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鐘看完二戰的日本是怎麼把自己給坑死的

2020-09-03 劉十三說娛樂

相信對於很多喜歡看影視劇的朋友們來說,這段時間由導演管虎拍攝的電影作品《八佰》相信讓大家都印象深刻,在這部電影中所記錄的是一個真實的歷史,最讓人心痛的是電影中的每一個角色都曾經真實的活在這個世界上,所以很多朋友們也在看完這部電視劇後表示:我們沒有替祖先原諒對手的資格。


而相信大多數人也都知道,在我國歷史上真實的戰爭相比較於電影中的片段,則更加慘烈,這對於當時的國民來說,無異於是一場浩劫,而從現在來看,當時的日本侵略者也的確屬於喪心病狂的類型,甚至於連自己的盟友德國都受到了日本的牽連,而快速戰敗


可能大家也都知道,日本之所以在二戰中選擇投降,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我國民眾持續不斷的艱難抗爭,以及周邊各個國家的施壓和美國向日本本土所投放的兩顆原子彈,而之所以當時的美國會捲入制裁對戰日本的原因,就是因為日本發起的偷襲珍珠港事件


其實在戰爭初始,美國與其他各國家本來都是處於觀望狀態的,而美國和日本在此之前也沒有特別大的矛盾和摩擦,只不過在戰爭進入白熱化階段後,日本在各個方面的戰爭已經侵犯了美國的利益,所以在此之後,美國才表示要求日本將士兵全部撤離大陸,並且在海上採取了用艦隊封鎖日本石油和運輸等各方面補給的海上通道。


只不過當時的日本已經算是騎虎難下,首先就是在大陸上戰爭進行的並不順利,由於國內人民的抵抗,日本這個小國的兵力和人力已經達到了極限,甚至於在戰爭後期,就連在學校上學的孩子也被拉入了戰場,這個時候的戰爭已經不是日本所能左右的了,即便是撤離以後,也難保當時群情激憤的國內軍隊會不會揮師直接攻打日本本土。


況且作為侵略者,難道戰爭是自己想不打就不打麼?絕對不是,只要是戰爭,就必須有勝利者和失敗者,而失敗者的後果,就是面臨巨額的賠償和懲罰。這對於當時的日本來說,雖然經濟比較強勢,但如果投降的話代價對他們來說就太大了,所以他們只能鋌而走險,在太平洋戰場上和美軍來了一場豪賭。


當時的日本軍隊之所以想要偷襲美國艦隊主要目的有兩點,一是偷襲美國艦隊以後,自己國家的海上通道就可以源源不斷的運輸裝備和石油來補給,第二個更大的原因就是,當時的美國艦隊在太平洋海域的兵力並不多,在亞洲和東南亞地區取得勝利後的日本軍隊,對於自己的實力非常自信,所以他們在進行一場豪賭,他們希望通過這次打擊來震懾美國,使他們沒有多餘的兵力短時間內參戰,好讓自己的盟友德國和自己在大陸內部所進行的戰爭得到儘快的統一和勝利。


而美國雖然從一戰中得到好處以後,就一直想參加二戰戰爭來撈取利益,但是由於當時的戰火併沒有涉及到美國,全體國民支持國內和平的呼聲越來越高,所以即便看到對方打的火熱,美國也依舊沒有理由出手,況且作為當時的強國,美國還是比較考慮自己的國際地位的,認為世界上沒有軍隊可以挑釁自己,而讓他們沒想到的是,喝大了的日本就給他們了一次完美的教訓。


讓這件事情爆發之後,美國國民的意見也立刻反轉,要求反擊日本的呼聲空前高漲,所以當時的美國直接對日本進行宣戰,而迫於美國當時的國際地位,本來持觀望態度的其他鄰國也紛紛對日本開始制裁,這讓得日本不得不召回更多的軍隊,以保證自己本土的安全,而此時已經將德國打廢的老冤家蘇聯又空出手來開始了對日本的反擊


