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記錄︱玩泥巴的荊州年輕手藝人:玩物不一定喪志,也可以很有派

2021-02-17 口味荊沙

從前的日色變得慢,車、馬、郵件都慢

而當下的時代紛紛擾擾,紛繁複雜

手藝人——皮全飛 

在荊沙精心打造一方 「玩物派

帶你尋找喧囂世界的片刻安寧

專訪/記錄 正片

玩泥巴的手藝人

皮全飛,一個玩泥巴玩了12年的年輕手藝人,「玩物派」的創始人。在外奮鬥多年,還是選擇回到家鄉荊州,將自己熱愛的陶藝傳播給更多人。


漸漸的,有更多像他一樣熱愛陶藝的年輕人加入到了隊伍之中。為了對客人負責,除了一腔熱血,還必須要有過硬的專業素養。店內所有的陶藝指導老師,均為景德鎮陶瓷學院的優秀畢業生,在專業賽事中獲得過諸多獎項,每位學員進店都可享受一對一教學,連菜鳥都分分鐘變大神。

創業是一場艱苦的持久戰,每個創業者當初都是抱著一腔熱血投入其中,可是光靠熱情是遠遠不夠的。從裝修到選材、宣傳,事無巨細,最難的時候,連著幾天沒有客人進店,只有自己一個人,入不敷出,連生活費都要靠家裡。

當初也有人勸他,憑他的資歷去教專業學生,更輕鬆收入更可觀。但是他認為,陶藝應該屬於每個人,無論是愛好者還是一時興起的朋友們都可以來店內體驗一番,做一件屬於自己的小東西,肯定會發現它的樂趣所在。

「對所有創業者來說,永遠告訴自己一句話:從創業的第一天起,你每天要面對的是困難和失敗,而不是成功。我最困難的時候還沒有到,但有一天一定會到。」


▲部分作品展示

皮老師和指導老師們在沒客人的時候,就自己創作一些優質的作品,用心對待每一位進店的客戶,漸漸的店裡的回頭客越來越多,氛圍也越來越好,玩物派走進了更多人的生活裡。

陶瓷藝術是一門綜合的藝術,裡面包含了生活美學、生活方式等等,充滿儀式感。

他在創作探索過程中,給荊沙人帶來了回歸本原的質感和創作態度。

作為一個專業的陶藝工作室,揉泥區、工作檯、拉坯區、水臺、制釉&施釉區、晾坯區和窯房一應俱全。

▲拉坯成型

▲修坯

▲燒制

從拉坯到修坯,上釉,到燒制一整套流程都可以完成,並且有專業的老師全程陪同教學,即使是零基礎的新手也能完成。

一拍、一揉、一撮、一按、一刮、一勾勒,靜靜享受指尖化腐朽為神奇的魔法。

一般的陶藝店做出來的東西不一定能用,但是玩物派所用的是專業的陶泥,無毒無鉛,並且有獨立的窯爐,根據作品不同的厚度形狀設置不同的溫度,量身定製,所以燒制出來的作品是可以直接使用的。

有些新手擔心自己做的不好看,其實,有時信手拈來一個動作,沒有多餘的造型表現和修飾,咋一看好像是瑕疵和缺憾,反而別有一番風味。

玩泥巴是孩子的天性,很多家長喜歡帶孩子一起來。

孩子的智力發展起源於動作,陶藝的過程不僅可以開發孩子的智力,還可以發展他們的感知力、 觀察力和創造力,提高孩子的動手能力。

這裡不僅適合三口之家來玩,還是情侶、閨蜜消磨時光的好去處。擺脫吃飯、咖啡、看電影的日常三件套,單純的享受慢生活。

將內心的情感通過指尖,一點一點的融入到作品之中,讓這團沒有生命、溼潤潤泥巴,從此被賦予了靈魂和故事。送給戀人或者是父母、閨蜜,比網上購買的禮品顯得更加珍貴。

對於一個人來說,俗事纏身,喝茶、做陶都是一個藏身之所。

陶藝的魅力,並不單單是因為它是工藝美術品,更重要的是它使人安寧、自由、修心養性。

在這裡,你就是藝術家,用雙手感受泥土的溫度。在創作中,為自己做一個杯子、花瓶;捏一個雕塑,把時間雕刻在上面;或為朋友繪製一套獨特的餐具,一個獨一無二的盤子,把心意描繪在上面。

