整了配方、「更適合中國寶寶體質的奶粉」。


▲Arla 丹麥原版,鐵含量0.58mg/100ml奶液


的確,中文版裡鐵含量是更高的,蛋白質含量沒有差異。中文版裡添加了一些更具賣點的可選成分,比如DHA,低聚半乳糖和低聚果糖。


我這個排名裡的是中文版Arla寶貝與我。


下面是中文版和丹麥版的成分差別,有興趣的可以在下面的營養成分表裡找不同:


鐵含量進入第一梯隊的其它配方奶還有:

鐵含量最高的其它幾款配方奶▼



此外,君樂寶樂純、雅培菁摯有機、蒙牛瑞哺恩的鐵含量也還不錯。大家要看上邊的表格中的數據哦,不要只看點評。

無論母乳還是配方奶,其中超過一半以上的熱量都來自脂肪。在符合標準的範圍內,大家不必糾結應選擇總脂肪含量更高還是更低的。


配方奶主要通過添加植物配方,比如棕櫚油、葵花籽油、大豆油,來使得其中的脂肪酸成分更接近母乳。棕櫚油中不那麼健康的飽和脂肪酸含量較高(對非嬰兒來說),因此有人認為應避開具有這項成分的奶粉。


但正如今年由歐洲兒科胃腸病、肝病和營養學會(ESPGHAN)的營養委員會發表在《小兒胃腸病與營養雜誌》中的一篇意見書指出的,沒有足夠的證據表明,出於健康原因,應避免將棕櫚油作為嬰兒配方奶中脂肪的來源(There is insufficient evidence to suggest that palm oil should be avoided as a source of fat in infant formulas for health reasons)。


▲配方奶主要通過添加植物配方來使得其中的脂肪酸成分更接近母乳沒有足夠證據表明應該避免在配方奶中避免添加棕櫚油。


目前市面上的配方奶的LA:ALA比例在5:1~10:1左右,規定最高不超過15:1。


▲很多配方奶上是沒有直接標明亞油酸(LA)

和α-亞麻酸比例的,需要手動算一下


已有的研究(高證據等級的RCT研究)傾向於支持選擇亞油酸與α-亞麻酸的比值更低,即更接近5:1這一比例的配方奶。


具體來看,在母乳餵養的寶寶中發現,比值接近5:1的寶寶2-3歲的認知能力更好,而比值高的,小孩的智力發展更接近於配方奶餵養的孩子。


在配方奶餵養的嬰兒中,發現喝LA:ALA為5:1的配方奶的寶寶,比10:1的寶寶血液中的DHA含量更高。但未發現兩組孩子在視覺和生長速度上有差異。


「Lowering the LA:ALA in formula from 10:1 to 5:1 by using low-erucic acid canola oil resulted in a modest increase in plasma DHA but had no effect on VEP acuity or growth rate.」 


大家可以看到,無論從母乳餵養還是配方奶餵養的寶寶的研究證據來看,低LA:ALA比值都可能是更好的,但是5:1這個推薦比例所依據的科學證據還比較有限。還需要更多的研究來驗證,才能主導修改配方奶中LA:ALA的配方。因此在這篇測評中,它也只作為次要因素來考慮,權重只佔2星☆。


有的配方奶商家在廣告文案裡,放出了與母乳成分的對比圖,給消費者一種這種比例更接近母乳的錯誤印象。這要麼就是商家對這方面研究粗淺,要麼就是在欺騙消費者了。


首先,母乳中的比例不是固定的。母乳中脂肪酸的這個比例會受到母親長期飲食的影響。並且研究還發現,主要不是受哺乳期飲食的影響,而是受到媽媽自身存儲的影響,也就是女性長期的飲食習慣的影響。


▲美國資料庫顯示,1940年到2000年,母乳中亞麻油酸和α-亞油酸比例從5:1升高到了15:1以上

LA: ALA比值升高,是因為美國媽媽的飲食結構的改變造成的,用了更多的植物油,但美國媽媽用的植物油裡玉米油較多。玉米油總體上對心血管健康比以前用動物油、黃油好多了,但是,玉米油中的多不飽和脂肪酸比例大於單不飽和脂肪。


從其他國家的媽媽的乳汁來看,比如英國媽媽的乳汁,LA:ALA比例升高就沒有美國明顯。因為英國媽媽食用油中菜籽油多,菜籽油中單不飽和脂肪多過多不飽和脂肪。


總體來說,這幾十年間,飲食中的植物油取代了動物油和黃油是更健康,但是不同植物油中油酸比例還是影響了母乳中的脂肪酸比例。


基於相關研究證據,西方國家推薦的配方奶亞油酸與α-亞麻酸的攝入比值是5:1,最高不超過15:1。


▲表4. 亞油酸與α-亞麻酸的比值排名

(越低,接近5.1為更優)

