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6億次,B站買斷:西山居竟然做了個動畫爆款?

2021-01-07 遊戲葡萄

文/不覺

這一年多,因為動畫《劍網3·俠肝義膽沈劍心(以下簡稱沈劍心)》的放映,西山居「被遊戲耽誤的動畫公司」的名號,在坊間越傳越廣了。

2018年9月開播至今,《沈劍心》動畫共出了兩季。第一季全網播放總量達5.7億次(《劍網3》十周年發布會數據);正在上映的第二季版權被B站買斷,站內播放總量已超過4900萬次,在2020年Q1的B站動畫中位列第一梯隊。

這些數據指向了一個事實,《沈劍心》可能是近年傳播最廣的一部遊戲改編動畫。僅對比B站播放量,《沈劍心》兩季動畫總播放量為1.17億次,大概是其他同類動畫的3-4倍。

近日,葡萄君採訪了《沈劍心》動畫總監製、西山映畫奇遇工作室負責人尹訓宇(以下簡稱大宇),了解了項目的臺前幕後。

或許沒人能想到,這部動畫真正的創意負責人只有2.5個;導演/編劇、總監製和出品人,沒一位是純動畫行業從業者。陣容這麼野的情況下,西山居是怎麼做出《沈劍心》的?

最好的切入點:沈劍心

大宇加入西山居的時候,很多人覺得他是來養老的。

和絕大多數遊戲人一樣,大宇在遊戲行業沉浮十多年,做了很多產品,但沒有一步登天。心灰意冷之後,大宇重新審視了自己:「除了做一個爆款、身價10億外,還有沒有其它想做的。」

於是,大宇重拾昔日夢想,在2015年開了一家動畫公司。但很快他就發現,原創動畫如果不使用孫悟空、哪吒等具有普遍知名度的內容,往往很難成功。恰巧此時,經朋友小曼介紹,郭煒煒邀請大宇來西山居做動畫。出於對劍網3 IP的認可,雙方一拍即合,大宇在2016年底加入了西山居。

《沈劍心》動畫總監製、西山映畫奇遇工作室負責人尹訓宇

由於劍網3內容太過龐大,如何找到一個可以切入主題的角色,成了製作組的首要難題。從0到1最關鍵的一步,是發掘出了沈劍心。

加入西山居一段時間後,大宇有了個主意:以郭煒煒本人為動畫主角。「我覺得郭大俠(郭煒煒)本人特別搞,而且他的故事太多了。」

這個想法並非空穴來風,郭煒煒曾數次「被迫出道」,被《劍網3》玩家推上飯圈陣地微博閃耀榜,有不俗的話題效應。就這樣,這一IP動畫有了它的第一代主角——郭萌萌。

按照郭煒煒本人畫出來的主角形象

人設出來後,項目推進了一段時間,官方自媒體平臺還播放了第一版動畫的demo。但做著做著,大宇意識到不太對勁。「這像個兒童動畫,如果放給用戶、粉絲,包括自己看,我就覺得我想離職了、不想幹了。」

於此同時,外界也有了一些聲音:「你是新來的,又不了解劍網3,一上來就要拿IP做郭煒煒。養老就算了,還要做馬屁番嗎?」再加上用戶對郭煒煒已經有了既定印象,導致角色的改編性特別差。多種因素影響下,第一代主角郭萌萌夭折了。

首戰失利,大宇沒有直接放棄,他也不想被戴上個做馬屁番的帽子,就開始找一個折中點:有沒有一個既跟郭煒煒有聯繫、能展現他的故事,又比較適合改編的角色?很快,在導演的啟發下,沈劍心被挖掘了出來。

沈劍心是郭煒煒的《劍網3》角色ID,最早被用來「微服私訪」,後續在《劍網3》中曾慘遭玩家追殺,還當過世界BOSS、發過福利、做過GM等等,經歷豐富。作為一名虛擬角色,沈劍心又有足夠的拓展空間,完美符合這部動畫的要求。

