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看太公三千年:那個興周的老漢,怎麼就變成封神的姜子牙了?

2020-10-09 浩然文史

《姜子牙》劇照

動畫電影《姜子牙》受疫情影響從春節延遲到國慶上映,但並不影響人們對它的期待。電影自上映以來,打破了動畫電影首日票房紀錄、單日記錄、2020年單片單日票房紀錄。全片給人最直接的感受就是畫面精良,很多動畫細節都源於《山海經》等古書的靈感,片頭的動畫達到了近年來國產動畫視覺效果的頂尖程度。但是,電影票房在不斷刷新各項紀錄的同時,網友對其評價卻呈兩極分化的局面,這似乎與這種嚴肅的主題有關。

一、姜子牙和呂尚兩個名字

歷史上的姜子牙憑藉自身的文韜武略幫助周文王、周武王興周滅商,被封往齊地之後,實行了一系列富國強兵之策,贏得了世人無限景仰,孟子稱讚姜子牙為「天下之大老。」

姜子牙在歷史上的名號十分複雜,在不同的文獻、作品當中的指稱千差萬別,大致有姜太公、姜尚、呂尚、太公望、太公尚、齊太公等十多個稱呼。這與古代的姓、氏有別有很大關係。

《姜子牙》劇照

現在的「姓氏」是一個概念,並且一般不更改,但在先秦時期,姓與氏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劉恕在《通鑑外紀》中提到:「姓者,統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別其子孫之所自分。」在《說文解字》中解釋「姓」時說:「姓,人所生也。從女、生。生亦聲。」由此我們可知姓最早起源於母系氏族部落稱號或者部落首領的名字。使用姓主要為了區別婚姻、世系、種族。而氏是古代貴族的宗族稱號,屬于姓的分支,並且也彰顯一個人身分貴賤。因此,當時只有貴族才有姓和氏,而普通人大部分只有姓而無氏,甚至有些既無姓也無氏。

在《國語》、《史記》中都有關於姜姓的記載,原始社會時期,大家都擇水而居,當時炎帝和黃帝分別靠近姜水和姬水,所以他們分別姓姜和姓姬,炎帝神農氏也就是姜姓的始祖。

電影《姜子牙》劇照

氏是從姓中衍生出來,氏的主要獲取方式是通過封地方式獲得。比如有人被封在有呂這個地方,因而他們以有呂為氏,這就是典型的以「封邑為氏」的表現。而在先秦時期,姓與氏是嚴格區分,《通志·氏族略》中就記載:「三代以前,姓氏分而為二,男子稱氏,妊人稱姓。」這裡的妊人,是女人的意思,當時男子稱氏,女子稱姓,其目的是要標榜男子的尊貴,所以在先秦姜太公的記載中只能見到呂太公、呂望、呂尚等等,而不見姜子牙、姜太公、姜望的稱號。

二、姜子牙的相關的神秘傳說

史籍上並沒有姜子牙父母以及他本人出生的記載,所以現在有關姜子牙的身世記載,多是杜撰。比如有個說法稱姜子牙的母親叫姜華,姜華的父母去世後埋在大象崗。姜華去祭拜父母的時候,踩到一個巨大的腳印,還吞下一道八面怪光,繼而姜華就懷孕了。這時有個聲音告訴她,這個巨大的腳印是伏羲的,肚子裡的孩子是八卦之子,所以姜華給孩子取的名字裡帶上「子」,又因為伏羲的腳印是在大象崗遇到的,象牙是很貴重的東西,所以名字帶「牙」,最後孩子跟姜華本人同姓,所以就稱姜子牙。這個傳說裡面姜子牙的出生與姜媛踩巨人跡生下后稷如出一轍,恐怕這只是後人套用的結果。

