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不覺
這一年多,因為動畫《劍網3·俠肝義膽沈劍心(以下簡稱沈劍心)》的放映,西山居「被遊戲耽誤的動畫公司」的名號,在坊間越傳越廣了。
2018年9月開播至今,《沈劍心》動畫共出了兩季。第一季全網播放總量達5.7億次(《劍網3》十周年發布會數據);正在上映的第二季版權被B站買斷,站內播放總量已超過4900萬次,在2020年Q1的B站動畫中位列第一梯隊。
這些數據指向了一個事實,《沈劍心》可能是近年傳播最廣的一部遊戲改編動畫。僅對比B站播放量,《沈劍心》兩季動畫總播放量為1.17億次,大概是其他同類動畫的3-4倍。
近日,葡萄君採訪了《沈劍心》動畫總監製、西山映畫奇遇工作室負責人尹訓宇(以下簡稱大宇),了解了項目的臺前幕後。
或許沒人能想到,這部動畫真正的創意負責人只有2.5個;導演/編劇、總監製和出品人,沒一位是純動畫行業從業者。陣容這麼野的情況下,西山居是怎麼做出《沈劍心》的?
最好的切入點:沈劍心
大宇加入西山居的時候,很多人覺得他是來養老的。
和絕大多數遊戲人一樣,大宇在遊戲行業沉浮十多年,做了很多產品,但沒有一步登天。心灰意冷之後,大宇重新審視了自己:「除了做一個爆款、身價10億外,還有沒有其它想做的。」
於是,大宇重拾昔日夢想,在2015年開了一家動畫公司。但很快他就發現,原創動畫如果不使用孫悟空、哪吒等具有普遍知名度的內容,往往很難成功。恰巧此時,經朋友小曼介紹,郭煒煒邀請大宇來西山居做動畫。出於對劍網3 IP的認可,雙方一拍即合,大宇在2016年底加入了西山居。
《沈劍心》動畫總監製、西山映畫奇遇工作室負責人尹訓宇
由於劍網3內容太過龐大,如何找到一個可以切入主題的角色,成了製作組的首要難題。從0到1最關鍵的一步,是發掘出了沈劍心。
加入西山居一段時間後,大宇有了個主意:以郭煒煒本人為動畫主角。「我覺得郭大俠(郭煒煒)本人特別搞,而且他的故事太多了。」
這個想法並非空穴來風,郭煒煒曾數次「被迫出道」,被《劍網3》玩家推上飯圈陣地微博閃耀榜,有不俗的話題效應。就這樣,這一IP動畫有了它的第一代主角——郭萌萌。
按照郭煒煒本人畫出來的主角形象
人設出來後,項目推進了一段時間,官方自媒體平臺還播放了第一版動畫的demo。但做著做著,大宇意識到不太對勁。「這像個兒童動畫,如果放給用戶、粉絲,包括自己看,我就覺得我想離職了、不想幹了。」
於此同時,外界也有了一些聲音:「你是新來的,又不了解劍網3,一上來就要拿IP做郭煒煒。養老就算了,還要做馬屁番嗎?」再加上用戶對郭煒煒已經有了既定印象,導致角色的改編性特別差。多種因素影響下,第一代主角郭萌萌夭折了。
首戰失利,大宇沒有直接放棄,他也不想被戴上個做馬屁番的帽子,就開始找一個折中點:有沒有一個既跟郭煒煒有聯繫、能展現他的故事,又比較適合改編的角色?很快,在導演的啟發下,沈劍心被挖掘了出來。
沈劍心是郭煒煒的《劍網3》角色ID,最早被用來「微服私訪」,後續在《劍網3》中曾慘遭玩家追殺,還當過世界BOSS、發過福利、做過GM等等,經歷豐富。作為一名虛擬角色,沈劍心又有足夠的拓展空間,完美符合這部動畫的要求。
隨著不斷挖掘角色故事、完善設定,沈劍心的人設逐漸豐滿,動畫的主題也順理成章地被定下了——以沈劍心為主角出發,講述劍網3 IP人物的全新故事,讓觀眾有共鳴。何為全新故事?舉個例子,《沈劍心》當中門派藏劍山莊的莊主葉英,就被改成了一個不會武功的人,與《劍網3》相去甚遠。
動畫剛開始,沈劍心是個籍籍無名的小人物,在稻香村(新手村)當了八年保安。與玩家一樣懷著大俠夢的他,意外拜入門派純陽宮,習得了絕世武學,開始遊歷江湖,經歷一個又一個門派。