隨著不斷挖掘角色故事、完善設定,沈劍心的人設逐漸豐滿,動畫的主題也順理成章地被定下了——以沈劍心為主角出發,講述劍網3 IP人物的全新故事,讓觀眾有共鳴。何為全新故事?舉個例子,《沈劍心》當中門派藏劍山莊的莊主葉英,就被改成了一個不會武功的人,與《劍網3》相去甚遠。

動畫剛開始,沈劍心是個籍籍無名的小人物,在稻香村(新手村)當了八年保安。與玩家一樣懷著大俠夢的他,意外拜入門派純陽宮,習得了絕世武學,開始遊歷江湖,經歷一個又一個門派。

因為沈劍心曾是玩家、又做過GM,所以他的絕世武功被設定為時有時無,大都在鏟奸除惡時才爆發;他有一些小人物式的目光短淺,初入江湖就被酒託騙光了錢,也經常被反派給的蠅頭小利騙得團團轉;但他心裡又有著真正的「俠義精神」,在大是大非面前,總能幡然醒悟……

在大宇口中,自沈劍心出現後,項目就進展地非常自然:「《沈劍心》本身是遊戲改,你只要找對方向、切入點特別好,那整體故事就順理成章地出來了。」

然而,由於製作組最初主要考慮的是劍網3用戶,劇情以新編IP故事為主,按理說很難有如今的傳播力度。是什麼讓這部動畫有了破圈的可能?葡萄君認為導演兼編劇周沬(外號柳妹)功不可沒。

一個沒做過動畫的段子手導演

作為一部頂著「搞笑」標籤的動畫,《沈劍心》按理說需要不少編劇。但大宇的回答很讓我意外:「試過外聘劇本,根本不行。奇遇工作室就我和柳妹負責內容,其他都是運營人員。」

大宇加入西山居後,在西山居的視頻組裡「臥薪嘗膽」了3個月,最終選定了柳妹來當導演兼編劇。柳妹是《劍網3》的老員工,對IP故事信手拈來,不過以前主要負責《劍網3》的自製視頻內容,從沒做過動畫。

《沈劍心》動畫導演兼編劇 周沬

柳妹最擅長的是結合用戶屬性,在作品中加入一些時事的冷嘲熱諷梗,這種講故事風格與《沈劍心》非常相符。

例如作品中最為典型的「找情緣(找對象)」、「劍純行為(直男行為)」等情感話題,就是《劍網3》用戶和普通觀眾都關心的。

沈劍心在設定上就是典型的直男。劇情開頭,沈劍心急著去找對象。與一位姑娘擦肩而過時,姑娘不慎滑到,然而沈劍心並沒有抓住機會,反而直接跑走了。

光棍節臨近,柳妹又適逢其會,在動畫中加入了自己作詞的扎心單曲《在嗎?在嗎在嗎?》。

歌詞節選:在嗎 幹嘛 吃了沒 , 哎呀心疼 喝熱水;多穿 快回 外面冷,你忙 好夢 早點睡;早安 晚安 睡了沒, 用心寫的信為什麼一個字不回;我想應該是你太累,沒關係,為了愛情我選擇卑微。

而冷嘲熱諷梗,大多是採取借古諷今的方式。比如對於一些「想要歌唱的好,就必須得有一段慘痛身世」的綜藝節目,導演就在片中進行了另類演繹。

還有純陽宮的掌門在回憶一條重要哲理時,說出了一句「早買一套房,勝讀十年書」,讓觀眾在發笑之餘,直呼真實。

除了房價、綜藝節目外,《沈劍心》當中還有大量影射現實的橋段,比如文化入侵、高利貸、共享單車被私人上鎖等等。導演這種借古諷今的講故事手法,在搞笑之餘,也讓部分劇情變得深刻了。

東瀛貸、武士貸、櫻花貸...你還有什麼可以抵押的嗎?

