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赫有名數十年的「動批」謝幕 從此只留下「江湖傳說」

2021-01-18 中國搜索

多贏式謝幕,赫赫有名數十年的「動批」從此只留下「江湖傳說」

今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新時代,再出發——近日,「動批」所在的北京市西城區兩會上透露出的消息,未來這裡將鳳凰涅槃,成為一個金融、科技等業態融合發展示範區。

而陪伴了北京乃至更多中國人幾十年的「動批」,將徹底走入歷史,江湖上只留下「傳說」。

— 1 —

從應運而生到不合時宜

◎ 「動批」有「動批」的規矩,買家要深諳砍價之道——攔腰截、砍零頭、放血切。「動批」老手在詢價時不會問「怎麼賣」,而是「怎麼拿」。

◎ 充滿市井煙火氣的「動批」,吸引了周圍高校的學生、潮流熱衷者們。甚至連諸多明星大腕也加入到「動批」的淘貨大軍中。記者在「動批」採訪時,也偶遇了一位來淘貨的央視著名主持人。

◎ 「2006年進駐聚龍商城,那時候一個月投入8千塊可以滾到50萬元,每年純收入80多萬元。」如今,李玉國在北京市二環附近買了房,李秀生也在北京旁邊的燕郊有了自己的家。

◎ 然而,35萬平方米要承載10萬人次,火災及踩踏的危險讓人細思恐極。數據顯示,「動批」年均給西城帶來經濟效益約6000萬元,但政府支付的管理費用年均超1億元

凌晨三四點,在北京城大多數人都還在睡夢中時,位於北京市西直門外大街的動物園批發市場率先甦醒,開始了一天的繁忙。

馬路上,汽車鳴笛聲、叫賣聲、拉客聲、手推車與凹凸不平地面的摩擦聲混雜在一起灌入耳中,顧客們拿著、拖著一個或者幾個黑色塑膠袋倉促行走……

1979年出生的顧曉錚,是地地道道的北京人,他對童年動物園的印象是動物、雜貨鋪和小吃,「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動物園不僅是動物園,還是個批發市場。」

上世紀80年代初,來自河北承德、保定、遼寧等地的、多以拉板車為生的務工人員,利用業餘時間在北京動物園對面的西直門外大街南路擺地攤、賣服裝。

「市場成立初衷只是街道想解決部分人員的就業問題。」北展地區建設指揮部副總指揮李雲偉說。彼時正值中國改革開放初期,北京的商業流通領域剛剛開放,個體經營者迎來創業的春天。這種地攤式的「馬路經濟」讓他們淘到了在北京的第一桶金。

「那個時候,『動批』等市場業態對於活躍城鄉經濟發揮了積極作用。」北京市西城區常務副區長、北展地區建設指揮部總指揮孫碩說。

動物園東側不遠處就是西直門,那裡有1906年建成的西直門火車站,1980年建成通車的舊西直門立交橋,1984年建成的北京地鐵2號線站點。便利的地理優勢加上從業者的商業嗅覺和吃苦耐勞精神,讓「動批」的「馬路經濟」不斷成長。

「從一個個地攤,到退路進廳、退廳建樓、老樓變新樓,動物園批發市場就這樣慢慢做大。」孫碩感慨道。

2005年,北京市政府提出,將影響交通和環境、存在重大安全隱患的小商品批發市場逐步調整出中心城區,保留的市場加快調整經營方式,向百貨和超市等業態轉型。

自此,以商城形式展現的「動批」迎來了屬於它的「黃金時代」。2013年初的統計數據顯示,「動批」共有攤位約1.3萬個,從業人員超過4萬人,日均客流量超過10萬人,物流企業20餘家。

