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好詩詞》第四季:關於文化堅守與路徑顛覆的再出發

2021-02-08 主編溫靜

傳媒內參導讀:文化類節目新玩法,跨界合作,打造「人文網際網路+」,有堅守有顛覆,《中華好詩詞》第四季將再度啟程。

來源:傳媒內參節目研究組(轉載請標明出處)

《中華好詩詞》第三季在2015年綜藝節目的激烈競爭中留下了濃重的一筆,詩詞、傳統文化、歷史知識……這些看似枯燥晦澀的內容,通過綜藝手法的包裝,以寓教於樂的方式被觀眾所認可,帶起了一股全民學習詩詞的熱潮。據悉,第四季節目將於11月7日21:10在河北衛視播出。

堅守:文化類節目也有春天

回顧《中華好詩詞》的發展歷程,2013年第一季節目開播,引發全社會的「詩詞熱」,被譽為文化類節目強勢回歸的代表;第二季節目拓展受眾群體,社會各界選手踴躍參與,收視率穩步攀升,多次挺進省級衛視同時段收視十強,視頻點播量位列各大網站文化類節目榜首,「走進臺灣」特別節目助力兩岸文化交流;第三季主題「感受詩詞的力量」,通過嘉賓升級、舞美升級、賽制升級等方面,再次定義了文化類節目的新高度;其後播出的《詩詞王中王》特別節目更是以0.5%的收視率收官,位居同時段省級衛視第5名,再創節目收視新高。

在當今電視螢屏被選秀、相親、各種「真人秀」充斥的環境下,《中華好詩詞》憑藉「文化為核,娛樂為殼」方法,準確地抓住了觀眾的喜好,在激烈的周六綜藝檔堅守文化類節目這一陣地,成為「夾縫」中的一枝獨秀;這樣的堅守也換來了社會各界的認可:2014年被人民日報定性為「文化類現象級節目」,詩詞泰鬥葉嘉瑩、國學大師範曾、著名學者於丹、康震、酈波等更是對節目讚譽有價。

顛覆:網絡+TV共同發力

走過三季的《中華好詩詞》,如何堅守「傳承文化」這一內涵,推動中國傳統文化的發展,建立中國文化綜藝新生態,構建文化產業鏈,探索文化產業與文化傳承的新路徑,成為欄目組面臨的主要問題。

同時,在網際網路等新興媒體逐漸蠶食傳統媒體市場的行業背景下,多屏時代來臨的現狀下,如何藉助「網際網路+」的「東風」謀求生存、轉型、發展,也是所有電視人所面對的問題。

而《中華好詩詞》把挑戰變為機遇,積極探索和尋求合作,顛覆傳統電視製作模式,把目光放在了「網絡文學」上。

今年9月,河北衛視《中華好詩詞》與閱文集團達成戰略合作目的。一檔文化競技類電視欄目與網絡文學平臺合作,節目組這一創新舉措可謂意義深遠:一則雙方合作對節目擴展年輕觀眾群具有極大的推動作用;二則傳統文化與網絡文學的結合有助於節目「傳承文化」的使命,而這正是《中華好詩詞》與「網際網路+」融合的一次探索和嘗試。去年召開的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習總書記對於網絡文學的期望,也有力的彰顯了國家層面對網絡文學的認可。

突圍之道:跨界合作,打造「人文網際網路+

那麼,在當下文化類節目從內容形式,到環節設置都趨同的現狀下,這檔已播出三季的本土原創類文化節目,如何真正實現與「網際網路+」的融合,集中力量玩出差異化實現突圍?

在《中華好詩詞》第四季選手招募環節,便已經開始進行嘗試。9月,在《中華好詩詞》第四季的選手報名網絡入口中,上線僅24小時,即有8萬人次的用戶踴躍參加《中華好詩詞》欄目報名與節目答題。

隨著《中華好詩詞》第四季的錄製,網絡文學作家也都走上螢屏,化身「詩詞高參團」助力選手通關,節目組讓網絡作家以視頻出題的形式,讓網絡作家的粉絲及節目觀眾更具有新鮮感。同時不斷製造如搖紅包、H5遊戲等互動場景,激發觀眾情緒,增強節目體驗性,將觀眾與粉絲注意力轉化為行動力。

