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的廚師喜歡只用一把菜刀切菜?

2021-01-18 廚師記

提示:點上面

"廚師記"關注我

在「民以食為天」的吃貨大國——中國,菜刀的種類也有很多,有來自國外的西式刀、日式刀以及中國的各式各樣的菜刀。

但是,無論是專業的餐廳還是平常人家的廚房,在中國案板上最常見的,卻是這種最常見的方片菜刀。

中式菜刀,一刀斬盡天下菜

中國菜刀,一刀多用,可切,可剁,可砍。這樣一把看似普普通通的菜刀,卻能斬盡所有的廚房瑣碎。這把方頭方腦的中式菜刀,是中國廚師們面對廚房修羅場時,最襯手的兵器。

中國廚師用他們精細的刀工,讓食物迸發出不一樣的靈魂,賞心悅目,有利擺盤;烹飪時,讓食物的味道表達的更加完美。

一把中式菜刀到底有多神奇?文字描述都是蒼白的,只能搬出我珍藏多年的大殺器。下面是著名導演李安的經典電影《飲食男女》中,在影片的開頭朗雄用一把中式菜刀行雲流水乾淨利落地處理各種食物。

在中國廚師圈,無論川、魯、粵、蘇、浙、閩、湘、徽,八大菜系的各路廚子們用得最順手的,始終是這款方片菜刀。而在中國尋常人家的廚房裡,也永遠只有那麼一兩把方片菜刀是刀具裡的扛把子。

中式菜刀被鍾愛的原因

切菜規整,炒菜好吃

關於「中國人為何如此鍾愛方片菜刀」的理由還處於一個眾說紛紜的階段。

其中比較主流的說法是:中國菜是一個以「炒」為特色的料理體系,而方片菜刀的最大優勢就在於它可以很輕鬆將食材處理成形狀大小都非常規整統一的樣子(比如最常見的切絲,切薄片等),這也是炒菜好吃的關鍵之一(外形一致的食材受熱更均勻)。而中餐和西餐都有的食材形狀(厚片、排、塊、丁),其實用方片刀和西式廚刀來切都很順手。

看到這裡,或許有廚友會反駁:「炒」是明朝才成為中國烹飪主流的,用炒來解釋菜刀是不是太以偏概全?其實,明朝距今也已經600多年了,從明朝才傳入中國的辣椒玉米番茄也早就滲透進了中餐飲食的方方面面,所以,這個說法是有足夠的歷史沉澱和時間積累的。

方片菜刀切蔬菜更容易

此外,中國是一個典型的農耕文明國家,它翻譯成人話就是,中國古人不太吃肉。

西方是以遊牧文明為基石,他們的菜刀很多都是匕首型的,普遍都偏尖頭並帶弧線,這樣的設計更適合切割各種肉類。

這裡的切割不是說單純切裡脊肉片那樣,而是刀刃直接在動物的骨間遊走。所以,西餐應對不同的肉就演化出了不同的刀。而中國人更擅於處理各式蔬菜和豆製品,長方形的菜刀在切蔬菜時非常爽利順手相信大家也都有體會吧。

▲常見的西式菜刀

中國豬肉攤販用的也差不多是同類型

只是更寬更圓

因為這種形狀更適合切肉

鐵資源稀缺,做菜刀不划算

還有一個受農耕文化影響比較大的地方是:鐵在古代是一個相對寶貴的資源,與其用它來研髮菜刀,不如用它來做農具。切菜的需求總是小於種地的需求,因為沒有農作物就沒飯吃。

這也造成了:廚房佔用的鐵資源較少→整個廚房只有一把菜刀→圍繞這一把刀衍生了各種刀工技巧→推而廣之就形成了「天下一刀」的神奇局面。

都說中國的飲食文化是自下而上的。也就是說,吃,是從民間傳播到上層社會的,廚師的技藝自然也是從民間慢慢提煉出來滴~

中國的切菜方式也在這些歷史原因中滿滿演變成了如今樣子,同時造就了中國廚師們化腐朽為神奇的刀工。

如今的菜刀種類繁多,但卻沒有成為主流,也沒有影響如今的烹飪習慣。由此可見:方片菜刀在中國烹飪界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最後,

