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俄羅斯媒體報導,高加索地區亞塞拜然與亞美尼亞的衝突已經持續10多天,本月6日亞塞拜然總檢察院發布消息,亞美尼亞軍隊突然向亞塞拜然發動大批火箭炮攻擊,企圖炸毀通往土耳其境內的石油管線。據路透社消息,本月6日晚上,亞美尼亞軍隊針對亞塞拜然境內的輸油管發動猛烈襲擊,這些石油管道在歐洲能源安全方面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也是亞塞拜然的最大戰略項目,由於軍方採取了的果斷措施,導致亞美尼亞的恐怖襲擊未能得逞。
根據公開資料了解,從亞塞拜然首都出發到土耳其的石油管道全長1768公裡,其中就有443公裡是在亞塞拜然境內,249公裡是在喬治亞境內,最長一段1076公裡在土耳其國內。這一條管道的石油年輸送量超過5000萬噸,但除了土耳其與喬治亞地區外,歐洲才是這些石油的最大買家,一旦受到重創,這個冬天歐洲就要挨凍了。
上個月27日,圍繞著納卡地區的領土爭議問題,亞塞拜然與亞美尼亞之間發生了激烈的軍事衝突,現在戰爭越演越烈,亞塞拜然與亞美尼亞都承受了極大損失,但是亞塞拜然軍隊的武器裝備更是損失慘重。在這之前,亞塞拜然與亞美尼亞之間的戰火都是僅限與在納卡地區,這場衝突中有很多平民被襲擊的消息傳出,這些平民被襲擊的地方大多數都是在納卡地區的首都卡拉巴赫地區附近。而這一次亞美尼亞使用火箭炮襲擊亞塞拜然的石油管道,這首次將戰火燃燒到了納卡地區以外的對方,這就代表著戰爭的進一步升級,衝突範圍近一步擴大化。值得一提的是,亞美尼亞是俄羅斯的親密盟友,不久之前亞美尼亞總統帕希尼楊對媒體表示,如果條件成熟,俄羅斯軍隊就會介入衝突中,確保亞美尼亞的國家安全。
不過站在局外來看,這一次亞美尼亞襲擊亞塞拜然國內通往歐洲地區的石油管道,對於俄羅斯來說是一個有利的消息。此前俄羅斯一直在用能源當武器,試圖影響歐洲,對抗北約的圍堵。甚至設計了北溪與南溪兩個能源輸送計劃,但是由於烏克蘭出現了顏色革命運動,以及隨後俄羅斯收復克裡米亞地區,就直接導致俄羅斯的南溪計劃破產。現在北溪計劃也出現了被擱置的徵兆,由於俄羅斯著名反對派人士納瓦利內意外中毒事件,歐洲就以這一事件為由,要求終止北溪天然氣項目。
亞塞拜然國防部在上個月27表示,是亞美尼亞武裝力量率先向納卡邊境地區附近的居民點開炮,襲擊導致大量亞塞拜然平民死亡,阿軍被迫進行還擊。與之相對的是,納卡共和國指出,首都斯捷潘納克特等多個居民點遭到亞塞拜然炮擊,大批平民被迫躲避炮彈襲擊,隨後宣布實施軍事動員,來抵禦亞塞拜然的攻擊行為。隨著亞美尼亞進行全國動員,派遣大量兵力進入納卡地區,雙方逐漸殺紅了眼,最終向彼此的重要戰略目標實施攻擊,可以預見襲擊亞塞拜然的石油是設施只是開始,雙方還會進行更大規模的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