由此看來,文化類欄目聯合網際網路文學平臺跨界融合聯合發力,大力發展網絡文藝,開發強勢IP,擴展受眾群體,打破了網絡文學與傳統文化在媒介領域的壁壘,探索在網際網路大時代下文化傳承,促進文化認同,搭建傳播領域的新文化場景平臺。

再啟程:不忘使命從「心」開始

「胸藏文墨懷若谷,腹有詩書氣自華。」《中華好詩詞》伴隨著熱愛詩詞的觀眾走過三季,吸引了171位詩詞達人以詩會友、36位大學士輪番坐鎮、70位明星關主親臨現場。

當下「文化熱」「詩詞熱」不斷升溫,《中華好詩詞》第四季也呼之欲出,全新的節目回歸到「文化為核,娛樂為殼」的「內容驅動」上:守關關主由原來的六位,減少至四位,增加選手間的對抗;與網絡平臺合作,引入詩詞高參團,讓詩詞文化與網絡作家產生碰撞;保留敗者落坑環節和特別節目「詩詞王中王」中令人瞠目結舌的燒腦詩詞競技遊戲。

通過這些創新凸顯節目本質內涵與價值,既擺脫了文化節目死板枯燥,又融入了遊戲環節,使得節目形式表達上張弛有度,節奏感強,催生出極強的代入感,觀眾體驗增強。

將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為節目己任,堅守核心打造傳統文化場景平臺,不斷推出創新舉措,精心打磨節目環節設置,內容形式等,11月7日晚《中華好詩詞》第四季將再度啟程,一場盛大的詩詞盛宴也即將揭開神秘面紗。

歡迎大家踴躍參與評論,與小編和參友交流互動!