註:※代表半顆星


這次我們點評的市面上的50款配方奶中,脂肪酸比例最佳的是愛他美卓萃、澳優愛優、美素力皇家、美素力金裝,康維多荷萊瑞


其他LA:ALA在10以下的配方奶還有合生元派星(8),合生元愛斯時光(8.2),Arla(阿拉)寶貝與我有機(8.2),聖元優博(8.2),藍河嬰兒配方羊奶粉(8.4),安滿(8.8)。


以上是在這個單項上較優的選擇。


配方奶中的主要碳水化合物(糖)是乳糖。乳糖也是母乳中最主要的糖類比例約為90%。在我國的標準中,更為嚴格地規定了乳基配方奶中的乳糖佔碳水化合物總量應≥90%。


國際很多標準,比如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的標準(CODEX STAN 72-1981)中,對乳糖所佔的比例並無特別要求,只提到牛奶蛋白和水解蛋白為基礎的配方奶應該以乳糖和葡萄糖聚合物為首選碳水化合物。


▲配方奶中的乳糖佔碳水化合物的90%以上。

(圖:美贊臣 安兒寶)


註:玉米糖漿固體是配方奶中安全可添加的,美國FDA的文件稱,玉米糖漿固體安全且能夠支持嬰兒正常的生長發育。


另外,除非必要,嬰兒配方奶中應避免添加蔗糖(白砂糖)和果糖。理由是,那些患有未能識別的遺傳性果糖不耐受的嬰兒可能在食用後發生危及生命的症狀。


需要注意的是,果糖雖然和「低聚果糖」、「多聚果糖」名字似乎同源,但其實不是同一種物質,不能混為一談。後兩者不會引起果糖不耐,它們是配方奶中添加的益生元——正是商家加價出售的東西呢!


母乳中的多聚糖發揮著益生元的作用。但是工業上要做出具有和母乳多聚糖相同作用的物質不容易實現,所以現在配方奶中添加的益生元主要是低聚半乳糖、低聚果糖和菊糖(多聚果糖)。


所以,不要看到」糖「字就全身每個細胞都拒絕,有的糖可能使我們願意花錢買的」糖「。


除了乳糖,配方奶中還可能使用糊化澱粉、麥芽糖糊精(麥芽糊精)等形式的碳水化合物。麥芽糖糊精是由玉米或其他澱粉類部分水解得到的,它和糊化澱粉都屬於葡萄糖聚合物,是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的標準中提到的首選碳水化合物之一


▲在這50款奶粉中,我只發現金裝美素力添加了麥芽糊精,這是完全ok的!(再次驚訝於自己從這匆匆拍下的照片中找到了這個成分)


在這裡,大家需要注意將葡萄糖聚合物葡萄糖漿相區別,兩者是不同的物質:葡萄糖聚合物是首選之一,但儘量不選含有糖漿的配方奶。


這次測評的50中奶粉中絕大部分都沒有添加,影響因素很小,所以沒有將之列入評分範圍內。


康維多荷萊瑞(編號28)中添加了葡萄糖漿,海普諾凱悠藍有機(編號17)中添加了葡萄糖固體。這兩款配方奶都是荷蘭的。


所以,我想說,還真不是」歐洲配方奶「就一定好,」有機「也不一定好。之前我們在挑選純奶的文章裡是推薦有機奶的(除了貴沒毛病),但是配方奶完全是另外一個「物種」。要在成分高度標準化&高度受限制的嬰兒配方奶中實現「有機」,很多時候意味著「犧牲」。


這就是對配方奶中必要成分分析的全部內容了。如果不糾結「可選擇性成分」,就可以直接看下面的大圖,對比星級、價格和產地選擇自己中意的配方奶了:


▲表5. 推薦質數表,只看必要成分、參考單價

(註:單價按100g奶粉的價格算,

方便大家比較性價比。)


接下來,我會介紹一下配方奶中的「可選擇性成分」,也就是廣告裡那些「聽不懂但似乎很厲害」的那些成分,供大家參考、取捨。


但這些成分:


除了必須添加的,在我國配方奶標準中列有一些可選擇性成分,比如DHA、乳鐵蛋白、益生元、益生菌等。在有充分的科學證據支持之前,這些成分其實只是配方奶中允許添加,但不是必須的。