《封神傳奇》姜子牙

文字記錄周文王與姜子牙的相遇是命中注定的,二人相遇後的傳說更加充滿宿命論的色調。姜子牙不騎馬也不坐車,就是要周文王背著他,周文王愛惜人才只得親自背他,累到實在走不動才放下來,姜子牙對文王說,你背我走了二百九十四步,我保你江山二百九十四年。還有一種說法稱,文王用木輪車拉姜子牙走,結果拉車的繩子斷了,姜子牙就對文王說,你拉我走了八百零八步,我保你周朝八百零八年。兩種說法有一定差距,但都預測到周取代商的必然,並且二百九十四恰好是西周存在時間,八百零八是一直延續到東周滅亡。很明顯,這樣的傳說也是後人附會的結果。

三、歷史上姜子牙的形象變遷

歷史中很多人物是經過作者和讀者雙向合作創造的,許多經典人物形象都是在這樣一次次反覆創造過程中而呈現出我們現在認識的模樣,姜子牙的形象也經歷了這樣一個創造過程。

最早記載姜子牙見於《詩經》,此外在《戰國策》、《左傳》、《史記》當中也有零散紀錄,當時的姜太公在人們心目中是一個有功於西周的果敢之人,並且在那個血緣宗法嚴格的時期,作為一個異姓臣子,他並不處於獨尊地位,在這個時候他還沒有被神化。到了西漢末年以至東漢時期,讖緯學說流行,許多歷史人物與歷史事實都被人為神化。魏晉到隋唐時期,姜子牙的形象達到巔峰時刻,有關他的奇異故事更是層出不窮。而宋代以後,姜太公的政治地位大大下降,到明代,其「戰神」地位還被關羽取而代之,但有關他的傳說與作品漸成民俗,在民間廣受流傳。

由於年代久遠,再加上材料簡略,這給了人們很大的想像空間,也使得姜子牙的形象在民間不斷被加工改造,人們把現實中難以實現的訴求通過藝術的形式加在姜子牙身上,或調侃,或神化,使其形象與歷史原型相差甚遠,此時的姜太公有了不一樣的出生,接受非凡的磨練,最終也成就了非凡的人生。

《封神演義》姜子牙

我們目前對姜子牙的認識大多來自成書於明代的《封神演義》,該書屬於神魔小說,其中對姜子牙的形象敘述多是虛構,相較於前人作品,此時姜子牙的性格也出現了許多轉變。此時的他仍然握有封神大權,但他由神壇走下來,更多表現一種世俗化傾向,與常人一樣,他既善良也存有私心,遇到困難也會發牢騷,遇到危險也會狼狽逃跑。其次,《封神演義》與其他作品不同的是,更加突出姜子牙的文智而掩蓋其勇武,明代朱元璋下令用關羽替代姜子牙的戰神的位置,因此同時期的作品順應這種政治潮流不足為奇。

四、民間信仰中的姜子牙

姜子牙的形象在慢慢演變中變得家喻戶曉,後來更成為人們驅邪求平安的保護神,對姜太公的信仰也影響了民間習俗發展。

相傳姜子牙的好朋友想蓋個新房子,但是一直都失敗,原來是附近的鬼神都來爭地盤,要麼把牆弄倒,要麼弄斷房梁,姜子牙就在房屋上梁時說:「四方鬼神,洗耳聽著,太公在此,各歸其所。」那些鬼神懼怕姜子牙的打神鞭紛紛逃跑,房子也就順利蓋好了。後來人們要建新房子都會請出姜子牙來鎮宅保平安。這個習俗至今還在流傳,有些地方是張貼「姜太公在此,上梁大吉」,有些張貼「姜太公在此,諸神迴避」,他們都是承認姜子牙信仰中的鎮邪保平安的功效。

《封神演義》姜子牙劇照

對姜子牙的信仰也影響到婚嫁習俗,相傳周武王的叔父姬仲是個戰功赫赫的人物,但他在家常常被妻子欺負,為此朝中大臣都笑話他。周武王就悄悄到叔父府上查看,見叔父給皇嬸下跪請安,武王氣憤就下旨叫官員攜帶妻子覲見,武王認為皇嬸欺壓皇叔將她斬首示眾。砍頭時,姜子牙拿一塊白布在她頭上一按,迅速染成紅色,周武王就用紅布警惕那些虐待丈夫的女子。為了記住這個教訓,後世女子出嫁頭上都要蓋上紅布。

文史君說:

姜子牙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一個人物,他早年窮困潦倒,經歷坎坷,在遇到周文王之後,盡心輔佐文王和武王,成為帝師良將,滅商興周之後分封到富庶的齊國。文獻中利用三言兩語就結束了對姜子牙的介紹,正因為如此,才給後人留下了無限的空間去構建這樣一個傳奇的人物。民間的種種傳說,加上神話故事的渲染,使姜子牙的人物形象一步步走上神壇。在文人與讀者的雙向參與創造中,其形象被進一步神化,後來逐漸表現出明顯的世俗化傾向,最終家喻戶曉。

參考文獻:

仝晰綱、王耀祖輯:《姜太公研究資料彙編》,山東文藝出版社,2006。

孔偉:《歷史與文化的交鋒:試析姜太公的文化形象》,《天中學刊》2020年2月。

於孔寶:《姜太公的政治思想與政治謀略》,《河北學刊》1995年第1期。

(作者:浩然文史·爛柯人)

本文為文史科普自媒體浩然文史原創作品,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本文所用圖片,除特別註明外均來自網絡搜索,如有侵權煩請聯繫作者刪除,謝謝!

我們會每天為大家奉上精彩的歷史文章,懇請各位讀者朋友關注我們的帳號!您的點讚、轉發、評論,這是對我們最好的支持!

