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數人25歲就死了,一直到75歲才埋 KENNY WONG,他不想這樣

2021-02-18 MovingIsLiving
兩年前我間隔年回國,因為在國外特別是非洲待了好幾個月,真心沒什麼吃的,又特別喜歡吃港式美食,所以一回國不管多折騰,從西藏入境之後就輾轉到了廣州。正值國慶,獨自在上海打拼的KENNY,也是大學時期睡在上鋪的兄弟,正好趁假期回中山的家裡住上幾天,知道我在廣州,就邀請我跟他去中山轉轉。將近一年沒見,我也爽快地說好,反正沒去過中山,我對沒去過的地方總是會好奇。

大概晚上七八點到中山,家裡雖然算不上鎮上有錢人家,但也是一家其樂融融,和爸媽哥哥嫂子住在一起,很有那種港片裡村屋大家庭的感覺,走在路邊,還有街坊鄰居看到KENNY會說句:「翻黎啦!」然後他也會時不時地和那些上了年紀的阿婆閒聊幾句,傻傻地笑。

吃完晚飯,我以為這一天就過去了,KENNY卻說還早,再出去喝一杯,叫上他從小玩到大的朋友。

- 「現在這個點約?」原諒提早步入老年人生活的我,一般最晚我也肯定是十二點前就睡了。

- 「對啊,每次回來我都會約他們出來一聚的,不管多晚。」他邊說邊在微信群裡吼了一聲,確定時間地點。

好!那就體驗一把中山的夜生活,最後去了一個不算特別大的酒吧,但人很多氣氛也很好。好像酒吧老闆也是KENNY從小玩到大的朋友,白天在銀行上班,晚上來酒吧調酒,沒想到這哥們的朋友都是這些愛折騰的。

我們來的時候已經有人到了,圍坐在一桌,喝著啤酒,玩著篩子,笑談各自的近況,盡情吐槽對方的糗事,這樣的25歲,因為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變得格外的可貴。儘管各自生活得可能並不如意,會有工作上的、感情上的困擾,或是對未來一切的迷茫。


萬青《殺死那個石家莊人》| 唱出很多人的心聲

除了KENNY考大學考得比較遠,畢業後留在上海繼續打拼,其他人都選擇留在小鎮上,或是去了廣州等地,離家近些。聽說他們這個鎮是全國最富的鎮之一,所以留在這裡應該算是個不錯的選擇,有感情深的兄弟,有熟悉的環境,有很多美好的回憶。

但我問過我這哥們,準備回中山工作嗎?在上海打拼肯定很苦,剛畢業,工資沒多少,房租卻不少,為了省吃儉用,上班辛苦回家還必須自己做飯養活自己等等一系列問題想必已經壓得人喘不過氣來。總之,肯定不容易。

「我想在上海開家屬於自己的店」 KENNY堅定地說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之後到了上海,我從間隔年中回到所謂的「生活正軌」,找了份工作做到現在,兩年間偶有和寢室的兄弟們出來聚會。不知怎麼的,仿佛畢業後,越是在一個城市生活打拼,越是少有見面,不是你忙,就是我想在家休息,曾經常碰頭的朋友也很少出來了。

朋友間的了解多變成是朋友圈微博上的點讚留言,原以為開店的想法早已被現實磨平了,卻又經常會看到他在微博PO圖,類似於休息天在咖啡館自學財務.我知道,他這是在默默發力,也許兩年前並不是他最好的開店時機,但幾年後的今天,誰會知道呢!

年前,他和我說他準備好,要開店了。

店鋪已經在談,找了幾個都有興趣開店的朋友合夥,等店鋪確認了,就要找廚師了.過程中能夠看出他的小心翼翼,眼裡又是那樣放著光。

沒多久,幾個朋友,興趣相投,性格互補,在25歲這個檔口,決定拍板定下店鋪開幹了。

很多人肯定和我有同樣的好奇,在上海要開什麼店呢?

港式雲吞麵



▲上面這張一定是打開方式出錯,下面才是我認為大多數自己創業的朋友天天要面臨的:

店鋪裝修進行時照片 | 雜亂的大廳

店鋪裝修進行時照片 | 待更新的廚房

店鋪裝修進行時照片 | 細節調整

店鋪裝修進行時照片 | 布線

店鋪裝修進行時照片 | 和供應商談判

店鋪裝修進行時照片 | 時刻盯場

看著KENNY的這家雲吞麵從無到有,未來要對付的,只會比這些多,不會少!

但我相信一切他們都能應付得來。多數人25歲就死了,一直到75歲才埋,但KENNY肯定不答應,他和他的夥伴們才25歲,他們已經做好準備,未來,相信全世界都會為他們讓步的。



今天是KENNY WONG試營業第三天,作為他的朋友肯定是要去捧場的,除了見證他的魄力和決心而換來的一個新的開始,對他最好的支持肯定就是:

點!點!點!

吃!吃!吃!

我點了牛腩鮮蝦雲吞麵、蝦餃皇、鳳爪、排骨、春卷、南瓜羹。別問我怎麼能吃下這麼多,我可是早飯都沒吃中午跑去捧場的好嗎!