讓人無奈的是,奶粉廠商往往正是利用這類可有可無的成分來大做文章。一番言辭包裝後,這些成分反倒成了很多奶粉賣出更高價格的主因。


當然,儘管證據都還不夠充分,但已有證據也有強弱、好差之分。這意味著配方奶中添加這些可選擇性成分的必要性也有伯仲之分。比如通過對比已有證據,配方奶中添加DHA的必要性就要大於乳鐵蛋白。


DHA全稱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是ω-3脂肪酸的主要類型之一,屬於多不飽和脂肪,對胎兒及嬰兒的大腦和視覺發育十分重要。


現在市面上有不少單獨的DHA補充劑。很多媽媽有時也很糾結孕期要不要補DHA?哺乳期要不要補?也有家長糾結需不需要給孩子專門補充DHA。


其實關於「要不要給寶寶補充DHA」的討論最早就來自於「配方奶中是否需要添加DHA」。


上世紀90年代,研究者發現,相比喝配方奶(未添加DHA)的嬰兒,母乳餵養嬰兒血液中的DHA水平普遍更高。而導致這種現象的原因就在於,喝母乳的寶寶基本每天可以從乳汁中攝取至少60毫克的DHA,並在體內積攢下10毫克,所以他們腦部的DHA濃度能在出生後六個月內增加大約39%(905毫克)。


相較之下,只喝配方奶(未添加DHA)的寶寶,出生後六個月內很難獲取DHA。


美國FDA於2002年批准生產商在配方奶中添加DHA,但配方奶添加DHA是否真的有利於嬰幼兒的生長發育,至今還沒有定論。


有研究指出直接攝取DHA對早產嬰有好處。也有研究發現在嬰兒配方奶中添加DHA有利於嬰兒短期內的視覺和神經發育。


但是,另外的研究並沒有為這些健康益處找到證據,也沒有發現添加DHA的配方奶可以給嬰兒帶來任何長期的有利影響。


比如,近期一項納入了15個隨機對照試驗的薈萃分析顯示:


添加了DHA的配方奶與未添加的相比,並沒有給孩子帶來明顯的健康益處。這15個RCT包含了約1900名兒童,大部分從嬰兒期追蹤到了兒童期中段。


儘管如此,不少研究者依然認為配方奶中添加DHA是有必要的:一方面,這樣做至少是安全的、對健康沒有什麼危害;另一方面,考慮到DHA對大腦和視覺發育的重要性,是否有效也許需要未來更多的研究來證明。

測評的50中配方奶中絕大多數添加了DHA,佔總脂肪酸比例從0.1%~0.37不等。基於下面這個推薦攝入建議,最好選擇DHA含量在0.35左右的。


乳鐵蛋白是近幾年在我國母嬰市場迅速躥紅的一個產品。我國 衛*健*部於2012年批准乳鐵蛋白可以作為食品營養強化劑添加到嬰幼兒配方食品、調製乳、調製乳粉、風味發酵乳和含乳飲料中(使用量均不能超過1.0g/kg)。



乳鐵蛋白本質是一種鐵結合糖蛋白。早在1939年,科學家就從牛奶中首次分離得到了乳鐵蛋白。此後研究者發現,除了牛奶,人乳以及我們人體的其他分泌液,比如唾液、眼淚、鼻涕中都有乳鐵蛋白。


現在我們已經知道,母乳中含有許多的生物活性因子,有利於增強寶寶抵抗感染的能力。在這些活性因子中,不少研究者認為乳鐵蛋白,或直接或間接地發揮著廣泛而重要的作用,保護新生兒免受感染。比如:


• 有研究發現乳鐵蛋白可以隔離鐵(病原體的底物),並抑制病原體的生長、粘附、易位和毒性;


• 乳鐵蛋白還被認為能夠刺激與免疫有關的細胞;


• 臨床前研究(preclinical studies)的數據也表明乳鐵蛋白是腸道上皮發育的重要調控因子;


• 乳鐵蛋白還可能在建立新生兒腸道微生物群中發揮作用。例如:


一項對48名足月和早產兒的研究發現,出生後3天寶寶大便中雙歧桿菌和乳酸桿菌的數量與大便中乳鐵蛋白的濃度顯著相關,這提示乳鐵蛋白可能有助於有益腸道微生物群的生長。



但是,需要特別強調,這些研究大都只是針對乳鐵蛋白生物學機制的探索。暫且不論這些作用能否最終被證實,就算母乳中的乳鐵蛋白的確有上述作用,也不代表將乳鐵蛋白從牛乳中分離出來,做成各種形式的乳鐵蛋白補充劑,或添加到嬰兒奶粉後,仍然可以實現促進寶寶健康的目的。