希望方片菜刀的傳奇一直流傳下去,

也希望中國刀工始終佔領世界巔峰。

相關焦點

  • 同樣是切菜,為何中國廚師只用一把菜刀,外國廚師要用很多刀呢?
    無論是廚師還是家庭主婦,菜刀都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用具。中國人的廚房裡,一定會有一把方片一樣的菜刀,這把菜刀似乎是萬能的,因為在中國人手中,這把菜刀完成了切、剁、刺等工作,在中國美食的文化中,以一己之力撐起切菜的任務。
  • 老外評價菜刀太寒酸,中國廚師用菜刀切菜實力回擊
    在網上有一段非常出名的段子,講的就是我們中國廚師精湛的刀工技藝,好笑的同時也不得不服我們一把菜刀能徵服天下所有食材,而老外大大小小十幾把刀,做好的食物端上餐桌還要再切碎了吃。在一檔由美國人組織的中美廚師廚藝大比拼中,外國人最好奇的就是我們的菜刀,因為在比賽中他們發現不論中國廚師做什麼菜都會用一把刀,哪怕是去蝦殼,切蔬菜,切牛肉,覺得這也太寒酸了吧!在切土豆絲的環節,美國廚師用專用的土豆擦子切土豆絲,中國廚師用菜刀切土豆絲。
  • 為什麼中國的廚師,就喜歡用菜刀呢?
    中國是一個吃貨大國,「民以食為天」,中國廚師單憑一把菜刀和精湛的刀功走天下,走遍全世界各國。菜刀的種類非常多,無論是在酒店.大小飯店廚房裡或是在家庭廚房裡,最常見的就是這種長方片似的菜刀。中國的菜刀用途很廣,真所謂是「一刀多用」,可以切,可以砍,也可以剁,看似平平常常,普普通通的一把菜刀,卻斬盡了所有廚房一切瑣碎,是中國廚師在廚房裡最順手的兵器。中國廚師用自己精湛的刀功,讓所有食材都發揮出各種不同精妙的靈魂,真是賞心悅目,有利於精緻的擺盤,烹飪時,能讓各種食材的本味,發揮的相當完美,同時也令不少外國人羨慕,佩服!
  • 中國廚師做菜,為什麼只拿一把又笨又重的菜刀?用實力說話
    本文由舌尖上的安全獨家原創,未經允許任何商業不得轉載中國的美食,在世界上自成一派,不需要所謂「米其林」的加持,就能獲得全世界吃貨的認可。對中國廚師來說,能夠考核廚藝的有食材、火候、擺盤和刀工。而刀工,這個在日常生活中最不顯眼的一項廚師必備技能,其實正是廚師學習烹飪的第一步。
  • 廚藝比拼:中國廚師拿出一把菜刀,而米其林大廚笑著拿出背包!
    本文轉自百家號作者小貓與線團推薦語:中國廚師廚藝精湛,光是刀工就甩外國廚師幾條街了吧!不過中外飲食文化不一樣,也沒有可比性,只能說各有優勢!廚藝比拼:中國廚師拿出一把菜刀,而米其林大廚笑著拿出背包!都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對於一個廚師來說,如何評判他的廚藝呢?
  • 外國人爭論的中式菜刀和西式菜刀那個好?網友狂吐槽
    中餐廚刀菜刀其實呢,很多外國人再不會用我們菜刀的時候,對中式菜刀的評價除了小看就是覺得太寒酸,在很多中外廚師對抗賽中,我們使用的菜刀也沒少被外國廚師吐槽,他們發現我們做任何菜都只會用一把刀,去蝦殼用菜刀,切菜用菜刀,削土豆皮用菜刀
  • 菜刀小常識全攻略,教你切菜不切手
    很多廚房小白不喜歡下廚,除了懶,大概就是怕切菜切到手吧。而那些經常出入廚房的「精英」,也難逃偶爾被菜刀所傷的厄運。那麼如何才能不被菜刀切到手呢?只要選得對,用得對,自然就不怕出菜刀事故。有些人買菜刀,喜歡買又大又鋒利的。
  • 《中韓美食爭霸》,中國廚師拿出菜刀,主持人蒙圈了,網友:呵呵
    《中韓美食爭霸》,中國廚師拿出菜刀,主持人蒙圈了,網友:呵呵!我們中國的美食文化是十分博大精深的,不光是做菜好吃,就連我們的餐具都特別的考究,當然還有我們做菜的工具,都是極具歷史的。我們中國人切菜,習慣用這種傳統的大菜刀,四四方方的,看著就十分的巨大、沉甸甸的感覺,拿到手裡很有質感!在中國廚師去參加美食比賽節目的時候,就帶著我們中國的菜刀前往參加了,地點是韓國,切菜的時候大家都在忙忙碌碌,但是中國廚師拿出菜刀,主持人蒙圈了,網友:呵呵!
  • 外國網民熱議:為什麼菜刀在中國烹飪中如此受歡迎?
    中國菜不同西方食品,也區別於烹飪工具,比如我們的菜刀。而在西方人的廚房他們有更多種類的烹飪工具,切菜有蔬菜刀、切肉有切肉刀、剔骨有剔骨刀、即使是切披薩還有披薩刀。有趣的是當我們經常用菜刀準備餐桌上的食物時,一些外國人會認為這是不衛生不專業的表現。
  • 外國人嘲笑中國菜刀做不出刺身,中國人秀完刀工後,韓國人懷疑了
    如果大家看過日本廚師做菜,你就會很疑惑,為什麼需要那麼多菜刀,對於我們中國人來說,做菜只需要一把刀,對我們國人來說烹調只需一把菜刀是司空見慣的事,然而在老外眼裡那就是世界未解之謎。外國人也不能理解為什麼中國人要用一把那麼笨重的刀。對於我們使用的菜刀來說也是如此,一把菜刀可以有多種使用方式:能切、能剁、能拍、能鏟等等,充分展現了中國人的聰明才智,而不像老外使用的廚刀多達10把之多。
