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家鄉味,漳州雞仔胎的前世今生
BY小企9999
漳州有種據說大補的東西叫「雞仔胎」。要說到這個,恐怕沒什麼人比我更專業了。
不信請你往下看。這東西其他地方也有。南京叫活珠子,蘇杭,大連我也見過,不過他們叫毛雞蛋,真真是把小雞孵到長了毛才吃。不過俺們家鄉不吃長了毛的,覺得那樣不乾淨,這裡我還是按小時候的習慣稱呼叫它「雞仔胎」吧。
下圖是在大連拍到的毛雞蛋,毛都長很長了,我不敢吃。
老家吃雞仔胎是一件再普通,再正常不過的事了。現在漳州的許多本地風味的大排檔你都可以點這個其他地方很難吃到的東西,即便沒有,老闆也可能會到附近其他店裡借幾個過來滿足客人的願望。而且價格便宜得驚人,目前10塊錢好幾個。幾年前,我回老家時順便帶了家鄉分別為福州,廈門,江西,蘭州等一群朋友。在大排檔喝酒時我點了一盆,一開始有人還戰戰兢兢扭扭捏捏,後來呢,他們每頓飯都要指名道姓吃好幾個。
現在的雞幾乎都是養雞場成千上萬隻養的,孵小雞的工作也交給恆溫箱了,工業化大生產導致價格低廉。以前賣雞仔胎的人或騎車或挑擔,每個竹筐裡分成幾格,每格必有一隻老母雞臥在一窩雞蛋上,每個雞蛋都用鉛筆標上日期,有人買時,賣家要認真核對日期,挑出合適的賣。那時價格可不便宜。完全就是一種滋補品,一般也只有小孩或病後初愈的人吃。
小學時候我家住河邊,門口一大片空地,養著成群的雞鴨。每天收穫的雞蛋鴨蛋能有一小盆。太多啦!不變著法吃是不行的。除了衝蛋,炒蛋,滷蛋,醃鹹蛋,送人,還有就是孵小雞順便做些雞仔胎。
做雞仔胎和孵小雞的蛋一樣必須對著電燈照照,裡面有明顯黑點的(受精卵)才行。一個雞蛋從開始孵到小雞出殼一般是21天,恰倒好處的毛雞蛋必須孵夠10天,不要超過12天。如果孵的時間不夠,雞胎還未成型,不好;孵的時間過長,雞蛋裡的雞胎毛長得太長,不能吃。一隻母雞一窩最多只能孵十幾個蛋,太多的話母雞罩不住,溫度不夠。我們一般在第11天時用一半的新雞蛋換出同等數目的毛雞蛋,每個蛋除了蛋殼上做的記號,外表完全一樣,母雞是分辨不出的。等到最早那部分雞蛋孵出小雞時,母雞會以為剩下的一半雞蛋孵不出小雞,扔下不管了,興高採烈地帶孵出的小雞到處覓食。這樣,我們一共可以得到兩批雞仔胎。
雞仔胎的煮法有兩種:一種鹽鋦一種酒煮。鹽鋦沒什麼好說,就是把半鍋鹽燒熱,把毛雞蛋碼好,幾分鐘後掉個頭再讓它受熱一會就行了。酒煮就象水煮蛋,只是煮好後要噴點米酒,或者乾脆在水裡加點米酒煮熟罷了。
吃毛雞蛋的時候要先輕輕地磕破雞蛋圓頭(對應比較尖的那一面)那面,因為這面有一部分蛋殼沒有緊貼著蛋膜,留有一個小小的空間。小心地揭去蛋殼,露出裹著雞胎和羊水的薄膜,再小心的地撕開薄膜,把雞蛋在湯勺上翻過來,輕輕抖動,雞胎就隨著羊水流出來了。總量剛好裝滿一瓷湯勺。雞仔胎裡小雞的形狀已經非常清楚,身體個各部分清晰可辨,所以,膽小的人或初次見到的人未免心生戚戚。內心充滿愛的朋友也許已經破口大罵了。
不過,話說回來:雞仔胎的滋味非常棒。不,應該說非常鮮美,還不需要任何調料絕對的原汁原味!而且,據說很是滋補,男女老少皆宜。往往一開始時不敢張口的人要是晚節不保,被威逼利誘吃它兩三個後。結局總是這樣的:從此墮落,一發不可收拾,掉入萬劫不復的深淵。
唉!我這輩子已經吃過不計其數的雞仔胎,而且半點閉上屠嘴,立地成佛的心也沒有。按輪迴轉世的說法,今生我吃雞仔胎,來世恐怕只有變成它供人吃了。善哉,善哉,那就拿去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