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你願不願意承認,可圈可點的《中國有嘻哈》已經伴隨了很多人過完了這個夏天。「說真的,這節目播完我竟然有點莫名的失落」,我一個沉迷於新金屬的老鐵在總決賽播完的周六晚上這麼對我說。
是的,這個節目結束了,然而對於中國的 Hip-Hop 來說一切尚未可知。有人跟風之後也許會很快忘記,並轉身投入下一次商業熱潮裡的「新」玩意兒;有人也許就此結緣 Hip-Hop,並最終沉澱成為真的 Hip-Hop 樂迷。
而在這段無數個人與媒體都爭相和嘻哈扯上點兒關係的時間裡,那些早就開始沉迷 Hip-Hop 的樂迷他們都在想什麼?或許對於這個所謂的嘻哈元年,他們才是最五味雜陳的一群人。
於是,我們找了一些一直真喜歡 Hip-Hop 的樂迷,想聽聽他們的聆聽經驗以及對時下嘻哈熱潮的看法。
「熱潮是現在的必需品,
豈止一個嘻嘻哈哈」
ZooEatPeople,34歲,在醫院工作
/ 你第一次聽到 Hip-Hop 是怎樣的情景?
第一次聽到真正意義上屬於 Hip-Hop 的東西,應該1999年左右 NBA 轉播節間休息時放的 MV ,我很清楚記得是野獸男孩。當時並沒有覺得這很酷,甚至覺得有點兒傻,因為那時候我已經大面積的聽樂隊了,覺得男子漢應該拿著吉他才是對的,所以只是看個新鮮。
之後身邊一位同學開始沉迷 HiP-HOP,他叫 WX 。他老是拿著一大堆打口盤來安利我,讓我跟著他聽 Hip-Hop,還給我講他去看的那些秘密而殘忍的演出和聚會,那些演出的場面之瘋狂說的我都害怕了。現在想想他當時走的還挺深入的,真牛逼。
/ 以前如何去了解 Hip-Hop 文化?
最早還是撥號上網的時候,網絡上的資源極其有限,電視還是佔了主導地位。Hip-Hop 文化談不上,還是學生呢理解起來哪有那麼系統,簡單說就是「那股子勁兒」。
那時候大多是從電視上看到的一些穿著、動作和行為,以 NBA 作為切入點在音樂的襯託下初步有了一些概念,但還是沒到「文化」的理解層面,就是簡單的歸納為「這幫人是這股子勁兒」。隨著後來收盤、看雜誌,再後來網絡內容豐富了,就順其自然的了解了。
/ 以前會經常去看演出嗎?當時的演出氛圍怎麼樣?
看演出當然是經常了,剛開始看演出時心理最大的體會是從聽唱片到看演出在某種程度上是一種升華,這種升華並不是更高級了,而是更具體了。你會清楚的看到音樂被釋放出來的流程,就在眼前,把人包裹在裡面了。老看演出就會覺得唱片過於冷靜了。
演出的氛圍就是大家都很認真,更準確的說是很「中二」,好像每次演出都是茫茫歷史中濃墨重彩的一筆,要載入史冊了那還不得幹的漂亮一點兒。表演的人和觀眾都是這樣,讓這個過程更加美好更加值得銘記。
/ 你喜歡的 Hip-Hop 音樂人是誰?
中國我最喜歡當然是小老虎了,首先是因為他的氣質,有別於其他 MC 的一種脫俗,沒有兇神惡煞,沒有陰鬱晦澀,像個身邊對生活積極嚮往的好哥們兒。但在 battle 時語言極其鋒利,思維和邏輯很精準和經得起推敲。這種反差很有魅力。
之後聽他的音樂作品,睿智,瀟灑,收放自如。他總是被標籤為說唱詩人,我覺得這種說法不夠有延展性。在我看,他是在把想表達的思維邏輯用一種很有想像力的語境呈現出來,大大增強了冒險感和新鮮感。他的歌詞往往是咱們平常腦迴路一瞬間的感覺,然後精準的形容出來,形容的方式也都各色各樣,我覺得這才是最直接最易理解最自由的方式。
/ 如何看待今年的嘻哈熱潮?
