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期的蘇德戰場有多恐怖?

2021-01-14 陣匠

二戰前期, 英法等國為將禍水東引採用了綏靖政策, 結果就是蘇聯與德國在莫斯科籤訂了秘密協議《蘇德互不侵犯條約》, 簡稱蘇德條約。 而當時蘇聯的領導人史達林一直對這個條約抱有期望。 而德國在吞併法國,又無法攻佔英國的情況下,又將槍口對準了蘇聯, 1941年阿道夫希特勒撕毀蘇德條約, 制定巴巴羅薩計劃攻打蘇聯, 蘇德戰爭徹底爆發。 而此時的蘇聯並沒有反應過來, 所以軍工實力優越的德國佔領了先機, 逼近了首都史達林格勒。 雖然當時的蘇德兩國都已經完成工業化, 但由於德國設備更加先進一些, 兩國進入了用「生命」對抗「機器」的慘烈畫面, 蘇德戰場也被稱作「絞肉機」, 成為了二戰中最恐怖的戰場。

德國為什麼破壞合約並想要快速佔領蘇聯呢? 因為德軍認為佔領蘇聯之後就能消除掉東邊的軍事威脅,完成歐洲大陸的全部控制,從而避免雙線作戰。而且想要繼續戰爭, 德國需要大量的資源, 尤其是石油資源,而蘇聯在高加索地區擁有大量的油田,德國也急需這些石油。 所以從戰略方面考慮, 德軍開始對蘇聯進行了瘋狂的進攻。 蘇聯的武器當時還比較落後, 史達林除了推進軍工業的發展以外, 在戰場上也施行了嚴厲控制, 宣揚戰爭衛國, 不惜生命保衛國家。 所以即便是有很大的轉給差距, 蘇軍也並未退縮, 那時的蘇聯有一個「督戰隊」一直守在戰場後方, 一旦有逃兵, 即刻擊斃。

由於二戰是在工業革命完成的基礎之後開始的, 再加上德國當時的國情, 德國出現了大規模的新式戰爭武器, 最出名的有STG44突擊步槍和鐵拳反坦克火箭彈。 填彈量大, 射程遠。作為輕兵器在戰場上收割敵軍性命如同收割稻草。 並且兩軍還進行大量的坦克戰, 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坦克戰的就是在蘇德戰場, 也是當時機械化水平最高的一個戰場。

蘇德戰場持續時間非常長, 原本計劃在冬季來臨之前攻佔蘇聯的德軍被迫進入了消耗戰。 德國的士兵和裝備完全不適應蘇聯的冬天,但卻又不得不面對, 於是雙方不斷的補充新兵、裝備, 蘇德戰場完全成為了「絞肉機」, 每天都在不斷的犧牲新的生命來推動戰爭的進程。

蘇德戰爭的恐怖之處在於:早期德國由於在裝備上更具優勢, 蘇聯軍隊難敵先進裝備的瘋狂屠殺, 於是用了大量的生命去填補,這集中體現在史達林格勒戰役,而戰爭後期,雙方實力轉換,德國又不得不用大量的血肉之軀去抵擋蘇聯的鋼鐵洪流,雙方的寸步不讓最終蘇德戰場成為了人間地獄。

