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評線】東湖評論:做好直播帶貨的下半場文章

2020-12-20 荊楚網

「飲長江水,品湖北味」,湖北多山水,長江漢水滋潤著肥沃的江漢平原。「四處野鴨和菱藕,秋收滿畈稻穀香,人人都說天堂美,怎比我洪湖魚米鄉……」歌詞就是湖北魚米水鄉的真實寫照。潛江小龍蝦、恩施玉露、雲夢魚面、隨州香菇、秭歸臍橙等湖北優質農產品深受廣大消費者的歡迎。疫情以來,各大電商累計銷售湖北農產品79.6萬噸,央視新聞#謝謝你為湖北拼單#帶貨超1億元,驚人的數據令人嘆為觀止。「全國人民一家親,我為湖北胖三斤」的熱情,讓荊楚好味道瞬間從田間地頭飛上了百姓的桌頭。

我們不難發現,直播平臺與主流媒體的強強聯手,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得益於網際網路和大數據技術的支撐,疫情期間,線下生產生活、消費場景快速向「雲端」轉移,線上業態、線上服務等「雲端經濟」以黑馬姿勢逆襲,展現出了巨大的發展潛力。央視等知名平臺為湖北農產品「帶貨」戰績不俗,著實讓湖北農產品「火」了一把,然而如何乘著「雲端經濟」的東風,讓荊楚好味道走得更遠,還需冷靜思考。

直播帶貨之所以能「火」,一方面是因為有媒體平臺、官員身份等公信力的加持,讓廣大網友產生了天熱的信賴,另一方面也有全國人民對湖北、武漢人民的關心與支持。俗話說「酒香也怕巷子深」,直播帶貨的方式有效解決了「巷子深」的問題,但是產品最終能否走得長遠,還是在於產品本身的質量「硬核」程度。當地有關部門還要抓住直播帶貨的契機,突出精準,因地制宜,切實把本地特色農產品甄選出來,推薦出去,走特色化道路,形成品牌效應;突出長遠,以戰略思維和長遠眼光構建產品銷售新模式,讓政府公信力和產品銷量實現良性互動。

疫情之下,偏遠貧困地區受限於知曉度、運輸等因素,地方負責人直播帶貨成為了農產品銷售的「秘密武器」。但是,這卻不可能成為當地經濟發展的「常規武器」。直播新趨勢,倒逼地方政府及相關產業提升駕馭「網際網路+」等新業態的能力。通過示範引領,積極發現和培育一批電商人才,對農民電商知識的培訓形成常態化,通過多樣化的「滲透」,讓農民破除思維藩籬,更多「觸網」,由參與者轉化為引導者,進一步拓寬直播前景。

實踐證明,科技的發展和經濟的發展是同頻共振的,善於抓住信息技術帶來的新機遇,往往能帶來新發展,打開新局面。今年是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之年,又疊加疫情防控工作,任務艱巨、挑戰巨大。面對這樣的形勢,唯有補齊產業布局、市場配置的短板,乘勢而上方能圓滿完成任務。

