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子牙》動畫電影豆瓣評分為何僅有7.1?原因其實很簡單

2020-12-23 鹹魚動漫雜談

在十月一日熱播上映的《姜子牙》可以說是一直被人期待著,甚至還刷新了動畫電影手指票房紀錄,不過接下來的發展卻有些不盡人意,豆瓣評分僅有7.1,這明顯不符合這個記錄,那麼這其中到底是有什麼願意呢?其實這個事情非常簡單,說白了就是不符合大眾口味而已。

有些電影動畫在被質疑的時候,有些人經常會以年齡不夠,層次不夠等來反駁,目前《姜子牙》就屬於這種類型,甚至有人還覺得不懂得欣賞《姜子牙》的人是一種悲哀,說過去的國產動畫是低俗的,能夠說出這種言論的人,才真的是讓人覺得奇怪吧?一部作品的好與壞,看的就是作者能否讓人們看懂,而不是寫出一些貌似非常高級的話,然後讓觀眾自己猜。

之前有人說過《姜子牙》這部動畫電影,說的是姜子牙的中年危機,那麼從這點來說的話,《姜子牙》這部動畫電影就是屬於一種小眾電影,能夠引起共鳴的應該是那些中年危機的人,所以說不符合大眾口味是事實,簡單來說就是看不懂,不過說實話,如果真的遇到中年危機的人,應該沒有那個時間和心情去電影院看電影才對,因此這部動畫電影居然能達到7.1的評分,還真的是讓人覺得很驚訝的。

在成人向、層次問題等這種話不應該成為萬金油,小眾就是小眾,看不懂就應該是看不懂才對,《姜子牙》能夠有現在這個票房,想來是有不少《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原因,至於評分這種事情,想來應該是有不少大眾臉充胖子的人在,再說了如果真的理解了這部動畫,那是不是代表著這群人理解了的人中,有一部分是有中年危機的症狀了?

說實話,在整部作品中,對於姜子牙中年危機這種事情,真的是很隱晦,除了姜子牙年齡中年了,其他的好像和中年危機並沒有什麼關係,姜子牙一直在堅定著自己的想法,尋找真相,這難道說是中年危機?至於改變了成神的想法什麼,人難道不應該成長?現實的殘酷什麼,還用多說?姜子牙年少之時以為成神就可以拯救天下蒼生,但是後來發現這個事情並不是想像中的那麼簡單,這應該是現實的殘酷才對。

關於師尊說「妖狐不代表惡,而是善」這種觀點單單拿出來其實並無問題,可是這個問題與後面的「救一人與救一群人」的這種問題有什麼關聯呢?二者與成神又有什麼關聯呢?明明無論任何一種都可以成神,畢竟地藏王菩薩曾經說過地獄不空誓不成佛,觀世音菩薩說過要解救天下蒼生,聖人有雲「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總結來說,就是想要成仙成聖,需要的就是平等二字。

「妖狐不代表惡,而是善」這種觀點並不能說錯,畢竟聖人有雲「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這裡的芻狗,指的是古代的某種祭祀用品,解釋一下就是天地對於世間萬物都是一視同仁的,而成神就是要拯救天下蒼生,那麼怎麼拯救呢?說白了就是一視同仁,那麼如果是看誰可憐就去幫助誰的話,這天地早就要亂套了,因此善心可以說生成神的一個阻礙。

世人都說佛祖慈悲,其實佛祖也是公平的,因為他的慈悲是對於天下萬物,那麼反過來說,這天下蒼生在佛祖眼中並無區別,所以說這難道不是公平?總結一下就是,想要成為神明,善惡之心並不需要,需要的是公平二字,既然眾生平等,那麼「救一人與救一群人」這種問題真的有意義?如果是放在家庭與國家的問題上的話,那麼這個問題還真的是不錯的,放在這裡未免有些無釐頭。

不可否認,在《姜子牙》中有很多引人深思的問題,但是劇情卻不能將這些問題連接在一起,甚至連想要表達什麼都沒有明確表現出來,這個世上芸芸眾生數不勝數,大家都是一介俗人罷了,想要提升自己的高度不如去著書立傳,小眾就是小眾,電影、動漫、電視劇說白了就是釋放日常壓力的調味品,如果太過認真,太過文學範,那麼就不要批評大眾,而是勇於承認不符合大眾口味了。

