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伺候皇帝、妃嬪需要事無巨細,吃飯有人夾菜,洗澡有人搓背穿衣、上廁所有人管擦,漱個口有人端茶倒水,照顧不周輕則受到責罰和打罵,重則丟了小命,所以宮裡的太監會有很多小竅門明哲保身,最後一個太監孫耀庭就公開過蒼耳的秘密。
在古代太監是個苦命職業,但到了晚清,很多人吃不上飯,太監反而成了美差,孫耀庭一家六口只有七分地,村裡的一個先生有七八十畝,幫忙種地的時候勉強生活,但好景不長,失去工作的父母淪為乞丐,孫家就把他送去當太監,畢竟這比餓死強。
由於沒有錢正規的「去勢」,在淨身的時候孫耀庭昏迷了好幾天,差點沒挺過去,好容易有了當太監的資格,結果被告知溥儀退位,大清亡了。
幸好在溥儀退位後,仍招募了一批太監和宮女,這讓孫耀庭趕上了末班車,最開始他跟著一個老太監生活,就像是照顧自己親爹一樣照顧老太監,在這樣的堅持下,他有了接近主子的機會,其中就有末代皇后婉容,然而孫耀庭卻認為,伺候妃嬪不好過,最苦最累的就是沐浴和守夜了。
這些貴族小姐嬌生慣養,稍有差池就會打罵責罰,在沐浴時,幾個太監忙前忙後的燒水、裝桶、測溫,還要準備花瓣和薰香,由於妃嬪沒什麼事,有時候會泡2.3個小時澡,這期間就得一桶一桶的填水,讓他們叫苦不迭。
在守夜時,太監是不能睡覺的,妃嬪起夜喊人,必須保證隨叫隨到,要不然就會受到責罰,輕則不給飯吃,重則挨板子,但是長夜漫漫,誰都有犯瞌睡的時候,孫耀庭在門外伺候妃嬪,兩三個晚上就精神萎靡了。
有幾次是師父伺候守夜,回來時精神抖擻,孫耀庭十分奇怪,後來他發現師父夜裡去伺候妃嬪時,往往會藏一些蒼耳帶在身上,這是一種帶刺的植物,握上去有刺痛感,自然就精神了。
早上起來後,主子看到你精神抖擻的模樣,心裡也舒服,覺得你差事做得好,可能還會賞賜你點好東西。
現代人或許覺得有些不可理喻,但是在古代,他們深受封建思想荼毒,認為這是件很正常的事,就連給妃嬪倒夜香(排洩物)都要舉過頭頂。
後來孫耀庭離開了皇宮,說了很多古代宮廷的舊事,曝光了很多太監、宮女的辛酸,歷經王朝崩潰的他儼然成為了「活歷史」,直到晚年他才享受到作為人的尊嚴,在93歲的時候他寫下「國正天心順,官清民自安」的條幅,表達出了自己激動的心情,94歲逝世。
賈英華參考了他的經歷,出了《中國最後一位太監》這本書,後被改編成電影。對於這件事情你怎麼看?有什麼不一樣的看法嗎?歡迎留言,我們一起討論!
(聲明:內容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