店裡除了陶藝,還可以做銀飾、做花藝。

手工銀飾和陶藝如出一轍,自己設計出形狀之後,用銀黏土捏出形狀,再進行燒結。無論是耳環、項鍊還是戒指,都能根據自己的喜好來定製,還可以將名字刻上去更顯獨一無二。

而花藝更加簡單,花藝最常用的手法就是混搭, 最重要的原則是隨心,對於業餘愛好者來說,跟著自己的感覺走,往往能搭配出意想不到的作品。

有一次,一個媽媽帶著孩子和爺爺一起來店裡做陶藝,老人20年前也曾是個手藝人,雖然之後轉行了,這手藝活兒卻沒落下,特意來到店裡體驗當年的感覺。

皮老師說,當時看到這一家三代坐一排其樂融融的畫面時,尤其是老爺子那樣子像是年輕了幾十歲,看著他們有說有笑,萬分慶幸自己的選擇和堅持,對他來說,這已經不僅僅是一份事業,更是一份責任和對傳統手工的傳承。

經常會看到女生來到店裡為心上人做禮物,對著手裡的泥巴無從下手,看著她們笨拙又可愛的樣子,就像小貓一樣的小心翼翼,生怕捏壞了磕著碰著了。那種眼裡藏不住的喜歡和期待,很想拍下來給他們看,這麼好的女孩子一定要好好珍惜啊。

家人、情侶、閨蜜...每天都有故事在這裡發生,每一件作品都有意義。你來了,我們的故事也就開始了。

在「玩物派」,即使是短暫片刻,也更像是在過生活。

在這裡,把日子過成詩和遠方。

——————————END——————————

口味生活 』往期精選

自家乖寶有沒有街舞天賦,來了百分舞才知道

那些無意間見證了荊州生活變遷的老照片

沙市「女版餘文樂」的瘋狂100天

「延禧式」荊沙小夥火力全開將沙市情懷帶到了魔都

七夕特推︱我們首次以街拍的形式在荊州的各個角落裡記錄到了一些不單只有美麗外表的你們

『特別見面 』往期精選

視頻記錄︱cxk,cxk我叫陳旭侃,來自荊州沙市

在荊州除了『洗剪吹』理髮還可以有這樣的選擇

一個默默陪伴了幾代荊州人的老朋友

尋找白毛大俠(下)