只不過彼時的日本天皇還對於自己的軍隊非常有信心,並且面對國外的威脅,向自己的臣民下達了玉碎的決心,也就是說,如果對方想打自己將攜帶日本全部的國民做抗爭,但是讓他們沒想到的是,美國和蘇聯的軍事實力讓他們感到畏懼,兩顆原子彈投下以後,日本政府也就徹底宣布了投降。


是從後面的歷史來看,日本在當時選擇投降的策略是非常正確的,因為他們所不知道的是當時的美國所立的作戰計劃是減少日本的一半人口,而蘇聯則更是強硬,他們花了很長的時間研究了一套引爆富士山的計劃,打算將整個日本國全部毀滅,其實當時還沒有實施,日本就宣布了投降。

相關焦點

  • 歐布奧特曼原生之初:二戰後日本的縮影,映射出二戰後日本右翼醜惡...
    歐布奧特曼原聲之初完結了,不過這部奧特曼卻暗示出了日本歷史上真實存在的某些讓人憤怒的現象!發動戰爭的人不需要付出任何代價麼?就這樣洗白了?發動戰爭的人本來就不需要付出代價啊,看看日本人,二戰後什麼也沒有做,只是沉默,完事還否認南京大屠殺和自己犯下的其他的天理不容的事。
  • 二戰時的日本女人有多「壞」?看完就知道,原子彈下真的無冤魂
    上個世紀以德國、義大利和日本為核心的法西斯國家組成了軸心國聯盟,向世界其它國家發動了全面侵略戰爭。日本作為亞洲地區最強大的法西斯國家,在二戰犯下了令人髮指的戰爭罪行,那些被日本傷害過的國家至今都無法忘記日本的所作所為。
  • 新版《日本最長的一天》也許是最好的日本二戰電影
    ,但這些都沒有日本二戰電影的生命力強勁,自二戰到現在,日本的二戰電影就沒有停息過,拍的多自然就良莠不齊,但其中也不乏純粹電影意義上的精彩之作,2015年的《日本最長的一天》就是其一。有好友說日本二戰電影是美化與歌頌,可以這麼看,其實也不然,看日本二戰電影可以以藝術的角度,也可以以憤青的做派,還可以分個左中右鬥鬥樂,既然有這麼多選擇,強求一種顯然就不科學了,最新的這部《日本最長的一天》從純粹的電影角度拍的十分精彩,大牌演員不是機械的堆砌,劇情也不是簡單的羅列,役所廣司扮演的阿南惟幾在中國是個侵略者,在1945是一個有板有眼有擔當的男子漢,電影中他在切腹之前掌摑部下一場很是打動人心
  • 二戰時義大利真的不是負責來搞笑的?看完這三種武器想不笑都難
    這三個邪惡軸心國分別是納粹德國、義大利王國和法西斯日本。對於我們中國人來說,日本侵略者給我們造成了難以癒合的創傷,而納粹德國和義大利並未和我們直接交手。對於德國,相信大多數人停留在希特勒的瘋狂,以及對猶太人的屠殺,而對於義大利,相信多數中國人知之甚少。
  • 二戰結束52年後!一支現代軍隊正巡邏:突遭二戰日本火炮襲擊
    在二戰期間,日軍有一種主力高射機關炮,也就是96式高射機關炮,日本生產了上萬門這種高射機關炮,陸軍和海軍都大量裝備。其中日本陸軍的很多機關炮大隊都曾經參加過侵華戰爭。日本海軍軍艦也大量配備了這種高射機關炮,比如大和號戰列艦就安裝了162門這種25毫米口徑的高射機關炮,作為一種近防武器使用。這種武器全重115公斤,可以使用15發彈夾,射程3000米。二戰期間,日軍第17軍在這裡與美軍第14軍,陸戰第1軍,澳大利亞第2軍發生連番大戰。4萬多日軍經過1943-45年,長時間激戰和飢餓生病死,最後只剩下了1.1萬人。
  • 二戰德國打不過日本?看完這些,你就知道兩者差距有多大了