相關焦點

  • 二戰,蘇德戰場到底有多慘烈?看完這幾張老照片就知道了
    導語:二戰,蘇德戰場到底有多慘烈?看完這幾張老照片就知道了二戰是繼一戰後爆發的一場世界性的大戰,它比一戰涉及的範圍更廣、參戰國家更多,同時也是傷亡最慘重的一次世界大戰。當時同盟國與法西斯陣營國家之間爆發了無數次大大小小的戰役,不過要說二戰最慘烈的戰場恐怕就是蘇德戰場。
  • 為何蘇德戰場堪稱二戰最慘烈?動輒殲滅百萬人,傷亡以數千萬計
    從地域劃分的角度來看,二戰主要可以分為歐洲戰場,蘇德戰場,北非戰場,亞洲戰場以及太平洋戰場。而蘇德戰場被認為是戰爭最為慘烈,損失最為慘重的主戰場,可以說是人類歷史上最恐怖的戰爭,慘烈程度空前絕後,是真正的人間煉獄!
  • 二戰時期,蘇德士兵在戰場埋了什麼,讓當下俄羅斯人賣力尋找
    (俄羅斯的「挖土黨」)那麼,俄羅斯為什麼會有這樣一群奇葩的人呢?他們能一夜暴富嗎?眾所周知,二戰期間的蘇德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二戰中規模最為龐大、戰況最為激烈、傷亡最為慘重的戰場。之所以有這麼多戰爭遺物,是因為蘇德兩軍似乎都沒有仔細打掃戰場的習慣。也許是戰爭太過殘酷,雙方沒有打掃戰場的時間;也許是天氣太過寒冷,沒有打掃戰場的條件。總之,蘇德雙方在一場戰事結束後,往往就草草掩埋了戰友屍首和戰爭物資,又急急忙忙地奔赴下一個戰場,迎接另一場血腥的戰爭。
  • 揭秘:二戰時期,德軍將領為何說去東線戰場和下「地獄」一般呢?
    揭秘:二戰時期,德軍將領為何說去東線戰場和下「地獄」一般呢?
  • 二戰史達林格勒戰役,為何是蘇德戰爭最大亮點?蘇軍有兩個沒想到
    二戰期間,蘇德戰爭中的史達林格勒戰役算得上一個,這場殲滅德軍保盧斯第6集團軍的戰鬥,不僅是蘇德戰場的轉折點,也成為二戰歷史上最具影響力的戰役。首先,完殲德軍保盧斯第6集團軍,是蘇德戰爭的最大亮點。二是沒想到史達林格勒戰場從次要戰場打成了主戰場,而且還打贏了。由於莫斯科戰役以後,史達林和蘇軍統帥部一直把重點放在防守莫斯科方向上,因為德軍雖然在莫斯科戰役失利了,但仍有70個師的重兵在勒熱夫-瑟喬夫卡一線作頑強防禦,而且大有重新進攻莫斯科的勢頭。
  • 二戰時期,美蘇英法四國分別消滅多少德軍?
    大家都知道,二戰時期納粹德國是法西斯軸心國集團的頂梁柱,曾以一己之力對戰美蘇英法四大強國,整整堅持五年多時間,才被美蘇為首的反法西斯聯盟圍毆致死。整個二戰期間,納粹德國總共被反法西斯聯盟消滅近五百萬軍隊。今天秀才就和大家一起來看一看,二戰時期美蘇英法四國分別消滅多少德軍呢?
  • 蘇德戰場有多殘酷?士兵平均存活時間只有2分鐘,4年犧牲了1200萬
    導語:蘇德戰場有多殘酷?士兵平均存活時間只有2分鐘,4年犧牲了1200萬德國挑起戰爭之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對周邊的國家發起進攻,利用閃電戰的猛烈攻勢,迅速拿下了多個國家。面對壓力,蘇軍拼死一搏,源源不斷的將士兵送到前線,平均每人存活的時間只有兩分鐘,上前線後還不能撤退,蘇軍不允許有逃兵的存在,狠起來連自己人都殺,蘇軍的態度很明確,那就是贏下這場戰役的勝利。最終不負眾望,史達林格勒戰役蘇軍完成了逆襲,德軍首次嘗到敗績之後,猶如洩了氣的皮球再也組織不起有效的攻勢了,二戰的局勢也從這裡開始慢慢扭轉。
  • 二戰期間,蘇德東線有多恐怖?看看一位德國士兵的回憶錄
    二戰東線戰場,主要指的是蘇聯VS德國,世界上前三的工業國之間的戰鬥,歐洲前二的工業國、人口最多的兩個國家之間的戰鬥。損失已經不可能用文字描述了,文字只能說出數字和慘烈程度,精神、感情、信仰等等的傷害也很大,用浩劫二字不為過。
  • 二戰中歐洲戰場上的轉折點—庫爾斯克戰役
    庫爾斯克戰役是德軍最後一次對蘇聯發動的戰略性大規模進攻,也是歐洲戰場中蘇德戰爭的分水嶺,在此之前,德國在歐洲戰場上一直都是勝利的姿態,但是在這場戰役失敗之後,勝利的天平就慢慢的倒向了蘇聯這邊。蘇聯無可奈何之下只得退回到了庫爾斯克,可是佔到了便宜的德軍並沒有就此止步,而是集結了大批軍力,準備一舉拿下庫爾斯克,就這樣,這場二戰中具有轉折性意義的戰役打響了。
  • 蘇德戰爭:耗時1418天,傷亡人數超6100萬,堪稱二戰之最
    不過今天想寫的,是蘇聯人的「衛國戰爭」,大多數中國人對此並不太熟知,就是「蘇德戰爭」。 二戰所有戰場裡,蘇德戰場是其中規模最宏大、傷亡最慘重、戰況最激烈的一個,沒有之一。
  • 蘇聯戰俘;1941年的蘇德戰場