乳腺癌少女視頻專訪:你的「年輕無極限」恐怕只是一句虛假廣告語

相關焦點

  • 玩物可以喪志(作文素材)
    玩物可以喪志(作文素材) 2013-09-05 13:44 來源:網際網路資源 作者:
  • 玩物真喪志嗎?
    華中師範大學東莞附屬中學校長吳新華         美食有損健康,戀愛充滿風險,玩物讓人迷失,這是我們今天的一種流行看法。好像只有早上讀經典,傍晚馬拉松,白天工作狂,如此這般的生活才稱為生活。其實生活並非如此,玩物喪志,對嗎?不一定也,什麼叫玩物,吾以為是:喜歡上某樣東西,並為之奮鬥一生。
  • 楊揚:玩物何至於喪志
    觀賞或是沉迷於那些賞心悅目的東西,會讓人喪失進取心?這話聽來有點匪夷所思。先說古人吧,明代大畫家董其昌,對字畫古董的痴迷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他喜歡古董,著有《骨董十三說》,將古董分成四類十一種,逐條加以解說。但他玩物沒有喪志,反倒是消閒吐納,大有奇悟,書法繪畫的技藝和境界在賞玩過程中,得到極大的提升。政壇要人如清代乾隆皇帝,真稱得上是大玩主。他喜歡寫詩,一生創作四萬多首,差不多每天都在寫。
  • 蔡瀾《不如任性過生活》:玩物?喪志?一點都不,不玩對不起自己
    02「玩物」不喪志有一次,蔡瀾先生去北京潘家園舊貨市場,趕上周六,特別大的園子,人來人往,不少外國遊客也穿插其中。各種書畫,還有小時候看的連環畫,賣葫蘆的,西藏來的法器,雲南的銀器,刺繡,也有瓷器,石頭,甚至還有家具等等。
  • 玩物不喪志!80後小夥玩泥巴捏出新花樣,眾人直呼高手在民間!
    無論是80後還是90後,很多人對於童年的印象想必就是玩泥巴,儘管玩玩之後總是會被家裡人罵一頓,自己身上也髒兮兮的,但是第二天還是會樂此不疲的跑去繼續玩兒。不過在長大後,已經很少人再去捏泥巴了,不過在河南南陽,有一位80後男生將泥巴玩出了新花樣得到了眾人的稱讚。
  • 玩物從來非喪志
    因為較早接觸繪本,自己也寫繪本,對畫家總是又愛又恨。愛的是,一個故事因為畫家的天才創造,錦上添花,文圖合一,變成繪本後受到孩子們的喜歡。恨的是,拿版稅或得獎後發獎金,總是跟畫家平分。於是琢磨著可不可以自己畫,版稅和獎金一個人拿。我的獲獎圖畫書《青蛙與男孩》就是先有我自己畫的線描稿的。用鉛筆畫在巴掌大的稿紙上,雖然稚拙,展示給朋友們看也很「驚豔」。
  • 玩物不喪志,19件旅行箱打包/帶回的必買好東西!l 十一月
    有朋友一起去旅行見到各種小禮品都說買來送人,其實送給誰什麼時候送也不知道,最後家裡積壓了一堆忘記送的旅行手信。還有一種就是送了這個沒有送那個,有的發了朋友圈然後沒有收到禮物的內心也開始覺得是不是友誼淡掉了?其實送禮物收禮物只是一片心,送什麼東西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心中有沒有牽掛這個人。
  • 「玩泥巴」的北大研究生:立志做面人郎非遺傳承人|百家故事
    僅在快手,就有2萬餘名手工藝人入駐,其中不乏年輕面孔。來自河南的「泥巴哥「朱付軍用黏土製作玩具,吸引了超過230萬網友關注;而在福建寧德的鄉村,靠手工發明走紅的山村小傑已經擁有860餘萬粉絲。日漸衰微的傳統手藝如面人郎、泥塑、麥秸畫等,它們質樸、本色的製作過程通過平臺推薦機制被大眾看見。
  • 我在東北玩泥巴是什麼歌 我在東北玩泥巴原版
    東北玩泥巴這首歌的空耳歌詞非常魔性洗腦,但是很多小夥伴們不知道原曲是什麼?空耳完整歌詞是什麼樣的。不知道的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我在東北玩泥巴是什麼歌 一、歌曲信息 《我在東北玩泥巴》是由網友惡搞的空耳視頻,又譯為《多冷的隆冬》。原曲為印度歌曲《Tunak Tunak Tun》,中譯《東北之冬》。
  • 人藝19表演學員培訓班結業 藍天野寄語:做演員可以玩物但不要喪志
    院長任鳴、副院長馮遠徵、班主任嶽秀清,與藍天野、呂中、濮存昕、唐燁等任課藝術家一道送上寄語,而藍天野一句「做演員要多點興趣,琴棋書畫、花鳥魚蟲,可以玩物,但不要喪志」,看似隨意,實則道出了表演的真諦:生活中沒點興趣,做不好演員。學員與老師合影從力推表演學員培訓班,到為學員主持結業儀式,北京人藝副院長馮遠徵將自己受益於人藝學員班的這份經歷完全回饋給了劇院。
  • 漫畫專題|圓周率日與泥巴派