    喜歡研究二戰史的朋友們,可能會經常問一些比較腦洞的YY問題。比如中國和德國聯盟能不能徵服世界;日本和德國夾擊蘇聯,會不會滅掉蘇聯等等。但很少有人把德國和日本,這兩個國家對立起來。而實際上,德國人根本不屑於日本人為伍,只是沒有盟友了才找到的日本。
  • 二戰,日本失敗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二戰日本失敗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我想用一句話來概括,但想來想去,哪句話都不能涵蓋。 近半年來一直在連讀日本戰犯的傳記,從中抽出幾個他們自己認為失敗的關鍵因素吧: 1.天皇無能 明治天皇是日本崛起的根本轉折點。 他把權力收回自己手中,天皇當得是個真正的天皇,軍事在手,力量強悍,政治文化經濟軍事,全方位在他那個時代改革,一躍成世界強國。
  • 二戰中死得最窩囊的日軍將軍
    我雖然厭惡日本人,卻也不得不同意這種看法,二戰時期日軍確實是亞洲最精銳的軍隊,不論國軍共軍,與他們作戰時死傷倍於彼是正常現象,用約克公爵的一句話來說就是:「二戰時,德軍1個師抵得日軍3個師團,而日軍一個師團抵得國軍3個軍。」即是要殺死1個日兵,起碼要付出3~4條中國人性命的代價。按傳統中國人的說法,有這麼多對手給自個墊背,死的不虧本!
  • 二戰時如果德國打美國,日本打蘇聯有沒有打贏的可能?看完後明白了!
    我說一個結果,可能你會不愛聽,如果在二戰當中真的是德國打美國,然後日本打蘇聯。但是在這種情況下,德國也只能像日本那樣不在背後對蘇聯下手,那麼說實話德國與日本戰敗的時間可能更快,甚至可以說二戰根本就不會爆發。
  • 日本女子安樂死,4分鐘告別世界,看哭數萬網友!
    日本女子選擇安樂死,4分鐘告別世界,視頻公開看哭數萬網友!直擊安樂死:日本女子瑞士解脫,從清醒到死亡只需4分鐘,讓人淚崩!中國有句老話,叫「好死不如賴活著」,說的是人生沒有過不去的坎,只要活著,就會有希望,這就是「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的另一種表達。
  • 劇作家的良心,日本二戰被這部正熱播的日本劇中劇黑慘了
    選擇這個時候分享,是因為這部劇看到現在,猛然覺得,這可能是這些年,最黑日本二戰的片子,簡直是黑慘了。這點上,我一定要向倉本聰表示一下敬意,它代表了一個劇作家的良心。倉本聰是怎麼黑的呢?他沒像NHK那樣,千方百計從俄羅斯那邊,搞到日本細菌部隊的審判錄音帶,然後很直白地播放出來,而是裝傻地就寫一個日本二戰時期的村莊,一群農民的遭遇,原來日本普通人也如此倒黴,遇到了那樣一個時代。別看起初平淡無奇,但越到後面,越是波濤洶湧,我估計看這部劇的日本觀眾,現在應該罵娘的心已經有了。當初播放的時候,誰能想到,倉本聰是要埋這麼大的一個雷呢?
  • 「星戰」沒有死!看完《曼達洛人》的中國影迷,紛紛入坑了!
    《星球大戰9:天行者崛起》國內上映11天以1.23億的票房,豆瓣6.5分的成績創系列新低!對於其炒冷飯、情懷消費、狗尾續貂的吐槽不絕於耳,影迷紛紛表示這是「原力的衰落時刻」。而一部劇的出現無異於平地一聲驚雷,它在告訴所有失望的觀眾:星戰沒有死!
  • 日本二戰新片,講述日軍研製原子彈秘聞
    二戰中日本曾試圖研製原子彈?2020年由日本導演黑崎博執導的二戰題材電影《太陽之子》(Gift of Fire),講述的就是這樣一段秘史,值得玩味的是,該片在日本國內上映的時間正是8月15日(日本戰敗日)。
