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人問起這樣一個問題,電商直播與電視購物,在本質上都是視頻帶貨導購,為什麼電視購物一直不溫不火,反而電商直播就能造就淘寶一姐薇婭和網紅李佳琦這樣的頭部主播呢?
這個問題可真是問到點上了。國內的電視購物,最早出現在1992年廣東珠江頻道,距離現在,算起來有二十八年歷史了。而電商直播才剛剛興起了四五年,與電視購物相比,還只是個孩子。但電商直播帶來的影響卻遠遠超過電視購物。
電商直播不僅給商家帶來了難以想像的成交量,也催生了一大批直播主播,更是誕生了薇婭和李佳琦這樣的成交額過百億的巨型IP。甚至,電商直播成為了一個行業,網際網路進入了全面直播帶貨時代。反觀電視購物,即使在央視開通CCTV中視購物頻道的背景下,依然沒有形成轟動效應。
那麼為什麼電商直播的銷量和影響能夠遠超電視購物?
電商直播更接地氣
電視購物大多是找明星、模特代言,在人物形象上就拉開了與觀眾的距離。反觀電商直播,與電視購物相比電商直播的主播,大多是普通人,形象上更接地氣,更能拉近距離。同時,電商直播也能傳達這樣一個理念,那就是人人均可成為帶貨主播,人人可以憑藉直播方式賺錢。
電商直播互動性更強
電視購物本身覆蓋面廣,依託衛視頻道作為品牌背書,按道理來講,應該不愁銷量。但是電視購物有一個最大的缺點,那就是與觀眾之間沒有互動性,只是單方面宣傳產品,無法得到用戶反饋,缺乏有效溝通。而電商直播與粉絲時刻保持互動性,能夠及時獲得用戶對產品的反饋,解答用戶疑問。
電視購物維權難
近年來,一些電視購物節目存在著刻意誇大產品效果或者假冒偽劣問題。一旦用戶購買了問題產品,在退換貨的問題上困難重重,無法有效維護自身合法權益。而電商直播本身依託電商平臺,有著良好的信譽保障體系,在退換貨的問題上能夠輕鬆解決。
電商直播重構購物場景,代入感強
電商直播過程中,主播以用戶的身份,直接試用產品,能夠更為直觀地呈現一個真實的購物場景。而電視購物大多是事前拍攝好再播放,在拍攝過程中的一些不好的鏡頭,很可能被商家剪輯,用戶無法直接感受到產品的真實效果。
本質:不同商業模式下的品牌營銷
電視購物與電商直播在本質上,其實是不同商業模式下的品牌營銷。孰優孰劣,關鍵看如何運營。比如電視購物雖然在國內效果一般,但在國外卻是主流的購物方式之一。電商直播之所以能夠在國內引起轟動效應,得益於國內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在短時間內,實現了彎道超車,走在了世界前列。
結語
綜上所述,電商直播在國內的前途和影響要遠遠大於電視購物。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比如說3到5年內,電商直播仍將是商家主流的營銷模式之一。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電視購物將漸漸消失,或者說以另一種方式存在。比如電視購物與電商直播合作,作為輔助購物方式存在,其功能更多的是廣而告之,把流量導引到電商直播間,最終完成購物。你認同本文觀點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