    (這幅漫畫同時可以看做花生村民討厭椰子口味食物的「萬惡之源」)1951年3月3日    好不容易做成的派,不慎被「塵歸塵,土歸土」。這對我的生意可大有幫助呢。沒錯兒!大有幫助呢!」(阿蘭的牌子上寫著:宛如你老媽親手做的泥巴派)1951年10月26日   品鑑者小查怎能不捧場呢?在這一天,他來到了阿蘭的小攤。雖然要吃的派都是用泥巴做的,但其所具的如此豐富的口味,還是讓人有點選擇困難呢。
  • 唱「我在東北玩泥巴」的印度歌手,要去監獄玩泥巴了
    「多冷啊,我在東北玩泥巴,雖然東北不大,俺在大連沒有家~~~啊!」>說不定這位印度「靈魂歌手」改唱中文歌會火起來~一時間「東北玩泥巴」、「大連沒有家」成了網絡熱詞,很多人開始模仿視頻中的印度舞蹈。《Tunak Tunak Tun》在美國成了網絡爆款,年輕人爭相模仿MV中的印度舞蹈:視頻網站Youtube截圖不過最近外媒傳來一則消息,這位印度流行歌手可能要去監獄玩泥巴了。根據《印度經濟時報》報導:達雷爾·馬哈帝因為涉嫌幫助印度人偷渡被判處兩年有期徒刑。
  • 沒錢,談什麼玩物立志?
    但是,請允許老伯用「但是」,現實卻無論如何撩不動普通人的G點,在一個物價飛漲,房價高企,工作壓力大如山的時代,沒有一定的物質基礎,任何忽悠大家掏錢包、kill時間、玩物的都像一碗毒雞湯。就如矮大緊的「詩和遠方」和王老闆的「小目標」,就如「何不食肉糜」一樣,在兩個不同的敘事環境下的自說自話,很是耍流氓。
  • 別人斥巨資拍的電影,他用兩斤泥巴就能完成
    玩泥巴也能玩出一番事業。在快手上,有位叫做@泥巴哥(騰哥)的達人,痴迷用泥巴還原經典影視作品。目前,他已經還原了《亮劍》、《戰狼》、《鐵達尼號》等作品。有網友看完了他的作品後說,「修復圓明園的重任交給你了」,「甲午海戰也安排一下」,「別人斥巨資拍的作品,你用兩斤泥巴就能完成」......將泥巴玩出新高度的泥巴哥,也收穫了不少粉絲和關注度。據新榜旗下快手數據平臺「新快數據」顯示,泥巴哥目前有408萬粉絲,其中,有多條視頻達到了千萬級播放。
  • 天津美女最愛「捏泥巴」 還原葛沽「娘娘廟」
    2018年6月14日,天津。在創作彩塑之餘,白潔還從事著廟宇佛堂的設計修復工作。「不懂美術的人玩不了泥,」彩塑對於色彩有著極高的要求。白潔認為,多數彩塑作品的豔麗色彩不夠雅致,無法體現泥塑的氣質,於是她調配出啞光、古樸的色彩,讓傳統的泥塑作品更加典雅。同時,在服裝細節上,白潔綜合運用自學的美術技巧,參考工筆畫、油畫、素描等多種技法,栩栩如生。在這件老者形象的作品中,為增加這種古樸的感覺,她還自製硬刷子製造衣服的麻布感覺。
  • 廣西中考佳作《體驗玩》,名師點評,作文素材(收藏+轉發)
    「有了,聽說你這次語文才考七十分——我們想辦法既能使你提高語文成績,又能玩耍。」「悉聽尊便!」我白了他們一眼。遊戲開始了。表弟、表妹和我三人各拿一張紙,一枝筆。「我們以『出』字打頭寫成語,看誰寫得多。」我愣了一下,原來是玩這個遊戲。我乃初二學生,你們才小學六年級,你們這不是「以卵擊石」麼?我在心裡嘲笑他倆。
  • 「玩」大了!濟寧五旬農婦玩泥巴玩成民間泥塑藝術家
    家鄉種水稻,泥土鬆軟有粘性,賀鳳平邊幹農活邊養成了一個愛好:捏泥巴。用賀鳳平的話說,自己玩泥巴簡直是上了癮:「手裡沒斷過泥,下地看到地裡那個泥很軟,騎著車子也得下來,捏在手裡。就那樣捏著捏著,就像樣了,大家欣賞欣賞,誰喜歡就給誰了」。
  • 劉備是怎麼借荊州的 用的什麼藉口
    因為周瑜不僅不同意把南郡借給劉備還對孫權說「劉備是個有野心的梟雄,他手下還有關羽、張飛這樣熊虎大將。不如趁這機將劉備軟禁在東吳的宮室裡,給他美女、玩物,將他與張飛分開,這樣可以讓周瑜等人攻下南邊的四郡。」孫權因覺得曹操還在北方盯著江東應該團結劉備這樣的英雄人物,又擔心劉備不好對付,於是就沒有採取周瑜的計劃和建議。
  • 騰訊視頻《國潮手藝人》收官,看小眾內容如何實現大眾化呈現
    從這個層面可以看出騰訊視頻力圖用輕娛樂+真紀錄的方式開拓一條新的節目模式,做到真正的「寓教於樂」。 網感十足,年輕表達成就「小而美」的紀錄片新形態回首2019年的大眾娛樂,一面是「娛樂經濟寒冬」,一面是短視頻的持續火熱。
  • 【大象視界】「玩物不喪志」的新奇網拍,穿越中西古今千年
    事實上,將各路清供畫玩轉化為生活之物集於一宅之內,這樣的收藏文化至少可以追溯到宋元時期。北宋蘇軾、米芾等雲集「西園」時展玩古器、研索書畫;元代顧瑛的「玉山雅集」上眾人一覽顧氏的珍藏秘器。時至今日,隨著中西文化的日益交融,品鑑視野的日趨開闊,構建生活美學的元素也逐漸多元化,「供玩之物」不礙於時空、國別、形色、材質等等的外在約束,成為營構、潤飾「生活」這一宏大「藝術品」的有機組成部分,中貿聖佳第15期網絡拍賣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