除了有廣東老闆和經驗豐富的廚師作為味道保證之外,我知道現在餐廳靠味道已經是遠遠不夠的了,還要拼地段!淮海路iapm附近,襄陽公園對面:襄陽北路100號2樓,選個靠窗的位置,絕對幸福值爆表。

還不夠?好吧,現在的社會,可能還要拼顏值


我不想把這家明明可以靠味道靠真誠的店,最後老闆顏值卻成為大家眼中亮點,但你一定要因為老闆帥這個原因才去「KENNY WONG雲吞麵」的話,那我只能告訴你,老闆有四個!


►歡迎大家光顧完KENNY WONG之後留言回覆你對它的建議。剛剛試營業,老闆說肯定有很多需要不斷改善的,所以不要吝嗇你的文字,在大眾點評或者我的公眾號裡留言,寫出你的想法,我一定會轉告的。

(完)

--

作者:三撇,住在上海,一個愣頭青。

圖片:三撇、小板凳

相關焦點

  • 有些人25歲就死了,等到75歲才埋葬
    這則動畫的主人公因澆花踩到香蕉皮而從頂樓墜落,在墜落的過程中他迅速回放自己度過的人生。最後,想到自己餘下的生命,還是數十年如一日般在辦公室枯燥地過活,他最後竟欣然愉快地接受自己的死亡。「Some people die at 25 and aren't buried until 75.」
  • 富蘭克林名言:有的人25歲就死了,只是到75歲才埋葬
    Some people die at 25 and aren't buried until 75.
  • 我25歲就把自己殺了,只是到75歲才入土
    Steve Cutts拍了這樣一個動畫短片:老頭不慎墜樓,人生即將終止。
  • 我們是如何「死」在了25歲
    、乏味、沒有夢想,甚至一眼就能看到頭的生活,然而,每一個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對生命的辜負和浪費,千萬不要死在25歲,只是等到75歲才埋。前幾天在商場碰見他了,寒暄了幾句,聊到他現在的生活——即使結婚成家了,也依然是泡吧,飆車,唯一的正經事兒,就是偶爾會客串一下他爸的司機。我覺得,他「死」了。朋友B也算家境殷實,90年生人。父母工作在國際大型企業,擁有VP(高層副級)以上職位,他的人生,早在童年就已經被整齊的規劃好了。
  • 死於 25 歲,葬於 75 歲,這是改變上百萬人的短片
    死於25歲,葬於75歲,這是改變上百萬人的短片作者:Gorlin來源:VOA慢速英語(ID:iyubavoa)動畫短片《In the Fall》,僅僅只有 100 秒的時間,但是給我們講解了一個發人深省的故事。
  • 我們是如何死在了 25 歲
    這些在 25 歲,也就是你畢業了幾年之後,都變得不那麼重要了。最終還是看你的 internal drives 和價值觀。每天改變自己一點點的複利是非常強大的。你看看身邊那些過了 25 歲就沒有再成長的人,還有那些甚至到了 40 歲,還在不斷挑戰自己的人。他們的區別是什麼?
  • 電影《七十七天》:「有的人三十歲就死了,八十歲才埋」
    我掐準時間提前完結工作準時下班穿越大半個城市,才趕上一個合適時間的場次。但是是值得的,國內第一部極地類探險影片,女主角江一燕零片酬,全素顏出鏡,一百多分鐘,看了美到窒息的荒原。就算到此刻,我也驚嘆於,他真的活著出來了。要問他冒死跋涉的理由?「有些人痴迷篆刻,有些人痴迷美食,有些人痴迷炫耀……我痴迷羌塘而已。人又是善變的,誰知道明天會痴迷什麼」直白而又樸實。
  • 只是不想過「30歲就死、80歲才埋」的生活——徒步穿越馬丘比丘看天空之城
    很多人三十歲就死了,等到八十歲才埋。單人、無後援、穿越這片高海拔無人區,這樣的人不是瘋子就是生活中的loser吧——電影《七十七天》逃離了鋼筋水泥的城市森林,遠離了城市的庸忙和戾氣,看見那些遼闊的大地,羚羊放肆奔跑的曠野,落日餘暉下山腳天真玩耍的孩童,和他們清澈見底的雙眼,才會發現原來生活不只是這樣
  • 史上最真實的一次穿越,25歲小夥從1957穿越到2006 ! 女友已75歲
    史上最真實的一次穿越,25歲小夥從1957穿越到2006 ! 女友已75歲人真的可以穿越時空嗎?
  • 史上最真實的一次穿越,25歲小夥從1957穿越到2006,女友已75歲
    史上最真實的一次穿越,25歲小夥從1957穿越到2006,女友已75歲人真的可以穿越時空嗎?
  • 「死於25歲,葬於75歲」:改變上百萬人的短片《In the Fall》