熱潮是現在的必需品,豈止一個嘻嘻哈哈。我只能說我已經預估到了下一股熱潮是什麼,那就是今年冬天的霧霾。
不過從我個人角度出發,誰去跟風聽嘻哈並不重要。仔細想想我甚至找不出他們能給我造成什麼實際困擾。有時候對他們的看法只是思維層面的一種假設,再者就是杞人憂天的精神潔癖。
至於《中國有嘻哈》這個節目,我個人是不太喜歡的,絕不是說它不夠 real 什麼的,就節目本身而言製作的就不夠精彩。專業性就別聊了,就說娛樂也有個水平高低之分。對於這種節目,我真不求能達到普及正確專業知識培養未來主人翁的程度,只要把娛樂性弄出花兒來就行了,其實這才是此類節目最大的難題呢。
▲ 小老虎
「感謝電視讓那個時代沒現在這麼缺」
Dr.Strangelove,90後,音樂行業邊緣從事者
/ 你第一次聽到 Hip-Hop 是怎樣的情景?
大概12-13歲,在電視上看的,應該是 MTV 頻道吧。Hip-Hop 最吸引我的是它自由的精神。其實黑人音樂都吸引我,苦中作樂,哪像現在喪病橫行。
/ 以前如何去了解 Hip-Hop 文化?
小時候主要看電視吧,歐美榜單歌曲滾動播出那種節目。後來電腦才普及進入家庭,開始主動查一些在電視上看到的 Hip-Hop 歌手,聽他們的歌,然後聽到更多人。電視是我們這代人獲取課外知識的主要途徑,感謝電視讓那個時代沒現在這麼缺 : )
/ 你喜歡的 Hip-Hop 音樂人是誰?
中國喜歡小老虎,蛋堡和 Leo王。因為小老虎毫無邏輯的瞎胡逼;蛋堡喜歡在社交帳號上保留自己無釐頭的日記; Leo王因為他眼睛小邪氣比較重,據說現場還喜歡一邊唱歌一邊翻白眼,像跳大神,希望能親眼看一次。國外的,太多了(也是因為可選擇的太多了),見異思遷,經常換來換去,今天說了,明天可能又變了,羞於啟齒。
/ 如何看待今年的嘻哈熱潮?
青年流行文化的勝利吧,年輕的生命需要這種直接的荷爾蒙去刺激。看著現在歌迷這股子狂熱勁,我就想說一句「奔跑吧,兄弟」。不過,我也覺得和他們相比,自己在對音樂的熱情程度上,像個中年人,有種被打趴下的感覺。其實我不太想讓別人知道自己聽嘻哈,迴避這個事實就好像被 K.O 的拳擊運動員迴避勝利對手得意的目光一樣。
▲ 蛋堡在《中國有嘻哈》
「他們不過是追捧明星的粉絲而已」
Narcissa,85後,自由職業
/ 你第一次聽到 Hip-Hop 是怎樣的情景?
第一次是高中的時候,在那之前一直喜歡聽英文流行歌。然後高中的時候接觸到了 Eminem ,就買了他的 CD 開始聽。我覺得 Hip-Hop 是一種滲入骨血的方式和態度,以前大概只有在個別朋克身上才會看到這樣。有的玩搖滾的白天可能還是正常上班族,晚上下班了回家練琴排練。但是一旦「沾上」 Hip-Hop 感覺整個人的血型都變成了 Hip-Hop 型。
/ 以前如何去了解 Hip-Hop 文化?
嚴格來說,自己以前身邊朋友多是玩搖滾的,所以接觸 Hip-Hop 文化也是近幾年的了。 當時是因為認識了家鄉本地的一些 Hip-Hop 圈內的朋友。有跳街舞的、有玩塗鴉的、有 rapper 製作人和 DJ 。在每天朝夕相處中,被這種被文化滲入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
/ 你喜歡的 Hip-Hop 音樂人是誰?
我聽黑怕的時候會 prefer 稍微 hard 一些和 rhythm 強的歌。國內沒有特別喜歡的,國外的喜歡 Dr. Dre 和 Jay-Z 和 Kanye West 。
/ 如何看待今年的嘻哈熱潮?
喜憂參半吧。我覺得這批追嘻哈的歌迷並不是真的 Hip-Hop 歌迷,他們不過是追捧明星的粉絲而已。而《中國有嘻哈》就是一個以音樂為載體的綜藝選秀娛樂節目,不過它對 Hip-Hop 在中國的發展還是有推動作用的。
▲ Kanye West
「時下 real 都被用爛了」
李驍,34歲,攝影師
/ 你第一次聽到 Hip-Hop 是怎樣的情景?
第一次大概是98年左右,聽的是打口的 cypress hill 和 I.C.P 。那時候是因為通過周圍的同學推薦,因為是美術學校所以聽怪音樂的人比較多。後來06-08年的時候作為攝影師和朋友一起做了一本 Hip-Hop 雜誌,也經常去看 section 6和 hiphop.cn 組織的一些地下演出,也給當時很多地下 Hip-Hop 音樂人拍了照片,比如王波、隱藏、陰三兒等等。
/ 你喜歡的 Hip-Hop 音樂人是誰?
