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姬·古根海姆|「我不是收藏家,我就是一座美術館.」

2021-02-21 水裡畫外

佩姬·古根海姆Peggy Guggenheim

提到古根海姆這個名字,人們可能馬上想到紐約的古根海姆博物館,對,沒錯!她正是古根海姆基金會創立者所羅門·R·古根海姆的侄女,在世時與藝術家們的風流韻事,一直是歐美媒體關注的焦點

佩姬的父母佛羅蕾特和班傑明·古根海姆

佩姬的母親出身紐約著名的銀行家族,父系家族是當時紐約最有勢力的猶太家族,童年的佩姬常常被關在家中巨大無比的書房裡,整日面對陰森的巨幅油畫。她曾經親手寫道:「我的童年不光是孤獨的、傷心的, 而且充滿了痛苦。」或許正是出於對童年生活的強烈反叛,才使她後來對現代藝術產生了瘋狂的興趣。

5歲的佩姬(有錢人的照片都不是拍的,而是畫的)

佩姬童年生活並不快樂。父母離異、佩姬的媽媽獨自在紐約撫養三個女兒,她的爸爸則與情人搬去了巴黎居住。小時候的佩姬總以為爸爸與聖誕老人一起生活,因為他每次出現都會給三個女兒各種精美的禮物。平日裡孤寂的家中,此時則充滿歡聲笑語。不過,這般幸福的日子在佩姬兒時少之又少。她曾表示:「我的童年一點也不快樂,甚至沒有任何愉快的回憶。」


所羅門·R·古根海姆

佩姬的叔叔是美國紐約著名的礦業大王所羅門•古根海姆,也是紐約古根海姆美術館的創辦人。所羅門 R 古根漢姆(Solomon R. Guggenheim),他生於19世紀的美國一個十分有影響力的、靠煤礦工業積累財富的瑞士血統家族。按照有教養人的習慣,在精英雲集的環境下,古根漢姆和他的妻子,Irene Rothschild,在博愛和審美的傳統中長大,成為熱心的藝術贊助人,並積累起很多古代大師的作品。

 康定斯基的《小小的喜悅》 Oil On Canvas 

但在1927年,當古根漢姆第一次遇見年輕的德國貴族女子希拉·瑞貝Hilla Rebay von Ehrenwiesen,並聽取其介紹的歐洲當代繪畫中一種實驗性的潮流,使他的收藏方向發生了戲劇性的轉變。

康定斯基的《若干個圈》 Oil On Canvas 

藝術顧問希拉·瑞貝接受非具象是一種新藝術風格和審美哲學的誕生的觀點。在紐約古根漢姆博物館內部美學上從經驗世界獲取形式的抽象觀點與純藝術創造上的非具象二者之間,瑞貝選擇了後者,相信其中充滿了神秘的內涵。

康定斯基的《構圖8號》Oil On Canvas

非具象一詞是瑞貝從德國術語Gegenstandslos翻譯而成,表示文學性的,「沒有對象的」詞語來源於康定斯基的理論作品,所表達的最高美感和精神法則對於瑞貝而言,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畢卡索的《熨衣服的女子》Oil On Canvas

「前所未有的」,瑞貝在她第一次敘述藝術的使命時寫道,「還有比繪畫中從具象到非具象在從物質到精神的過程中更偉大的前進步伐麼?因為我們註定要更有創造性,轉向精神世界是我們的命運。人文主義將得到發展並自然而然地從偉大的藝術上感受到更多的能量,這便是非具象傑作的輝煌。」 

塞尚的《抱著雙臂男子》 Oil On Canvas 

在瑞貝充滿激情的言語感染下,在對這相對未知領域進行收藏的先進想法的引導下,古根漢姆從1929年開始系統性地購買非具象藝術家的作品。

 希拉·蕾貝《即興創作》 Oil On Canvas 

早期購買的作品包括羅伯特·德勞內(Robert Delaunay)、瓦西裡·康定斯基、費爾南達·雷格爾(Fernand Leger)以及納吉(Laszlo Moholy-Nagy)。生於俄國的藝術家康定斯基是最早闡釋這種純粹的非模仿繪畫的人之一,他的作品最終奠定了整體收藏的方向。

蒙德裡安《紅黃藍 系列》 Oil On Canvas 

藝術家布滿顏色的畫布上充斥著生動的集中或對比的形式,展示了康定斯基在其最廣泛流傳的理論著作中定義的抽象哲學,在《論藝術精神》(Uber das geistige in der kunst 1911)和《論點、線、面》(Punkt und linie zu flache 1926)中,把顏色比作音樂聲調,形狀比作不同感情的載體,他發明了其所指的藝術家內在需求的正式的語言表達體系。  

蒙德裡安《水瓶、水罐和果盆》

很快,古根漢姆酒店套房的牆上就掛滿了新的收藏。隨之,他的考慮重點必然轉向了能夠公開展出這些作品的可能性,並在1937年建立了所羅門古根漢姆基金會,其目的是為了「藝術上的促進、鼓勵和教育以及啟蒙大眾」。

蒙德裡安《畫面2號/構圖7號》 Oil On Canvas

在擁有基金會以後,古根漢姆預想了一個設計成可以容納不斷增長的藝術收藏的博物館建築。在他的計劃下,瑞貝很快開始計劃怎樣可以最好的實現他們的夢想。她自20世紀30年代以來與古根漢姆的通信中都充滿了建立一個非具象藝術的「美術館-殿堂」的計劃與提議。

