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道》是偉大母親的故事,也是舊時代女性形象的悲情縮影

2021-02-11 骨朵網絡影視

最近,年代劇《娘道》在一眾古裝劇中殺出重圍,在戲裡戲外均收穫了不少討論。事實上,「傳奇劇王」郭靖宇的劇集一向賣座,《勇敢的心》四臺聯播均破2,《紅娘子》破2,《打狗棍》破1.8,前陣子於央視播出的《最美的青春》收視率同樣遙遙領先,並且獲得了8.2的豆瓣評分。

跟郭靖宇以往講述英雄女強的故事不太一樣,年代劇《娘道》以民國初年為背景,圍繞孝興大戶人家隆家,講述了瑛娘和她五個孩子的故事。主角柳瑛娘充滿悲情色彩,既是艱難拉扯五個孩子、經歷多次骨肉離別的母親,也是舊時代被禁錮的女性的縮影。

所以,即便前面的劇情密集又有強衝突,瑛娘看似有著大女主光環,能夠一次次在險境中突圍,但是接下來的劇情卻越來越虐,先是因為生了女兒被隆家厭棄,接著被設計陷害為與人私通,隨後三女兒還被人販子拐走了。本來就生而不幸的瑛娘,命運悲劇接踵到來。

瑛娘的故事固然有些傳奇和戲劇化,在郭靖宇看來,這個角色比他以往寫過的任何主角都真實,瑛娘是那個時代中國女性的普遍代表,「這是一個從黃河水中流出來、在高粱地裡長出來的故事」。

柳瑛娘,一個折射舊社會種種的女性角色

在目前更新的24集劇情中,幾乎有一半的故事是圍繞著瑛娘產子展開的,直接反映了當時社會中「子嗣」的重要性。

隆家這樣的大家族需要男嗣繼承家業,如生活在古風村的瑛娘這般尋常人家也希望能得個兒子,她先生了兩個女兒,起名為盼睇、招娣,很有時代記憶感。得知再次懷孕並且可能是個男孩時,瑛娘和兩個女兒都喜不自禁,孩子們更是歡呼,「我們要有弟弟了!」 

瑛娘自然是愛女兒的,但是為丈夫傳宗接代仿佛才是她的終極任務,在周邊的人看來也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這種觀念放在今天顯然已經過時了,但是創作者沒有強行加入現代價值觀,而是面臨著被吐槽的風險,真實地還原了當時各類人等的態度表現。

瑛娘的丈夫、早年間離家隱姓埋名的隆家二少爺隆繼宗,頗具書生意氣,身上有著孩子氣的純真善良。隆繼宗是愛瑛娘的,「寵妻日常」被網友津津樂道,可謂是瑛娘前半生和劇情開篇的一抹亮色。

但是在得知隆繼宗的真實身份後,瑛娘的第一反應竟然是逃跑,瑛娘擔心自己「高攀」,也擔心自己曾經的河姑身份被曝光。從痛哭感激對方給自己名分、伺候丈夫日常起居、下跪道謝等細節,便能看到禮教對女性的束縛,哪怕是與舉案齊眉之人相處時。

在劇情中多次出現的祠堂,象徵著自古以來的等級秩序和宗親文化。

家族主母隆夫人多年前在祠堂命人杖打幼年瑛娘,為了讓她守好河姑的本分,不要動了不該有的念想。多年後,在面對家族大業沒有子嗣繼承的情況下,又急於尋回出走多年的二兒子,甚至願意接受陰差陽錯嫁給二兒子的河姑瑛娘,只因為她懷孕了,有一半的可能是個兒子。隆繼宗要帶瑛娘回家,也要先經過家族的同意,先過祠堂。