歡迎掃描二維碼加入傳媒內參衛視+研究群,與頂尖電視人交流節目製作經驗,要實名(註明姓名、工作單位)才能加入歐~~


相關焦點

  • 從《中華好詩詞》第四季,看文化類節目的突圍之道
    11月7日,由河北電視臺自主研發的大型綜藝季播文化類欄目《中華好詩詞》第四季,在河北衛視正式播出。
  • 《中華好詩詞》:詩詞節目「第一人」今「風華正茂」
    作為詩詞文化節目中「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中華好詩詞》遵循「知識性、趣味性、通俗性、互動性」的創作理念,一直是傳播與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堅守者和開拓者。 如今,許多《中華好詩詞》的選手,依舊活躍在全國各檔詩詞文化節目中,並成為「詩詞明星」,如與病魔抗爭的農村大姐白茹雲、北京大學機器人女博士陳更、《詩刊》編輯彭敏……他們成名於《中華好詩詞》,如今在更多的詩詞類節目中傳播著「中華好詩詞」。
  • 好書一起讀(177):好懷念《中華好詩詞》
    但是,河北臺的《中華好詩詞》,這個在很多觀眾心裡比《中國詩詞大會》更好的節目,據稱因缺少贊助,遲遲沒有新一季的消息。《中華好詩詞》,河北衛視的大型文化類季播節目,從中湧現出的李四維、王悅笛、杜亞飛、張仲宇、暢欣、梁道萍、石繼航、王子龍、孫東輝、李明等明星選手,是我近幾年來的偶像。這是我這幾年來最喜歡的一個節目,建議熱愛詩詞的朋友去找前幾季的節目看。
  • 【影視人物】楊寶昆和他的《中華好詩詞》(上)
    近期,河北衛視《中華好詩詞》欄目第五季熱播,備受歡迎,其中趙忠祥、王凱、曹穎、小強等名人關於詩詞的演繹和外國小夥兒的「中國詩詞功夫」、絢麗華彩的舞美設計
  • 《中華好詩詞》大學季第二季獲匠心導演獎!
    河北衛視《中華好詩詞》榮獲匠心導演獎,這是對多年辛勤工作的節目人員的嘉獎,也是對《中華好詩詞》不斷開拓創新的肯定。2013年10月19日,《中華好詩詞》第一季,如新日初升,噴薄而出,開詩詞節目之先河,領全民讀詩之風尚;《中華好詩詞》第二季,獲現象級文化類節目美譽,聲名鵲起,風靡海內;《中華好詩詞》第三季,詩詞大家,文化巨擘,蘭亭雅集,傳道授業;
  • 觀點 | 《中華好詩詞》,不一樣的桃花源
    8月5日,新一季《中華好詩詞》將震撼來襲,人們審視她的角度和情懷也在發生微妙的變化。因為,在普及優秀詩詞傳統文化的語境下,詩詞文化成為了螢屏風景,央視《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也曾火爆了整個春節,但恰恰此時,人們突然不約而同地清晰了一種認知:《中華好詩詞》是全國詩詞文化節目中最早的拓荒者,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 潘嶽:中華詩詞與中華文化共同體
    編者按:12月19日,中華文化學院(中央社會主義學院)與中國作家協會主管的《詩刊》社、《中華辭賦》雜誌社共同舉辦的「第二屆中華詩詞復興研討會」在京召開。40餘位來自中國作家協會、中華詩詞研究院、中華詩詞學會等單位的專家學者和詩詞作者圍繞「中華詩詞的當代性與文化強國建設」主題開展交流。
  • 平頂山市寶豐縣文化益智類電視節目《寶豐詩詞大會》第四季全新啟航
    國際在線河南頻道消息:詩詞是家園,文化是血脈,文明是傳承。9月4日上午,平頂山市寶豐縣委宣傳部對外發布消息稱,《寶豐詩詞大會》第四季正在火熱籌備中,9月10日起喜愛詩詞的朋友們可以通過「雲上寶豐」APP等多個平臺報名參賽。
  • 文化為核,娛樂為殼,《中華好詩詞》大學季力造綜藝節目的「中國氣派」
    提到創新和文化,河北衛視的《中華好詩詞》表現十分搶眼,一度被定性為現象級文化類節目。《中華好詩詞》是由河北衛視自主研發的詩詞類文化綜藝欄目,自2013第一季播出以來至今已有3年時間,共推出4季節目。每一季的主旨都在循序漸進傳播中華文化,《中華好詩詞》的總導演楊寶昆指出,第一季節目的主旨是享受中華好詩詞;第二季發展為領略詩詞之美;第三季為感受詩詞的力量;第四季回歸初心。
  • 《中華好詩詞》第二季全方位升級 完美收官
    比如快男寧桓宇參加節目後,他的幾百萬粉絲團在網絡上發起了「寧桓宇中華好詩詞」的熱門話題。青年一代已經逐漸把學習傳統文化當成了一種時尚行為。兩岸文化在《中華好詩詞》的舞臺上再次水乳交融。節目一經播出,就引起了臺灣多家媒體的熱議和追捧,聯合晚報和蘋果日報、臺視、中視、華視、壹電視、東森、TVBS等多家當地電視臺也對《中華好詩詞》進行了專題報導,熱議大陸詩詞文化類節目盛行,吸引臺灣詩詞達人報名參加,備受臺灣觀眾的關注。
  • 獨家採訪南大《中華好詩詞》戰隊——坐中多是豪英