稿源:荊楚網

作者:鄧冠群


相關焦點

  • 演技:直播帶貨的下半場
    連續觀察多場直播,冒出最直接的觀點:中國最好的演員,都在直播圈。連續數小時不間斷地表演,只為消費者買到「優質優價」的產品,足以讓最敬業的演員都為之鼓掌。直播帶貨的下半場,可以用三個改變來概括:其一,購物不再是單純的物質消費行為,而是一種慰藉心靈的精神享受,從購物前到付款後,給消費者最愉悅的享受。其二,超高性價比將會長期主宰爆款的打造模式,即將湧現的爆款都將具備極高的性價比,消費升級的主導群體將從中產階級改變為小鎮青年。其三,新品牌發布將以爆款的形式出現在大眾面前,改變傳統發布會主導品牌發布的模式。
  • 「地評線」東湖評論:用好「林長制」,青山不負人
    原標題:【地評線】東湖評論:用好「林長制」,青山不負人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全面推行林長制的意見》,意見的提出,是深化貫徹落實「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一理論的深度實踐。全面推行林長制,讓國家的每一寸林地都「有人可管,有人可治」。
  • 漳浦做好直播帶貨後半篇文章
    這是日前「漳浦縣百場帶貨直播」舊鎮專場交出的亮眼成績單。百場直播,緣於「縣長帶你買好貨」系列網絡直播節目。漳浦縣縣長黃慶華一次創下直播兩小時260萬的瀏覽量,賣出18188單。效果「槓槓的」,5月初,漳浦縣政府決定做好直播帶貨後半篇文章——「漳浦·百場直播帶貨」,全縣鄉鎮場、縣直有關部門、企業、村莊「總動員」。漳浦縣予以每場1.5萬元補助,並評選「十佳電商名鎮」「十佳直播網紅」「十佳人氣好貨」。如今,漳浦各鄉鎮、企業、特色產品協會、社會團體和居民積極參與「百場直播」。
  • 雲遊戲、帶貨和陪玩遊戲直播的下半場
    可以說,直播賣貨是遊戲主播的一項傳統技能,而鬥魚最近悄然上線的「鬥魚購物」,算得上是遊戲直播行業的一次「文藝復興」。鬥魚的電商直播項目從2019年12月份啟動,到今年3月份,已經先後通過峰峰三號、正直博等主播在直播帶貨業務上進行了嘗試。
  • 沒粉絲怎麼直播賣貨 新手如何做好直播帶貨
    近年來,直播賣貨牛人頻頻出現。口紅一哥李佳琦,淘女郎薇婭直,更有柳巖、李湘、郭富城等明星紛紛出現在直播間。相比這些自帶流量的紅人,直播新人沒粉絲怎麼直播賣貨?新手如何做好 近年來,直播賣貨牛人頻頻出現。口紅一哥李佳琦,淘女郎薇婭直,更有柳巖、李湘、郭富城等明星紛紛出現在直播間。
  • 開課吧山頂Talk第九期:直播下半場帶貨如何入局
    本期活動以"直播帶貨下半場該如何入局?"為主題,開課吧新商業人才事業部總經理高瑋以2020年直播行業的發展為出發點,分析當下直播行業的本質和如何入局下半場直播帶貨。  直播帶貨在近幾年發展態勢尤為利好,尤其是2020年,但高瑋直言2020年並不是直播元年,首先主播是非常泛的概念,主播是內容的表現形態而不是具體的業務環境或者具體的商業模式,第一種主播是電商帶貨相關的一些形態,第二種在秀場直播,第三種是遊戲直播或者才藝主播,所以直播這個詞的背後能衍生出來的業務形態和不同業務的發展狀況完全不同。
  • 直播帶貨,窮途末路?
    有網友評論道,「辛巴想從規則的協商者,變成規則制定者,結果被啪啪啪打臉。」行業的頹勢也可以從明星主播們身上窺見。今年上半年,劉濤、陳赫、汪涵等明星都做起了帶貨主播。僅「618」期間,淘寶就邀請了300位明星開展直播帶貨。
  • 直播帶貨下半場:監管愈加嚴格,行業趨於規範
    2020年中國經濟最大的風口,當屬直播帶貨。 數字中國的興起,讓社會經濟飛速發展,商品貿易和營銷渠道也隨著時代變革向著多元化多形式的方向發展,拼團、直播帶貨等新的營銷形式層出不窮,在疫情期間為拉動國家經濟增長做出了不小的貢獻,尤其是直播帶貨,成為了2020年國家經濟發展中一道靚麗的風景。
  • 「地評線」東湖評論:治理網絡直播亂象淨化網絡生態環境
    今年以來,國家網信辦、全國「掃黃打非」辦等8部門重拳出擊,聯合開展網絡直播行業專項整治和規範管理工作。專項整治開展以來,各部門依法處置158款違法違規直播平臺,掛牌督辦38起涉直播重點案件,督促平臺清理有害帳號及信息,封禁一批違法違規網絡主播。此舉對於遏制未成年人充當網絡主播譁眾取寵帶來的不利影響,引導未成年人綠色上網,起到了關鍵作用。
  • 文章頻道 - 關於直播帶貨的再思考
    現在的直播帶貨一樣充滿了水分,千萬不要看到動輒上億的成交金額就嗨了,如果直播帶貨真的這麼容易,這真的正常嗎?該有人來為直播帶貨擠擠水分了。董明珠大姐在抖音的直播首秀,400多萬人觀看,銷售額卻只有20多萬元,第二次在快手直播,銷售額就超3億,第三次京東直播甚至超7億……這樣的數據背後幾分真幾分假呢?