河姑的身份不吉利,終究只是個祭河的工具,在封建迷信的舊社會裡為求風調雨順而生。

故事伊始,在一片等待「挑選」成為河姑的孩子裡,只有幼年瑛娘主動站出來表示要當河姑,年紀尚小的她或許不能理解成為河姑意味著什麼,又或許她什麼都懂。在回答隆老夫人為什麼要當河姑時,幼年瑛娘宛如大人一般黯然道來,「因為我爹去了,沒錢安葬他」,緊接著一聲嘶聲裂肺的「我餓」,道出了人在絕境,抓在一點希望也想逢生的酸楚。

戲劇衝突便在於,從祭祀中逃脫的瑛娘擺脫不了無法結婚生子的河姑身份,但碰巧嫁給了隆家的二少爺,兩人幸福的田園生活註定不會長久,會被龐大森嚴的隆家體系、被未能生下男嗣遇到的冷落、被妯娌的嫉妒和婆婆的厭棄,被吃人不眨眼的禮教巨獸逐一吞沒。

在上周的劇情中,隆繼宗下線,並且上了微博熱搜,達到了一個情感與討論的小高潮,觀眾表示糖和虐都還沒吃夠,一時之間接受不了「寵妻狂魔」男主的突然下線。不過於毅以其孿生兄弟三少爺隆延宗的身份登場,繼續展開與嶽麗娜的對手戲。

還是熟悉的演員班底,經費大多花在製作上

據了解,這部劇投資高達2.2億,搭建全新場景134個,光置景費一項就高達上千萬。很難想像,劇中的常常出現的洶湧黃河是用特效做出來的,雖然在第一集瑛娘回憶中,她在祭祀時掉入黃河的畫面顯得有些「科幻」,但是在多數大場面大環境的製作上,幾乎讓人無法分辨是真實的景象拍攝還是後期製作。

郭靖宇在創作劇本時就表示過,要「把黃河從山西搬到北京來」,劇組另一位導演巨興茂的解釋是,「特技公司把壺口瀑布拍回來,又找到類似壺口瀑布一樣的絕壁,可以說真的就是將黃河搬回來了,呈現效果很壯觀,真的很有成就感。」

另外,劇中的隆府大院和祠堂均是在特大棚中實景搭建,本來支出中沒有這一項,因為連天的霧霾,考慮到拍攝效果,所以追加預算做了氣勢恢宏的這幾座建築,為劇情增色不少。

不過在演員選擇上,還是用了以往的熟悉面孔們,郭靖宇曾在發布會現場說,「我這個人有兩個特點,一個是摳門兒,我對演員很摳門兒,這個劇主角片酬加起來都沒有超過5000萬。同時我也是個『敗家子』,我在劇的製作、服化道上面很敗家,很願意花錢。」 

核心人物柳瑛娘的扮演者嶽麗娜,在劇中要從青年時期演到老年,除了化妝服裝和打光後期等輔助,演員必須要對橫跨幾十年的角色有出色的把控。在剛開篇,過著田園牧歌式詩意生活的瑛娘,神色和氣質燦爛而清純,即便被隆府佘管家訓斥,依然保持著不卑不亢的姿態,只是此刻的她多的是天真,少了被生活打磨的痕跡。

直到經歷了被隆府趕出家門,被丈夫的好友設計陷害,最終家破人亡後,瑛娘被設計關押進了監獄即將面臨槍決,這也將迎來又一場精彩的戲碼——公審大會。

她與劉智揚飾演的時少卿在監獄中有一場戲,對方佯裝幫助她尋找被拐走的三女兒,實則繼續欺騙設計她,沒想到被瑛娘通過套話識破了詭計。瑛娘從最初的滿眼都是對女兒消息的渴望,到沉著冷靜使對方露出馬腳,最後直接呵斥時少卿其心可誅,「我不會再信任你了!」眼神中凌厲又充滿憤恨。

短短幾分鐘將一場情緒的大轉換完成地十分順暢,此時的瑛娘屈居監獄也能沉著鎮定,不過在接到自己即將被槍決的消息時,本只是個弱女子的她悲痛得吶喊:「我冤枉!」,令人十分動容。