這一區域形成了囊括東鼎、聚龍、眾合、天皓成、金開利德、世紀天樂等12家大型服裝批發市場多足鼎立的局面,「動批」也成為這個市場群的代名詞。

「動批」有「動批」的規矩,買家要深諳砍價之道——攔腰截、砍零頭、放血切。「動批」老手在詢價時不會問「怎麼賣」,而是「怎麼拿」。

二三十元的小衫、不足百元的外套、討價空間不小的鞋子和配飾……秉持著便宜至上的草根消費原則,充滿市井煙火氣的「動批」,吸引了周圍高校的學生、潮流熱衷者們。

甚至連諸多明星大腕也加入到「動批」的淘貨大軍中。記者在「動批」採訪時,也偶遇了一位來淘貨的央視著名主持人。

初冬中午,當記者走進東鼎服裝批發市場時,看到穿著黑色熱褲、緊身上衣的導購小姐,站在半米左右的臺子上,先穿上一件短裙,不到一分鐘時間,又迅速脫下裙子。

這種用導購員做模特,快速給客戶展示商品的方式,成為許多商家的攬客之道。即使在網絡營銷時代,這種直觀的銷售方式也有不可比擬的優勢。

為了擁有穩定優質貨源,做出自己的服裝特色,很多「動批」商戶在南方都有自己的服裝加工廠。來自黑龍江的商戶李玉國在廣東有一個幾十人的廠子,「我自己僱人、請設計師做版式,找模特」。

「每天6點半開門,貨一下子就會被搶光,手裡很多訂單拿不到貨。」火爆的生意也為商戶們帶來潛力巨大的商機,「動批」商戶李秀生算了筆帳:「2006年進駐聚龍商城,那時候一個月投入8千塊可以滾到50萬元,每年純收入80多萬元。」

賺了錢,李玉國把家裡的六七個親戚叫到北京一起做生意。「一個1.5平方米的小吃攤位,攤主安徽人,通過自己一個人把全家老小兄弟姊妹近10口人都帶來北京,巴掌大的攤位一年賺的錢難以想像。」孫碩說。

李秀生從河南老家隻身來到北京闖蕩時,下車時身上只有20多塊錢,做過很多工作,吃了很多苦,1995年在妻子的帶動鼓勵下在「動批」做起了服裝生意。

「2001年我剛來北京時沒錢,租了一個檔口,到2002年時沒錢繼續做生意了,只能把老家的房子賣了。」李玉國回憶。

「動批版」《中國合伙人》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白手起家、背水一戰、只能成功不能失敗,這是很多「動批人」形容自己創業初期經常使用的詞彙。如果熬不過創業初期,沒有培養出固定的客戶,那麼只有離開這一條路。

如今,李玉國在北京市二環附近買了房,李秀生也在北京旁邊的燕郊有了自己的家。

「每天早上4點半起床從燕郊出門,晚上7點多才能到家。」這種高強度的生活方式讓李秀生夫妻倆顧不上孩子,身體逐漸吃不消,「工作環境很差,鋪面3平方米,連坐下來都很困難,加上商場內人員密集,狹窄的通道和檔口讓人感到緊張窒息。」

「十幾年前陪著女朋友去『動批』淘貨,到那裡就崩潰了,人太多了,有種缺氧的感覺,什麼都找不著,最後就回去了。」顧曉錚說擁擠是他對「動批」的最深印象。

不僅「動批」商場內部秩序存在無序和混亂,龐大的人流也給周圍的交通帶來了巨大壓力,地鐵北京動物園站在周末、節假日時經常甩站通過。

「我們樞紐一半線路都得經過商場一側,進貨、批貨的車基本把路堵死了,公交車都沒法進站。」北京公交集團動物園樞紐站管理中心主任顧磊說,人最多的時候,站臺的工作人員都得手拉手維持秩序。

「動物園待客最多一天是10萬人,園內已經是人頭攢動;而『動批』鼎盛時每天接待的顧客都在10萬人左右,35萬平方米要承載10萬人次,火災及踩踏的危險讓人細思恐極。」李雲偉經常為動批的消防、治安等感到擔憂。

數據顯示,「動批」年均給西城帶來經濟效益約6000萬元,但政府支付的管理費用年均超1億元。

除了「動批」,大紅門、新發地等批發市場也面臨著同樣問題。2000年至2010年間,北京市每年增加人口70萬。人口增多、資源有限,「大城市病」的問題矛盾凸顯,治理和解決成為當務之急。疏解非首都功能,成為重要手段之一。

