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分享不是好孩子?是孩子不懂分享,還是你不懂孩子!

2020-12-18 豆寶說育兒

常常會聽到有大人教訓寶寶,說「寶寶不願意分享、自私、不是好寶寶」,這些話每天出現的頻率非常的高,總之,幾乎所有有寶寶出現的「社交」場合,那就一定少不了這些話。

到底是誰給寶寶下了「不懂分享就不是好寶寶」的定義呢?對於寶寶來說,學會分享確實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這會幫助他們更好地融入集體。

不過很顯然,家長們讓寶寶學會分享的過程,並不是那麼的「快樂」。或許家長們忽略了,這個過程之所以並不「快樂」,其實是因為你對寶寶並沒有「你以為」的那麼了解。

寶寶分享的先決條件

對於寶寶來說,是沒有「分享」這個概念的,在寶寶2、3歲的時候,他們的自我意識開始萌芽,這個時候他們對物品開始有了「所有權」的概念。

在寶寶的意識中,這些物品就是「我的」。在這個時候,家長們跳出來說「你應該分給別人」,換成誰都不會樂意啊!寶寶學會分享的先決條件,一定得是安全感極大的「擁有」。所以,在教寶寶分享之前,首先要讓寶寶感受擁有。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

寶寶在心理層面上的成長,是不會有立竿見影的效果的。所以家長們在進行引導的時候一定要有耐心。

而且每一個寶寶的心理髮育的階段,其實都不是完全相同的。家長們也不用看到別的寶寶會分享,而自己家寶寶不會分享就著急。寶寶都是要按照自己的生長發育規律來成長的。

沒有樂趣的分享都是強迫

很多時候,如果一件事讓寶寶感覺不快樂了,他們就會下意識拒絕做這件事。如果寶寶拒絕分享,家長們就要好好想一下,自己是不是做了什麼事情,讓寶寶走入了「分享並不快樂」的誤區。

比如,不顧寶寶的反對,硬是要寶寶分享、在寶寶面前誇獎其他會分享的寶寶、又或者是因為寶寶不分享而不停地責罵他。

讓寶寶保留「最愛」

家長們在引導寶寶學會分享的時候,一定不要在一開始就強迫寶寶割捨自己的「最愛」。

任何人對於自己的物品都是有佔有欲得,更何況這個階段的寶寶還處於意義佔有欲爆棚的時期。

這時候要寶寶拿出自己的「最愛」,實在是太強人所難了。所以家長們不妨從讓寶寶分享一些數量很多的物品開始。

家長們不要覺得讓寶寶學會分享是一件困難的事情,只要耐心、正確的引導,寶寶一定很快就能在分享中找到樂趣,並愛上分享的。

不過家長們可不要忘記,一定要尊重寶寶,如果他這次真的不想,那就下次再來!