劇情在這裡將達到一個小高潮,在24集中瑛娘被捆綁在刑場,受到眾人圍觀、隆府前管家隆福前來陳情,奈何當局不肯鬆口,在千鈞一髮的緊張狀態下,雙方不斷拉扯角力。導演巨興茂表示,這場戲的劇本郭靖宇寫了十幾頁紙,整整拍了七天,嶽麗娜也就綁在那根柱子上整整七天,而且一些可以遠景帶過的畫面,嶽麗娜卻每次都要求自己來,把情緒調動起來。

而於毅和劉智揚這對「吏青CP」在《娘道》中再聚首,不過成了劍拔弩張的對立關係。於毅一人分飾隆繼宗、隆延宗兩角,前者暖心儒雅帶著些許玩世不恭,可惜早早下線,後者從法蘭西留學回來,既有紳士風度又冷靜睿智。一冷一暖的兩兄弟,於毅會通過眼神、小動作等細節將他們區分開來。

目前的劇情中,隆延宗雖然和去世的二哥兄弟情深,同時對三位侄女愛護有加,但有著相對「鐵腕」的處事手段,並且受了挑撥對瑛娘誤會頗深,兩人要了解真相解開心結還需一段時日,看得「上帝視角」的觀眾們焦急萬分。

作為一部年代劇,為何能在當下熱議不斷?

《娘道》的靈感來源,是郭靖宇對於母親的敬愛和懷念,也是來自妻子、嶽母和身邊多位母親的感染。郭靖宇想要將所有母親的普世共性進行融合,塑造出理想中的傳奇女性形象,彰顯母愛情懷。他對劇名「娘道」的解讀是,「天之道、地之道、娘之道。娘之道對孩子就是無欲無求的,『道』,就是母親所走的道路,《娘道》講述的就是一部女性傳奇。」

郭靖宇有著「傳奇劇王」的稱號,向來擅長塑造鄉土文明下的真善美人物,往往以不屈不撓的傳奇經歷和相對考究的歷史感打動觀眾。在這樣一部女性悲歌中,他沒有給女主瑛娘開掛,反而為她設置了無數命運的刁難阻礙,更顯得這樣一位最終沒有被時代和生活吞噬、成長為一名懷著沉甸甸母愛的女性角色的可貴。

「死多簡單,活著是最難的。」在郭靖宇看來,瑛娘一角跟現在所謂的「大女主」完全不一樣,「現在大女主都是你算計我,我就報復你,人擋殺人,佛擋殺佛,那是遊戲,不是現實主義創作的手法。當然《娘道》不是現實題材,但是它秉承的是現實主義創作的手法。」

不可避免的,《娘道》播出後收到了各種不同的評價,其中最主要的負面評價認為,電視劇中的傳統思想較為腐朽,故事情節太封建老套,比如拿河姑祭祀,以男嗣爭寵,男性自然而然的大男子主義等流露。

有人則認為作為影視劇中的戲劇故事,《娘道》的表現手法無可厚非,只不過還原了那個時代的特點。其實,當代觀眾大部分能夠辨別封建糟粕,至於劇集是在「提倡」,還是在提醒觀眾思考,從劇集的走向和細節中便能體會到創作者的用意。

郭靖宇一開始就表示,瑛娘身處在一個女性柔弱、深受迫害的時代,她自己也多次遇險差點喪命,她之所以能奮力地活下去,因為她是一個母親,她要反抗命運的不公,保護孩子們。

此番設定放在當今來看,似乎並沒有足夠的說服力,女主角僅僅為了丈夫和孩兒而活,不能夠體現女性的獨立意識,要做出更加深刻的反思才好。但是無法忽視的是,這部年代劇並沒有帶入當代價值觀,依然以當時環境下大部分女性能夠做出的反抗為故事基調,畢竟先鋒女性終究是極少的。

而這部劇能夠取得較好的收視率,也能從側面反映出該劇有著規模不小的潛在受眾。骨朵經過採訪,發現其觀劇群體有相當一部分是閒暇時間較多的電視受眾、中老年人群,跟時下年輕人的審美不完全一致,他們偏愛反映時代縮影的年代劇,和女性成長史故事,恰巧是因為吻合他們的時代記憶,雖然不夠「先鋒」,但是真實,能夠引發情感共鳴。