《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5年)》中提出,疏解騰退區域性商品交易市場,嚴禁在三環路內新建和擴建物流倉儲設施,嚴禁新建和擴建各類區域性批發市場。

2013年12月3日,北展地區建設指揮部成立,2015年1月,「動批」等市場疏解時間表公布。此後一年,北京調整疏解了350家商品交易市場。

— 2 —

共識:疏解是大勢所趨

◎ 「動批」的房子是由產權方把房子租給市場方,市場方租給一手商戶,商戶之間還能轉租,「最多我們見過五手轉租」。

◎ 閉市當日,商家們站在高臺,手裡拿著服裝賣力地叫賣著,得知天和白馬疏解的顧客湧進商場。這一日,似乎又回到了天和白馬鼎盛之時,但轉頭一看,已經有商戶將自己的檔口清空,留下一兩個紙殼在地……

◎ 閉市那天,90%的顧客都在照相。購物只是懷舊的一部分。有人大老遠趕來,就買了一雙襪子,是個意思,留個紀念。雖說18點就關門了,可是22點還有市民要進場。大夥都不願走,好多人都流淚了,《難忘今宵》一直唱到夜裡1點30分。

◎ 「特別感謝『動批』各市場方和商戶,他們到這裡的時候不少是豆蔻年華,幾十年下來不少人都步入中年,青春和汗水都留在了這個地方。當然『動批』也回報了他們敢於探索、擁抱市場的成功。」

對大多數「動批」商戶而言,疏解搬遷的消息是個大衝擊。李玉國說:「剛知道的時候心都要跳出來了,沒想到會有這麼一天。」

2015年1月11日,天皓成服裝市場閉市,成為第一家閉市的「動批」市場。

一個商戶在聚龍商城閉市後搬到天和白馬,天和白馬閉市後搬到東鼎,為了不離開北京,他不停尋找著新的商鋪,「只要商城開一天,我就幹一天」。

12個市場的疏解,對於商戶、市場方、產權方和政府而言均是一場博弈和挑戰。這個過程中有利益調整,而實現各方的均衡則考驗政府的治理智慧。

孫碩說,要想成功完成疏解,首先就要理清疏解背後的複雜關係。他解釋,拆遷是指政府或企業單位用錢購買的所有權,本質上是買賣所有權交換的關係,但疏解騰退不是。

「動批」的房子是由產權方把房子租給市場方,市場方租給一手商戶,商戶之間還能轉租,「最多我們見過五手轉租」。

「每個市場的歷史、實際情況不一樣,每一個樓的疏解都是創造性地開展工作,但保障商戶的基本合法利益不被侵犯,是疏解工作的出發點。」

萬容天地服裝市場於2012年8月開業,北京建築大學是其產權方。北京建築大學有關負責人介紹,萬容天地服裝市場的疏解從2014年3月持續到2017年6月。從最開始的升級改造到後來要把市場完全疏解,方案也經過多次調整,他們共參加政府、學校和商戶三方會談40餘次。

萬容天地的商戶將商鋪徹底騰空後,便可與市場方籤訂商鋪租賃的解除合同,獲得補償。補償的大概標準為,對20年期租約的商戶,扣除2年租金;對5年期轉20年期租約的商戶,扣除2年3個月的租金,其餘租金補償退還。

「學校與北京市財政局、西城區政府等多方一起募集資金,儘量保證和滿足商戶們的合理需求。」北京建築大學資產公司黨政辦主任楊舉說。

56歲的李雲偉原是西城區商委副主任,2016年正式調任北展地區建設指揮部,任副總指揮。由於指揮部是臨時機構,辦公就租用附近的快捷酒店,李雲偉的辦公室很狹小,還有與辦公環境格格不入的雙人床、小桌板、電視機。

