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信品牌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作為中國家電行業排頭兵,黑電行業頭部玩家,憑藉50年視像技術的深厚積累,海信在2020年第三季度全球電視出貨量排名中位居前四。今年,海信電器正式更名為海信視像,預示了海信將逐漸拓寬它在顯示領域的邊界,在更多顯示應用場景展開布局。
9月份,海信視像正式發布了電競顯示器Hard(硬派)系列,其中包括Hard Plus兩款中低端顯示器,以及一款Hard Pro高端旗艦顯示器。
當然,大家更感興趣的是海信這家電視巨頭首次涉足顯示器行業,能夠在高端旗艦機型上為行業帶來什麼樣的變化。
光說不練假把式。今天,電科技就帶大家來全方位感受一下Hard Pro 27G7F這款海信顯示器的扛鼎之作,看看它到底有何底氣敢於硬剛行業頂尖。
遊戲還是工作?"我全都要"
首先,不得不提的是,海信Hard Pro 27G7F這款顯示器並不只是一款面向遊戲玩家的電競顯示器,在高分高刷低延遲等硬核遊戲參數之外,它還擁有量子點加持下的高色域覆蓋、高色彩還原等特徵,完美應對專業圖像、視頻設計需求。
因此,海信將Hard Pro 27G7F定義為"雙大師"顯示器,憑藉對遊戲體驗和畫質呈現的極致表達,Hard Pro足以滿足職業遊戲玩家,以及專業設計師的多種需求。
對於遊戲玩家來說,Hard Pro擁有2560x1440高解析度,240Hz高刷新率,峰值亮度600尼特,支持HDR高動態範圍,原生態1ms灰階響應速度,加之低延遲處理技術,對遊戲的體驗能夠帶來極大提升;
對於圖像工作者而言,Hard Pro又是一款專業畫質顯示器,在量子點技術加持下,實現了130%sRGB、103%DCI-P3,112%aRGB色域覆蓋,10 億色以及超低色差 ΔE<2,對於需要做圖或者剪視頻的設計師朋友來說,完美實現所見即所得。
當然,數據是冰冷的,所有的紙面數據仍然要落地到用戶體驗,才有意義。
"廢話少說,先看東西"
在外包裝上,定位高端的海信Hard Pro 27G7F並沒有使用原色紙板箱,而是採用了印刷精美的彩色包裝,更大的屏幕曲率使其包裝更顯厚重。
包裝裡包括說明書、電源線、電源適配器、DP線、USB上行線、顯示器本體、支架以及底座。
這裡提一下,海信選擇選擇贈送DP線還是比較貼心的,因為目前DP 1.4協議數據傳輸量遠超HDMI 2.0,雖然HDMI 2.1又再次反超DP 1.4,但是支持的顯卡仍然鳳毛麟角,只有尚在斷貨階段的30系顯卡可以支持。至於支持HDMI 2.1的PS5、Xbox Series X遊戲主機,它們本身就隨主機附贈有HDMI線。
海信Hard Pro顯示器支架採用全金屬材質,底部為三腳架形式,節省桌面空間,連接方式為標準Vesa接口,安裝十分便捷,也方便換裝其它第三方支架。
高端顯示器顯然不能像中低端產品一樣傻大黑粗,海信Hard Pro整體充滿了張揚硬派的電競風格,背面兩條可調色燈帶,從視覺上將背板分割成了兩個區域。
上部除了海信的LOGO,還有兩個內置揚聲器,畢竟HDMI和DP接口都有支持音頻信號。拉絲紋理的下半部分讓背部更加有質感,同時應對搬運和日常使用更加耐磨耐髒。
底部蓋板下依次排列著電源接口、HDMI接口、兩個DP口、USB上行接口、以及兩個USB接口。
在支架頂端,有一枚紅色的可展開支架,用以隱藏式收納頭戴式耳機,方便桌面收納。美中不足的是,這款顯示器沒有任何的理線設計,對線材有強迫症的同學,需要自己花費一些心思了。
按鍵方面,海信Hard Pro底部有五枚支持自定義的按鍵,可以自定義五個圖像模式,比如可以設計一個色溫偏暖的模式來觀看視頻,一個低藍光的模式應對夜間場景,一個火力全開的遊戲模式,一個強調色彩還原的做圖模式等,十分方便。
著重要表揚一下的是,海信Hard Pro背後的控制鍵繼承了海信高端電視的搖杆設計,非常適合盲操,讓你告別每次按鍵都要停手思考半天的尷尬場景。
海信Hard Pro正面搭載的是一塊採用第四代曲面工藝,曲率1000R的曲面屏,弧度更大的屏幕可以帶來更小的全屏視差和更強的沉浸感。面板為三邊窄邊框設計,視覺觀感上有種屏幕漂浮在底部之上的科幻感覺。
屏幕下方支架承杆上有三條紅色V字裝飾,黑紅配色與硬朗的線條就是這款顯示器的主要設計風格,非常有電競的時尚感,符合現代年輕人的審美風格。
多場景深度評測,"感知很強"
接下來進入正題,我們開始測試這款顯示器在遊戲場景下的種種表現。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備受矚目的索尼次時代主機PS 5在海信Hard Pro 27G7F顯示器上的表現。遺憾的是,PS5遊戲尚不支持240Hz刷新率,最多僅支持120Hz,比較跑不滿海信Hard Pro的性能。
所以我們主要用PS 5來測試一下HDR效果,測試遊戲為《戰神4》,在PS5上,海信顯示器裡,我們再來體驗"億"遍"戰神"與他"老父親"的北歐歷險記。
海信Hard Pro 27G7F顯示器獲得了VESA組織頒發的Display HDR 600認證,得益於600尼特峰值亮度,以及Local Dimming分區控光技術,海信Hard Pro能在提供極高對比度的同時,最大限度的保留畫面亮度信息。
反映到《戰神4》的遊戲表現上,我們可以看到遊戲的動態範圍表現十分出色,陽光直射的部分十分明亮,但場景和植被的細節卻沒有消失;奎爺身上毛皮的陰影已經近乎純黑,可以看出背光LED分區已經關閉,大光比的遊戲畫面更接近人眼觀察的世界原貌。
至於240Hz高刷新率,那肯定是要用射擊遊戲來測試,這是最需要高幀數的遊戲類型,也是目前最受歡迎的遊戲類型之一。相比較144Hz顯示器,240Hz可以多顯示67%的畫面,讓玩家可以捕捉到更多的敵方動態。
如果你覺得你的技術並不下飯,但是還總是拿不到人頭,你可以認真思考一下,是不是砍柴的刀不夠鋒利?
