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麗給元朝進貢一位女子,這位來自番邦的皇后,間接導致元朝滅亡

2020-12-24 煮酒君

在我國古代漫長的歷史上,有著無數的帝王。而又因為帝王們的三宮六院,他們的妃嬪可以說是不計其數。正所謂"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有了龐大的基數做支撐,帝王們的妃嬪自然是高矮胖瘦、燕瘦環肥各有不同。

而在眾多的帝王妃嬪中,來自異邦者也並非沒有,因為歷史上對外邦的徵服或外邦主動朝貢,許多外族女子被送入了皇帝的後宮。

舉例來說,南漢的後主劉鋹就曾經"的波斯女,黑腯而慧豔,善淫"。而其它許多朝代的帝王據說也或多或少有著外族的妃子。在眾多外族妃子中,來自朝鮮半島的居多,因為它們一來與中原王朝相距不遠,二來自古便是中原的藩屬,常常需要進貢。

要說朝鮮妃子中混得最好的一個,筆者認為當屬元順帝時的奇皇后了,那麼,為什麼說奇皇后是歷史罪人,她真的喜歡過元順帝嗎?

元仁宗延祐二年(1315),奇皇后生於高麗幸州,也就是今韓國京畿道高陽市一帶,她的父親是高麗大貴族、總部散郎奇子敖,所以她也就被後人稱為奇皇后。奇皇后在年少時就已經因為姣好的容貌而知名於幸州,後來高麗國尋找美貌少女進獻給元朝,便選中了她。

奇皇后最初只是為元順帝"主供茗飲"的奉茶宮女,但因為貌美得到臨幸,再加上為人"性穎黠",也就是聰穎狡黠,所以逐漸得到了順帝的喜愛。隨著奇皇后恩寵益盛,當時的皇后欽察答納失裡得知後非常妒忌,於是"數箠辱之",也就是多次將其鞭打。不過欽察答納失裡不久之後就因為被謀反的哥哥牽連而被趕出皇宮毒死。

至元元年(1335),元順帝見第一任皇后已死,便想要改立自己心愛的奇氏為後。

當時的重臣伯顏卻認為奇氏是宮女出身,身份實在過於低微,讓她當皇后難以服眾。

順帝一向聽從伯顏的,於是只好作罷。最終,順帝立毓德王之女伯顏忽都為後,而奇氏則被封為了"第二皇后",雖然實際上仍然是妃子,但好歹稱呼她時可以叫皇后。

因為當年順帝要冊封自己時伯顏極力勸阻,奇皇后懷恨在心,於是不斷在順帝耳邊吹枕邊風,說伯顏擅權專恣、權傾朝野。至元六年(1340),元順帝將伯顏扳倒,並將其貶至位於今廣東陽春的南恩州陽春縣,後者病逝途中。

因為先後為順帝生下二子,奇皇后更加被順帝喜愛,而她遠在高麗的族人聽說後,便連高麗王都不放在眼裡,甚至說出要將其取而代之的話,結果高麗王勃然大怒,將奇皇后的父兄全部殺死。

奇皇后與高麗決裂,還在長子愛猷識理達臘長大後教唆他攻打高麗,結果戰爭以元朝兵敗告終。

為了獲得更大的權力,奇皇后找來同樣來自高麗的太監樸不花,二人通力合作,將不滿自己的勢力盡數剷除,慢慢的,光是掌握後宮的權力已經無法滿足奇皇后了,她甚至想要逼元順帝退位,讓自己的兒子愛猷識理達臘繼位,自己當太后。

為了更好地完成這場政變,奇皇后找到了當時的丞相太平,結果太平不願配合,還指斥她大逆不道。奇皇后遭到拒絕後又開始誣陷太平,結果太平也步了伯顏的後塵,被流放處死。至正二十五年(1365),正宮皇后伯顏忽都去世,奇皇后被順帝賜予蒙古名肅良合·完者忽都,並於年末被冊立為新任皇后。

年近五十歲才終於成為皇后,但奇皇后卻沒來得及享受,僅僅三年後,明軍便勢如破竹地攻破了大都,元朝宣告滅亡。這之後,元順帝帶著奇皇后等貴族北上逃往位於今蒙古國境內的哈拉和林,建立了北元政權。明洪武二年(1369),奇皇后去世,第二年,元順帝也隨之而去,他們的長子愛猷識理答臘繼位,成為了元昭宗。

之所以後人會說奇皇后是歷史罪人,其實是因為她主要的幾個錯誤:

第一、她教唆長子徵討高麗,勞民傷財;

第二、她在宮中、朝中排除異己、打壓許多有能力的大臣;

第三、她先後害死伯顏、太平兩位重臣,直接導致朝廷的理政水平下降。

總之,奇皇后對於元朝的統治起到了一些消極作用,不僅與官宦狼狽圍殲,更是插手朝政等,間接的導致了元朝的滅亡。

至於奇皇后是否真的喜歡過元順帝,筆者認為在古代宮中這一特殊環境下,妃子所能夠依靠的對象只有皇帝一人,從奇皇后曾經想要逼順帝退位的舉動來看,她真心喜歡他的概率並不高。