    1941年,蘇德戰爭剛起,德軍的鋼鐵軍團勢如破竹,蘇聯軍隊節節敗退,蘇聯重要的糧食生產及工業區大半淪喪。德軍手中的蘇聯戰俘更是數量不菲,今天一組圖片帶大家回顧一下,蘇德戰場初期一路高歌的德軍及數以萬級的蘇聯戰俘。
  • 二戰蘇德戰爭,為何閃擊戰對莫斯科戰役無效?戰術與戰場環境脫節
    這一時期可以從德軍閃擊波蘭和西歐各國算起。正是因為閃擊波蘭的成功,使德軍佔領法國有了信心,並把進攻法國作為了進攻蘇聯的試驗之戰。這一階段,雖然閃擊戰獲得了空前成功,卻掩蓋了戰線太長、補給困難和運輸困難的不足和短板。第三階段是閃擊蘇聯階段。而這一階段也僅僅只存續了半年多一點,到莫斯科戰役結束,閃擊戰基本上宣告失敗。
  • 二戰中,隆美爾全權指揮進攻蘇聯,是否有成功的勝算?
    德國在二戰中被蘇聯擊敗,主要是因為蘇聯的戰爭潛力強大,綜合國力比德國更強。 在蘇德戰場上,曼施坦因的指揮能力絲毫不亞於隆美爾,然而曼斯坦因仍然沒能改變德國一敗塗地的結局。在蘇德雙方巨大的綜合國力差距下,德國在二戰後期的失敗已經無法挽回,並不是一個隆美爾所能改變的。
  • 二戰電影中蘇聯女兵為何都穿著裙子,上戰場打仗不礙事嗎?
    二戰本身就是大型的「絞肉機」,而在此期間,最為慘烈的一個戰場就是蘇德戰場,它的慘烈程度,簡直超乎你的想像。這樣說吧,在蘇德戰場上,所有參戰人員的存活時間短到只能以分鐘來進行統計,能活一個小時就很牛,雖然現實中不是真有這麼慘,但是它卻真實的反映出,在蘇德戰場上士兵的傷亡究竟有多慘重,幾乎人們上戰場前都得留遺書。
  • 二戰蘇德戰場的決定性戰役之一,曾創下兩最紀錄!
    在二戰中,這場戰役改變了東線戰場上的作戰局面,也推動了後來戰爭的進程。在這場戰役中共出動了8000輛坦克,投入約280萬名士兵,空軍部隊參戰飛機超過了5000架,曾創下史上規模最大的坦克會戰和最大規模單日空戰兩個紀錄。想必大家都猜到了是哪一場戰役了吧?沒錯,這場戰役就是庫爾斯克會戰。
  • 二戰時,德國的工業有多強大?沒有軍工的支持也許二戰就不會發生
    只是從軍事方面看的話,二戰德軍巔峰時期的實力,完全能達到世界第一的水平。一戰後,德軍人數雖然在英法等國的限制下,一度只有10萬人,但他們都是從百萬軍中挑出來的精銳力量,當希特勒成為國家元首後,德國全面實施了義務兵制度,德國國防軍士兵的數量大大增加更何況,德國民眾對於一戰輸得並不甘心,再有德國從普魯士時代就延續下來的尚武精神,因此二戰時期,尤其是早期的士兵軍事素養都非常高,而這些特點很能凸顯在蘇德戰爭中,戰爭早期,德軍面對蘇軍往往能以少勝多,而在戰爭後期,雖然德軍節節敗退
  • 二戰時的德國到底有多強大?
    在整個戰爭歷程中,德國工業為了支援前線,也是火力全開,巔峰時期曾生產了多達210萬臺工具機,比美國曾經170臺的記錄還要多, 巔峰時期的工業產值甚至一度佔據世界總份額的13.2%,正是因為了有了如此強大的工業生產能力,才有了後來實力強勁的德國軍隊,常年的戰爭,也讓後來的德國出現了資源結極為匱乏的問題,還有後來德國遭受了美國的戰略轟炸,此時的德國也被命中要害,工業生產能力也跟不上了
  • 二戰時的德國有多強大,才能踏遍半個歐洲,把蘇聯打得崩潰?
    在希特勒掌權之後,德國全面實施了義務兵制度,德國國防軍士兵的數量大大增加加上德國上下普遍不服一戰的結果,再有德國人血統中一直都崇尚武力,因此德軍士兵的作戰意志和軍事素質普遍都非常高,這些也展現在蘇德戰爭中,蘇德戰爭初期,德軍常常以較少的兵力完成較大的戰果,而到了蘇聯反攻時期,即便德軍一路潰敗,德軍也常常能打出比較好看的交換比,因此德軍有多能打,自然也是不言而喻。
  • 殘忍、弒殺、武士道洗腦,二戰時期的日本軍隊有哪些弱點
    在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本動員了將近九百多萬人,基本上不超過十個人裡面就有一個是當兵的,相比於中國一個擁有四億人口的國家,在抗戰巔峰時期只有四五百萬的軍隊,兩者間呈現的差距簡直是讓人不敢想像。擁有如此強勁實力的日本,都有哪些缺點呢?
  • 二戰時期,德軍裝甲兵的「動物園」中,都有哪些「珍禽異獸」?
    二戰時期的德國,以裝甲部隊稱雄。二戰前期,德軍在裝甲兵之父古德裡安的戰術思想指導下,以裝甲部隊為主體,快速推進,直搗黃龍的閃擊戰,幾乎橫掃了大半個歐洲,捷克斯洛伐克、波蘭、甚至於號稱擁有著當時世界最強陸軍的法國,相繼倒在了德軍裝甲部隊的鐵蹄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