相關焦點

  • 豆瓣評分出爐!《姜子牙》
    今年的電影市場可謂最特殊的一年。前有《八佰》一路絕塵,後有《奪冠》自成熱門,中間「龍叔」帶著《急先鋒》也來加塞一把。不過,前面「勝負」還未分,後面《姜子牙》和《我和我的家鄉》就以「黑馬」之勢強勢來襲。目前來說,觀影人數已經不在少數,兩部電影豆瓣的評分也已經出爐。
  • 第一次懷疑豆瓣,票房如此炸裂的動畫,評分為何比不過《哪吒》?
    》對電影藝術視聽語言的追求,是動畫電影近二三十年來最走心的一回。既然《姜子牙》如此登峰造極,為何截止發文,豆瓣評分卻落後同為「封神宇宙」的《哪吒之魔童降世》?我們看故事。所以,《姜子牙》的邏輯,其實環環相扣緊實的很。只是草蛇灰線,隱藏在的電影語言中罷了。某種程度,《姜子牙》的好,被我們的觀影慣性忽視了。
  • 上映不到7天,有18萬人打分,《姜子牙》為何能刷新多項紀錄?
    截止至發稿前,上映未滿一周的《姜子牙》累計票房已經破10億。但《姜子牙》帶來的成績遠不止於此,從豆瓣評分上也能看出觀眾的熱情,這部影片上映不到7天,就已經有18萬人為其打分,幾乎每天都會新增5萬條評分記錄。
  • 兩天破6億,豆瓣7.1,冰火兩重天的《姜子牙》栽在了劇本上?
    2020年春節檔電影《姜子牙》、《我和我的家鄉》等終於在10月1日上映,把觀眾的新年給補上了。上映前《姜子牙》預定票房就超過1億元,在國慶檔電影中遙遙領先。然而,與如火如荼的票房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姜子牙》的口碑兩極分化嚴重,豆瓣評分一路下滑,截至發稿只有7.1分。
  • 豆瓣評分8.5降至7.1,上映2天的《姜子牙》為啥讓你失望?
    《姜子牙》的總票房已經超過了4億,短暫沉寂一段時間的動畫電影,好像重新注入了活力,但是看影片口碑,有感覺哪裡怪怪的,影片從剛上映時的豆瓣評分7.5,迅速滑到現在的7.1,與哪吒的8.5分相比,差了可不是一星半點,簡單來說就是以下幾點吧!
  • 《姜子牙》評分從 7.4 到 7.0,中國動畫電影路在何方 ?
    由於新冠疫情影響,原本定在春節檔的動畫電影《姜子牙》於10月1日才與觀眾見面,其一上映便刷新了中國電影市場動畫電影首日票房記錄。10月4日,在《姜子牙》上映的第四天,其累積票房已破10億,成為中國影史票房最快破10億的動畫電影。然而,豆瓣顯示,自電影上映四天來,《姜子牙》的評分已從最初的7.4跌至7.0,網上對該電影的評價呈現出嚴重的兩級分化:褒揚者認為其是中國動畫的又一次超越,批評者對其劇情、人物設計進行了強烈批評。
  • 豆瓣7.1的《姜子牙》,卻遠超《我和我的家鄉》?票房是誠實的
    上映第二天,它的豆瓣評分已經矮化至7.1,而打出1星和2星評價的網友佔比也已經超過10%--->更讓人意想不到的是,這些「豆瓣差評者」並非不能體會《姜子牙》的亮點,他們在給出批判說辭之前都總會撰下這樣一段話「我承認畫面和特效屬於國漫巔峰」。
  • 首日票房3.5億元,但《姜子牙》的評分卻從7.5跌到7.1分
    ,總票房約為7.2億元,排在前四的分別是《姜子牙》、《我和我的家鄉》、《急先鋒》和《奪冠》,這就是國慶檔的四大金剛。,評分最高的是《我和我的家鄉》:7.6分,其次是《奪冠》:7.3分,第三是《姜子牙》:7.1分,而《急先鋒》評分最低,為5.0分。
  • 《姜子牙》票房破4億,豆瓣7.1分,票房口碑為何兩極分化?
    4億的票房,打破國產動畫電影單日票房紀錄不說,更是一度領跑國慶檔單日票房榜榜首。然而在豆瓣上,《姜子牙》顯然沒有到達預期,一邊是票房高漲,一邊卻是口碑評分持續的下滑相比於哪吒在豆瓣的8.5高分,這次被大家寄予了國產動畫「封神宇宙」續作的姜子牙卻只得了7.1的分數(基本上算崩了),當然這個分數也不低,但畢竟有了前者的對比,評分差距還是能挺明顯的。
  • 《姜子牙》首映票房破3億,但豆瓣評分極低,為何會導致這種結果
    而接下來的《姜子牙》甚至說出超越了《哪吒》,必然會引起很多人的注意。不過上映第一天,票房竟然超過了3億,這已經超越了《哪吒》的首日票房。不過豆瓣評分的話,《姜子牙》只有7.1分,這到底是為什麼呢?其實我們都很期待《姜子牙》的播放,特別是在春節期間
  • 《姜子牙》上座率大跌 評分不高
