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讀書】《肖申克的救贖》:年少不知其中意,看懂已是影中人

2021-02-26 律行天下

1966年,美國肖申克監獄,含冤入獄19年的銀行家安迪,在一個雷雨交加的夜晚悄然越獄。

這是電影《肖申克的救贖》中最震撼人心的一幕。主角安迪重獲自由,迎著瓢潑大雨,對著天空朝拜的畫面從此載入史冊。

鮮為人知的是,正如安迪多舛的命運一般,《肖申克的救贖》上映後,也同樣遭遇了票房滑鐵盧。

雖然上映之初電影好評如潮,但是《肖申克的救贖》最終只以1800萬美元的票房慘澹收場。反觀隔壁的《阿甘正傳》,不僅賺得盆滿缽滿,還拿走那屆奧斯卡6項大獎,成為最大贏家。

可事實證明,有些電影的價值,註定不會被票房束縛。

《肖申克的救贖》中飾演瑞德的演員摩根·弗裡曼日後回憶道:這部影片的影響力「就像一棵橡樹之類的東西,生長緩慢。」

從1994年上映至今,《肖申克的救贖》的口碑已然長成一株參天大樹,並雄踞IMDb 《史上250部最佳影片》榜首多年。

電影所講述的故事,我們早已熟知:含冤入獄的銀行家安迪,在獄中依靠自身的智慧和毅力追尋自由,最終成功出逃,重獲新生。

而每當筆者重溫這部經典影片,它總是能帶給我一些新的思考。

一、被抹去的存在感

1947年,當安迪踏入肖申克監獄的那一剎那,他的「存在感」從此漸漸隱去。

當一眾新囚前腳剛邁進監獄大門,包括瑞德在內的一幫「老人」後腳就跟著下註:就賭在肖申克監獄的首個夜晚,哪個新人會第一個崩潰。

瑞德投給了看似弱不禁風的安迪,但最後他賭輸了。

當晚第一個受不了煉獄般煎熬的,是一個胖子。他的大聲哀嚎引來了警長,胖子被一頓毒打後奄奄一息,並在第二天凌晨氣絕身亡。

那天中午,安迪得知胖子的死訊後,下意識地詢問他的名字,對面的獄友瞪了一眼安迪,回應道:「他已經死了,問名字又有何用?」

我們既可以把這句話視作是一種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冷漠,也可以當做是他們長年累月被獄警打壓後,形成的一種自保反應。

他們已然變得麻木。

這就好似《阿Q正傳》最後,阿Q被綁著押赴刑場,簇擁在牢車背後,永是不近不遠跟著他的圍觀群眾。

「他們的眼神又兇又怯,閃閃的像兩顆鬼火,似乎遠遠的來穿透了阿Q的皮肉。」

在肖申克,犯人們人人想著自保,他們像披著囚衣的幽靈,只能在漫長的黑夜暗自神傷。

太陽升起後,他們的存在感幾乎為零。

為了找尋自身存在的意義,身陷肖申克的人,每個都會給自己找點事兒做。

於是,瑞德當起了「二道販子」;安迪先是沉迷於雕刻,後來又把大部分心血都投入到圖書館的建設中。

對於圖書館管理員老布來說,每天遲緩地扶著手推車,沿著牢房詢問對方借書與否,儼然成為了支撐他活下去的精神支柱。

而當老布得知自己的假釋申請通過後,他的精神世界徹底坍塌。

當出獄後的老布無法適應外面世界的日新月異,他最終選擇了上吊自殺。

肖申克的獄友們對於老布重獲自由後的異常反應大惑不解,此時,電影的鏡頭對準了瑞德:

「老布已經被體制化了,監獄的高牆其實很有意思,一開始你會對它恨之入骨,漸漸地你又會習以為常,最後你發現,自己竟然對它產生了依賴。」

這番有關「體制化」的言論日後被人反覆引用,但今天我們不妨深入其中,談談依附於體制內的「存在感」。

毫無疑問,當老布在信中寫下「像我這樣的老人,他們是不會在乎的」,此時的他一定心如死灰。

這世間沒有比被人完全忽略更為痛苦的事,存在即價值,當一個人的存在感被剝削之後,他就好似雨中浮萍,註定留不下自己的痕跡。

無論是老布顫顫巍巍在房梁上刻下「老布到此一遊」,還是安迪不顧典獄長的威脅,在傳達室放了一段《費加羅的婚禮》,那都是他們追尋存在感的一種體現。

當音樂飄過肖申克的外牆,和外面的世界匯合,每個沐浴其中的人仿佛都重獲自由。

那一刻,他們中的每一個都在陽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輝。

二、基於清醒認知的實踐

肖申克監獄的圖書館破舊不堪,安迪成為管理員後決定申請撥款,於是他每周寫一封信寄給州參議院,這一寫就是六年。

1959年,不堪其擾的州參議院撥給肖申克200美金和一些舊書,以此打發安迪。

安迪見寫信有成效,遂改成一周寫兩封,照舊寄往州參議院。

最終,州參議院撥款委員會選擇妥協,他們決定給肖申克每年500美金的補貼,請求安迪封筆。

筆者想拋開「念念不忘必有迴響」這樣的表層邏輯,結合《毛選》,談談安迪的做事思維帶給我們的啟發。

毛澤東在《實踐論》一文中寫道:

「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這種形式,循環往復以至無窮,而實踐和認識之每一循環的內容,都比較地進到了高一級的程度。」

眾所周知,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但兩者卻並不是靜態的關係。

隨著我們的不斷實踐,之前的真理被一次次修正後,再次投入到指導實踐中,這其實是一個動態的循環過程。

想讓州參議院撥款給肖申克比登天還難,這是除安迪之外,其餘獄友心中的默認事實。為了打破這一慣例,安迪通過數年如一日的堅持,證實了寫信的有效性。

當收到第一筆撥款後,他提高了寫信頻率,最終達到了自己的預定目標。

這個過程,其實就是「實踐、認識、再實踐」。

這樣做的好處在於,我們可以根據事物的發展過程不斷調整策略,從而隨之更新自我認知,督促自己快速行動。

安迪對自身清醒的認知,除了表現在他懂得和獄警劃清界限外,還被用在教導學生上。

正如安迪喜歡雕刻一般,他督促徒弟「湯米」考取學歷的過程,其實就是在「雕琢」一件藝術品。

他讓湯米明白,光靠鬼混不可能帶給妻兒光明的未來,而學習才是實現自我救贖的第一步。

那張被湯米揉作一團,扔進垃圾桶的試卷,最後被安迪拾起,寄給了教育委員會。

湯米最後的成績是C+,他通過了那場考試。如果不出意外,出獄後,迎接他的將是一段嶄新的人生。

可這一切,都隨著一聲槍響戛然而止。

三、心至苦,事至盛

1966年悄然而至,這是安迪入獄的第19個年頭。

一個偶然的談話,他從徒弟湯米嘴裡得知自己蒙冤的真相,於是去找典獄長理論。

但那是安迪的人生,和典獄長無關。他們藉助安迪洗黑錢,是絕對不會讓這株搖錢樹離開。

在接下來一個月裡:唯一的證人湯米被典獄長密謀殺害;安迪被關禁閉兩個月,這是肖申克歷史以來最重的懲罰;典獄長威脅安迪,如果還想伸冤,就讓他萬劫不復。

這稱得上是安迪入獄以來,最黑暗的兩個月。

那黑暗,不僅是因為牢裡沒有陽光,還因為安迪本可以沉冤得雪,但卻因為典獄長濫用私權,想用安迪的人生換取自己的巨額財富,從而強行切斷了安迪的生路。

沒有希望並不可怕,最可怕的是希望近在眼前,卻又因為陰差陽錯而變得遙不可及。

這種巨大的心理落差勢必會對人造成反噬,安迪如果因此發瘋,我一點都不會意外。

但心至苦,事至盛。

被關獨囚兩個月釋放後,安迪一面不動聲色繼續為典獄長洗黑錢,一面抓緊布置了越獄計劃。

此時,潛藏在他心中的那份對自由的渴望,好似星辰期盼夜晚的來臨。但就像星辰不屬於白晝一般,安迪也本不屬於肖申克。

越獄前的那個傍晚,安迪對摯友瑞德許下承諾,雙方約定出獄後,在墨西哥的一個小島碰面。

因為那裡緊挨太平洋,是個沒有記憶的地方。

終於,在那個雷聲大作的夜晚,安迪繩系全部家當,從藏在海報後的地道逃出生天。

當他和著霹靂,一磚頭一磚頭鑿破汙水管道,匍匐五百碼,從充滿惡臭的汙水管道之中魚躍而出時,這個男人踉蹌著趟過河水,迫不及待地撕爛自己的上衣,迎著砸在臉上的雨水,對著夜空朝拜。

那雨水帶著自由的氣息滌盡罪惡,安迪在彼岸重生。

這是我平生見過最耀眼的夜晚,沒有之一。

歡迎您給我們提出建議和惠賜專業作品,投稿郵箱:Vicky33lawyer@sina.com,歡迎踴躍投稿!!!

