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數據與應用中心揭牌

2020-12-23 閃電新聞

11月18日,青海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數據與應用中心(以下簡稱高分青海中心)揭牌。高分青海中心於2015年底經國家國防科工局同意成立。今年4月,按照青海省事業單位改革工作安排,新組建的青海省自然資源遙感中心加掛高分青海中心牌子,整合原青海省遙感測繪院、測繪應急保障中心職能,整體形成天空地一體化的數據獲取能力和技術支撐體系。

高分青海中心作為省級高分衛星應用管理和服務單位,依託公共服務和產業促進職能,承擔了高分平臺建設、資源共享、信息整合和應用推廣等工作。實施自然資源管理、生態保護與治理、城市精細化管理、農牧業發展、地質災害監測、重大工程建設、教學科研等多個領域遙感應用相關項目80餘項。高分青海中心的建成使用促進了青海乃至全國高分衛星數據的社會化應用和資源開放共享,填補了我省應用高分技術助力產業發展領域的空白。

今後,高分青海中心將進一步提升高分對地觀測系統在青海及周邊區域的數據服務、應用推廣水平,持續為生態環境保護、自然資源、防災減災、智慧農業、公共安全等政府精細化管理,行業信息化升級,先進技術轉化應用,提供全面精準服務和決策支撐,實現更廣泛、更深入、更徹底的資源共享,為推進高分產業和空間信息產業高質量發展作出更大貢獻。(來源:青海日報)