因為沈劍心曾是玩家、又做過GM,所以他的絕世武功被設定為時有時無,大都在鏟奸除惡時才爆發;他有一些小人物式的目光短淺,初入江湖就被酒託騙光了錢,也經常被反派給的蠅頭小利騙得團團轉;但他心裡又有著真正的「俠義精神」,在大是大非面前,總能幡然醒悟……
在大宇口中,自沈劍心出現後,項目就進展地非常自然:「《沈劍心》本身是遊戲改,你只要找對方向、切入點特別好,那整體故事就順理成章地出來了。」
然而,由於製作組最初主要考慮的是劍網3用戶,劇情以新編IP故事為主,按理說很難有如今的傳播力度。是什麼讓這部動畫有了破圈的可能?葡萄君認為導演兼編劇周沬(外號柳妹)功不可沒。
一個沒做過動畫的段子手導演
作為一部頂著「搞笑」標籤的動畫,《沈劍心》按理說需要不少編劇。但大宇的回答很讓我意外:「試過外聘劇本,根本不行。奇遇工作室就我和柳妹負責內容,其他都是運營人員。」
大宇加入西山居後,在西山居的視頻組裡「臥薪嘗膽」了3個月,最終選定了柳妹來當導演兼編劇。柳妹是《劍網3》的老員工,對IP故事信手拈來,不過以前主要負責《劍網3》的自製視頻內容,從沒做過動畫。
《沈劍心》動畫導演兼編劇 周沬
柳妹最擅長的是結合用戶屬性,在作品中加入一些時事的冷嘲熱諷梗,這種講故事風格與《沈劍心》非常相符。
例如作品中最為典型的「找情緣(找對象)」、「劍純行為(直男行為)」等情感話題,就是《劍網3》用戶和普通觀眾都關心的。
沈劍心在設定上就是典型的直男。劇情開頭,沈劍心急著去找對象。與一位姑娘擦肩而過時,姑娘不慎滑到,然而沈劍心並沒有抓住機會,反而直接跑走了。
光棍節臨近,柳妹又適逢其會,在動畫中加入了自己作詞的扎心單曲《在嗎?在嗎在嗎?》。
歌詞節選:在嗎 幹嘛 吃了沒 , 哎呀心疼 喝熱水;多穿 快回 外面冷,你忙 好夢 早點睡;早安 晚安 睡了沒, 用心寫的信為什麼一個字不回;我想應該是你太累,沒關係,為了愛情我選擇卑微。
而冷嘲熱諷梗,大多是採取借古諷今的方式。比如對於一些「想要歌唱的好,就必須得有一段慘痛身世」的綜藝節目,導演就在片中進行了另類演繹。
還有純陽宮的掌門在回憶一條重要哲理時,說出了一句「早買一套房,勝讀十年書」,讓觀眾在發笑之餘,直呼真實。
除了房價、綜藝節目外,《沈劍心》當中還有大量影射現實的橋段,比如文化入侵、高利貸、共享單車被私人上鎖等等。導演這種借古諷今的講故事手法,在搞笑之餘,也讓部分劇情變得深刻了。
東瀛貸、武士貸、櫻花貸...你還有什麼可以抵押的嗎?
在笑料的助力下,觀眾也比較容易投入到劇情之中,對作品產生共情。這時,原本有些俗套的感人劇情,諸如對「俠」的探討等等,也變得更加真誠了。
當然,單從故事角度看,《沈劍心》依然存在不足,譬如由於失誤導致的邏輯bug,檔期緊急來不及修改導致的跳劇情、人設爭議等等,但總體來說還是瑕不掩瑜。柳妹用自己的風格,說了一個有笑有淚的好故事
B站用戶在動畫下的評價
做動畫比做遊戲還費精力
2017年7月左右,《沈劍心》劇本創作基本完成,大宇和柳妹用劍網3編輯器、輔以分鏡繪製的方式,做出了動畫第一集的雛形。效果出來後,之前承諾的資源全都跟上了。「團隊和郭大俠都覺得很踏實了。」
劇本創作期間,大宇也在找合作對象,最終選定了曾做過《魁拔3戰神崛起》的聲影動漫進行合作。將近一年的製作過程中,奇遇工作室負責前期創意,控制審美和技術環節,以及後期上播、宣發,而聲影動漫大約60-70人的團隊則負責中期製作。
儘管聲影動漫有較強的製作實力,但由於國內動畫行業不夠完善,奇遇工作室本身也缺乏項目經驗,《沈劍心》的製作過程還是趟了一些坑。
據大宇介紹,中國動畫行業的模式與日本不同。日本動畫製作採取委員會模式,製作公司分享IP權益,做的是自己的動畫。因此製作過程中,會有一個重要的攝影流程,目的是規定特效的成品效果、成片風格,有點像電影後期。
「