相關焦點

  • 不是孩子不懂,而是我們不懂
    但睡前葫蘆問了我一句話,讓我重新反思了我的做法,他說,媽媽,你今天怎麼了?那個認真而誠懇的樣子,好像是我犯了錯,不懂事。懂事,是大部分中國家長對孩子的期待,即便現在都讀過鄭玉橋育兒和希爾斯親密教育,懂得了一定程度「將心比心」,「乖、懂事、好帶」,依然是我們給孩子由衷的讚美詞。
  • 孩子不是講不聽,而是聽不懂!
    有很多媽媽常常來跟我抱怨,她的孩子「怎麼講都講不聽」,不像我的孩子這麼聽話;可是我想的是,孩子到底是講不聽,還是聽不懂?兒子才剛剛會走的時候,我擔心他以後到馬路上,遇到危險不懂得反應,於是帶著他們在公園裡玩「走走走、停!」的遊戲,一邊走一邊說「走走走!」在喊停的時候,做出誇張的靜止動作。
  • 孩子自私不懂分享?家長要先了解原因,「對症下藥」教他懂得謙讓
    很多大人希望孩子懂得謙讓,這樣跟他人相處的時候,也能減少很多矛盾。可最近毛毛媽發現,自家孩子特別的「自私」,一丁點謙讓的美德都沒有。毛毛的玩具和零食永遠都不會分享給別的小朋友,但是卻經常去「享受」別人的零食,或者是玩具。這讓媽媽覺得特別生氣,因為孩子如此自私的行為,沒少被別人背後議論。
  • 孟媽閒聊 | 是孩子不聽話,還是你不懂他?
    「聽媽媽的話,來,乖…」 都說父母錢好賺,這些年母嬰保健品和各種亂七八糟的嬰兒用品如雨後春筍一樣冒頭。什麼防輻射衣服(孟媽溫馨提示,現在是2018年…)、寶寶專用防曬霜(除非你家寶寶每天都要去工地幹活…)…還有很多寶寶才幾個月大,就被爸爸媽媽變著花樣地「補」,一天吃好幾種營養品。
  • 不被允許憤怒的孩子和不懂處理憤怒的母親
    媽媽賠償之後,因為不滿孩子的行為,就開始訓斥指責他。結果,男孩不但不認錯,反而憤怒地衝上去打媽媽,還掐媽媽脖子。這下,媽媽也徹底被激怒了,和男孩扭打起來。還是同桌的人看不下去,上去拉開了孩子。這時,他們已經吸引了不少人圍觀。可媽媽卻還在為孩子的行為生氣,不停地數落他,最後又激怒了孩子,兩人再次扭打成一團。
  • 要不要給孩子不懂的單詞註明中文?擔心孩子不理解英文怎麼辦?
    」,如果孩子這樣回答你,恭喜你,因為孩子是用英文理解的,為什麼會出現孩子理解了英文意思,但是沒辦法用中文解釋給你聽的現象呢,因為翻譯是一種專業技能,在孩子還比較小的年齡,孩子的這種技能還是很弱的,別說看了英文的東西要用中文解釋給你聽,就是看中文母語的東西,很多東西孩子也沒辦法用中文解釋給你聽啊,但這種現象會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逐漸變強,所以,作為家長你不用去問孩子,「你知道什麼意思嗎」,「你懂了嗎」,
  • 自閉症孩子聽不懂你說話?抓住這5個關鍵詞至關重要
    「費了這麼大勁兒,孩子怎麼就聽不懂呢!」這是很多自閉症孩子父母都很苦惱的問題,也常常讓家長挫敗感滿滿。對於自閉症孩子來說,想要理解一句話一個詞的意思,首先要明白周圍發生了什麼。他們很難僅僅通過語言來獲取信息。
  • 抖音他不懂你的心假裝冷靜是什麼歌 摩登兄弟他不懂原聲分享
    最近摩登兄弟翻唱的歌曲他不懂在哪可以聽,他不懂你的心假裝冷靜,他不懂愛情把它當遊戲,他不懂表明相愛這件事非常經典的歌詞,小編為你帶來試聽資源!抖音他不懂你的心假裝冷靜是什麼歌歌名:他不懂歌手:張杰這首他不懂歌曲原唱是張杰,最近抖音上摩登兄弟翻唱的翻唱的這首歌曲也非常好聽。
  • 千萬不要給孩子起這樣的中英文名字,99%的家長不懂!
    很多媽媽都想送孩子出國留學,其實不僅要起好英文名,也要起好中文名呀,絕大部分爸媽真的沒考慮過!
  • 給孩子過生日,到底該按陰曆還是陽曆?很多人不懂,裡面大有門道
    這兩種計時方式大同小異,但因為其一直存在1~2個月的時間差,不少小孩子完全搞不懂到底是怎麼回事。給孩子過生日,到底該按陰曆還是陽曆?現在我們一般都習慣用陽曆來計時,只有在年關將近的時候,才會說:「臘月二十八了!」
  • 「喬英子」再遇強勢媽媽:不懂接納孩子感受的父母到底多傷孩子?