與藥物臨床試驗類似,要證明乳鐵蛋白補充劑或其任何形式的產品對嬰兒健康有益,都需要高質量的隨機對照試驗(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RCT) 以及基於這些RCT的系統綜述作為證據。


目前已有的乳鐵蛋白嬰幼兒健康RCT研究,大多針對的是早產和/或(極)低體重兒,研究結果也未達成一致。


2017年發表的一篇Cochrane系統綜述指出:


通過回顧早產兒使用乳鐵蛋白補充劑的6項隨機對照試驗,研究者得出結論:補充乳鐵蛋白(添加或不添加益生菌)可以降低早產兒遲發性敗血症和壞死性小腸結腸炎的風險,且未發現任何副作用。


但值得注意的是,這6項隨機對照試驗僅為「低」或「低到中等」質量的研究。


事實上,正是由於缺乏足夠的高質量證據,至今還沒有任何一家國際權威機構認可「補充乳鐵蛋白可以提高寶寶免疫力、降低感染風險」的說法。


但是,如果你認為既然安全補補也無妨,那麼在經濟條件允許,不心疼錢的前提下,通過正規、靠譜渠道購買添加乳鐵蛋白的配方奶也沒什麼問題。


測評的50種奶粉中有11種添加了乳鐵蛋白,含量從4.02g/100ml到60.3g/100ml不等。

▲表7. 乳鐵蛋白添加情況。按100ml衝調奶液算。


皇家美素力和美贊臣藍臻在乳鐵蛋白添加量上遠遠超過其他配方奶,均達到約60mg/100ml奶液。


乳鐵蛋白添加量較高的兩種配方奶▼



不過這個含量與人母乳中乳鐵蛋白的含量還是有一定差距。人類母乳中的乳鐵蛋白濃度從100mg/100ml到700mg/100ml不等。


在母乳中,又以初乳的乳鐵蛋白濃度最高約600mg/100mg),其次是過渡乳(產後2~5天至產後10~14天的母乳;約370mg/100ml)和成熟乳(約150mg/100ml)。


益生菌是一些活的細菌,也是「好的」細菌。母乳餵養寶寶的消化系統中益生菌的含量很高。在配方奶中加入益生菌,主要是為了寶寶吃下之後可以促進腸道中菌群平衡,抑制那些可能導致感染和炎症的「有害」微生物的生長。


雙歧桿菌(Bifidobacterium )和乳酸桿菌(Lactobacillus)是最常見的益生菌。一些研究發現,這些益生菌可能可以預防或治療兒童感染性腹瀉和過敏性皮炎(溼疹)。但關於益生菌是否可以降低孩子出現食物過敏以及哮喘的風險、是否可以預防尿路感染、是否可以改善腸痙攣症狀等,相關的研究還在研究中。


▲添加益生菌的配方奶較少,

一般添加的都是動物雙歧桿菌Bb-12。(

圖:海普諾凱 荷致 1897)


其實現在能夠證實益生菌益處的證據是有限的,還需要更多的研究不斷探索。另外,益生菌所能帶來的好處也只有在服用益生菌的同時才會體現出來。寶寶一旦停止使用添加了益生菌的配方奶,他們腸道中的細菌就會回到原來的水平。


總體而言,目前還缺乏有力的證據推薦在配方奶粉中添加益生菌。關於是否要使用添加了益生菌的配方奶,美國兒科學會認為,家長需要和兒科醫生進行討論(這和沒說差不多……但沒辦法,美國兒科學會也沒證據做出有傾向性的建議)。


也有一些配方奶粉中添加了益生元。益生元是一種不易被消化的食物成分,比如膳食纖維和多糖。


▲低聚半乳糖屬於最常見的一種膳食纖維,其他還有:低聚果糖、多聚果糖和聚葡萄糖。(圖:合生元,貝塔星)


母乳中就含有大量的益生元。益生元可以有選擇性地刺激益生菌在腸道中的生長和繁殖,所以與益生菌類似,也可能對預防或治療過敏性溼疹和感染性腹瀉有一定幫助。但是,目前這方面的隨機對照試驗還很少。換句話說,還沒有足夠多的、好的證據來驗證益生元的這些可能的好處。


以下是這次測評的50中配方奶中益生元、益生菌的添加情況(不對其添加量做排序,只註明添加值供大家參考):