  • 1米5以上就是甲種兵,二戰日軍矮出新天地,小日本不是亂叫的
    現代社會中,人們對於身高問題比較看重,但是身高是在出生的時候就已經決定的事情,所以即便再怎麼努力也無法讓自己長高多少,除非能夠在出生之前就改變自己的基因,不然就無法改變自己的身高。就算是到了今天,東亞地區的人和北歐地區的人在身高上還是有著很大的差距,北歐人的平均身高在1.8米左右,而東亞地區的人平均身高只有1.7米左右。在過去我們稱日本為「倭國」,稱日本強盜為「倭寇」。本來倭字在中國文化中不是指的矮,只是指的國家名,但是後來日本被賜為「倭國」之後,因為日本人身高太矮了,所以倭字才有了矮這一層含義。
  • 二戰時候日本女子曾帶自己女兒進慰安所,事後她很後悔
    二戰時候日本女子曾帶自己女兒進慰安所,事後她很後悔大家知道在二戰期間日本軍隊是何等的瘋狂,不知對其他國家兇殘,對自己國家的子民也是同樣的對待
  • 臺灣有座寺廟,裡面供奉著日本二戰士兵,每天都會播放日本國歌
    ——馬克思文章分類|歷史奇聞文章字數|711字,閱讀約2分鐘中國臺灣省的一座寺廟裡供奉著一位日本飛行員。這位將軍名叫杉浦茂豐,二戰時的日本飛行員,原本與臺灣沒有任何關係。臺灣方面給出的為什麼要崇拜日本軍人的理由非常奇怪。所謂飛虎將軍。杉浦茂豐早年在日本接受訓練,被派往臺灣擔任戰鬥機飛行員。在日美關係不斷惡化的情況下,美國把矛頭對準了日本南下的大本營臺灣。為了給日本示威,美國大舉進攻臺灣,與日本在空中交戰。
  • 二戰日本研發出一種「智能」炸彈,比現在的彈道飛彈還精準
    日本軍部一聽這點子可行,飛行員嘛,總是要死的,但能「一人一機換一艦」,那也值了。說幹就幹,提案立即通過,太田等研發小組立即上馬,在第一海軍航空技術廠夜以繼日地開始研發、組裝。僅僅1個月,這個半似炸彈、半似飛機、近似飛彈的傢伙,組裝竣工了。【特點1】它極輕,僅440公斤,且80%的有效載重是頭部的炸藥。
  • 日本流浪狗安樂死並不安樂,所謂的「安樂死」是觸目驚心的15分鐘
    因為流浪狗在日本是非常弱勢的存在,跟其他大部分國家倡導「以認養代替購買」觀念不一樣,日本人非常在乎狗的血統和品種,幾乎不會接收所謂的「二手」狗。所以這些流浪狗的最終命運就是收容所的焚化爐。知道日本的流浪貓狗收容所嗎?按照法律,流浪貓狗的存在是非法的,一經發現任何人任何組織都有權利捕捉送進所謂的留檢、收容所等待領養,如果無人領養便要被處死,而這個過程只有15——30天。
  • 二戰十大差評武器,德國日本最多
    有句說得好「想像是美好的但事實是殘酷的」,二戰中很多武器在設計之初想的很好但實際使用之後卻與最初設計大相逕庭,下面我們就列舉十樣二戰比較「廢材」的武器看一看都有什麼武器榜上有名。
  • 幾分鐘看完驚悚電影《荒島甜心》,美女被困荒島,被食人怪物掠到海底
    開場便是典型的生存故事——失去意識的Jenn(克萊門斯飾)醒來後發現自己置身於一座熱帶島嶼。儘管這部電影的倒數第二場戲——關於使用救生筏逃生的片段——比起其他部分略微使人失望,但《荒島甜心 》依舊是部有力且非常吸引人的佳作,劇情簡介:珍(Kiersey Clemons)衝上岸,來到一個荒涼的島上,已經度過了痛苦的折磨。她孤零零地四處尋找避難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