為了完成聚龍的疏解,李雲偉在最忙的時候,天天住聚龍,談、聊、磨,跟各方拉近感情,把這輩子的話都說了,跟很多人都成了朋友。

「有一天,去聚龍市場,50米的地下通道我歇了兩回——憋得上不來氣。」李雲偉回憶,還得虧聚龍的市場方負責人老高提醒,「哥們兒,你得趕緊看看呀,估計是心臟的問題。」

李雲偉說:「我還是挺有福氣的,雖然咱幹的是把人家疏解走的事,但人家還是很體諒我們的工作,這一句話的提醒就保住了我的一條命。」後來李雲偉去了醫院,安了倆支架。「得,您看,我這不又滿血復活了!」

李雲偉說道:「任何一個市場,產權方、市場方和商戶,都是從不理解到理解,從不支持到支持,這個過程非常艱苦,但到了今天,大家基本形成共識——疏解是大勢所趨。」

形成共識,就有了合力,李雲偉告訴記者:「我感覺,2017年的疏解整治促提升工作提速非常快,各項工作、各個部門都是擼起袖子加油幹。」

2017年一年,7月萬容和眾合閉市,8月萬通閉市,9月天意閉市,10月世紀天樂閉市,11月最後兩家天和白馬和東鼎閉市,市場閉市步伐越來越緊。

天和白馬閉市前,記者多次前往商場。和往日熙熙攘攘的人潮相比,此時的「動批」人流明顯減少。商場外貼著疏解公告,掛出了疏解倒計時的牌子;商場內商戶們紛紛打出「撤攤狂甩」「一條不留」等標語。

閉市當日,商家們站在高臺,手裡拿著服裝賣力地叫賣著,得知天和白馬疏解的顧客湧進商場。這一日,似乎又回到了天和白馬鼎盛之時,但轉頭一看,已經有商戶將自己的檔口清空,留下一兩個紙殼在地……

「疏解這麼多批發市場,最讓我難忘的是『天意』的最後一天。」提起那天的情景,李雲偉不禁仰頭望天,陷入回憶中。

「那天,五六首老歌來回放,人們跟著唱,像開演唱會,像老友聚會。在市場裡溜達六七個小時根本不累,你碰我一下,我撞你一下,都沒關係,大家相視一笑。

互拍的、自拍的,90%的顧客都在照相。購物只是懷舊的一部分。有人大老遠趕來,就買了一雙襪子,是個意思,留個紀念。

雖說18點就關門了,可是22點還有市民要進場。大夥都不願走,好多人都流淚了,《難忘今宵》一直唱到夜裡1點30分。

我當時拍了好多照片,看著最後一個客人離開,看著大門最後關上,百感交集,眼圈溼潤……」

李雲偉說著,眼圈也溼潤了。

最終,「動批」疏解了攤位1.2萬餘個,從業人員4萬餘人。

商戶孔鳳霞19歲來到了「動批」,如今已經為人母;李玉國30歲出頭來到了「動批」,現在剛有了孫子。孔鳳霞說:「『動批』讓我變得超級勤快,各種壓力逼迫我學會生存下去。」

孫碩說:「特別感謝『動批』各市場方和商戶,他們到這裡的時候不少是豆蔻年華,幾十年下來不少人都步入中年,青春和汗水都留在了這個地方。當然『動批』也回報了他們敢於探索、擁抱市場的成功。未來在河北或者別的地方,他們還將用他們的創新、勤勞去書寫新的歷史。」

— 3 —

換個地方照樣生根發芽

◎ 「動批」商戶在歷史上是給北京、西城的商業市場做過貢獻的,疏解非首都功能並不是要把這個產業往外「扔」,只是因為在首都核心區不適宜有批發市場這樣的業態存在,但其他地方是需要他們的。

◎ 服裝批發這個行業是需要「養」的,如果沒有三五年,商場聚不起人氣兒,商戶如果沒有一定數量的穩定批發顧客,那麼生意很難維持。

◎ 「目前,燕郊東貿商戶量接近3000戶。目前有的商鋪最高流水一天也近30萬元,已經接近『動批』世紀天樂的情況。」

在天安門以東30多公裡的河北燕郊,通燕高速燕郊出口50米路北,便是東貿國際服裝城。而在一年前,這裡還是個珠寶城。

「疏解工作就像嫁女兒一樣。」孫碩說,「動批」商戶在歷史上是給北京、西城的商業市場做過貢獻的,疏解非首都功能並不是要把這個產業往外「扔」,只是因為在首都核心區不適宜有批發市場這樣的業態存在,但其他地方是需要他們的。