在笑料的助力下,觀眾也比較容易投入到劇情之中,對作品產生共情。這時,原本有些俗套的感人劇情,諸如對「俠」的探討等等,也變得更加真誠了。

當然,單從故事角度看,《沈劍心》依然存在不足,譬如由於失誤導致的邏輯bug,檔期緊急來不及修改導致的跳劇情、人設爭議等等,但總體來說還是瑕不掩瑜。柳妹用自己的風格,說了一個有笑有淚的好故事

B站用戶在動畫下的評價

做動畫比做遊戲還費精力

2017年7月左右,《沈劍心》劇本創作基本完成,大宇和柳妹用劍網3編輯器、輔以分鏡繪製的方式,做出了動畫第一集的雛形。效果出來後,之前承諾的資源全都跟上了。「團隊和郭大俠都覺得很踏實了。」

劇本創作期間,大宇也在找合作對象,最終選定了曾做過《魁拔3戰神崛起》的聲影動漫進行合作。將近一年的製作過程中,奇遇工作室負責前期創意,控制審美和技術環節,以及後期上播、宣發,而聲影動漫大約60-70人的團隊則負責中期製作。

儘管聲影動漫有較強的製作實力,但由於國內動畫行業不夠完善,奇遇工作室本身也缺乏項目經驗,《沈劍心》的製作過程還是趟了一些坑。

據大宇介紹,中國動畫行業的模式與日本不同。日本動畫製作採取委員會模式,製作公司分享IP權益,做的是自己的動畫。因此製作過程中,會有一個重要的攝影流程,目的是規定特效的成品效果、成片風格,有點像電影後期。

我舉個比較簡單的例子。如果你經常看日本動漫,骨頭社(BONES,曾製作《靈能百分百》《野良神》)的片子你一眼就能看出來,京阿尼(京東動畫,曾製作《CLANNAD》《紫羅蘭永恆花園》)的片子你也一眼就能看出來。因為除了人設以外,他們自己的片,攝影風格都特別一致。

而國內動畫行業仍在早期發展階段,大部分動畫公司都是承接平臺的項目來做,類似遊戲行業的外包公司。簡單講,就是為別人做動畫。因此,也就幾乎沒有自己的攝影團隊、攝影流程。

為了彌補這一薄弱環節,郭煒煒與奇遇工作室一行拜訪了幾家日本動畫公司,隨後整理出了一套《沈劍心》項目的攝影流程。

決定特效的成品效果

這套攝影流程一方面讓《沈劍心》有了更統一的風格,三維轉二維製作技術也有了更好的呈現效果,對項目助力不小;但同時,也為大宇本人新增了相當多工作量,加班更是常態,甚至比以前做遊戲還消耗精力。「有的幾個特效要磨2-3個月。」

團隊的努力與製作實力,以及千萬級別的資金支持,讓《沈劍心》成片有了良好的製作效果。過程中大量的手繪貼圖、昂貴的多層三維建模,以及統一的特效攝影風格等等,在國產動畫中都是較為少見的。

最終,成品的播放效果也大大超出了大宇和團隊的預期,兩部作品在B站近5萬用戶的點評中,獲得了9.7分與9.8分的高評價。「我最開始只是想做個小成,播放量目標大概幾千萬吧,沒想到第一季全網就過億了。」

做長線的意願與能力

復盤整個《沈劍心》項目,葡萄君認為西山居獨有的條件,比如人設、遊戲內容、人才等,是成功的一部分直接原因。但歸根結底,要分析《沈劍心》能誕生的根本原因,還是在於郭煒煒做長線的意願。

為什麼這麼說?首先,同類作品中,像《沈劍心》這樣的長篇屈指可數,大部分都是單集時長在5分鐘左右的泡麵番。事實上,大宇起初也想做泡麵番,但郭煒煒的堅持與合適人選的出現,才讓《沈劍心》成了大製作。「先想能不能做一個有代表性的東西出來,再考慮成本。」