電科技測試用的遊戲為《CS GO》,明顯可以感覺到240Hz的畫面在轉視角、移動的時候更加縱享絲滑,我感覺自己的暈動症似乎都好了不少。不過,使用海信Hard Pro顯示器的我仍然被虐,只好攤牌了,我就是菜……
需要說明的是,海信Hard Pro面板採用的是VA材質,在拖影上相較TN、IPS要更差一些,因此電科技加測了一項TestUFO/Chase測試,在240Hz刷新率下,採用1/300s鏡頭拍攝,背景為純白,色塊一黃一黑,移動速度960 Pixel/s,主要是測試黑色塊的拖影情況,一般來說,這是VA面板的短板所在。
但是經過測試,實拍黑色塊僅有一格拖影,對於VA面板來說這一表現足夠驚豔,並不輸於TN屏。事實上,近來不少高端VA屏在拖影方面都有著優秀的表現,證明材質只是構成畫質的一方面因素,最終表現仍然要看廠商的調校功力。一塊玄鐵,在楊過手上,就是神兵利器。
針對海信Hard Pro顯示器的解析度及色彩測試,我們採用了錢元凱的4K電視解析度測試圖。圖中紫色箭頭針對的是1080P解析度顯示設備,紅色箭頭針對4K顯示設備。
經過測試,文字部分,海信Hard Pro依稀可以辨認4K最細小一行的英文,中文部分基本可以辨認第二行;黑白線部分及色塊部分,海信Hard Pro表現完全符合2K解析度屏幕,可識別區域介於1080P與4K區域之間。
電科技還在海信Hard Pro上播放了一些色彩豐富的超高清演示圖片及片源,以及2K HDR規格的最新美劇《曼達洛人》選段,從畫面來看,該顯示器色彩豐富,還原準確,HDR效果突出。
總結:
經過電科技的完整測試,雖然Hard Pro是海信的首批顯示器系列,並且一出手就瞄準了高端旗艦市場,但以海信在顯示行業50年的技術積累,依然讓它在顯示器行業有底氣一躍而上,實現降維打擊般的突破,為顯示器行業帶來全新的氣象。
以往,顯示器廠商為了銷量,往往會對產品性能進行刻意的區分,逼迫消費者在高分低刷和低分高刷中進行抉擇,以期賣出更多的產品,海信Hard Pro沒有這麼幹,而是給出了"我全都要"的第三種選項;600 nit峰值亮度配合Local Dimming技術,更是電視行業對顯示器行業發起的一次降維打擊,其帶來的優秀HDR效果令人印象深刻。
在影視場景下錦上添花的HDR技術,在遊戲場景下可就是雪中送炭了。高動態範圍讓很多喜歡躲在暗處防冷槍的LYP無所遁形。如果要電科技為顯示器素質在遊戲中的重要性進行排名的話,那顯然是幀數>HDR>解析度>色彩還原。然而海信Hard Pro還是選擇了"我全都要"。
在傳統電競顯示器不夠重視的色域覆蓋、色彩還原方面,海信Hard Pro也進行了精心調校,不但能夠為遊戲玩家更佳的畫質,還能滿足專業畫質顯示器的需求,讓海信Hard Pro顯示器可以從容應對更多場景需求。
不可否認,隨著用戶群體的多樣化,計算機的配置與組件發展越來越呈現出高端化、細分化的趨勢。但是與之相對應的,用戶感知最深刻的,永遠是我們手中和眼前的輸入/輸出設備,尤其是作為輸出設備的顯示器,承擔了我們與內容之間的橋梁與介質的工作,其素質的高低直接決定了我們工作、學習、遊戲的體驗質量,配置一塊優秀的屏幕,已經成為了當代青年數碼生活中的必然選擇。
海信Hard Pro就是這樣一款優秀的顯示器產品,而且其四千元左右的售價也十分有競爭力。據電科技了解,與其配置接近的同類顯示器產品售價都要在五六千元以上。對於那些追求顯示品質,又不吝於嘗試一個"資深"新品牌的消費者來說,海信Hard Pro 27G7F顯示器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好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