「2015年開始疏解,也想換地方,但沒有合適的。」李秀生和其他商戶們開始思考該到哪兒去。河北滄州、白溝、燕郊和天津等地均打開懷抱,吸納他們。

「動批」的離開,是北京重塑首都功能的必然,河北天津的承接,既是市場的選擇,也是京津冀協同的結果。

商戶在尋找,政府也在牽線。西城區政府主動與各承接市場所在地的政府聯繫,籤訂協議,把信息推薦給商戶,跟蹤各地給「動批」商戶優惠政策的落實。

「我們沿著北京周邊找,最後發現了燕郊東貿商城,但那時的東貿還是個珠寶城。」李秀生說,燕郊的地理位置和商城的條件都非常適合做服裝生意。於是,商戶們主動與東貿商城聯繫。

「2016年8、9月份的時候,有商戶在尋找承接地時找到了我們,我們考察了全國各大批發市場,再加上珠寶城合同臨近到期,2016年底就決定改做服裝批發。」東貿商城常務副總經理王玉寧說,東貿國際服裝市場在短短一年時間內實現從無到有。

走到東貿就能看到大大的紅字標語「動批來東貿」。王玉寧分析,和其他幾個承接地相比,燕郊離北京更近,「很多商戶在『動批』幾十年,都不太想離開北京」,並且還擁有相當的人口居住量,這成為東貿吸引商戶外遷的重要原因。

李秀生多方考察後認為東貿商城非常適合搬遷,就發動身邊商戶一起搬到燕郊,光他自己就帶動了300多個商戶。

孔鳳霞2010年就在燕郊置辦了房子,在家門口開店為她節省了交通成本,「原來每天從燕郊來回北京花120塊錢,早上5點起床,6點出發,不堵車1個小時,堵車3個小時。」

在其他商戶都在尋找合適新的商城時,李玉國沒重新開店。他說服裝批發這個行業是需要「養」的,如果沒有三五年,商場聚不起人氣兒,商戶如果沒有一定數量的穩定批發顧客,那麼生意很難維持。

東貿商城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為此,他們組織商戶包機到廣州十三行和江蘇常熟洽談生意,積極對接上遊廠家,保證貨源的數量、質量和價格,還派人邀請北方的零售商戶到東貿拿貨,每天有專車從「動批」、大紅門和地鐵潞城站接送前來拿貨的商戶,發放代金券,刺激和開拓商戶們的下遊。

王玉寧透露:「目前,東貿商戶量接近3000戶。目前有的商鋪最高流水一天也近30萬元,已經接近『動批』世紀天樂的情況。」

東貿商城還在嘗試從商城層面做電商,曾經被網際網路衝擊的批發零售行業,正在積極主動地加快自己的轉型調整,適應和擁抱網際網路。

扶上馬,送一程。李雲偉最近還收到了邀請,參加了一個動批商戶的開業典禮。

— 4 —

騰籠換鳥,鳳凰涅槃

◎按照北京市和西城區的規劃,「動批」區域未來將是一個科技、金融等融合發展示範區,投入業態可能是金融、科技、服務、文化,「進來的必須是符合北京發展之道的『白菜心』。」

◎「動批」的「騰籠換鳥」,是北京這座3000多年古城為讓城市更美好而不懈努力的縮影。疏解非首都功能,不意味著北京就不發展了,而是要轉向更好、更高質量的發展。

商戶們走了,樓空了,人也少了,「動批」安靜了下來。

「之前公交站和公交上經常出現的擁擠沒有了。」顧磊提供了一個數據,以103路公交為例,「動批」存在時,這條線路每天客流量1.7萬,現在客流量下降到1萬左右。

2018年,中國迎來改革開放40周年。將改革進行到底,是對改革開放40周年最好的紀念。在這個時代的節點,「動批」也將迎來全新蛻變。

按照北京市和西城區的規劃,「動批」區域未來將是一個科技、金融等融合發展示範區,投入業態可能是金融、科技、服務、文化,「進來的必須是符合北京發展之道的『白菜心』。」