我們可以看到,絕大多數配方奶中都添加了益生元(比如低聚半乳糖、低聚果糖)。只有澳優愛優、蒙牛瑞哺恩、雀巢瑞鉑能恩和完達山菁潤羊奶粉不做添加。


相比之下,只有小部分配方奶添加了益生菌,絕大多數都是動物雙歧桿菌Bb-12,且都有註明,只保證出廠時不低於1.0×10^6CFUg穩定性成迷。


在市面上挑選配方奶時,應該選擇蛋白質含量低的,含鐵高的,儘量選擇LA: ALA低的,避免選擇含有蔗糖、果糖和葡萄糖漿的配方奶。


對於可選添加物,可以考慮挑選DHA和AA含量高的配方奶(推薦DHA達到0.35g/dL, AA達到0.5g/dL);可以考慮選擇添加了益生元的配方奶;益生菌和乳鐵蛋白有沒有無所謂


大家可以用看這個總表:


還真沒有任何一款配方奶能讓試圖挑選「最佳」配方奶的強迫症父母滿意,不是這裡不足,就是那裡不足。


很多朋友希望我推薦「一款」配方奶,我也很為難……


接下來為大家點評一下8☆以上的九種配方奶,給大家做個示範參考吧。


小舒總結:


雅培這三種配方奶包攬了推薦的前三名,細看它們的成分表,配方幾乎是完全一樣的


它們評分較高主要是因為蛋白質含量比較接近母乳,含鐵也比較高,但亞油酸與α-亞麻酸比值不夠好。


雅培的這三款配方奶的差異主要體現在選擇性成分和產地上。經典恩美力(中國)和鉑優恩美力(愛爾蘭)添加了益生菌,而菁摯純淨(丹麥)未添加。


需說明的是,中國產的經典鉑優恩美力仍然用的是國外(美國)的奶源。


在配方相差不大的情況下,這三種配方奶的價格差別還是較大的。


有錢任性可以選擇愛爾蘭的那款,因為DHA含量高一丟丟。但這0.05的差距也不過是心理安慰罷了;考慮性價比的就選國產的;至於最貴的丹麥的這款,你要因為奶源不同就挑它,我也沒有話說。

小舒總結:


愛他美卓萃作為愛他美的高端產品,做得還是很用心的。


它的出彩之處在於亞油酸與α-亞麻酸比值控制得較低,是這50款配方奶中最接近5:1的。


稍顯不足的是,對比8星以上的其它配方奶,卓萃中的鐵含量偏低(0.53mg/100ml)。

小舒總結:


惠氏的鉑臻(瑞士產)總體來說性價比很高,蛋白質含量接近母乳,含鐵在國內的配方奶中幾乎是最高的,DHA含量也還不錯,比較遺憾的是LA:ALA比值偏高。

小舒總結:


惠氏的鉑臻和啟賦,蛋白質和鐵的配比都不錯。它的鐵含量幾乎是中國市面上最高的。


唯一不足的是惠氏的兩款配方奶似乎沒有重視亞油酸與α-亞麻酸比值,高達12.4:1。不過這一項本來也是次要考慮因素(因為這個推薦的科學證據不足),所以不妨礙這兩種配方奶進入8星推薦中。


另外,惠氏啟賦我在超市看的是408元,但它的網上旗艦店裡,同一種產品只要298元,相差超過100元(其它配方奶我也核了線上線下的價格,但是差價一般都在30元以內)。


惠氏啟賦還有一個「藍鑽版」(淺藍色包裝),至少在我所提到的成分裡,沒有發現兩個版本的差異。

小舒總結:


飛鶴旗下產品的分層還是很明確的,配方更好的賣得更貴。星飛帆是其中最貴、廣告力度最大的一款,配方相比同品牌其他產品的確是好一點。


總的來說,配比不錯。蛋白質控制得較低,鐵含量雖然不算最高,但還是高出平均值。亞油酸與α-亞麻酸中規中矩地控制在10:1上。


相比其他8星配方奶,飛鶴星飛帆的DHA含量偏低,膳食纖維添加量也相對較低。


飛鶴是地地道道的中國配方奶,在寫這篇稿子前,我是真心很不喜歡這個品牌,因為廣告大肆宣傳更適合中國體質。對我這種認死理的人來說,很難接受這種完全沒有科學依據的,錯誤引導、迎合消費心理的說法。但是這篇文章後,對飛鶴的看法有了很大改變。


不管怎麼樣,中國人有自己的好品牌還是值得高興的事。如果價格、宣傳可以再實在點就更好了。

小舒總結:


A2至初是8+星推薦這幾款配方奶中最貴的一款(其次是皇家美素力和飛鶴星飛帆)。


它和接下來的皇家美素力在蛋白質控制上都只能算中等,但是鐵含量較高。


A2在澳洲反正是沒有乳鐵蛋白的,賣到國內添加了一丟丟。

小舒總結:


皇家美素力在蛋白質含量略高,不過鐵排名幾乎是最高的,亞油酸和α-亞麻酸的比例也更靠近推薦的5:1。


價格或許是「賣」在乳鐵蛋白上,它的乳鐵蛋白添加量那是相當的高啊(約60mg/100ml)!至於加這麼高好不好,目前還沒有人知道。

▲表1. 配方奶測評總表

蛋白質5☆+鐵3☆+脂肪酸比例2☆=10☆


註:1. ※代表半顆星。

2. 所有成分均為100ml奶液中的含量。成分欄顏色越深越推薦;價格藍有顏色越深越貴。

3. 價格按100g奶粉單價算,價格越高,標註越紅。



寫了這麼多,配方奶的成分會看了嗎?希望大家能找到讓你覺得合適的配方奶,以後也不用在導購對配方奶的一頓狂吹中凌亂了。




相關閱讀:


如果喜歡,請轉發分享:)

本文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

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到其他公眾號,

請在評論留言獲取內容授權。

關注「夏天的陳小舒」,

回復以下關鍵字,就可以看到對應的推送啦

回復【懷孕】備孕知識、孕期疼痛、孕期營養、孕期美容 等;

回復【哺乳】開奶、母乳不足怎麼辦、母乳成分、哺乳期用藥 等;

回復【奶粉】配方奶知識及奶瓶餵養;

回復【乳腺炎】漲奶、母乳過多怎麼辦以及如何擠奶餵養;

回復【溼疹】了解嬰兒溼疹;

回復【生病】關於感冒、打鼾、發燒、咳嗽、便秘等幼兒常見病;

回復【睡覺】嬰兒睡眠知識綜述、新生兒睡眠安全等;

回復【頭型】如何塑造寶寶的漂亮頭型;

回復【食譜】輔食食材與食譜目錄;

回復【兒歌】兒歌精選與推薦;

回復【繪本】 繪本推薦、書單、親子共讀等;

回復【雙語】 雙語、英語學習;

回復【刷牙】 兒童牙刷的選擇,刷牙方法,牙膏用量等;

回復【語言】 語言學習、語言發育遲緩;

回復【蒙特梭利】 蒙特梭利遊戲;

回復【生長曲線】 正確解讀生長曲線,判斷孩子的發育狀況;

回復【不吃飯】 孩子不吃飯怎麼辦;

回復【輔食】 了解關於孩子輔食添加的一切;