其次,作為一個耗資千萬的長篇動畫,《沈劍心》沒有過多的IP硬植入。非IP用戶看完後大概會知道遊戲裡有個大俠榜,有萬花谷(我甚至一度記成了百花谷)和藏劍山莊等正派,也有紅衣教這樣的反派。但也僅此而已了,沒有非常強的引流效果。

我和非遊戲用戶的交流

同時,據大宇介紹,播放和版權帶來的盈利是遠小於項目的製作成本的。顯然,從帳面上看,《沈劍心》是妥妥的賠錢項目。

賠錢還願意做,自然是相信在未來有利可圖。過去幾年間,西山居花了非常多精力來做劍網3的IP生態、布局長線,包括電競、舞臺劇、文旅,各種線下玩家活動等等,《沈劍心》只是其中之一。當然,這也是國內很多大廠在做的事情。

但是從《沈劍心》身上,我們可以看出西山居的做法更「重」,投資的更狠。也正因此,在《沈劍心》有了一定成績後,反而有了一些意想不到的收穫。

第一,作為內容全新的遊戲改編作品,《沈劍心》在填充了大IP矩陣的同時,為IP延續創造了新的可能,大宇稱將來或許會考慮出現代都市版《沈劍心》;第二,鑑於動畫受眾較廣,《沈劍心》已具備了一定的破圈可能,同時還具有長期的引流能力。

真人版沈劍心在線下與玩家互動

與大宇預料不到最後的成績一樣,西山居也沒預料過這些可能。正如大宇所說:「《沈劍心》和其他衍生品一樣,是郭大俠大IP夢想下的一步。它一開始或許沒那麼重要,但它現在已經突破到了各個維度。」

早先的採訪中,郭煒煒把西山居定位為一個文創公司,並提到想「先變成漫威、再變成迪士尼」。郭煒煒的野心能實現嗎?沒人知道。西山居確實太特別了,縱觀整個遊戲行業,劍網3這個級別的IP屈指可數。探討《沈劍心》能否複製,也是一個比較縹緲的話題。