目前,除了天皓成商城已經轉型為寶藍金融創新中心以外,其他都還在規劃之中。

顧曉錚的公司此前在中關村,他沒想到會在曾經覺得人山人海的地方辦公,想要換個更大辦公場所的他有一天開車路過,無意間看到了招租廣告。

在和寶藍商談兩個小時後,就確定落戶寶藍。「這裡的地理位置好,方便。」他的公司主要做工業無人機,公司目前還屬於初創後期。

寶藍創新中心總經理李然介紹,目前,寶藍金融創新中心已經容納企業9家,出租率80%。包括1家國家級眾創空間,1家網際網路金融企業,其餘6家均為科技型企業。

「動批」的「騰籠換鳥」,是北京這座3000多年古城為讓城市更美好而不懈努力的縮影。疏解非首都功能,不意味著北京就不發展了,而是要轉向更好、更高質量的發展。

和李玉國一起奮鬥的親戚回老家了,李玉國沒走,在北京近20年,他已經習慣了這裡。他說想等等,開個餐飲店,「吃飯總是每個人都需要的!」

李秀生在東貿有了兩個寬敞的檔口,在接受採訪過程中,他不時接到商戶打來的電話,儼然成為東貿商戶們的「老前輩」。

孔鳳霞有了更多時間陪伴自己的孩子,和以前相比,她做到了照顧孩子和生意兩者兼顧。

……

生活,也許出乎意料,但每個人都在繼續走著。

孫碩說,再過幾年,當大家再來的時候,這裡已經不叫「動批」了,「但再過幾年,它必將實現鳳凰涅槃。」(見報題為《「動批」:多贏的謝幕》)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相關焦點