相關焦點

  • 配方奶近乳成分大PK
    配方?工藝?為選奶粉想破了頭? 今天的文章來自於理性非直男癌處女座「包爸爸養寶寶」。這個崇尚科學理性育兒的測評大神對比了多款奶粉,用數據和科學簡單直觀教你如何為寶寶選一款貼近母乳的奶粉~
  • 如何選擇嬰兒配方奶粉?配方論靠譜嗎?添加了乳鐵蛋白的奶粉就高端嗎?如何轉奶?
    買合格正規配方奶,性價比好就行,目前還沒有任何一款配方奶,是被臨床驗證顯著優於其他合格配方奶的。如果因為種種原因必須要給嬰兒吃奶粉,那麼童爸建議根據自己的經濟能力,買渠道可靠、價格適宜的大品牌的中端價位嬰兒配方奶粉即可。舉例來說,美贊臣400元的奶粉和200元的奶粉真沒多大區別。當然如果你不差錢,願意為5%的差異掏200%的錢,我也不攔你。
  • 澳洲市場九大主流嬰兒配方奶粉對比詳解‏
    最後從她含有的一些營養成分來說,亞油酸(ω-6)含量在市售所有奶粉中是首屈一指的,而且是純天然的,寶寶通過消化吸收亞油酸,體內會自然合成寶寶腦部發育最必要的成份DHA、AA。而且不含蔗糖和麥芽糊精(速溶劑),鐵質是普通牛奶的十倍,並富含維他命C,幫助吸收鐵質。添加了菊粉和腸胃益生菌,保護寶寶幼嫩的腸胃,能效預防腹瀉和改善寶寶的便秘症狀。
  • 嬰兒奶粉又出事了?9款知名奶粉被曝含致癌物!家長需要擔心嗎
    還有9款嬰兒配方奶還檢出基因致癌物環氧丙醇,但全部含量低於歐盟上限。 除了幾種值得注意的汙染物,消委會還測試了奶粉中33種營養素,熱量和DHA的實際含量。結果發現,很多品牌還被檢查出其中的營養含量低於奶粉罐上的標識,甚至有的低了40%。
  • 一個配方師對12款日系防曬霜的深度分析報告
    1、碧柔水活防曬保溼凝蜜含量:60g 價格:69元成分: 省略甄垚點評:這款防曬擰蜜人氣很高,分日版和國內版,這裡分析的是國內版。不含物理防曬劑,採用純化學防曬成分OMC和DHHB,OMC防曬劑主要防UVB,日系防曬產品的最愛。是一款經典的防曬原料,使用廣泛,刺激性低。
  • 一個配方師對50款面霜深度分析之日系(上篇)
    面霜,是皮膚護理的重要步驟,選擇一款適合的面霜,在寒冷乾燥的秋冬,變得更加重要。這次預計分析50款面霜,日系、歐美、國貨各15款,韓系5款。今天開始分析日系面霜,價格由低到高。潤膚成分主要是矽油,以及少量的川谷籽油和幾個合成脂,沒有添加厚重的油脂。整體膚感比較清爽,不油膩厚重。配方中有加入VC的衍生物抗壞血酸四異棕櫚酸酯,但是添加量並不是特別大,長期使用有一點提亮膚色的效果。美白作用有限。總體來說,這款保溼啫喱質地清爽,能夠滿足皮膚基礎的補水、保溼需求,其他作用有限,適合年輕皮膚基礎護理。
  • 果凍膠配方化驗成分分析報告
    果凍膠是一種取材天然,由主要成分工業明膠,外加其他助劑成分得到的環保膠粘劑,如果果凍膠您想分析果凍膠的配方,請諮詢中科溯源檢測技術羅工,真誠為您解析果凍膠的原料名稱。由於動物蛋白(果凍膠的主要成分)不含危害溶劑,因此對環境無害,果凍膠生產的產品不會變形,發黴和泡沫,可以增強紙製品的硬度,果凍膠除了具有很強的粘度外,還具有適度的柔軟性,可以用於裝訂書籍。{果凍膠配方化驗參數}乾燥速度分:高速、中速、低速。氣味:氣味清香。
  • 拯救奶荒的開掛能恩「超級A2配方奶」,更好消化提高免疫
    大家都肩負著為七大姑八大姨家孩子買奶的重責,但是,誰知道要怎麼在這場搶奶戰中突圍啊?!上網了解才發現,原來這是最近澳洲媽媽圈子中正熱議一款被稱為「雀巢能恩超級A2」的配方奶!說到雀巢能恩,澳洲媽媽都對其有著特殊的感情。
  • 4款有「奶味」的沐浴露分析,超市就能買到,適合秋冬,香味持久
    這款深層營潤滋養沐浴露主打秋冬維穩。成分也是添加了胺基酸,低泡沫的非皂基比較好衝洗,洗完之後不會有那種乾澀的感覺。活性成分排名靠前,主要是幫助調理皮膚,滋潤度也有椰油酸、向日葵籽油、甘油等,總體來說成分不算太多,溫和不刺激。
  • 膠水配方及組成成分分析|知弗技術
    自然配方層面也會各有不同,因此 我們在挑選配方時要先明確生產製造到底需要往哪個方向發展,隨後找專業的機構根據微觀譜圖分析精確定位這其中的各類成份及其各類元素的佔比,進而得到準確比例的配方。這裡知弗技術給各位簡單講述一點膠水的主要成分,及常用的膠水配方成份比例。
  • 配方奶VS純牛奶,一周歲後哪個更好?奶製品坑那麼多怎麼選?
    配方奶中的營養對1歲以後的娃價值有多大?橫豎不喝牛奶的還能靠啥補鈣?奶製品怎麼選?今天C媽給大家一篇說清!原因有兩點: 第一、配方奶的設計基礎是模擬母乳,通過調整奶中各種營養物質含量,並添加足夠的微量營養成分,作為1歲之前嬰兒的主要營養來源,可以很好地滿足嬰兒的所有營養需求,牛奶則不能滿足。 第二、牛奶裡的高蛋白難以消化,對於1歲之前的寶寶而言不易吸收而且容易出現過敏現象。