相關焦點

  • 元朝的蒙古人,為什麼喜愛穿著朝鮮半島的高麗服裝?
    按照雙方籤定的條約,高麗每年要向元朝進貢一批女性,這些女性被稱為「貢女」。大量高麗女性流入中土,這些女性大多擅長歌舞,她們活躍於大都各種娛樂場合,受到了無數蒙古人和漢人的追捧,有些女性還嫁給達官貴人,成為貴族中的一員。元順帝皇后奇氏完者忽都就是一名來自高麗的貢女。她有一幅「杏臉桃腮弱柳腰」,元順帝對其十分寵愛。
  • 元朝有個皇后是高麗人,是唯一的外國皇后,一生折騰不斷
    在中國歷史上曾經有一位皇后是韓國人,那就是元朝末代皇帝元順帝的第三位皇后:奇皇后。奇皇后原是高麗大貴族總部散郎奇子敖之女,出生於1315年,出生地點是高麗幸州,現在的韓國京畿道高陽市,奇皇后的名字史書並沒有記載,但她少年的時候就是數一數二的美女,因此有機會成為貢女,被進貢到了元朝,到達元大都的奇皇后,最初只是元順帝身邊一個奉茶的貢女,奇皇后不但人長得漂亮,關鍵還聰明伶俐,辦事也非常得體,因此非常得元順帝的喜愛,因此對這個奉茶侍女寵愛有加。
  • 元代「韋小寶」:首位外國太監樸不花,奇皇后同鄉,加速元朝滅亡
    皇后奇氏微時,與不花同鄉裡,相為依倚。--《元史·樸不花傳》樸不花,中國史書上第一位有傳的外國太監,一個偶然的機會淨身後進入元朝皇宮。與樸不花一起進入元朝皇宮的還有一個位高麗國貢女奇氏,誰也想不到,這兩位身在異國他鄉的高麗人,日後成為了影響元朝命運走向的權宦和元順帝的二皇后。
  • 韓國史上的外戚專權︱奇轍謀逆:元朝皇后仗勢妄為的娘家人
    到了高麗王朝末期,元朝日益衰落,高麗王朝內部開始出現主張擺脫元朝影響的聲音,然而就是在這種氛圍下卻發生了一種奇特的外戚弄權。之所以說這次外戚弄權奇特,是因為這次外戚弄權的主角不是高麗王朝的外戚,而是元朝的外戚,即元順帝惠宗的皇后奇氏之戚族。
  • 史上最悲催的高麗王:寧可首都不要,也非得給元朝當模範女婿
    14世紀的高麗恭愍王堪稱是高麗歷史上最悲劇的君王,他在元朝長大,娶了元朝的公主寶塔失裡(真金太子的玄孫女),與蒙古皇后服氣關係良好(這也算是個奇蹟,因為以前的蒙古女人都把高麗王欺負的很慘),一門心思要當元朝的好女婿。
  • 「駙馬之國」高麗
    這位年輕的高麗國王名叫王祺,更有名的是他的諡號「恭愍王」。此外,他還有一個正式的、地道的蒙古名字——伯顏帖木兒。他的少年時期在大元都城度過,3年前他迎娶了元朝魏王之女寶塔失裡公主,上一年年末他被元廷正式擁立為高麗國王。當然,這一切,並不存在於幾百年前高麗先王們的預想中。
  • 想做元朝的宦官,高麗人擠破頭都難……
    出身蘇泰縣(今韓國忠清南道泰安郡)的李大順,因為得到元帝寵信,不但被高麗王封為「泰安府院君」,弟弟李公世也在高麗「為元帥又判三司事」,另一弟弟被「封泰安君」。家世出身史載的高龍普「入元有寵」,向元惠宗(元順帝)推薦了高麗女子奇氏,讓奇氏成為了大元皇后,並生下了太子。
  • 中國歷史上的一位外邦皇后,成為皇后後,卻下令攻打自己的母國
    古代國家之間的交流不像現代這樣平等,歷史上為了維護兩國之前的關係,一般都會將自己國家的某個有點地位的女子嫁到異國,這些女子多半會在兩國之間斡旋,可歷史上的這位來自外邦的皇后,卻在坐上皇后的位子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請求派兵攻打自己的母國。中國歷史上的一位外邦皇后,成為皇后之後,卻下令攻打自己的母國。
  • 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外國皇后,是這個女人加速了元朝的滅亡
    元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由少數民族建立的統一的封建王朝。在中國的二十四史以及歷代的帝王廟中,都將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國,到1368年元順帝逃離大都歸入元朝的範疇。這些人大多是來自西域的僧人,毫無疑問,他們沒有什麼真才實學,你能指望一群吃飽了就念經的僧人有什麼才能呢?但是,這些人的邪門歪道倒是不少,這些僧人將偉大的「歡喜禪」思想傳給了元順帝,可把元順帝高興壞了。原來,做「這種事情」還能使自己長生不老啊!於是,他便沒日沒夜地跟著這些奸臣修煉各種房中之術,雙修之法。
  • 元朝滅亡後,幾百萬蒙古女子下場怎樣?朱元璋手段殘忍