我舉個比較簡單的例子。如果你經常看日本動漫,骨頭社(BONES,曾製作《靈能百分百》《野良神》)的片子你一眼就能看出來,京阿尼(京東動畫,曾製作《CLANNAD》《紫羅蘭永恆花園》)的片子你也一眼就能看出來。因為除了人設以外,他們自己的片,攝影風格都特別一致。
」
而國內動畫行業仍在早期發展階段,大部分動畫公司都是承接平臺的項目來做,類似遊戲行業的外包公司。簡單講,就是為別人做動畫。因此,也就幾乎沒有自己的攝影團隊、攝影流程。
為了彌補這一薄弱環節,郭煒煒與奇遇工作室一行拜訪了幾家日本動畫公司,隨後整理出了一套《沈劍心》項目的攝影流程。
決定特效的成品效果
這套攝影流程一方面讓《沈劍心》有了更統一的風格,三維轉二維製作技術也有了更好的呈現效果,對項目助力不小;但同時,也為大宇本人新增了相當多工作量,加班更是常態,甚至比以前做遊戲還消耗精力。「有的幾個特效要磨2-3個月。」
團隊的努力與製作實力,以及千萬級別的資金支持,讓《沈劍心》成片有了良好的製作效果。過程中大量的手繪貼圖、昂貴的多層三維建模,以及統一的特效攝影風格等等,在國產動畫中都是較為少見的。
最終,成品的播放效果也大大超出了大宇和團隊的預期,兩部作品在B站近5萬用戶的點評中,獲得了9.7分與9.8分的高評價。「我最開始只是想做個小成,播放量目標大概幾千萬吧,沒想到第一季全網就過億了。」
做長線的意願與能力
復盤整個《沈劍心》項目,葡萄君認為西山居獨有的條件,比如人設、遊戲內容、人才等,是成功的一部分直接原因。但歸根結底,要分析《沈劍心》能誕生的根本原因,還是在於郭煒煒做長線的意願。
為什麼這麼說?首先,同類作品中,像《沈劍心》這樣的長篇屈指可數,大部分都是單集時長在5分鐘左右的泡麵番。事實上,大宇起初也想做泡麵番,但郭煒煒的堅持與合適人選的出現,才讓《沈劍心》成了大製作。「先想能不能做一個有代表性的東西出來,再考慮成本。」
其次,作為一個耗資千萬的長篇動畫,《沈劍心》沒有過多的IP硬植入。非IP用戶看完後大概會知道遊戲裡有個大俠榜,有萬花谷(我甚至一度記成了百花谷)和藏劍山莊等正派,也有紅衣教這樣的反派。但也僅此而已了,沒有非常強的引流效果。
我和非遊戲用戶的交流
同時,據大宇介紹,播放和版權帶來的盈利是遠小於項目的製作成本的。顯然,從帳面上看,《沈劍心》是妥妥的賠錢項目。
賠錢還願意做,自然是相信在未來有利可圖。過去幾年間,西山居花了非常多精力來做劍網3的IP生態、布局長線,包括電競、舞臺劇、文旅,各種線下玩家活動等等,《沈劍心》只是其中之一。當然,這也是國內很多大廠在做的事情。
但是從《沈劍心》身上,我們可以看出西山居的做法更「重」,投資的更狠。也正因此,在《沈劍心》有了一定成績後,反而有了一些意想不到的收穫。
第一,作為內容全新的遊戲改編作品,《沈劍心》在填充了大IP矩陣的同時,為IP延續創造了新的可能,大宇稱將來或許會考慮出現代都市版《沈劍心》;第二,鑑於動畫受眾較廣,《沈劍心》已具備了一定的破圈可能,同時還具有長期的引流能力。
真人版沈劍心在線下與玩家互動
與大宇預料不到最後的成績一樣,西山居也沒預料過這些可能。正如大宇所說:「《沈劍心》和其他衍生品一樣,是郭大俠大IP夢想下的一步。它一開始或許沒那麼重要,但它現在已經突破到了各個維度。」
早先的採訪中,郭煒煒把西山居定位為一個文創公司,並提到想「先變成漫威、再變成迪士尼」。郭煒煒的野心能實現嗎?沒人知道。西山居確實太特別了,縱觀整個遊戲行業,劍網3這個級別的IP屈指可數。探討《沈劍心》能否複製,也是一個比較縹緲的話題。
但我認為這部動畫還有另一重啟示:並非只有二次元IP才適合做動畫。隨著年輕化群體逐漸興起,一些看似和卡通畫風比較遙遠的IP,也可以試試用這種方式破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