誰能說我們老一輩的觀眾們沒有觀劇需求,而他們又沒有過觸摸傳統思想的經歷?所以也不難理解,為什麼一部看起來和當下潮流文化「格格不入」的年代劇,能夠賺取那麼多的眼淚和爭議。

 

《娘道》在拍攝手法和劇情推進上仍然有著「現代基因」,劇情緊湊高潮不斷,緊張時刻的迅速運鏡,瑛娘面對長輩時的仰拍鏡頭,都為觀眾帶來了較為「爽快」的觀劇體驗。

這部劇是女性傳奇勵志大劇,但落腳不在「大女主」,而是試圖真實地表現舊時代女性命運的浮沉,以還原那個時代風貌的方式,或使觀眾感同身受,或能「以史明智」,引發討論和思考。

郭靖宇此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娘道》可能是他作為導演,在短期內的最後一部影視劇。他一直以來保持著穩定節奏產出年代劇,但在這個時代,作品要經受的考驗,不止要過品質這一關。《娘道》中的母愛元素、真善美的表現方式,放在今天或許不能被所有人接受,但是好作品能經受得起時間考量,《娘道》正在艱難「渡劫」。

結愛 │ 白一驄 │ 陳凱歌

徐靜蕾 │張朝陽 │ 雷佳音

街舞系列 │ 遠大前程 │ 女子圖鑑

NINE PERCENT啟示錄 │ 新《流星花園》F4

相關焦點

  • 電視劇《娘道》中出現洋縣廣告
    《娘道》是由郭靖宇、巨興茂執導,嶽麗娜、於毅領銜主演,張少華、史可、劉智揚、肖茵、倪虹潔、楊昆、王繪春、張永剛、馬赫等主演的年代劇
  • 神劇《娘道》熱播,「母親」就該捨命付出?
    《娘道》的出現讓年輕人詫異,為什麼2018年還會存在如此明顯物質化女性和母親的作品。道理很簡單,因為有人看。它對於母親的傳統賢良呈現得過於「赤裸裸」,但這確實符合老一輩人對於合格母親的想像。《娘道》劇照。 「賢妻良母」劇情中往往伴隨著「偉大」與「犧牲」敘事,這在苦情母親相關作品中尤為明顯。
  • 熱播電視劇《娘道》講述了一位偉大的母親,經歷坎坷尋找失散子女
    電視劇《娘道》熱播電視劇《娘道》講述了一位偉大的母親,經歷坎坷尋找失散子女熱播電視劇《娘道》將在2018年9月5日(今日)在江蘇衛視、北京衛視、騰訊視頻、愛奇藝、搜狐視頻同步首播,該電視劇講述了一位偉大的母親
  • 「娘道」是一次代際價值觀的分裂,也是一次瞄準「沉默多數」的投機
    收視率破2的新晉收視冠軍、爆款國產劇《娘道》,在豆瓣卻只得到2.6分的評分,被批評是「封建糟粕的沉渣泛起」,其所宣揚的「哺而無求,養而無求,捨命而無求」的「娘道」更是被視為「女德復闢」。該劇的「毀三觀」之處,主要在於物化女性、信奉「三從四德」、男人是天、女人只是傳宗接代的工具、母親必須為兒女犧牲一切、生兒子是光榮的使命。
  • 豆瓣2.7,收視率卻爆棚,《娘道》是鮮花還是毒瘤?
    劇情簡介顯示,《娘道》以民國初年為時代背景,描寫主人公瑛娘與五個孩子間聚散離合的傳奇故事。;用所謂的娘道,覆蓋了女性的所有價值;把對女性的壓榨和女性的愚昧包裝成了偉大的付出。可以參考的作品多了,所有成為名著的文學作品,其中的女主形象,別管什麼年代的,都不會是一味地愚昧,都有作者寄予的對不公平制度的反抗,作家更不可能拿著毒草當鮮花。說到《娘道》的收視率,有說是中老年婦女撐起來的。對此,我這麼認為:看了,不一定就認為它好。