國外最喜歡 Dr.Dre ,不僅作為 rapper,更因為他製作音樂的天才,把 mpc3000用神了。還因為他也喜歡 Marvin Gaye 。國內喜歡陰三兒,Hip-Hop 歌詞太重要!這也是喜歡陰三兒的原因,說出真實的生活。說真的,時下 real 都被用爛了,而你我都知道,在這片土地要 keep real 需要面對可能被掩埋的勇氣。
/ 如何看待今年的嘻哈熱潮?
視頻這個平臺註定娛樂和快速,並且受到諸多限制,很多音樂人儘管已經貌似在各地奮鬥多年,但其實還沒有形成足夠的音樂素養和做音樂的想法及能力,就被推到前臺了。年輕的受眾因此接收不到真正的好音樂,挺可惜的。希望節目結束之後,更多人能夠自覺的去尋找真實的歌詞、聲音和態度,而不是追捧什麼速成的明星。
▲ 陰三兒
「嘻哈是流行的一部分,
Hip-Hop 就留給真正喜歡音樂的人」
海峰,28歲,羊腿店從業人員
/ 你第一次聽到 Hip-Hop 是怎樣的情景?
第一次是我初三的時候,當時電視臺早晨六點半有個音樂節目,裡面播放了 Eminem 的《Lose Yourself》 的 MV 。看完了直接就驚了。
/ 以前如何去了解 Hip-Hop 文化?
之前我表哥的一個同學收打口盤,我就讓那哥哥帶我去收盤。於是就認識了很多朋友,大家相互推薦,拓展了很多知識。後來也通過網絡了解,但當時的資源並不豐富。所以跟朋友一起各種方式 digging 。
/ 你喜歡的 Hip-Hop 音樂人是誰?
中國的話,我喜歡 itsogoo,小老虎& soulspeak , Kafe.Hu 。 itsogoo 成軍十年,幾個哥們兒對音樂的熱愛依然不減,一直在 digging ,一直在創造,一直在堅持的風格。小老虎& soulspeak 是黃金搭檔,魂說的音樂有屬於他的律動,小老虎的說,不墨守成規,思路天馬行空。兩個人搭配默契,不斷突破自己。 Kafe.Hu 是成都的哥們兒,他的音樂比較新派。但是歌詞細膩。和各種樂手合作,樂隊演出的形式,在國內少有。
當然還有很多我喜歡的中國音樂人,中國現在有太多好的音樂人了。我喜歡的音樂人基本上都有兩個共通點。第一就是都有一定的聆聽基礎,只有真的用心聽和了解分析過,做出的音樂才有音樂性。第二是都是認真做音樂,有自己的執著和堅持。
國外的話,我喜歡 Ras G 、 2Pac 、 MF Doom 。 Ras G 的音樂中有非洲的根,也有外星人的天馬行空。2Pac 是我剛開始接觸 Hip-Hop 的時候,就知道他是傳奇,那時是跟風聽。後來慢慢了解,才明白了他的思想的魅力。他的詩集在現在這個時代看來,也是動人的。MF Doom 是一個沒有副歌的 Mc ,太說了。特別酷。他也跟各種酷的音樂人合作, Madlib . J Dilla 等等。
/ 如何看待今年的嘻哈熱潮?
嘻哈熱潮,就像許多的熱潮一樣,是年度流行趨勢的一部分。而那些跟風追嘻哈的歌迷,有一部分有可能因此真的喜歡上 Hip-Hop ,另一部分朋友可能就看明年什麼火了,他們追逐的是流行吧。我是這麼認為的。至於《中國有嘻哈》這個節目,很精彩,一款成功的娛樂真人秀節目。其實吧,嘻哈是流行的一部分,Hip-Hop就留給真正喜歡音樂的人吧。
▲ MF DOOM
其實,無論是何時何地何種起點接觸到 Hip-Hop 也許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得確信音樂有時候需要被嚴格對待的聽眾,哪怕某些熱浪是任何人都抵擋不了的力量。如果,在這個節目之後,你選擇真正去熱愛 Hip-Hop ,戳 閱讀原文 購買全新摩登天空雜誌《中國有嘻哈?》,它絕對是你能深度了解 Hip-Hop 文化的方式之一。
文 | 三戈
你還可以看看這些
《中國有嘻哈》,沒有「精氣神」
別以為看了《中國有嘻哈》,你就了解了蛋堡
摩登的聽|Kafe.Hu 的 Hip-Hop 歌單
本文由摩登天空雜誌原創,轉載請聯繫後臺
拭目以待
▽戳這兒買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