相關焦點

  • 動畫「姜子牙」、封神「姜子牙」還是真實「姜子牙」!
    那麼,《姜子牙》究竟在傳統文化形象中做了哪些改動呢?真實的姜太公,是否真叫「姜子牙」?《封神演義》是怎樣把姜子牙的武力值」黑」慘了?《姜子牙》的故事很簡單,只有一條線,並且一路到底,講述的是封神大戰時,姜子牙因一念之差放過大反派,被貶到邊疆面壁思過。
  • 一戰成神:姜子牙如何成為封神宇宙隊長
    而隨著時間的演變,姜太公的形象在民間傳播中逐步神化、巫師化,由一個歷史人物變成神話傳說的人物。民間神話傳說故事中的姜太公,變得能掐會算,法術高強,不僅會設壇除妖,更成為了封神降魔的眾神之首。與《武王伐紂平話》和《春秋列國志傳》相比,滅商扶周的故事和姜太公的形象已經遠離了歷史真實,變成神話,正式步入了文學的軌道,是文人的文學再創作。
  • 《姜子牙》:太公歸來 一戰封神
    國漫巨製電影《姜子牙》正式定檔10月1號,這是首部春節檔撤檔恢復上映的影片。
  • 《姜子牙》高冷強迫症男神的「中年危機」,顛覆版「封神之路」
    觀眾詬病「故事薄弱」、「看睡著了」、「無聊」……但票房卻逆勢而上,分分鐘突破5億大關。截至發稿,《姜子牙》有208.7萬人想看,力壓陳可辛的《奪冠》,登頂周票房榜第一。兩極分化的口碑和異軍突起的票房,讓《姜子牙》這個曖昧晦澀的中年故事,迸發出某種奇異的吸引力。畢竟,別人的評價或許只是「主觀臆斷」。
  • 姜子牙(姜太公)為什麼又被稱為「太公望」或者「呂望」?
    《姜子牙》是2020年國慶中秋檔最受關注的電影之一,電影主角姜子牙借鑑了歷史上的姜太公和《封神演義》的姜尚。這種借鑑算是能讓觀眾比較快地進入影院,因為姜太公在中國是家喻戶曉的。別的可以理解,那麼姜子牙(姜太公)為什麼又被稱為「太公望」或者「呂望」呢?
  • 看封神:姜子牙為什麼最終並沒有封神或成仙?
    《封神演義》中的姜子牙封神只是照本宣科,並不具備自主性,且封神敕封的都是已死之魂魄,榜上沒有活著的姜子牙的名字也就沒有敕封姜子牙的可能。另外,在封神的時候,封神榜是被張掛在封神臺下的,是公示的,姜子牙在宣讀封敕的時候,底下的神魂其實是在同步看榜的,基本上杜絕了姜子牙摻雜個人意志的可能性子牙宣讀敕書畢,將符籙供放案桌之上,乃全裝甲冑,左手執杏黃旗,右手執打神鞭,站立中央,大呼曰:「柏鑑可將『封神榜』張掛臺下。諸神俱當循序而進,不得攙越取咎。」柏鑑領法旨,將「封神榜」張掛臺下。只見諸神俱簇擁前來觀看。
  • 《姜子牙》定檔國慶,太公歸來,一戰封神
    國漫電影《姜子牙》於昨天下午4點官宣,「太公歸來」,定檔十一國慶上映!這部國漫電影講述了封神大戰之後,「眾神之長」的姜子牙因一時之過,被「去神化》中,姜子牙被重樹人設,可以說是從一個全新的視角出發。而在人物形象上,姜子牙也一改「眾神之長」仙翁面貌,以「帥大叔」形象登場。
  • 《封神演義》和正史裡的姜子牙不一樣,但真實的姜子牙到底是什麼樣...
    姜子牙,一個在中國文化中有著多重符號的人物,《史記》中他是輔佐武王滅商的政治家、軍事家,《封神演義》中他是手拿打神鞭封神的神話人物,在民間又是「太公在此,諸神退位」的鎮宅之神。
  • 太公兵法姜子牙,一曲乾坤萬年歌.
    這種故事就沒有個正經的結局,但是不正經的結局咱有⋯⋯這不是國慶上映了姜子牙麼,我還沒來得及看呢…但不妨礙蹭個熱度,講一講正史中的姜子牙。有一點像老年版的諸葛亮,都是在一位雄主最最低迷的時期加入團隊,自此扭轉乾坤為己方勢力極大的拓展了戰略空間。一位扶周滅商一位匡扶漢室,只是前者成功了。大周成為天下共主,姜子牙受封齊侯定都營丘也就是今天的「山東淄博」所以整個齊魯文化的根基,最重要的三個人!
  • 《姜子牙》定檔國慶,四年打磨,破勢而出,太公歸來,一戰封神
    國產動漫《姜子牙》終於定檔了,10月1日太公歸來,一戰封神。作為首部想觀看人數破百萬的國產動漫,從春節檔一直到國慶檔,足足等待了8個多月。這一次它終於來了。《姜子牙》是爆款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姊妹篇,光線傳媒主導的「神話三部曲」之一。可謂是萬眾期待之作。
  • 《姜子牙》定檔10月1日 影片官方:闊別百日,太公歸來
    8月16日,與「哪吒」同屬封神宇宙的動畫電影《姜子牙》,宣布將於10月1日全國上映,成為首部「春節檔」回歸影院的大片。同時,影片發布「太公歸來」版預告,首曝「白髮姜太公」高燃畫面。作為「神話三部曲」之一,《姜子牙》歷時四年製作完成。影片對傳統神話進行大膽改編,將姜子牙「去神化」,講述他在初心與天命之間的艱難抉擇,打造了一個全新的東方英雄形象。
