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對於很多喜歡看影視劇的朋友們來說,這段時間由導演管虎拍攝的電影作品《八佰》相信讓大家都印象深刻,在這部電影中所記錄的是一個真實的歷史,最讓人心痛的是電影中的每一個角色都曾經真實的活在這個世界上,所以很多朋友們也在看完這部電視劇後表示:我們沒有替祖先原諒對手的資格。
而相信大多數人也都知道,在我國歷史上真實的戰爭相比較於電影中的片段,則更加慘烈,這對於當時的國民來說,無異於是一場浩劫,而從現在來看,當時的日本侵略者也的確屬於喪心病狂的類型,甚至於連自己的盟友德國都受到了日本的牽連,而快速戰敗
可能大家也都知道,日本之所以在二戰中選擇投降,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我國民眾持續不斷的艱難抗爭,以及周邊各個國家的施壓和美國向日本本土所投放的兩顆原子彈,而之所以當時的美國會捲入制裁對戰日本的原因,就是因為日本發起的偷襲珍珠港事件
其實在戰爭初始,美國與其他各國家本來都是處於觀望狀態的,而美國和日本在此之前也沒有特別大的矛盾和摩擦,只不過在戰爭進入白熱化階段後,日本在各個方面的戰爭已經侵犯了美國的利益,所以在此之後,美國才表示要求日本將士兵全部撤離大陸,並且在海上採取了用艦隊封鎖日本石油和運輸等各方面補給的海上通道。
只不過當時的日本已經算是騎虎難下,首先就是在大陸上戰爭進行的並不順利,由於國內人民的抵抗,日本這個小國的兵力和人力已經達到了極限,甚至於在戰爭後期,就連在學校上學的孩子也被拉入了戰場,這個時候的戰爭已經不是日本所能左右的了,即便是撤離以後,也難保當時群情激憤的國內軍隊會不會揮師直接攻打日本本土。
況且作為侵略者,難道戰爭是自己想不打就不打麼?絕對不是,只要是戰爭,就必須有勝利者和失敗者,而失敗者的後果,就是面臨巨額的賠償和懲罰。這對於當時的日本來說,雖然經濟比較強勢,但如果投降的話代價對他們來說就太大了,所以他們只能鋌而走險,在太平洋戰場上和美軍來了一場豪賭。
當時的日本軍隊之所以想要偷襲美國艦隊主要目的有兩點,一是偷襲美國艦隊以後,自己國家的海上通道就可以源源不斷的運輸裝備和石油來補給,第二個更大的原因就是,當時的美國艦隊在太平洋海域的兵力並不多,在亞洲和東南亞地區取得勝利後的日本軍隊,對於自己的實力非常自信,所以他們在進行一場豪賭,他們希望通過這次打擊來震懾美國,使他們沒有多餘的兵力短時間內參戰,好讓自己的盟友德國和自己在大陸內部所進行的戰爭得到儘快的統一和勝利。
而美國雖然從一戰中得到好處以後,就一直想參加二戰戰爭來撈取利益,但是由於當時的戰火併沒有涉及到美國,全體國民支持國內和平的呼聲越來越高,所以即便看到對方打的火熱,美國也依舊沒有理由出手,況且作為當時的強國,美國還是比較考慮自己的國際地位的,認為世界上沒有軍隊可以挑釁自己,而讓他們沒想到的是,喝大了的日本就給他們了一次完美的教訓。
讓這件事情爆發之後,美國國民的意見也立刻反轉,要求反擊日本的呼聲空前高漲,所以當時的美國直接對日本進行宣戰,而迫於美國當時的國際地位,本來持觀望態度的其他鄰國也紛紛對日本開始制裁,這讓得日本不得不召回更多的軍隊,以保證自己本土的安全,而此時已經將德國打廢的老冤家蘇聯又空出手來開始了對日本的反擊
只不過彼時的日本天皇還對於自己的軍隊非常有信心,並且面對國外的威脅,向自己的臣民下達了玉碎的決心,也就是說,如果對方想打自己將攜帶日本全部的國民做抗爭,但是讓他們沒想到的是,美國和蘇聯的軍事實力讓他們感到畏懼,兩顆原子彈投下以後,日本政府也就徹底宣布了投降。
是從後面的歷史來看,日本在當時選擇投降的策略是非常正確的,因為他們所不知道的是當時的美國所立的作戰計劃是減少日本的一半人口,而蘇聯則更是強硬,他們花了很長的時間研究了一套引爆富士山的計劃,打算將整個日本國全部毀滅,其實當時還沒有實施,日本就宣布了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