  • 《最美逆行者》惹爭議,抹黑女性形象,網友:不愧《娘道》導演
    全程不僅沒有一個女性主動站出來,而且都互相推脫,最後站出來女主,她的人設是個被婆婆瞧不起,所以離了婚的女性大難當前,犧牲小我,這份奉獻精神值得我們稱頌,可以理解導演和編劇是想突出女主的形象,然而劇情的處理方式卻讓不少網友鬧心
  • 《娘道》被噴:生不出兒子的女人,賤命一條
    這是偉大的母愛嗎?不是,這是無限的輕賤自己,把女性的自我意識按在地上摩擦。這是娘道嗎?女德培訓班不服。02我為什麼要說《娘道》這部劇又蠢又壞?可能很多人覺得,這部劇講述的就是那個年代的故事啊,民國的女人有這種思想很正常啊。
  • 豆瓣2.8的《娘道》為什么爸媽都在追?
    一看評論,果不其然,最主要的吐槽集中在三觀不正,封建糟粕,物化女性幾點上。面對這些指責,導演也是再次站出來發聲。 劇的名字叫《娘道》,自然講的就是母親的故事。 背景發生在民國初年山西的一個大戶人家隆家。我們的女主角柳瑛娘小時候因為父親去世只能去隆家做河姑(給黃河祭祀的少女),後來在祭河大典上僥倖逃脫,又陰差陽錯救了離家出走的隆家二少爺並嫁給了他,還給他生了兩個女兒。
  • 像我這樣的母親這是千千萬萬的中國母親的縮影
    民間寫史的主角大都是小人物,他(她)們在正常情況下登陸不了歷史舞臺,但其所生活的時代,因有了這樣的記錄,不僅豐富了歷史譜系,也讓我們對歷史的複雜多一份理解。 最近讀到臺灣作家蕭曼青的傳記《像我這樣的母親》,就是這樣一本記錄平凡母親生活的書,同樣讓人看到不平凡的歷程是千千萬萬的中國母親的縮影。
  • 《娘道》高收視低評分,為什么爸媽都在追?
    一看評論,果不其然,最主要的吐槽集中在三觀不正,封建糟粕,物化女性幾點上。面對這些指責,導演也是再次站出來發聲。 劇的名字叫《娘道》,自然講的就是母親的故事。 背景發生在民國初年山西的一個大戶人家隆家。我們的女主角柳瑛娘小時候因為父親去世只能去隆家做河姑(給黃河祭祀的少女),後來在祭河大典上僥倖逃脫,又陰差陽錯救了離家出走的隆家二少爺並嫁給了他,還給他生了兩個女兒。
  • 好好的抗疫劇情片,為什麼要拍成《娘道》?
    再一查演職員表,編劇郭靖宇竟然就是《娘道》的編劇,好像一切都說得通了。豆瓣評分2.5分的《娘道》,作為這兩年的爛劇標杆,在女性自主意識強烈的這兩年經常被網友拿出來鞭屍,甚至已經成了「封建糟粕」的符號。從劇情來說,《娘道》倒也確實當得起。
  • 《青木瓜之味》:詩意化鏡頭下,蘊藏著對女性兩大主題的哲學思考
    影片的故事背景設定在1951年的越南西貢,劇中臺詞不多,通過特定鏡頭推動劇情發展,同時也刻畫出舊時代女性意識壓迫的悲情人生。接下來我將詳盡地為影片做一次剖析以及透過影片所傳達的現實意義。 太太是那個時代女性之美的代表,她溫柔爾雅,內心柔韌堅強,從不說一句怨言。然而對她來說,又是那個時代女性之悲,於丈夫相處的同床異夢,於老夫人根深蒂固的觀念洗禮,她不得不接受一切安排,成為那個時代女性的矛盾縮影,同時也是女性意識被壓迫的受害者。
  • 《娘道》:女人活著,就是為了生兒子嗎?