  • 數碼寶貝:它們只出場了一次,江湖上便留下了它們的傳說,傑斯獸
    不過有些數碼寶貝僅僅只是出場過一次,甚至總的出場時間就幾秒鐘,數碼寶貝的圈子便有了他們的傳說,幾場戰鬥便讓無數人折服在它們面前,並沒有誇張!有些數碼寶貝真的有這個能耐,到底是誰不在江湖,卻能在江湖留下傳說?
  • 「動批」怎麼改?這裡全說清楚了!這還是您認識的西外嗎?
    小編今天就帶大家看看 動批區域目前的現狀以及預期的未來! 2017年6月27日,萬容市場順利閉市。為積極提升「動批」產業升級轉型,實現區域和樓宇「騰籠換鳥」,積極引入奇安信公司落地該樓宇。 目前該樓宇改造施工按計劃穩步推進,外幕牆及內部精裝修施工已全部完成,實現樓宇亮相併具備入駐條件。
  • 北京動批:新址待定 暫無商家清倉甩賣一切照舊(1)
    若不是帶孩子去看動物,八成兒是去動物園服裝批發市場(以下簡稱「動批」)進衣服。從當年的服裝小攤兒馬路市場開始,到後來的路邊「鐵皮棚子」服裝店,再到現在的動輒冠以「國際」二字的現代化商業大廈,「動批」這個「80後」已經30多歲了。這裡的服裝雖算不上「高大上」,但也引領過服裝潮流,上世紀80年代最時髦的牛仔褲、蝙蝠衫、喇叭褲,大多是「動批」商販從南方進貨,從這裡彌散到北京乃至北方市場的。
  • 「動批」時裝周上演惹火透視裝T臺秀
    8月30日,由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北京服裝學院、中國國貿國際會展中心聯合主辦,由動批網、動批商家聯合會承辦的2014中國國貿國際時裝周暨(秋冬)服裝大型採購會,在位於北京世紀壇正南800米的中國國貿國際會展中心華麗啟幕
  • 江湖傳說
    好像還震飛了幾隻烏鴉。等等,怎麼感覺人還挺多!「你,你們……」身後那群小子的聲音怯懦中還帶點驚訝。我抬頭,一個長著鬍鬚的彪猛大漢正擋在我身前,手中拿著半人高的大刀,亮晃晃的,他的身後,是一群跟他相似的兇狠漢子。我當時就嚇跪了,直到為首的那人將我拎起來打量。「此山是我開,此樹是我栽,要想活著過去,留下女人來!」為首那人亮出刀,指著小混混們。
  • 一影 《星戰七:原力覺醒》江湖上只留下你的傳說
    所有關於這部電影的編寫設計製作考量,都圍繞著「32年」這個時間段來進行。 要理解這部電影為什麼是現在這個樣子,就要明白32年來電影的製作者和市場和觀眾之間相愛相殺的糾纏。《星球大戰7》之所以在歐美掀起了一股風潮,歸根到底還是跟他的「情懷」有關,這麼一個大IP從1977年開始縱橫了四十年,上一部的《星球大戰6》還是發生在遙遠的2005年。
  • 紀實連載:風雲「動批」三十年之馬路市場西裝褲
    和西外大街相隔,東北方向是1906年建成的西直門火車站,1980年建成通車的西直門立交橋,1984年建成的北京地鐵2號線站點。 沿著西外大街往西,路北是北京動物園,路南是北京天文館。天文館的路邊,有三字頭的郊區車360、334、347路的停靠站。這一帶每天人來人往、熙熙攘攘,一到節假日,本地人外地人都往這裡來。用現在的話說,這裡很有「人氣」。
  • 2020年西城區動批區域怎麼變?詳細攻略來啦
    曾經的動批區域,如今的金科新區今年將發生怎樣的變化?記者從北京市西城區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七次會議發布會獲悉,2020年,西城將啟用包括奇安信集團總部樓宇(原萬容市場)、北礦金融科技大廈(原天和白馬市場)、首創·新大都金融科技創新服務示範園區在內的10萬平方米核心區升級改造樓宇空間。推動新動力金科中心(原四達大廈)和北京金融科技中心(原世紀天樂市場)樓宇升級改造。
  • 消失的北京動批搬瑪黑區了吧?
    這話不是空穴來風,我們跑了一圈兒以小店,老巴黎街景出名的瑪黑區,發現趁著soldes(打折季),好多清倉大甩賣的店平地而起,那架勢,像十幾年前的北京動批,只不過在這裡你只能乖乖出錢買,沒有討價還價的餘地。
  • 一代「大俠」謝幕!從此再無江湖 !
    他落筆,江湖轟然而出。他轉身,江湖餘波未了。都說男孩子自小就有一個江湖夢我深以為然最早的江湖啟蒙,是來自小時候紅遍全國的《射鵰英雄傳》,傻小子郭靖變成了大俠郭靖。江南的草長鶯飛變成了襄陽城外的金戈鐵馬。一人一劍走江湖,千古情愁酒一壺,年少的我默默腦補了那麼一幅行走江湖的畫面,對一個小孩子來說,無疑是魔力般的吸引。
