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7月高考,各班召開考前衝刺動員會,同學們來邀請我參加並發言,我還真的有一些話想向即將參加考試的全校學生說一說)
同學們,又是一年高考季,這個遲來的7月的高考對我的觸動特別大,因為30年前的今天,我和現在的你們一樣,坐在安靜而緊張的教室裡迎接我們的高考,看到意氣風發的你們,猶如回到自己即將上戰場的時候了,感慨良多,所以今天有些話我想對你們說。
30年前的今天,氣溫也是同樣的居高不下,但當時沒有空調帶來的涼爽,只有破舊的風扇在拼命的搖呀搖,似乎也想努力減輕一點炎熱帶來的不適,教室外的大樹上的夏蟬不停的叫,似乎生怕我們睡著了浪費了寶貴的時間,即使偶爾吹進來的一陣涼風對那時的我們來說都是無比的享受。吃飯時,盛一碗稍微飄著些油花的白菜煮豆腐,每個人都能吃得狼吞虎咽,可香甜了!大家臉上淌著汗,卻總有笑意,因為大家都明白能坐在教室裡學習就是一件很幸福的事了,心裡滿懷著希望。雖然也很苦很累,但每個人的眼神都是那麼明亮。
再看看現在:教室裡有空調,在回家來校的路上有車坐,條件比我們那時好的太多了,但是我卻很少在你們臉上找到我們當年的那種歡樂,也很少看到你們身上有那種拼命的勁頭。也許,彼時的我們和此刻的你們已經有太多的不同了。
30年前的我們和你們不同:當時我省高考錄取率本專科加起來也就百分之二十多,而現在一般省份都超過了百分之九十多了。高考改革也不斷的想方設法減輕學生學習負擔,增強素質,注重能力;而浙江高考甚至可以英語和七選三一年考兩次,且兩年內有效。這些都大大減輕了你們的心理壓力,讓你們有了更多的選擇。但同時也降低了你們對知識的渴求和對考試的敬畏,覺得機會多的是,使得學習的動力和緊迫感不再那麼強烈。以至於很多學生理解不了年齡大些的老師的催促和說教,這就是時代帶來的距離感。
但是歷史又總是驚人的相似,彼時的我和現在的你又是相同的:既然高考一直是國家選拔人才的最主要方式,那麼它的神聖性就不會因為選擇餘地大而減弱,相反,在如今諸多的評價方式中,高考成績依然是大家最重視的一個評價標準,考上好的大學就有更大的機會實現自身的價值。即使你們自己不重視,也改變不了整個社會的評價標準。所以,無論過去還是現在,我們都會在高考過程中產生特別不一樣的感受:我們努力證明自己,也在努力中成長。
和30年前的我們相比:你們的生活條件提高了,進入了新時代,面對著新科技,接收著新理念,你們的理想不但多樣化而且觸手可及,發揮空間和選擇餘地更大,實現自身價值的機會也加倍的增多,這是以往任何一個時期都比擬不了的,這是你們的時代,讓人羨慕的時代。
但是,我想說:我的經驗你要聽。
第一,學習上:我舉個我個人的例子吧,我高中階段有兩個同桌,高一時沒有分科時的同桌是一個活潑開朗的女孩,她父母早亡,很小就開始跟著爺爺奶奶生活,學費都是學校減免,生活費也是大家捐的,但是她在大家面前一直表現的快快樂樂,和每個同學都能聊到一起;和其他同學有區別的是她每天手裡都拿著一本書,不說笑時就會看書,哪怕課間的幾分鐘時間,也會抽空看幾眼。她考上了北大的地質系。高一下學期分文理科,我們分開了,她學理,我學文,我又迎來新的同桌,一個很內向的女孩,家庭條件很好,父親母親都是縣委領導。她在大家眼裡有些孤傲,英語一直是她的強項,其他的科目也不弱。她學習的特點是充分利用時間,絕對不允許把時間用在休息玩耍上。當時她不住校,回家裡吃飯,等我們住校的同學吃完飯回到教室,她已經在教室旁若無人的大聲讀英語了。她考上了北大的外語系學習西班牙語。總結經驗:心態好最重要,學習時要投入,時間要抓緊,多背書是一條看似低效的捷徑,課文肯定都是經典,所以課本要多看多記,考試前,一定要熟悉一遍課本。
第二,考試上:我以高考過來人的身份講一講這方面吧。首先,考前一定要保證身體健康,這一點很關鍵。我有個同學平時成績很好,就是高考時吃壞了肚子,嚴重影響了發揮,高考成績和平時差了100分都不止,很多平時比他成績差的多的同學都考得分數超過他了。再就是要守規矩:考試時一定要提前一些時間到考場外等候;進了考場要按部就班照考場規範做;拿到試卷第一時間就必須通覽全卷,不要跳躍;塗卡要及早,否則可能會漏掉題或漏塗卡。有一年我的一個學生考完出考場後和別人對答案時,發現別人說的題自己沒有任何印象,才發現落下了整整一頁試題沒有做。再一個需要注意的就是遇到不會做的題了,這時一定不能慌,要用精神勝利法安慰自己,該捨棄就要果斷捨棄,能寫的就儘量往卷面上工工整整的寫,你不會的別人可能也不會,不要自己嚇唬自己。
總之,在你的人生歷程中,沒有任何一次考試能比得上高考給你的體驗,也不會產生那麼大的影響。每臨大事有靜氣,不信今時無古賢,希望你們能在這場考試中既取得成績的提升,也完成人生成長的突破而進入新階段,努力拼搏中的你值得所有美好的祝福!
張老師,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碩士研究生,思想政治課教師,現任楊府山高復學校副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