  • 真實的姜子牙,其實比小說電影還要神通廣大,影響了中國幾千年
    作為一位民間家喻戶曉的歷史人物,"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這句話,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而其興周滅商的故事更是被演繹成了一部神魔小說《封神演義》,為他帶來了無數的流量。 不過,歷史上真實的姜子牙,雖然沒有像在《封神演義》和動畫電影《姜子牙》中那般具有玄幻的神話色彩,但其實比小說和電影還要神通廣大,一直以來被尊為武聖、神上神、百家宗師,影響了中國幾千年。
  • 封神演義:姜子牙故意留下的兩個神位,但卻成封神榜中兩個「坑」
    封神演義:姜子牙故意留下的兩個神位,但卻成封神榜中兩個「坑」文|小曹讀史想必大家都還記得封神演義中威風凜凜的哪吒,奸詐狡猾的申公豹,嫵媚多姿的妲己以及博學多聞的姜太公。封神演義顧名思義,其重頭戲當然是封神。那麼姜子牙就被委以重任,手拿封神榜,主持封神的諸項事宜。今天,小編就來告訴大家這姜太公在主持封神時的一個「小陰謀」,他特意留下榜上的兩個空位。看到這裡,大家可能會覺得姜太公這行為有點不大公無私、光明磊落啊,還偷偷留下兩個空缺。
  • 《太公歸來》姜子牙的坐騎四不相與四不像
    作為春節檔首部回歸影片,《姜子牙》自宣布定檔國慶以來,備受期待:即將上映的動畫版的《姜子牙》,講的是封神之後的故事。大意是說姜子牙因為犯錯,被貶到凡間,四不相自願放棄神力,跟隨姜子牙被貶下凡,十年如一日地守候在旁。姜子牙飼養四不相的「神仙」日常,引起了養寵人士的強烈共鳴,也正如每個寵物都不離不棄地陪伴與守護著主人,惹人淚目。
  • 連申公豹都能封神,姜子牙為什麼只能享人間富貴?看他死後去了哪裡
    封神中,這修行的十仙道場相同,均在金鰲島上,長相也有共同特點,都長得十分兇惡。而他們的坐騎更是相似,都騎著仙鹿。 十絕陣擺陣前,秦天君就在陣營前發生了激烈舌戰,姜子牙說服不了秦完棄商助周,輔佐仁君,秦完也堅持認為,商朝不該滅亡,仰仗自己曾煉就「天絕陣」、「地烈陣」、「風吼陣」、「寒冰陣」等十陣,公然挑戰姜子牙。
  • 唐閣影城 | 《姜子牙》太公在此,諸神迴避!
    動畫電影《姜子牙》的故事發生於封神大戰之後。崑崙弟子姜子牙,率領眾神戰神狐妖,推翻了殘暴的商王朝,贏得封神大戰的勝利,即將受封為眾神之長。在巔峰時刻,他卻因一時之過被貶下凡間。失去神力,被世人唾棄。歷史中的姜子牙乃是一代武聖,一生先後輔佐了六位周王,因是齊國始祖而稱「太公望」,俗稱姜太公。即使在小說《封神演義》中,姜子牙也是第一主角,作為崑崙山元始天尊門下的闡教弟子,被派下山輔佐姬發伐紂,在封神臺上成就封神大任。
  • 出身顯赫:真實的姜子牙背景嚇死人!
    文王大喜,言道:自從我國先君太公就說:定有聖人來周,周會因此興旺。說的就是您吧?我們太公盼望您已經很久了。因此稱呼姜子牙為太公望,二人一同乘車而歸,姜子牙尊為師。此後在姜子牙的輔佐謀劃下,天下三分之二的諸侯都歸心向周。文王死後,武王即位,姜子牙被尊為師尚父。經過幾年的準備後,武王決定興師伐紂,出徵前進行佔卜,龜兆不吉,風雨暴至。群臣恐懼不安,只有姜子牙堅決主張進軍,武王於是出徵。
  • 太公歸來!國漫力作《姜子牙》10月1日國慶上映
    8月16日,電影《姜子牙》官宣定檔國慶10月1日,「闊別百日,謝候多時。眾神之長,現重歸位。10月1日,一戰封神!一起去影院把這個「年」補上!」,同時發布「太公歸來」版預告,姜子牙白髮畫面曝光。太公歸來!
  • 歷史上真實的姜子牙,其身世背景嚇人
    大多數人知道姜子牙是因為電視機《封神榜》,講訴的是姜子牙帶領眾神幫助周文王取得江山的故事。小說、影視劇中的姜子牙是崑崙山玉虛宮元始天尊的座下弟子,後奉命下山,扶周滅商,其間歷經種種磨難,最終消滅殷商,成就封神大業。但這畢竟文學藝術作品,那麼在歷史真實的中姜子牙是個什麼樣的人呢?
  • 一戰封神,太公歸來!2020國漫封神之作11月19日重磅上線!
    一戰封神,太公歸來!2020國漫封神之作11月19日重磅上線!由《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原班人馬打造 同之前的作品一樣 這次的姜子牙又將顛覆 我們腦海中的傳統印象 他拋去了滿頭白髮的仙風道骨形象 變成了個滄桑又酷帥的中年大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