    每個人從零開始到成為一個領域的專家需要大約7年的時間。我們需要做的是秉持信念,期盼未來。許下你最真誠的夢想,一旦機會來臨,就為之拼搏。如果你能活到88歲,在11歲之後,你將有11次機會成為某個領域的專家。(Life has given us the dreamer as a gift for many times to light an unbelieving world.
  • 專訪《七十七天》導演丨不過「30歲就死、80歲才埋」的生活
    老楊的故事影響了不少人,其中就包括熱愛冒險的演員趙漢唐。趙漢唐和團隊拿起設備,就往無人區進發了,決定將老楊的故事拍下來,讓更多的人知道,一個人不能過著「30歲就死直到80歲才埋」的生活!3年裡,這支80多人的團隊,深入可可西裡、阿爾金、崑崙山、藏北、柴達木等無人區實景拍攝,終於在今冬來臨之際,將這部極具心血之作帶到觀眾面前,只為能夠觸動你看似沉寂的內心。
  • 最近「17歲」背景圖火了:許多人17歲死了,直到71歲才埋!
    最近「17歲」背景圖火了:許多人17歲死了,直到71歲才埋!你們喜歡背景圖嗎?通常,我們喜歡在手機上換上各種背景圖,不僅能點綴手機的界面,而且能彰顯自己的風格,無論是卡哇伊風格,舊漫風,暗色系還是治癒系的背景圖,小編一一為大家奉送!
  • 一個女人25歲到30歲這幾年
    記得那時候看還珠格格第二部第三部的時候,似乎是2000年,我還不到14歲,趙薇25歲,我看著她的臉慨嘆:呀,原來這個年紀的女人是這樣的……一切進行得按部就班,走出高中校門的時候我已經站在十幾歲的尾巴上,大學一年級沒讀完,就正式20歲。當時的我很開心,一直覺得女人20歲之前,都被命運桎梏在童年,20歲後自己才有資格從女孩變成女人。
  • 無性無愛75年,死在垃圾堆,21天後才被發現:什麼才是人生最大的痛?
    日本政府《平成30年版高齡社會白書》裡,以東京23區作為試點,調查65歲以上人群孤獨死的現狀。數據令人震驚:2016年,僅在東京就有3179人被認定孤獨死。2017年,已經上升至4431人。對比10年前,這個數據上升了60%。《讀賣新聞》以此為藍本,推測全國符合孤獨死的65歲老人,至少有4萬6千人,並且以難以估計的速度,逐年增長。
  • 102歲爸爸欲送75歲兒子住養老院,只因他「服老」,結局催淚
    文|好孕姐一直以來,都是兒子把老爸送進養老院,為啥還有老爸送兒子去養老院的,這到底是什麼神奇操作?前段時間看了一部電影,電影的開始,就是102歲的老爸要把75歲的兒子送進養老院。為什麼呢?因為75的兒子巴布太過於無趣,活著的每一天都像是在等死。
  • 真實的穿越者:25歲小夥從1957穿越到2006,發現女友已經75歲
    而身份證上面顯示謝爾蓋的出生時間為1932年,而她整個人看起來也就像個20多歲的年輕小夥子,根本看不出來已經75歲了,這樣詭異的事情讓當時的警察非常震驚。還有就是一份保存下來的1960年的錄音,在這段錄音中,能夠聽到謝爾蓋提到了自己穿越,甚至提到了手機以及人造心臟等,很多人就發出了疑問,謝爾蓋在全封閉的醫院裡,為什麼會知道這麼多東西,而在經過對謝爾蓋在精神病院的監控錄像進行調查之後,就發現謝爾蓋曾在醫院裡面看過一本醫療雜誌裡面,這樣,這段廣播裡面的內容也巧合地對上了號。
  • 死於25歲。
    崔雪莉死了,在一個平常的下午,用最決絕的方式和這個世界告別了。惋惜,哀嘆包裹著好奇和窺探,她的死迅速變成了話題中心。在這幾天,我的心情變得沉重又有些難以言喻。可這些情緒的萌生並不是因為我是她的粉絲,更不是因為我是那片所謂的雪花。只是因為這個花一樣美麗的女孩生命定格在了25歲。
  • 胡蝶女兒胡友松:25歲嫁75歲老頭,默默陪丈夫逝去,守寡一生
    胡友松之所以出名是因為她的婚姻,當時年僅25歲的她不顧世俗成見以及家人反對,毅然決然地嫁給了一個75歲的老頭。一個是白髮將軍,一個是妙齡少女,兩人有著五十多歲的年齡差,任誰也沒有想到,他們能夠走到一起。雖然胡文松當時只有25歲,但是她很清楚自己想要什麼,並且也知道,她是真心想和李宗仁在一起的,並不在乎年齡的差距和世俗的眼光。
  • Kenny Wong阿里園區粉絲見面會超燃
    ▲Kenny老師杭州阿里巴巴西溪園區粉絲見面會媒體採訪環節,品爺和kenny互動提問。不得不說,Molly爸爸真的是非常親和謙遜呢!他表示,雖然中國內陸地區潮玩行業起步較遲,但發展速度十分驚人,如今粉絲群已遠遠超過其他地區,本次見面會就是很好的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