但我認為這部動畫還有另一重啟示:並非只有二次元IP才適合做動畫。隨著年輕化群體逐漸興起,一些看似和卡通畫風比較遙遠的IP,也可以試試用這種方式破圈了。

相關焦點

  • 西山居半年攬金16億,「去劍網3化」進行時
    文丨競核 西山居半年賺了16億。 江湖傳言,當年西山居本是想做個3D引擎,然後用《劍網3》試驗一下是否能夠投入市場,美術、遊戲性什麼的都沒再考慮,準備拿《劍網2》升級一下就完事了。 結果沒成想招來的美術負責正是周湘君這位國內遊戲美術圈的大神,直接帶著團隊把《劍網3》從貼圖到背景全部提升了一個檔次,也正好迎合了後來同人圈的口味。
  • B站播放量最高的7部國產動畫,其中一部動畫評分竟然連5分都不到
    一:《狐妖小紅娘》《狐妖小紅娘》目前在b站國漫區播放量最高,總計5.8億次播放,只可惜B站上沒有「竹業篇」和「尾生篇」,否則一定可以破十億播放。四:刺客伍六七第一季《刺客伍六七》是一部超有意思的動畫,獨特的畫風,個性的配音,加上優秀的劇情,我對這種動畫簡直毫無抵抗力,簡直太有意思了,最後忘了說了,《刺客伍六七1》評分9.8分,一共14集,2.4億次播放,國漫區播放量第四。
  • 西山居傾力打造 《夢塔雪謎城》6月1日開播
    西山居傾力打造 《夢塔雪謎城》6月1日開播 《夢塔·雪謎城
  • 周星馳授權西山居《西遊降魔篇•動作版》
    西山居合伙人、副總裁鄭可表示,預計該產品在年內將實現單月流水過億目標,「西遊降魔篇」系列手遊未來五年內將累計投入2億研發費用,目標總流水超20億,立志為版權方周星馳先生創造過億分成;未來西山居將把「西遊降魔篇」系列打造成西遊題材遊戲的標杆之作,並推動其成為比肩「劍俠」系列的原創遊戲品牌。
  • b站一月霸權竟然是她,總播放量終於破億,這部新番真夠猛
    在現如今的b站,一部日本動漫播放量突破幾千萬都是正常的事情,b站觀看動漫的宅友群體極為龐大,只有破億的動漫才能夠被成為霸權動漫,而在一月新番中,終於誕生了第一部播放量突破1億的新番,這部堪稱是一月b站霸權的動漫,評分卻是比較的低,這部動漫就是《因為太怕痛就全點防禦力了》。
  • 夢塔雪迷城開播,正經遊戲公司西山居做原創動畫啦
    提到西山居這個名字,對很多人來說,已經有些古老了。早些年的那些玩家,現在沒準都是些油膩大叔了。而劍俠情緣即使你沒有玩過,你也有可能聽說過。前段日子,郭煒煒C位出道,煒生素瘋狂打call的情景還歷歷在目,而在六一,這個16年西山居就已立項的項目終於和大家見面了。
  • 《兄坑二》播放量未能超神,《天官賜福》或成b站國漫唯一排面!
    最近國漫《我的大師兄腦袋有坑》的第二季終於開播,雖然它改名為《我家大師兄是個反派》,從標題上缺少了幾絲沙雕味兒,但《兄坑二》時長相應得到增加,不再是泡麵番,第一集時長甚至突破20分鐘,雖有小遺憾但它帶來的更多是大驚喜。不過即便誠意滿滿,《兄坑二》的播放量卻不怎麼給力。它第一集八小時才有約65萬的播放量,這不是爆款的表現。
  • 西山居的情懷還能被消費多久?
    總的來說,西山居可以代表國產武俠遊戲的半壁江山,西山居是不少國產武俠遊戲迷的情之所在。隨著《劍俠情緣手遊版》的問世,西山居再次打出了「劍心未老,情緣未了」、「《劍俠情緣手遊版》,一款用心的情懷之作」等詞眼。然並卵,玩過《劍俠情緣手遊版》的玩家紛紛在說「西山居是把玩家當豬養」之類的話語。於是,我不禁要問,西山居的情懷還能被消費多久?
  • B站又一動畫破億,第二季早已決定
    作為國內最大的動畫播放平臺,B站的播放量幾乎可以直接證明一部動畫在國內的熱度,而在B站播放量破億的動畫無一不是人氣火爆的作品。在2020年3月的最後一天,B站的「破億俱樂部」又迎來了一部新的作品,那就是jump系漫改動畫石紀元,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這部破億的動畫。
  • 劍網3動畫採用三轉二技術 由西山居聯合聲影動漫打造
    喜迎2018新年之際,也在西山居《劍俠情緣》20周年慶時,西山居COO郭煒煒首次披露國民級武俠IP《劍網3》動畫計劃,其中番外動畫由西山居自製,北京聲影動漫科技有限公司承制打造,以三轉二(三維轉二維)製作形式於2018秋季正式播出。
  • 西山居副總裁孫紅印:打造劍俠情緣IP的過程中,我們做了2件事