    《二十不惑》裡,身為律師的羅豔媽媽,與孩子的日常相處畫風是「我今年有十分鐘時間跟你聊天、你只有兩個選擇」,看著她和羅豔相處,不像是母女,反倒是像上下級,這種感覺比和宋倩相處,更讓人窒息。但令人窒息難過的不是這些,而是隨後羅豔對她的指責:「為什麼每次我遇到困難,你都和別的媽媽反應都不一樣?
  • 我還不懂孩子嗎?我就是由孩子長大的。其實 你未必真的懂孩子!
    「所有大人都曾經是孩子,只是他們後來都忘記了。」很多人喜歡說的一句話,我還不懂孩子嗎?我就是有孩子長大的,其實你真的未必懂。「小王子」中有一句很經典的話,所有的大人曾經都是孩子,只是我們後來都忘記了。小班入園第1天未開始,這也是踏入社會,這也是他們第1次和父母的分離,很多孩子哭著喊著,讓爸爸或者媽媽再抱一下。還有很多孩子抓著父母的衣服,祈求父母不要把他們留下。孩子們孩子們接下來需要獨自吃飯,獨自睡覺,獨自上課,獨自穿衣。所有的事情都需要自己獨自完成。這對孩子既是挑戰,也是自我能力的培養。
  • 小學生作文《孤獨》火了,孩子的世界,你永遠都不懂
    小學生作文《孤獨》火了,孩子的世界,你永遠都不懂近日一篇小學生的作文《孤獨》火了,短短100多個字,看完卻讓人鼻子一酸,殘缺不堪的原生家庭的痛,躍然紙上,讓人感到痛心。我們在上學時老師會教我們父母的的愛是天下最無私的愛,可是並不是所有的父愛跟母愛都那麼的無私。甚至還自私到讓人覺得可悲。
  • 醫生發話:父母不懂營養,真的會害了孩子!
    「能吃是福,能多吃就多吃」 「這孩子白白胖胖的,長得真好」 現在大家基本吃喝不愁 許多孩子也是吃好喝好 但過度吃喝肥胖,毛病也就來了 而且還不是小毛病!
  • 《機靈小不懂》,喜歡壞壞的沈曉海,還是機靈的小不懂呢
    這部劇作為一個從小抱著電視長大的孩子,這部劇在童年的記憶裡也是經典無劇可比啊。此劇講述了在明朝孝宗年間,嚴謹著稱的寺院裡,出了一個好賭好酒的雜役小不懂,是個鬼機靈。不懂極為聰明,行事刁鑽古怪,寺中高僧常常被他弄得啼笑皆非。但不懂卻極富同情心,受到人們的喜愛。
  • 屢戰屢敗還是屢敗屢戰?現在的孩子不簡單,他們讀的書巨嬰不懂
    諾拉不僅是個美女寫手,還是個幼教老師,不僅熟悉各種兒童心理學理論,還擁有十多年豐富的教學經驗。難怪這套書在美國一經面世,就被家長們搶購一空,成為幼兒教育界的又一典範。 近期,《嗨!我長大了》空降中國,目前是咱們國家市面上唯一一套系統性地幫助家長應對孩子成長中所遇到的挑戰的童書繪本。
  • 吳鳳曝育兒關鍵:別以為孩子不懂!和老婆遵守共同原則 網推爆
    記者許皓婷/綜合報導藝人吳鳳和太太陳錦玉(Rynne)結婚後,迎來兩個可愛女兒誕生,一家四口幸福美滿,他透露最近搬新家,所以孩子的學校跟生活環境都改變,讓他非常擔心孩子適應上的問題,但他認為只要掌握一個關鍵,孩子就能慢慢理解和接受。
  • 搶零食、爭玩具……孩子不懂分享怎麼辦?兩個妙計改掉他的自私心
    媽媽被婷婷吵得頭疼,只能把安安的氣球給婷婷,並對安安說:「安安是男孩子,要讓著女孩子,姨媽等會兒再給你買一個氣球。」婷婷拿到氣球,開開心心地去玩;安安卻很委屈,但是也沒有說什麼……看到這個事情,一定會有很多人說婷婷自私、霸道。
  • 為啥有些孩子身份證尾數是「X」?父母別不在意,知道總比不懂好
    文字/心媽編輯/心媽寶爸小王的兒子鵬鵬剛上一年級的時候,父母就帶著他去辦了一個身份證,這樣孩子平時辦理各種手續的時候也都比較方便,而且隨身帶著身份證,還能防止孩子被拐走。後來還是班主任老師聞訊趕來,才和孩子們解釋了"X"的含義,而父母也別不在意身份證號碼的問題了,知道總比不懂好,早早告訴孩子其中的原因,免得孩子莫名其妙心理受到傷害。其實這個"X"只是隨機的"校驗碼",一般是"0~10",但是如果選到了10,就寫作"X"符號,不然身份證總共的數字就多出來一位了。
  • 揭開孩子閱讀障礙的真相:讀不懂、讀不深,是大腦的記憶區出了問題!
    作者丨佐撰來源丨閱讀第一 (ID:Readfirst)大家好,今天雙十一準備入手新書的族長。昨天,族長在後臺看到了粉絲留言,有一條引起了我的注意。這位媽媽問我,孩子很喜歡讀書,但是書中的內容就是讀不懂,需要家長一點一點的講給他聽,但是等讀到下一本的時候,還會遇到相同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