了解更多諮詢請關注「律行天下」公眾號及陳鑫範律師網:http://www.lawyercxf.com,我們將竭誠為您服務。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肖申克的救贖》是影史必看的經典神作?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我們吧1995年,影史經典神作《肖申克的救贖》(The Shawshank Redemption)
  • 《肖申克的救贖》這個細節基本無人看懂過
    在這部影片中,我們看到了希望,看到了人生的思考,但是關於主人公安迪的脫逃,但很多人好像沒有看懂。《肖申克的救贖》電影中有一個細節,很少有人知到。這段話很重要卻很容易被忽略,因為它有關本片的主題「救贖」,而「救贖」是一個西方文化背景下的詞彙(就像東方文化中的天人合一,外國人也不明白),宗教色彩很強,很容易被我們誤解。以前有個朋友向我推薦此片時說:「你看過《拯救肖申克》這片子嗎?太好看了,那個叫肖申克的人,真是太牛了。」
  • 不為人知的幕後丨《肖申克的救贖》如何成為影史經典
    故事的主人公是蒂姆·羅賓斯飾演的Andy Dufresne,因被指控殺害妻子及妻子的情人,被判處終身監禁,含冤入獄。他在獄中的同伴是摩根·弗裡曼飾演的Red,後者是這部電影的第一人稱講述者。在今天看來,《肖申克的救贖》是一部經典佳片,但當時的觀眾卻未必欣賞———上世紀90年代的好萊塢是動作片的時代,阿諾·施瓦辛格和布魯斯·威利斯是票房良藥。
  • 影史排名第一為什麼是《肖申克的救贖》而不是《教父》
    肖申克的救贖更是闡述人如何心存希望,在絕境中逆轉人生,最後獲得成功的積極向上的人生理念。影片說展示的肖申克監獄是一個黑暗的,充滿罪惡的地方。肖申克救贖如行屍走肉一般苟且偷生。許多人年輕時進來,到出獄時已白髮蒼蒼,喪失了勞動能力,更不用說什麼人生價值了。它剝奪了一個人的一生,甚至是所有。
  • 影評丨《肖申克的救贖》自己雖然孤獨,但是強大
    1994年是影片史上傳奇的一年,這一年優秀作品橫飛,《肖申克的救贖》《阿甘正傳》《變相怪傑》都誕生於1994年。而今天要講的《肖申克的救贖》更是其中的佼佼者。影片1994年上映,1995年《肖申克的救贖》一舉獲得10項奧斯卡提名。至今為止不少導演都以各種片段致敬《肖申克的救贖》,不少的拍攝手法也進行了參考。足以可見《肖申克的救贖》在影史上的地位如何。
  • 解讀:《肖申克的救贖》為什麼會成為影史第一神作?
    這些牆很有趣,剛入獄的時候,你痛恨周圍的高牆;慢慢地,你習慣了生活在其中;最終你會發現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這就叫體制化。——《肖申克的救贖》懦怯囚禁人的靈魂,希望可以令你感受自由。強者自救,聖者渡人。——《肖申克的救贖》TOP君今天要聊的是影史第一神作——《肖申克的救贖》。
  • 《肖申克的救贖》:成為影史第一全靠運氣?
    《肖申克的救贖》在豆瓣和IMDB兩個評分網站都是第一名,雖然其中有特殊原因,但是不可否認的是該片受到影迷異常的喜愛。本片影史第一的位置固然有片子質量過硬的原因,但是時代背景和一次影迷刷分事件也是重要原因。首先要說明的是這裡的影史第一,是指《肖申克的救贖》在豆瓣和IMDB上常年保持評分第一。這兩個網站都是以普通影迷打分為主,在其他影評人為主的榜單上,本片並不是第一。
  • 影評《肖申克的救贖》自由無價
    《肖申克的救贖》相信影迷基本都看過。這是一部影史上裡程碑式的作品,至今被奉為神作。《阿甘正傳》、《變相怪傑》都誕生於同一時期,但是《肖申克的救贖》又算其中佼佼者,屹立在各種佳片肩頭,由此可見《肖申克的救贖》到底分量多少。
  • 影史第一的《肖申克的救贖》當年竟遭遇滑鐵盧?
    1994年上映的《肖申克的救贖》距今已經26年,但依舊是同類型電影中的佼佼者,美國IMDB網站超過160萬人打分,中國豆瓣213萬人打分,並且評分高居IMDB和豆瓣雙榜第一,無愧影迷心中影史第一的佳作。
  • 肖申克的救贖丨免費觀看