    元朝是由少數民族建立的王朝,這個短命的王朝僅僅存在了不到100年的時間就滅亡了。縱觀整個元朝,他們的皇帝大部分時間都在徵戰四方,元朝把我國的領土面積達到了最大。蒙古起兵驍勇善戰,可惜的是元朝末年的江山依然大亂。
  • 一個高麗平民女子,怎麼就搞垮了蒙古帝國
    元朝那會兒,朝鮮還叫高麗。大蒙古國的鐵騎掃平歐亞大陸,彈丸之地朝鮮小半島自然不在話下,高麗王忙不迭地俯首稱臣,送銀子送女人,能送的都送,美其名曰「元麗聯姻」,才勉強保住了自己的王位。漂亮姑娘奇氏就這樣以高麗貢女的身份進了大元朝的後宮。她原本是高麗總部散郎奇子敖之女,老爹是有頭有臉的大貴族,自己是開京有名的大美女,生活美滋滋。
  • 元朝奇皇后本是高麗人,她讓皇帝妥歡帖睦爾攻打故國高麗嗎
    高麗人,高麗王朝大貴族總部散郎奇子敖之女,元順帝第三任皇后。①元順帝妥懽貼睦爾,蒙古帝國第十五位大汗,元朝北遁前的最後一位皇帝。奇皇后是元惠宗(順帝)第三任皇后。元順帝被她的美貌吸引,由此得寵,二人關係親密異常,後為元順帝生下兩個兒子,元順帝愈加的寵愛她,奇氏由於得寵,並為元順帝生有兩個兒子,便而恃寵而驕,牽連家族。
  • 奇皇后:中國古代皇后中,唯一是外國皇后,她是怎樣成為皇后的?
    在中華歷史的滾滾長流之中,從秦始皇贏政開始算起,一共有408位元惠宗,而皇后的數量就更多了,但在如此之多的皇后之中,竟然有一位來自外國的皇后,這也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一位外國皇后,那她又是誰呢?又是誰娶了她呢?唯一的外國皇后——奇皇后到底是怎樣的人?
  • 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外國皇后,為何只想著攻打自己的母國?
    高麗皇朝國力不及元朝,兵力更是弱小,為了自保,高麗皇室開始藉助蒙古的力量保全王室,如此幾代下來高麗成了蒙古的女婿。不僅如此,還開始效仿蒙古穿著習慣,風俗人情,還定期向蒙古朝進貢真金白銀和美女。高麗王室尚且如此,高麗權貴們自然也巴不得能跟蒙古人扯上一點親戚關係,於是拼命的把家族中的未婚少女獻給元朝皇帝和王公貴族們,這樣一來,兩邊的關係因為姻親關係更加貼近,靠著女人,高麗終於可以安心睡在蒙古鐵蹄旁邊了。而高麗皇朝美女很多,膚白貌美,惹人憐惜,因此進貢的美女很受人喜歡。就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1333年,奇氏以貢女身份進入元廷。
  • 高麗同蒙元帝國的特殊關係
    ),而高麗的美女也成為一種特殊的貢品,元朝滅亡後,明朝繼續接收這種貢品,後來的清朝也不例外。同時,元朝公主們依仗元廷的支持,把握內宮權柄,甚至還多次幹預國事,決定人事的任免。而從忠烈王開始,高麗國王們則普遍患上了懼內的病症(這與現在的韓國男人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據史書記載,雖然齊國公主嫁人的時候才16歲,而忠烈王已經39了,但齊國公主不改蒙古女子的火暴脾氣,經常對忠烈王伸手就打,張口就罵,乃至棍棒相加,而忠烈王對這位公主老婆絲毫根本不敢得罪,只有躲在一邊暗自落淚。
  • 元朝設立的徵東行省、交趾行省、緬中行省為何不算在元朝版圖內?
    元朝在全國的行政區劃分為三部分——中書省直轄區、行中書省和宣政院轄區。元朝以中書省總理全國政務,為最高行政機構,設中書令一名,右丞相、左丞相各一名。其中中書令由太子兼任,未立太子時空缺。元朝尚右,有時只設一名右丞相,以右丞相統領百官。
  • 朱元璋打進北京俘虜上千高麗美女,最後處理結果令人大跌眼鏡
    元末,在京城的達官貴人中逐漸流行起一種風氣,喜歡追逐高麗女子,以娶高麗女子當老婆為榮,如果出身豪門的顯貴不娶上個把高麗女子,都不好意思出門說自己有錢有勢。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高麗女子在京城有權有勢的人中如此受歡迎呢?
  • 為何在元朝滅亡後,蒙古人不能再創造忽必烈時期的神話了
    為何蒙古騎兵在元朝滅亡後的六百多年中,不能再創造忽必烈在位時期稱霸世界的輝煌?這點其實從元朝稱霸時的大環境就能看出來。由於當時特殊的國際形勢,才能讓忽必烈建立的元朝有稱霸歐亞的機會。即使蒙古騎兵異常強悍,但其中也有很大的運氣成分夾雜在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