責任編輯:賈豐豐

作者:鍾倩 楊林凌

相關焦點

  • 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聊城中心投入使用
    □記者 李夢 通訊員 徐峰 宋五超 報導  本報聊城訊 近日,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山東聊城數據與應用中心投入使用。該中心由聊城土儲集團參與投資籌建運維,主營衛星大數據平臺業務,可在自然資源、生態環境、國土資源調查、現代農業、交通管理、城市管理等多領域提供數據增值服務。  高分衛星聊城中心是全省獲批的第6個市級高分中心。將依託聊城土儲集團綜合優勢,與珠海歐比特、山東產研院衛星所、中科星圖、聊城大學、聊城環科院等合作夥伴開展深入合作,全面推動聊城高解析度對地觀測數據的應用向縱深發展。
  • 國家高分泰安中心和泰安市地質資源環境大數據研究院順利揭牌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鄭華鑫 通訊員 李先波 泰安報導12月18日上午,國家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山東泰安數據與應用中心和泰安市地質資源環境大數據研究院揭牌儀式暨應用研討會在泰安市舉行
  • 遼寧省地礦集團建立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遼寧海洋資源環境研究...
    近日,遼寧省國防科技工業辦公室正式批覆地礦集團地研院公司建立「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遼寧海洋資源環境研究應用中心」,該中心是目前遼寧省唯一一家涉及海洋資源領域的高解析度對地觀測中心,為遼寧經濟發展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 中國成功發射高分十四號衛星 構建高效對地觀測系統
    12月6日11時58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高分十四號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 高分十四號衛星是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安排的光學立體測繪衛星,可高效獲取全球範圍高精度立體影像,測制大比例尺數字地形圖,生產數字高程模型、數字表面模型和數字正攝影像圖等產品,將為「一帶一路」建設等提供基礎地理信息保障。
  • 地學系陽坤課題組發布中國區域高解析度氣象驅動數據集
    地學系陽坤課題組發布中國區域高解析度氣象驅動數據集清華新聞網3月27日電 近日,清華大學地球系統科學系陽坤教授課題組在《科學數據》(Scientific Data)上發表題為「首套面向中國區域陸面過程研究的高解析度氣象驅動數據集」(The first high-resolution meteorological
  • 中科遙數天空地立體對地遙感觀測技術 助推我國商業航天遙感應用...
    公司在天空地立體對地遙感觀測領域不斷進行技術革新及研發創新,目前已建立起「天(衛星)-空(有人、無人機遙感)-地(地面移動智能感知)」一體化的遙感空間信息大數據服務的核心技術及產品體系。從最初的應急救災應用到如今,「中遙」無人機已廣泛應用到自然資源管理、地質災害防治、電力巡線、林業調查、河道測量、生態環境監測等其他行業領域,逐步完善了中科遙數天空地立體遙感觀測技術體系。
  • 內蒙古自治區紀檢監察大數據實驗室包頭研發應用中心揭牌成立
    7月3日,內蒙古自治區紀檢監察大數據實驗室包頭研發應用中心在包頭市紀委監委牌成立。內蒙古紀檢監察信息中心副主任王海波和包頭市紀委副書記、監委副主任白桂香為研發應用中心掛牌,並為首批專家組成員頒發聘書。
  • 東南大學微納系統國際創新中心揭牌!
    東南大學微納系統國際創新中心揭牌!12月6日上午,由東南大學和全國納米技術標準化委員會共同主辦的「下一代電子信息材料與器件高峰論壇暨第三屆低維材料應用與標準研討會」在無錫開幕,東南大學微納系統國際創新中心在會上揭牌。
  • AI將衛星「廢片」變成高解析度地圖資源
    來源:【科技日報】衛星雖被形象地稱為「天眼」,事實上衛星數據的應用,卻難以做到「盡收盡用」。近日,清華大學理學院院長、地球系統科學系主任宮鵬介紹,在高性能雲計算的支持下,通過數據建模、人工智慧算法等手段,清華大學地球系統科學系製作完成了首套中國30米逐日無縫遙感觀測數據集,以及逐季節土地覆蓋和逐年土地利用的數據集,讓「拼圖無解」的衛星「廢片」能夠成為高解析度的地圖資源。
  • 上海交通大學-燧原科技 雲端AI加速系統聯合研發中心揭牌儀式舉辦
    2020年12月10日下午,上海交通大學和燧原科技聯合創辦的「雲端AI加速系統聯合研發中心」在上海交通大學閔行校區舉辦揭牌儀式。揭牌儀式由軟體學院副院長姚建國主持。  上海交通大學關新平院長首先代表交通大學祝賀「雲端AI加速系統聯合研發中心」成立,他表示:「電院作為萬人大院非常高興能和燧原科技合作,軟硬體協同設計是未來系統設計的主要思路。
  • 山東國家應用數學中心在山大揭牌
    10月28日,山東國家應用數學中心揭牌暨數學與產業融通發展論壇在濟南舉行。山東省副省長孫繼業,山東大學校長樊麗明,中國科學院院士馬志明、嚴加安、郭雷、彭實戈、袁亞湘、陳志明、王小雲、張繼平等出席論壇。  會上,孫繼業、樊麗明、與會院士等共同為山東國家應用數學中心揭牌。
  • 國家高分泰安中心和泰安地質資源環境大數據研究院揭牌
    國家高分泰安中心和泰安地質資源環境大數據研究院揭牌2020-12-19 08:58 中華泰山網 責任編輯:董憶18日上午,國家高分泰安中心和泰安市地質資源環境大數據研究院揭牌儀式暨應用研討會在我市舉行。
  • 關注丨重慶國家應用數學中心揭牌,這些行業和領域有福了
    12月11日,重慶國家應用數學中心(以下簡稱中心)揭牌。這是科技部首批支持建設的13個國家應用數學中心之一,也是重慶市數學領域第一個國家級科研平臺。中心由重慶師範大學牽頭,聯合北京大學等16家單位共同建設。科技部為何啟動建設國家應用數學中心?數學與生活有怎樣的聯繫?重慶國家應用數學中心將在哪些領域進行研究?
  • 北高遙| 蔡毅:北鬥地基增強系統與應用解析
    北高遙是由北鬥高精度定位+高解析度遙感影像+高清晰度全息地圖技術融合而成,具有可測量、可感知、可控制的特性。  北高遙應用場景  北高遙應用場景主要圍繞「12智」,包括智遊泊智能泊車管理系統,智易煥智能換電櫃管理系統,智遊墅智能移動空間運營系統,智環潔智能環衛管理系統,智品溯智能食物鏈追溯系統,智立堡智能立體車庫管理系統,智井查智能地下井蓋管理系統,智遊匣智能貨櫃定位跟蹤系統,智御灼智能消防管理系統,智寶鮮智能冷鏈運輸管理系統,智憶能智能供電熱管理系統
  • 我省天文觀測基地成功啟用 - 西寧晚報·數字報刊
    本報訊(記者 王瑞欣)「測量圖像直接證明了冷湖天文臺址具備世界一流的視寧度,結合監測數據,冷湖賽什騰山完全可以承載中國觀測天文學未來的發展,完全可以支撐天文大科學裝置充分發揮科學能力,冷湖天文觀測基地的科學潛力非常令人振奮!」
  • 重慶市數學領域第一個國家級科研平臺——重慶國家應用數學中心揭牌
    12月11日,重慶國家應用數學中心(以下簡稱「中心」)在渝州賓館舉行揭牌儀式。該中心由重慶師範大學牽頭,聯合北京大學等共16家單位共同建設。該中心是科技部首批支持建設的13個國家應用數學中心之一,也是重慶市數學領域第一個國家級科研平臺。
  • 全國地面氣象觀測自動化改革試運行!惠及臺站業務轉型發展
    2018年11月至2019年6月,黑龍江、安徽、山東、湖南、廣西、青海、新疆等7個省(自治區)氣象局開展了地面觀測自動化試點工作。中國氣象局預報與網絡司牽頭,應急減災與公共服務司、綜合觀測司、國家氣象中心、國家氣象信息中心、氣象探測中心和相關省級氣象部門參與,制定了地面氣象觀測自動化自評估方案。
  • 青海冷湖賽什騰天文觀測基地首架天文望遠鏡安裝成功
    中新社西寧12月21日電 (孫睿)「通過我們多方調試,青海冷湖賽什騰天文觀測基地首架天文望遠鏡安裝成功,且具備世界一流視寧度,標誌著這個臺址可以承載中國天文觀測設備未來的發展。」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鄧李才21日對中新社記者說。
  • 【聚焦】國內首個機電綜合研發中心揭牌成立!
    【聚焦】國內首個機電綜合研發中心揭牌成立!近日中建三局一公司北京技術研發中心正式揭牌成立這是國內首個機電綜合研發中心《住宅排水、排風系統防疫功能提升與改造》(江億院士團隊)、《物聯網與智慧城市關鍵技術及示範》(杜明芳教授團隊)、《5G綠色智慧建築產業網際網路關鍵技術研發及示範應用》(杜明芳教授團隊)等國家級課題研究;成立學生實踐基地,與清華大學建築學院師生開展相關研學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