    這部電影無論在美國在中國,都是「影史第一」的排名。在中國,2018年3月28日,豆瓣網第一部突破百萬評分的電影誕生:《肖申克的救贖》重映,這部電影有鮮為人知的15個秘密1、雙料第一《肖申克的救贖》達成了這一成就,百萬打分的另一邊是高達9.6分的評分。
  • 【周末】《肖申克的救贖》上映超過二十年,九句最經典的臺詞
    自1994年9月23日《肖申克的救贖》上映以來,已經超過了二十年。
  • 電影《肖申克的救贖》你真的看懂了麼?
    不管是香港還是大洋彼岸最被我們熟知的電影不在少數,其中香港最具有代表性的《大話西遊》,《東邪西毒》、黃飛鴻系列等;在大洋彼岸也有不少,其中《海上鋼琴師》,《肖申克的救贖》、《阿甘正傳》,《當幸福來敲門》,《真實的謊言》等電影時至今日一直被稱之為不可逾越的經典!
  • 《肖申克的救贖》到底「救贖」了什麼
    很多人都會產生這樣的疑惑,《肖申克的救贖》,到底「救贖」了什麼。在大部分人看來,監獄和救贖,似乎並沒有什麼關聯。我對其的理解是,監獄是黑暗的,讓人跌入塵埃;救贖是光明的,使人看到希望。《肖申克的救贖》,即黑暗中的光明,黑暗中的希望。
  • 電影頻道•《肖申克的救贖》
    所以毋庸置疑《肖申克的救贖》在劇情上是非常好看的,高潮接踵而至,內心跌宕起伏,不管是對主人公還是對看電影的人來說都是一場故事旅程,這是一部沒有女主角的好電影。劇情介紹是我複製粘貼豆瓣的,你要讓我來說《肖申克的救贖》我只會說太好看了,是真的很好看很好看的一部電影。二。
  • 幕後 肖申克是如何救贖的
    這邊粗略編譯了下,以紀念這部從錄像帶到VCD再到DVD,對我的迷影路留下不可磨滅痕跡的電影。翻譯:汽車大師肖申克公映20周年際,名利場訪到一眾人等來了篇全情紀要。這邊廂粗略編譯下,以紀念這部從錄像帶到VCD再到DVD,對我的迷影路留下不可磨滅痕跡的電影。二十年前這一周,《肖申克的救贖》在美公映。
  • 深度解讀:為什麼叫《肖申克的救贖》,而不是《安迪的救贖》?
    初次看《肖申克的救贖》是在大學,英語老師在課堂上播放,那時候年紀輕,沒有真正看懂,只依稀記得一些經典情節。如今幾年過去了,我也年過三十,重新找出來看,依然沒有完全看懂這部電影。承認自己看不懂,並不是什麼羞恥的事。孔子都說了:「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 《肖申克的救贖》:影史第一的背後,是作者史蒂芬·金的人生寫照
    史蒂芬·金:《肖申克的救贖》背後的男人,影史最佳影片的締造者兩年前,那會還在廈門那個繁華城市每天兩點一線往返來回於公司與宿舍,那時候有部叫《平凡英雄》的片子我曾看過一遍又一遍,一次又一次動容,裡頭的4個主人公都是普通人,但普通人也有普通人的煩惱:生活困頓,11次想逃離城市;工作挫折,7次想離職;創業失敗
  • 《肖申克的救贖》
    1987年,導演弗蘭克.達拉邦特親自向史蒂芬.金提出要購買《肖申克的救贖》電影版權。史蒂芬.金好奇小說還不到一百頁,很難改成一部優秀的電影,便以5000美元的低價賣給了弗蘭克。弗蘭克深入挖掘小說中的每一個細節,並加入現實生活中的元素,配合演員傳神的演技,將一個在監獄中充滿希望的人的性格表達的淋漓盡致,創造出了一部具有永恆意義的由小說改編而成的電影。
  • 《肖申克的救贖》中的「救贖」到底救贖的是什麼?
    《肖申克的救贖》是由弗蘭克·達拉邦特執導,蒂姆·羅賓斯、摩根·弗裡曼等主演。這部影片改編自史蒂芬·金《四季奇譚》中收錄的同名小說,影片中所蘊含主題是「希望」,全片透過監獄這一強制剝奪自由、高度強調紀律的特殊背景來展現作為個體的人對「時間流逝、環境改造」的恐懼。
  • 電影《肖申克的救贖》從上映「慘敗至今」?
    提起「好萊塢影史」上的第一名,相信我們心中都有著自己的答案。也許是《阿甘正傳》,也許是《肖申克的救贖》,還是《這個殺手不太冷》,還是《辛德勒的名單》,還是《教父》,《控方證人》,《飛越瘋人院》等等……在好萊塢歷史上,1994年無疑是輝煌燦爛的「電影奇蹟」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