  • 各國廚師比刀工,中國廚師一把菜刀鎮全場,網友:國外廚子真好混
    各國廚師比刀工,中國廚師一把菜刀鎮全場,網友:國外廚子真好混說道美食最離不開的就是刀工了,沒有一個好的刀工都不能說自己是一個廚師,每個國家對於刀工的標準是不一樣的,都覺得自己的刀工是最好的,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下各國廚師比刀工,看看哪個國家的刀工更好一點
  • 德國雙立人「羞愧難當」,558一把菜刀,小米有品69就拿下了!
    做菜實在不方便,切菜、切肉跟用鋸條鋸一樣,特費勁。之前,我也嘗試給磨刀,還買了磨刀器,但媳婦嫌麻煩。無奈之下,只好一步到位解決這個「吃飯問題」——買刀。我有研究過不少好的廚刀。例如,德國雙立人啥的。一說到菜刀推薦,大家幾乎都說它好。
  • 這對中式廚刀,切菜切肉又穩又順、省時省力
    · 圖片來源:電影《飲食男女》在李安的《飲食男女》裡面,我們看到中國菜大師老朱廚房裡掛著的廚刀五花八門,令人眼花繚亂:· 動圖來源:電影《飲食男女》但在我們普通的中國家庭,習慣上就只認一文一武兩把菜刀,其他多的利用率極低,放那兒也是累贅。文刀切菜切肉,必須得手感輕便才夠利索。手起、刀落、瓜分,一氣呵成。
  • 中國廚師刀工獨步全球,外國人表示:不服不行
    中餐歷來就有「無刀不成席」一說,要求廚師必須有高超的烹飪技術,還得具備廚師基本素養即會切菜。當然對我們一般的人來說切菜也不是一件得心應手的事,事實上真正的中餐廚師要做到美味與形色達到完美的統一,這也就培養一大批刀工且烹飪技術過硬的中國廚師。
  • 廚師用廢舊汽車缸套,打造一把菜刀,削鐵如泥,30年都未曾換過!
    廚師用廢舊汽車缸套,打造一把菜刀,削鐵如泥,30年都未曾換過!當時的汽車非常的簡陋,就是一個單衝程的發動機提供動力,然後通過傳動軸傳遞轉速給車輪,功效很低也不耐用,經過一百多年的發展,汽車從材料,結構,電子,力學,微機等各方面的到突破,現在的汽車是集幾萬種專利發明為一身的高科技產物,其中的材料也是最難的科研項目,其中就包括缸套活塞的做工,整個汽車的配件中,缸套和活塞是運動次數最多,磨損最大的配件,所以也被稱為汽車的牙齒,也是所有配件中最硬的部分一位老廚師做了
  • 這部24年前的電影告訴你,中國廚師的的刀具原來是這麼的精緻
    這部24年前的電影告訴你,中國廚師的的刀具原來是這麼的精緻。現在人們的水平越來越高,有很多東西都可以選擇了,慢慢的要求也越來越多。而米其林的餐廳仿佛成了餐飲界的一塊兒招牌,很多餐廳都是以能評上米其林的星級為榮譽,網上經常說米其林餐廳有多厲害,米其林大廚的刀具都是一套一套的,一套都是有20多把的,而且還有40多種刀功。
  • 老外嘲笑中國廚師:只會耍菜刀,中國大廚獻醜兩道菜打臉了!
    老外嘲笑中國廚師:只會耍菜刀,中國大廚獻醜兩道菜打臉了!我國和日本在飲食文化上卻存在很大差異,日本人非常喜歡吃海鮮料理,走在日本街頭大大小小的料理店隨處可見,日本廚師製作料理也是非常考驗刀功技巧的。需要用到各式各樣五花八門的刀具,而我們中國廚師做菜就不一樣了,憑藉一菜刀就可以走遍整個廚師界,不過卻有老外嘲笑中國廚師只會耍菜刀,中國大廚獻醜兩道菜立馬將其打臉。
  • 中外廚藝大比拼,看到這把菜刀,米其林廚師豎起大拇指
    推薦語:廚師在做菜的時候,比拼的不僅僅是味道與口感,在刀工方面就有很大的差距,中外盡皆如此。現在人們對於美食的追求,已經不再局限於正常的吃飽喝足這些簡單方面,而是要求色香味俱全,要是能在吃飯的時候,看到廚師是如何進行烹飪炒作的,那這頓飯吃起來就真的太舒服了。
  • 德國美女來中國生活,不到一個星期就鬱悶了:中國人管這叫菜刀?
    一直以來不斷的有外國人特意來中國品嘗美食感中華美食的美麗以及飲食文化,但是在很多時候,卻會被中西方的飲食文化差異所迷惑到,就像是在刀具使用上的差異,就有德國美女來中國生活,不到一個星期就鬱悶了:中國人管這叫菜刀?
  • 世界最硬的魚,被日本人做成菜刀切菜,你吃過嗎
    當被問起世界上最硬的魚是什麼的時候,有些喜歡看腦筋急轉彎的朋友會回答說:是「木魚」。不過正確答案的名字,還是叫做鰹魚,你是否吃過呢?它廣布在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以及中國南海等區域,遊泳速度非常快,並且以魚類和甲殼類動物為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