  • 從薇婭、李佳琪參演主播界"功守道",看直播帶貨"下半場"
    兩大頭部帶貨主播搭檔,可謂看點十足。但帶貨主播&34;消息一出帶動的巨大流量卻值得我們深思。見微知著,聚集了眾多主播的直播平臺和直播行業,在將眼球經濟推向時代潮頭的同時,還為我們帶來了什麼?縱觀當下各大直播平臺,淘寶一馬當先,抖音、快手緊隨其後,其他各平臺百花爭豔卻大浪淘沙,未翻出太大浪花。
  • 直播賣貨下半場的「烏比斯環」 京東、蘇寧入場 「百秒攬客」誰家強
    京東和蘇寧選擇了店鋪直播這個新市場,試圖彎道超車。   2019年,李佳琦和薇婭以淘寶主播身份成功出圈,標誌著直播帶貨戰事開啟。而當明星、鄉長、村長等新型主播入場後,今年618角力的店鋪直播,暗示著下半場戰事即將打響。   故事是類似的。   入場之初,李佳琦、薇婭的直播間一度冷清,無人問津。
  • 「地評線」東湖評論:治理網絡直播亂象,淨化網絡生態環境
    今年以來,國家網信辦、全國「掃黃打非」辦等8部門重拳出擊,聯合開展網絡直播行業專項整治和規範管理工作。專項整治開展以來,各部門依法處置158款違法違規直播平臺,掛牌督辦38起涉直播重點案件,督促平臺清理有害帳號及信息,封禁一批違法違規網絡主播。此舉對於遏制未成年人充當網絡主播譁眾取寵帶來的不利影響,引導未成年人綠色上網,起到了關鍵作用。
  • 從內容帶課到經驗帶貨,知識付費進入下半場
    隨著知識付費的逐步發展,受眾的要求也水漲船高,一些萬金油似的大V因為回答知識缺乏精準性和深度性而逐漸遭遇瓶頸;另一方面,深耕某個細分領域的資深玩家,在直播帶貨風口的助推下,實現了用知識和經驗帶貨。專業化、垂直化、定製化,為知識付費的下半場指明了方向。
  • 直播帶貨2.0時代商家如何盈利?
    直播帶貨正吸引各方人才加入並不斷地創造銷量奇蹟,但直播行業近期出現的數據造假,主播翻車等負面新聞也讓商家充滿迷茫與擔憂。雙11購物狂歡後,直播帶貨被唱衰的聲音此起彼伏。直播戰場是否真的進入了尾聲?憑藉創新的理念,直播帶貨剛剛興起,便迅速成長為主流變現商業模式。同時,也由於直播帶貨的過快成長,使得它在某些環節上有所欠缺。直播帶貨和其它商業模式相同,需要大量的流量支持。企業做直播帶貨的常規操作是讓大流量IP主播帶貨或者買流量廣告自播這兩種方式,這導致雖然花了不少的錢,有大量的曝光和轉化,但無法實現客戶的沉澱和有效運營。
  • 領導幹部直播帶貨要為「造血式興農」賦能
    領導幹部直接參與直播帶貨,顯示出對拉動地方經濟的高度重視,表達出政府公共政策支持經濟發展的強烈意願,「帶」出的是疫情防控常態下政府與民眾共克時艱的堅定信心與實踐探索。領導幹部直播帶貨不是簡單的農產品促銷,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當下,領導幹部直播帶貨要為「造血式興農」賦能,推動領導幹部直播帶貨良性發展。  領導幹部直播帶貨要「帶」出農產品高質量。
  • 直播帶貨下半場:脫口秀演員連麥品牌 微盟直播帶貨大會打造私域...
    來源:證券日報網本報記者 施露直播帶貨無疑是2020年最大的風口了,三分鐘帶貨兩百萬,一場直播帶貨過億……巨大的熱銷數字裹挾著各路人群的眼球,仿佛2020年不參與直播帶貨似乎不合群。剛過去的618電商購物節也遭到了直播帶貨席捲,直播品牌銷售數字短時間內屢創新高。
  • 直播日入十萬?真實直播帶貨技巧分享,看了這篇文章你就全懂了!
    對於想做直播帶貨的企業,或不得不轉型做直播的運營人員來說,我們在做直播運營的時候最需要關注直播帶貨技巧到底是什麼?直播帶貨技巧一 需要有師傅帶如果你能遇到專業系統化的資深運營帶,那麼你是非常幸運且幸福的。很多直播運營入門都是幹些雜活,只知道執行,不知道執行背後的原因目的,不知道一連串背後操作的邏輯。
  • 沒有經驗怎麼做好直播帶貨?網紅成功的秘訣是什麼?
    2020年因為疫情的影響,很多實體商家紛紛轉戰電商銷售,想憑著直播帶貨彌補實體店的虧損。但是現在直播帶貨的競爭力很大,那些成功的帶貨大咖們其實也付出了很多艱辛。那麼作為沒有經驗的普通人想做好直播帶貨到底應該怎麼做呢?有什麼秘訣呢?
  • 人民日報評:直播帶貨不能「帶禍」
    加快直播帶貨法治化監管建設力度,提高違法直播帶貨成本。對於出現假冒偽劣、侵犯智慧財產權、侵害消費者權益的「帶貨」行為,應依法從嚴查處最近,直播帶貨尤其是網紅直播帶貨引發關注。5小時吸引近3200萬用戶進直播間觀看、5分鐘超萬支口紅售罄……類似場景不斷出現。但快速發展之下,直播帶貨中「質量門」「售後門」等事件也影響消費體驗,給人們帶來一些困擾。所謂直播帶貨,是指通過一些網際網路平臺,使用直播技術進行近距離商品展示、諮詢答覆、導購的新型服務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