  • 配方分析 乾洗劑的主要成分化驗
    中科溯源配方分析技術提供優露清乾洗劑成分分析、頑固汙漬乾洗劑配方檢測、布藝乾洗劑配方還原等項目合作,分析乾洗劑配方快且準。{乾洗劑概述}乾洗劑的主要原料是四氯乙烯,適用於常見的汙漬,例如油漬,汗漬,筆漬,血漬,醬油等。噴塗乾洗劑後,用牙刷刷洗後,用溼毛巾擦去殘留物,而不會損壞皮膚和衣物。
  • 「監管」涉進口醬油、嬰兒配方乳粉!這兩批次食品已停售召回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食品不合格情況通告,涉及本市2家食品經營企業的日本進口淡口醬油、安萊儷依較大嬰兒配方乳粉2批次產品。市市場監管局公布了不合格食品風險控制情況。(三)上海市浦東新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已責令上海加產貿易有限公司停售、下架和召回不合格食品,並對上海加產貿易有限公司進行立案調查。
  • 雀巢、雅培等9款奶粉含致癌物?怎麼給孩子「轉奶」,寶媽要上心
    「配方奶」,又被叫做「母乳化奶粉」,和普通奶粉相比優勢在於,它是在原有基礎上添加了嬰兒營養所需的成分,加以調製而成。 執筆:歐陽比文 這段時間香港消委會一直處於風口浪尖上,隨機抽測了15款嬰兒奶粉,全部含有汙染物氯丙二醇,還有9款奶粉含有可致癌的環氧丙醇,其中不乏雀巢、雅培等大品牌。 正在人心惶惶之際,香港食物安全中心澄清——「全部符合標準」!
  • 37款國產2段奶粉評測(2020版):原料、配方、品牌信任度,怎麼選
    2、營養價值方面的評測,主要以現行奶粉國家標準GB 10767-2010《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較大嬰兒和幼兒配方食品》為基準,同時參考2018年9月發布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較大嬰兒配方食品》(徵求意見稿)。
  • 香港配方奶粉檢出致癌物?奶粉中的營養成分有什麼?
    答:氯丙二醇(3-MCPD)和環氧丙醇(Gylcidol)。 其實它們並不罕見,它們是油脂經高溫精煉下的產物,常見於棕櫚油、其他精煉油脂,以及以精煉油脂為原料的食物。環氧丙醇:環氧丙醇具有基因毒性及致癌性,常以縮水甘油酯存在於食物中;氯丙二醇:氯丙二醇以氯丙二醇脂肪酸酯的形態,存在於棕櫚油和嬰兒配方奶粉等食材上。
  • 什麼牌子的嬰兒羊奶粉比較好,排名比較好的羊奶粉有哪些?
    佳貝艾特佳貝艾特為海普諾凱集團旗下專業的羊奶粉品牌,擁有121年的生產羊乳研發經驗,產品遍及世界66個國家和地區。佳貝艾特羊奶粉奶源來源於荷蘭,是享譽世界的黃金奶源地之一。佳貝艾特是100%純羊乳乳清蛋白配方,採用新鮮的荷蘭羊奶製作而成。從農場收奶後,羊奶會經過仔細的檢測,再加工成佳貝艾特金裝羊奶粉的原料。
  • 索芙特木瓜洗面奶,天然植萃美白淨膚成分,無泡配方,膚感更溫和
    索芙特木瓜洗面奶,天然植萃美白淨膚成分,無泡配方,膚感更溫和護膚的第一步是清潔,而洗面奶作為清潔的第一步,是每個人必不可少的產品,不論年齡、膚質,人人都離不開它。索芙特(sotffo)木瓜美白祛斑洗面奶,這款是我在英國念書的小閨蜜當年為我推薦的品牌,這是一款擅長於深層清潔的單品,懶人必備,囊括了洗面和卸妝兩大功能,含有木瓜提取物、熊果苷提取物等成分滲透力很強,有一種洗臉之後宛若新生的清潔力度。
  • 手把手教你認清洗面奶的清潔成分,讓你花小錢也能買到對的洗面奶
    但是洗面奶有再多,我們也不可能全部買回家了,而且市面上所有潔面都是這幾個清潔成分在起作用。現在市面上的洗面奶主要清潔成分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含皂類的皂化配方,另一類是不含皂以表面活性劑為主要成分。非表面活性劑市面上大多無泡型洗面奶屬於非表面活性劑,它通過以油溶油去除面部的髒東西,清潔力度完全取決於油脂類型和乳化劑類型,但在洗面奶中清潔力很弱,皮膚在極度敏感、乾燥脆弱的可以用這種洗面奶。
  • 關於香港特區的牛奶和奶粉問題
    香港無奶牛養殖,除進口奶外,所有香港市售巴氏奶都是由內地供應原奶,珠三角目前在售的「供港」系列牛奶和香港牛奶一模一樣,還比香港更便宜。這麼些年,很多媽媽不惜通過各種網購或別的方式購買港版洋奶粉,港版奶粉真的有那麼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