  • 任達華的江湖大佬傳說
    在結尾處,臥底20年的良叔眼看就要撥開烏雲見天日,從此安享天倫之樂時,卻被林燦從背後一槍打死。當時,他是那麼渴望兒子李飛能喊一聲「爸爸」,遭槍擊前急得直跺腳,急得我都想對著手機幫李飛喊「爸爸」了。早年的香港,黑社會橫行,控制個把明星,威逼其拍戲的事很多。
  • 隱退多年,但江湖一直有著他的傳說……
    猶記第三次「華山論劍」後一燈大師逍遙於佛門,隱退於江湖,從此再沒有人見過一燈大師,但江湖上卻還有著絕學「一指禪」的傳說。
  • 我叫段小精悍,是大理六脈神劍的傳人,江湖流傳著哥的傳說
    我師父是華山派掌門人,江湖人稱他是『胸納滄海,腦蘊千書』。四十年前,師父來華山拜師,華山派當時正興建觀宇,財政極其緊張。祖師爺整天念叨缺銀子,於是就很務實地給師父取了「無銀子」這個道號。後來祖師爺駕鶴西去,師父繼任掌門,苦心經營數十載,終於帶領華山派重塑往昔輝煌。現如今,師父因德高望重,通曉天下各路劍學,被公推為《江湖兵器排行榜之劍篇》的總編纂。
  • 關於醫律俠的江湖傳說……
    就在2015年2月8日的早上8點35分,陽光灑落在毫無生機的病床上,從此所有的溫暖都與我無關……劍尚未佩妥,出門已是江湖!無聲的奮鬥,才是最致命的搏擊!刪除了淘寶購物車裡預備媽媽康復所用的儀器,各式漂亮的假髮,擦乾眼淚去和醫務科溝通,對方抖著二郎腿邊玩手機邊說:「我相信我們這麼大的醫院不會有問題。」
  • 「老炮兒」傳說:1968年的北京江湖
    出身貧寒的「小渾蛋」周長利是1968年北京最有名的頑主之一,被紅衛兵亂刀扎死時,傳說還抱著樹不願倒下,成了當時北京頑主與紅衛兵矛盾激化的標誌人物。現在,這個死於「文革」前期的18歲少年和他的朋友、仇人們一起,以一個主流之外的群體形象,變成了影視劇裡的精彩片斷,「小渾蛋」以及他代表的由群架、幫派、血統、義氣構成的江湖不斷被渲染。
  • 廣州江湖傳說風雲錄
    江湖中的絕頂高手往往都是來無影去無蹤,光是他們的傳說就從未停止過。 如果要把廣州比作一個江湖,在這當中的能人異士不勝枚舉,這些江湖人士的故事也同樣精彩絕倫。一把紅色的風筒,幾串飄香的美味,一個慵懶的身姿,是廣式燒烤江湖上名副其實的野生大廚風筒輝的真實寫照。
  • 謝幕時分——周璇,白楊,上官雲珠,她們在銀幕上的最後形象
    宣景琳,現在的觀眾可能不知道她是誰了,她可是二三十年代影壇上赫赫有名的女星,她在年紀還不大的時候,就開始演老旦,電影《姊妹花》中的白髮蒼蒼的母親演的多好,其實她與飾演女兒的胡蝶只相差一歲。她的最後一部電影作品是1964年《家庭問題》中的外婆。宣景琳是舊時代影星中晚景比較好的,1987年,她八十大壽時,上影廠為她舉行了隆重的生日儀式。
  • 《青丘狐傳說》華麗謝幕大收官  靈狐以「真」書寫傳世之戀
    由唐人影視出品,蔡藝儂擔任製片人,李國立總監製,總導演林玉芬,導演高林豹、徐惠康、餘翠華聯合執導的仙幻開年賀歲劇《青丘狐傳說》正於湖南衛視鑽石獨播劇場熱播,今晚即將迎來全劇大收官。《恆娘》單元精彩劇情獲贊無數,全劇迎來華麗謝幕大收官;靈狐真性情俘獲人心,淋漓情愛書寫唯美神話;單元故事畫風迥異自帶亮點,各自精彩體味各色靈狐情感;精緻特效呈現精良之作,場景唯美浪漫代入感絕佳;以情感人以真動人,高亮主題傳播柔軟正能量。《恆娘》劇情獲贊無數,全劇迎來華麗謝幕大收官
  • 《他來自江湖》粵語電視劇「他不在江湖,但江湖仍有他的傳說」致周星馳
    已經記不清是幾歲看這部劇了,只記得劇中星爺一幕幕的經典演出。
  • 永別了徐翔,江湖最後一個大佬(超級情懷好文)
    中國股市在90年代初成立時的目的是為國企融資,雖然今天看來太TM扯淡了,但這個扯淡的理由開創了中國金融市場的「江湖」,一個面向民眾的江湖(之前根本不讓你玩)。江湖的魅力在於它不同於朝廷的封閉性,江湖是開放性的,它容許每一個小散加入,在江湖中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在這片「年輕」的江湖中,有著太多太多迷人的傳說,比如18歲進入股市的徐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