    整個IP的打造過程中,西山居主要做了兩件事情,一是讓傳統的武俠文化適應新時代和新玩家(產品的品質、對玩家社區的建立與維護),二是把玩家需求和行業內相關IP衍生方式進行結合。  以下為演講全文:  大家下午好,我是來自珠海西山居的孫紅印,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下劍俠情緣傳統IP怎麼發展到今天的。
  • 劍俠情緣20年再啟航:騰訊遊戲與西山居想打造怎樣的大武俠生態?
    經歷中國遊戲的幾次轉折點,憑藉出色的品質、求變的打法與對武俠的堅持,西山居與它的《劍俠情緣》最終成為了不可磨滅的經典。2、手遊時代煥發新機:與騰訊遊戲一同構造劍俠生態圈手遊時代,西山居又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選擇了與騰訊遊戲一起合作發行《劍俠情緣手遊》。
  • 《劍網3》番外動畫採用三轉二技術製作 由西山居團隊聯合聲影動漫...
    原標題:《劍網3》番外動畫採用三轉二技術製作,由西山居團隊聯合聲影動漫共同打造   喜迎2018新年之際,也在西山居《劍俠情緣》20周年慶時,西山居COO郭煒煒首次披露國民級武俠IP《劍網3》動畫計劃,其中番外動畫由西山居自製,北京聲影動漫科技有限公司承制打造,以三轉二(三維轉二維)製作形式於
  • fate系列總播放多少?骨王竟能與之比肩!B站系列總播放!
    前幾期我們盤點了一下B站播放量最高的十部動畫,有些人覺得算總播放的話有些動畫會有集數優勢,完全不能反應出動畫的人氣。然後應觀眾要求,小白我又出了一期B站動畫均集播放的排行前十。但還是有人覺得播放量也就圖一樂,強烈要求小白再排一期B站追番人數排行榜。
  • 騰訊小米西山居再組鐵三角,《劍俠情緣2:劍歌行》重新詮釋21年經典IP
    SKY在現場親測了《劍俠情緣2:劍歌行》後給出評價:「西山居的遊戲是國產武俠遊戲的活化石,《劍歌行》在畫面、競技元素等方面做得很用心,是我心目中競技武俠遊戲應該有的樣子。」據悉,遊戲將在2019年春季正式上線。
  • 【動漫】被批評「去二次元化」的b站,真對動畫版權不上心了嗎?
    (外鏈形式的播放條,彈幕系統與播放器互不幹擾)可畢竟「爹有娘有,不如自己有」,攀升的流量與人氣無不顯示著b站巨大的盈利潛力。終於,陳睿的加盟與資本的注入,讓「擁有自己的正版動畫」這一願望照進了現實。2014年7月,b站高興地迎來了自己的第一部正版動畫《浦安鐵筋家族》。這部搞怪向日常作品在國內十分冷門。
  • 【每周漫報】被批評「去二次元化」的b站,真對動畫版權不上心了嗎?
    (外鏈形式的播放條,彈幕系統與播放器互不幹擾)可畢竟「爹有娘有,不如自己有」,攀升的流量與人氣無不顯示著b站巨大的盈利潛力。終於,陳睿的加盟與資本的注入,讓「擁有自己的正版動畫」這一願望照進了現實。2014年7月,b站高興地迎來了自己的第一部正版動畫《浦安鐵筋家族》。這部搞怪向日常作品在國內十分冷門。
  • 西山居的未來或得依靠3A
    可當時任誰都沒有想到,《劍網3》的生命力如此旺盛,十年之後仍能以一己之力扛著西山居大步前行。 業界的疑問統一而樸實:它怎麼辦到的? 《劍網3》的十年江湖路 《劍網3》有多賺錢? 從2012開始直到2017,年收入從未下跌過。即使在相對慘澹的2018年,16億的收入仍舊佔了西山居全部遊戲營收的一半。
  • B站投資不咕剪輯,奧飛第三季度收入6.74億
    《我家大師兄是個反派》是一部玄幻搞笑2D動畫,改編自凌宇沫同名漫畫,由劇象漫畫負責製作,也是《我家大師兄腦子有坑》的續作第二季。動畫於10月29日在B站獨播,目前更新至第2話,收穫播放量1677.7萬次,追番人數266.8萬。
  • B站上播放破億的國漫,《一人之下》廣受好評,最後一部一言難盡
    現在在B站上也有很多播放量非常高的國產動畫,今天就來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那些值得我們來拿補番的優秀動畫。《那年那兔那些事》《那年那兔那些事兒》是一部具有歷史科普向的動畫,在這部作品中,以可愛的兔子作為主角,再加上詼諧的畫風和可愛的形象,講述了中國近代歷史中一些重要的事件。誰說看動畫不能學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