    這是出自《中華好詩詞》組內淘汰賽現場的題目,大家知道答案嗎?《中華好詩詞》是河北電視臺自主研發的一檔文化類季播節目。《中華好詩詞》以大力弘揚中國傳統詩詞文化為宗旨,集知識性和娛樂性於一體,運用闖關、益智、綜藝等多種電視化包裝手段,通過寓教於樂的輕鬆形式,打造出一檔廣大觀眾喜聞樂見的文化普及類節目。
  • 做「良新」節目,守文化內核——《中華好詩詞》第五季又有什麼不一樣?
    作為全國詩詞類文化節目的開山鼻祖,《中華好詩詞》第五季即將於8月5日21點15分在河北衛視華彩開播。新一季節目又會帶來哪些驚喜呢?《廣電視界》記者了解到,本季《中華好詩詞》從形式上將回歸常規賽,來自各行各業的詩詞夢想家將在絕美的「蒼穹」造型舞美之下重燃戰火。並且節目在堅守初心的同時也將呈現出新的驚喜和變化。
  • 《中華好詩詞》首播告捷,看節目組如何玩轉現象級大IP
    首播當晚,#中華好詩詞#微博話題討論量累積超129萬,綜藝最熱榜單排名第5名;新浪微博#瘋狂綜藝季#綜藝節目榜排名第6位。文化底蘊與娛樂爆點相結合的節目屬性,讓《中華好詩詞》穩坐中國文化類綜藝的NO.1。
  • 超棒的文化節目:「中華好詩詞」,創作一首七律抒發一下感慨
    重溫了一下電視節目:「中華好詩詞」,還是有些感慨。節目中,帥哥美女出口成章,實力非凡,顏值和文採也都美不勝收。「中華好詩詞」觀感 十載塵俗少閒暇,當歌周末在天涯。注釋「中華好詩詞」電視節目,是中國大陸河北衛視於2013年10月19日推出的大型文化類季播節目。該節目是由河北衛視發展研究部門自主研製,以弘揚中國傳統古詩詞及文化為目的原創性綜藝類節目。
  • 第四季《中國詩詞大會》在綜藝檔再現「流行體質」
    《中國詩詞大會》第四季落幕,它之所以一季更比一季火,無非說透了一些本質——今天的我們該怎樣正確地理解和親近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詩心不分文理,本質是體現人類文明的愛美向善之心理工科學霸多了——這是觀眾對第四季最直觀的印象之一。一個通常被認為文科生會更勝一籌的領域,卻成了理工生的「神仙打架」。
  • 河北衛視《中華好詩詞3》定檔周五,競爭底氣來自「傳統文化的感召力」
    《中華好詩詞》《中華好民歌》《明星同樂會》《家政女皇》《我為藝術狂》《看今朝》《穿越經典》《情感大裁判》等一批節目將在會上推薦。「廣電獨家」獲悉,河北衛視的季播主打節目《中華好詩詞》第三季仍堅持在周五黃金時段21:15播出,明晚播出第一期。《中華好詩詞》第二季CSM34城的收視率在0.3左右,排名10名上下。客觀評價,它的收視表現並沒有和它的社會影響力成正比。
  • 接地氣、有溫度、有情懷 《中華好詩詞》第五季升級回歸
    就是因為很多選手都是「好詩詞」的忠實粉絲。節目報名熱線開通當天,就接到5000人次以上的電話,微博微信平臺更是海量不可勝數。這些詩詞發燒友隨著《中華好詩詞》一起學習、成長、進步,在他們心目中,「好詩詞」是一個文化上、品牌上、水平上非常信得過的節目。「我要走上這個舞臺,我要準備得更好!」也正是因為他們的用心,節目的「花色」才越來越豐富和成熟;河北衛視,也因為他們,更加凸顯出「聚文化最青春」的特質。
  • 《中華好詩詞》第五季強勢來襲,提前「劇透」就是讓你「好看!」
    《中華好詩詞》運用喜聞樂見的電視表現形式,通過廣泛參與性的多種互動手段,積極展示中國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中華好詩詞》創意之初,即堅持了「娛樂外殼,文化內核」節目主旨。創作過程中,項目組不斷吸納各界人士的意見建議,在闖關形式、題目設置、嘉賓選擇、專家評點等方面集思廣益,邊製作邊改進,努力提升節目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 《中國詩詞大會》第四季看點多
    ­由董卿主持的《中國詩詞大會》第四季正在央視熱播。從13歲的鄧雅文連續四期擂主,到年僅12歲的陳瀅因為龐大的詩詞量而上熱搜,已經播出四季的《中國詩詞大會》看點不斷。本季《中國詩詞大會》共10期節目,央視一套將於今明兩天20:00播出最後兩期。
  • 文化巨匠聚首好詩詞 邀您感受詩詞的力量
    而河北衛視《中華好詩詞》做到了,它用了一年多的時間,站在了文化潮流的浪尖上。   齊聚首 感受詩詞的力量   《中華好詩詞》於近日在北京錄製完畢,隨之而來的,是對於節目第三季的猜想、期待、好奇與祝福,其中,最讓人期冀的,就是此次有多位文化巨匠共同來到了這檔節目,節目總導演楊寶昆介紹:「除了前兩季固定的節目大學士趙忠祥老師、楊雨老師之外,第三季的每一期都會有一位特邀大學士,別的節目有明星大腕,《中華好詩詞》有文化巨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