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月一日熱播上映的《姜子牙》可以說是一直被人期待著,甚至還刷新了動畫電影手指票房紀錄,不過接下來的發展卻有些不盡人意,豆瓣評分僅有7.1,這明顯不符合這個記錄,那麼這其中到底是有什麼願意呢?其實這個事情非常簡單,說白了就是不符合大眾口味而已。
有些電影動畫在被質疑的時候,有些人經常會以年齡不夠,層次不夠等來反駁,目前《姜子牙》就屬於這種類型,甚至有人還覺得不懂得欣賞《姜子牙》的人是一種悲哀,說過去的國產動畫是低俗的,能夠說出這種言論的人,才真的是讓人覺得奇怪吧?一部作品的好與壞,看的就是作者能否讓人們看懂,而不是寫出一些貌似非常高級的話,然後讓觀眾自己猜。
之前有人說過《姜子牙》這部動畫電影,說的是姜子牙的中年危機,那麼從這點來說的話,《姜子牙》這部動畫電影就是屬於一種小眾電影,能夠引起共鳴的應該是那些中年危機的人,所以說不符合大眾口味是事實,簡單來說就是看不懂,不過說實話,如果真的遇到中年危機的人,應該沒有那個時間和心情去電影院看電影才對,因此這部動畫電影居然能達到7.1的評分,還真的是讓人覺得很驚訝的。
在成人向、層次問題等這種話不應該成為萬金油,小眾就是小眾,看不懂就應該是看不懂才對,《姜子牙》能夠有現在這個票房,想來是有不少《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原因,至於評分這種事情,想來應該是有不少大眾臉充胖子的人在,再說了如果真的理解了這部動畫,那是不是代表著這群人理解了的人中,有一部分是有中年危機的症狀了?
說實話,在整部作品中,對於姜子牙中年危機這種事情,真的是很隱晦,除了姜子牙年齡中年了,其他的好像和中年危機並沒有什麼關係,姜子牙一直在堅定著自己的想法,尋找真相,這難道說是中年危機?至於改變了成神的想法什麼,人難道不應該成長?現實的殘酷什麼,還用多說?姜子牙年少之時以為成神就可以拯救天下蒼生,但是後來發現這個事情並不是想像中的那麼簡單,這應該是現實的殘酷才對。
關於師尊說「妖狐不代表惡,而是善」這種觀點單單拿出來其實並無問題,可是這個問題與後面的「救一人與救一群人」的這種問題有什麼關聯呢?二者與成神又有什麼關聯呢?明明無論任何一種都可以成神,畢竟地藏王菩薩曾經說過地獄不空誓不成佛,觀世音菩薩說過要解救天下蒼生,聖人有雲「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總結來說,就是想要成仙成聖,需要的就是平等二字。
「妖狐不代表惡,而是善」這種觀點並不能說錯,畢竟聖人有雲「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這裡的芻狗,指的是古代的某種祭祀用品,解釋一下就是天地對於世間萬物都是一視同仁的,而成神就是要拯救天下蒼生,那麼怎麼拯救呢?說白了就是一視同仁,那麼如果是看誰可憐就去幫助誰的話,這天地早就要亂套了,因此善心可以說生成神的一個阻礙。
世人都說佛祖慈悲,其實佛祖也是公平的,因為他的慈悲是對於天下萬物,那麼反過來說,這天下蒼生在佛祖眼中並無區別,所以說這難道不是公平?總結一下就是,想要成為神明,善惡之心並不需要,需要的是公平二字,既然眾生平等,那麼「救一人與救一群人」這種問題真的有意義?如果是放在家庭與國家的問題上的話,那麼這個問題還真的是不錯的,放在這裡未免有些無釐頭。
不可否認,在《姜子牙》中有很多引人深思的問題,但是劇情卻不能將這些問題連接在一起,甚至連想要表達什麼都沒有明確表現出來,這個世上芸芸眾生數不勝數,大家都是一介俗人罷了,想要提升自己的高度不如去著書立傳,小眾就是小眾,電影、動漫、電視劇說白了就是釋放日常壓力的調味品,如果太過認真,太過文學範,那麼就不要批評大眾,而是勇於承認不符合大眾口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