    據貓眼數據顯示,截至10月3日0時,電影《姜子牙》首周票房破7億,刷新了中國電影市場動畫電影首周票房紀錄。剛開啟預售,票房就已經過億;上映第一天,就刷新了《哪吒》創造的內地電影市場動畫電影首日票房紀錄。
  • 國慶首日,姜子牙票房一騎絕塵,大格局的國漫故事為何只有7.1
    《姜子牙》,國慶首日票房7.28億,《姜子牙》便以3.59億力壓2.67億的《我和我的家鄉》成為首日票房冠軍,但與之相伴的卻不是遠低於預期的口碑,一直以來水分較高的貓眼評分只有8.5,豆瓣評分也從一開始的7..5跌至現在的7.1,僅好於37%的動畫片
  • 第一次懷疑豆瓣,如此炸裂的頂級國漫,評分為何比不過《哪吒》?
    動畫電影《姜子牙》。首日票房3億2千萬。創下中國影史動畫電影票房紀錄。但網上口碑呈兩級分化,一撥人怒贊,一撥人踩踏。豬哥走出電影院,想說:如果說《大聖歸來》成功打破了近十幾年國產動漫電影的低齡印象、《哪吒之魔童降世》激活了市場。
  • 《姜子牙》為何票房高,評分低?
    》接連打破了中國電影史的眾多記錄:映前想看人數打入內地歷史前10,為動畫電影的唯一;首日預售1.4億,其他動畫電影望塵莫及;首日票房3.6億,是《哪吒》的2.5倍,超出了2個多億;上映兩天即斬獲6個億的票房,製片方輕鬆回本;排片一度達到單日15萬場次,其他動畫電影想都不敢去想的一個數據……電影《姜子牙》創下的以上記錄,不知何時才能被後來的電影打破?
  • 從國慶檔預售第1,到豆瓣7.1!《姜子牙》差在你的傲慢和無知
    僅預售票房就已經超過1億...,到開映當天評分掉到豆瓣7.1,《姜子牙》的這趟經歷也可以被視作為2020年最大的黑天鵝之一...不過問題來了:憑什麼就得是《姜子牙》口碑遭遇滑鐵盧呢?或者說,國產動畫難道就真的僅有《哪吒》式的曇花一現嗎?放心吧,我的答案是否定的,而在我看來真正助推《姜子牙》評分低開的原因離不開這樣一個事情:觀眾的傲慢和無知!
  • 豆瓣評分出爐!《姜子牙》和《我和我的家鄉》差距不只「0.5」
    目前來說,觀影人數已經不在少數,兩部電影豆瓣的評分也已經出爐。《姜子牙》7.1,《我和我的家鄉》7.6。雖然單從數字上看僅有「0.5」分的差距,可從豆瓣評論的反饋,兩部電影的差距卻不只「0.5」。去年的一部「哪吒」,似乎讓製片方看到了動漫電影市場的潛力。一句」我命由我不由天「,成功將內地動漫由兒童領域拉到了「老少皆宜」的高度,這是一個質的飛躍。「飛躍」在於技術,更在於劇情。新出的《姜子牙》貌似也在走這個路線。首先,畫面是無可挑剔的。這一點,豆瓣的評論風向也是出奇地一致。可在劇情方面的改編,大家的意見就有點不一樣了。
  • 國慶檔電影之戰結局揭曉,《姜子牙》評分最低,卻成為最大贏家
    截止今日,國慶檔電影之戰雖然尚未結束,但結局已經大致揭曉。其中,票房最高的當屬《我和我的家鄉》,上映7天,票房已近17億,豆瓣評分穩定在7.4分。《哪吒:魔童降世》做宣傳,而被寄予厚望,許多看完《哪吒》意猶未盡的觀眾,都期待《姜子牙》可以延續這個中國動畫崛起的開端。
  • 票房破7億,豆瓣7.1?《姜子牙》值得一看嗎?
    上映第三天,《姜子牙》破票房紀錄了。然而與《哪吒》幾乎一邊倒的好評比起來,《姜子牙》無疑有著更大的爭議。有人認為這部片子震撼全家,是國產動畫中的巔峰之作,也有人認為這部作品平平無奇,在電影院裡甚至看得昏昏欲睡。
  • 《姜子牙》口碑兩極分化,票房卻將超越《瘋狂動物城》國內動畫電影...
    (文|阿歧wai 禁止轉載 長期有償徵稿中,歡迎私信聯繫) 新冠疫情下的影院終究還是迎來了國慶檔,最受矚目的是封神三部曲的第二部——《姜子牙》,文章不涉及劇情,單純地從票房、評分等因素去聊一聊作為動畫電影的《姜子牙》,究竟是一部怎麼樣的作品?
  • 評分跌破7,只好於33%的動畫片,承認《姜子牙》不好很難嗎?
    《姜子牙》的第一次宣傳就是出現在動畫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片尾彩蛋,後來哪吒拿到了超50億的內地票房,也達成了內地影史第二的成就,更可怕的是這部電影在豆瓣有超151萬用戶給出了8.4的評分。從票房來看,《哪吒》對於《姜子牙》的影響確實有用,國慶檔上映首日票房破3億,很快就打破動畫最快破億、動畫電影首周最高票房、動畫電影最快破10億等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