    來源:電視劇《娘道》截圖也是這時,瑛娘發現自己的丈夫是隆家二少爺,因為這一胎可能是個兒子,她成功被婆家接納。孩子出生難產,產婆問瑛娘保大人還是保孩子。實際上卻一直在用各種「磨難」貶低女性的價值和尊嚴,讓女性完全淪為生育工具。瑛娘忍辱負重,母愛無邊,但這個模範樣本下卻滿是腐舊的思想。不少人在評論《娘道》時,提起了同樣刻畫女性付出主題的《了不起的麥瑟爾夫人》和《使女的故事》。
  • 張愛玲《鴻鸞禧》「大齡剩女」的一場婚禮,道盡舊時代女性的心酸
    即使是現在,儘量在提倡男女平等的時代,婚姻已然是略有不堪,再倒回到男女更加不平等的舊時代,比如張愛玲的時代去看,更加血淋淋。最近重溫了張愛玲的《鴻鸞禧》,對於舊時代的女性與婚姻,有了更加深刻的感觸,濃縮成兩個字,就只有——心酸。
  • 娘道垃圾劇團隊,拍出最美逆行者,歸根到底,還是上層女性太少
    有一部三觀令人作嘔的電視劇,叫做娘道,不知道你聽過沒有?我相信我的朋友,或者我的讀者群裡,聽過或看過的人應該是極少數,因為這部劇的核心群眾,是我們的父母那一代人,年輕人恐怕撐不過一集。有人甚至開玩笑說,這部劇應該改名為《女德》,顧名思義,娘道——為娘之道。你以為電視劇謳歌的是默默犧牲無私奉獻的母愛精神?
  • 三袋米的故事——向天下偉大的母親致敬!!
    望著高出自己半頭的兒子,母親眼角的皺紋長滿了笑意。當滿山的樹木泛出秋意時,兒子考上了縣重點一中。母親卻患上了嚴重的風溼病,幹不了農活,有時連飯都吃不飽。那時的一中,學生每月都得帶30斤米交給食堂。兒子知道母親拿不出,便說:「娘,我要退學,幫你幹農活。」母親摸著兒子的頭,疼愛地說:「你有這份心,娘打心眼兒裡高興,但書是非讀不可。
  • 《青木瓜之味》:陳英雄的鄉土情懷,東南亞風情下的女性壓迫
    太太是那個時代女性之美的代表,她溫柔爾雅,內心柔韌堅強,從不說一句怨言。然而對她來說,又是那個時代女性之悲,於丈夫相處的同床異夢,於老太太根深蒂固的觀念洗禮,她不得不接受一切安排,成為那個時代女性的矛盾縮影,同時也是女性意識被壓迫的受害者。
  • 肖茵拋棄楊志剛轉戀於毅 《娘道》變民國白富美
    網易娛樂9月28日報導 由嶽麗娜、於毅領銜主演的年代傳奇巨製《娘道》正在北京熱拍中。曾在《打狗棍》中與兩人有著深度合作的「那格格」肖茵也加盟該劇,化身民國白富美,出演縣長侄女洪小姐一角兒。《娘道》中肖茵清新靚麗的造型也讓不少粉絲對其新劇人物設定充滿好奇與期待。
  • 從童養媳到人民子弟兵母親,她用52年時光,詮釋著何為「娘道」
    2021-01-10 14:58:32 來源: 路倚雲愛片子 舉報   電視劇《娘道
  • 《最美逆行者》明明在弘揚女性,怎麼就成了又一部「娘道」?
    導讀:《最美逆行者》明明在弘揚女性,怎麼就成了又一部「娘道」?2020年1月,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整個國家都陷入了危險之中,在這期間,全靠各行各業的人們一起齊心協力共克此次難關。,更因為編劇是郭靖宇的緣故,被網友們吐槽這根本就是第二部「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