弗蘭茨·馬爾克《黃色奶牛》 Oil On Canvas 

最後,在1939年,古根漢姆在紐約曼哈頓東54街租下了一個舊的汽車展示室。瑞貝在建築師William Muschenheim的協助下把其改造成為一個功能齊全的臨時展覽空間,命名為非具象繪畫美術館。

保羅·克利《紅氣球》 Oil On Canvas 

館裡只展示了一些最單純的抽象藝術的繪畫;一些被認為是先驅藝術家的抽象派或具象派作品,如夏加爾(Marc Chagall),也包括在這一時期的收藏中。同時瑞貝作為第一任館長,歡迎並支持很多年輕的美國抽象畫家,並展示了他們的作品。

在1943年,為了滿足日益繁榮的非具象美術館的要求,瑞貝決定開始新的徵程:建立一個永久性的建築以容納古根漢姆的藏品和舉行基金會的活動。


美國紐約古根海姆博物館內景圖

紐約的古根海姆博物館

她選擇了眾所周知的美國建築師賴特(Frank Lloyd Wright),他的有機建築回應了瑞貝對於非具象的理念:一種作為對創作者靈魂的直接表現而實現的,充滿理性與理想化意味的新生的藝術。

 弗蘭克·勞埃德·賴特

賴特最初設計的美術館在1946年向媒體公布,但是由於各種阻礙,如戰後通貨膨脹、政府對建築的重新規劃、美術館位置的轉變以及1949年古根漢姆的去世,導致這一建築並不能在接下來的13年內完成。1952年,機構正式改名為所羅門古根漢姆美術館以紀念它的建立者。

 紐約的古根海姆家族

佩姬·古根海姆

佩姬·古根海姆1898年出生於紐約的古根海姆家族。古根海姆家族以採礦冶煉發家致富,是世上僅次於羅斯柴爾德的猶太家族。19世紀及20世紀,「古根海姆」的名字,便是財富的能指。 

1912年,佩姬十四歲的時候,她父親班傑明為了趕回紐約給佩姬的妹妹過生日,搭上了鐵達尼號這艘死亡之船。據說電影《鐵達尼號》中,那個於危難時刻卻依然衣冠楚楚地待在甲板上與身邊人聊天的紳士,原型便是佩姬的爸爸。


班傑明去世當天<紐約時報>也報導了

但佩姬爸爸生前揮霍無度,他去世後留下的遺產並不多。父親的早逝令佩姬成為了古根海姆這個大家族中相對較為弱勢的一家。20出頭時,佩姬開始在紐約的Sunwise Turn書店打工。這裡也是當時紐約藝術家和知識分子的活動中心。正是在這裡,佩姬第一次開始了解藝術和文學。


21歲的佩姬(右為佩姬)

1919年,佩姬的祖父過世,她繼承了祖父遺產中的3400萬美元。1920年,佩姬21歲,她帶著這筆巨款來到了巴黎。在先鋒藝術迸發的巴黎,佩姬,這個古根海姆家族的「害群之馬」才第一次感到如魚得水。在這座醉生夢死的城市,佩姬·古根海姆長時間徘徊於各種藝術沙龍。

她結交達達主義、超現實主義和立體主義的藝術家,過著波西米亞式的生活,一切都仿佛一場美夢。她和龐德打網球,讓曼·雷為她拍照,看畫家們如何為蒙帕納斯的基基神魂顛倒。

她富裕、充滿活力,對藝術抱有極大熱情。她藝術家們頻繁來往,派吉渴望了解一切,感受一切。同時讓她結識到了自己的第一任丈夫勞倫斯·維爾——一位達達主義雕塑家兼作家,共同生育了兩個孩子。

勞倫斯雖然貧苦,但佩姬有的是錢。他身上的藝術氣質讓她深深著迷,他也真正將佩姬帶入了巴黎的藝術圈。勞倫斯在艾菲爾鐵塔塔頂向佩姬求婚

佩姬·古根海姆

然而佩姬的婚姻生活並不幸福。於是夫妻間爭吵不斷,有一回,維爾還將醬汁狠狠塗抹在妻子的頭上。可最令佩姬吉難以忍受的是,丈夫還在馬路邊對她拳打腳踢。派吉曾寫道:「有一次他把我摁到浴缸的水裡,我幾乎要窒息過去了。」

維爾酗酒如命,勞倫斯在帶領佩姬深入藝術精髓的同時,佩姬也發現,她這位魅力四射的丈夫,在婚姻之外也隨處尋找著愛的激情。他們的小女兒意外去世,與勞倫斯的婚姻也走到了盡頭。



佩姬的人生,經歷了太多痛苦和黑暗。佩姬結束了和勞倫斯的7年婚姻。但佩姬說,這之後,他們兩人才變成了最好的朋友。

 


離開維爾後的佩姬,依然活躍於藝術界。 她熱愛藝術,也同樣狂熱地愛著藝術背後那一個又一個才華橫溢的男人。然而她所選擇的那些男人,卻無不在豐富了佩姬的藝術視野後又棄她而去。


佩姬·古根海姆 


1928年,佩姬與英國作家約翰·赫爾姆斯(John Holms)相遇,並來到倫敦與他一起生活。但約翰已婚,並且酗酒,但以頗具天分著稱,雖然其生平只出版過一本小說與一本詩集。約翰成為了佩姬的精神導師,在約翰的指引下,佩姬開始了解普魯斯特、塞利納和莎士比亞。


曼·雷拍攝的佩姬·古根海姆


但佩姬生命中最重要的男人卻另有其人——英國作家約翰·霍爾姆斯。聰慧的霍爾姆斯讓佩姬變得更加嚴肅認真,但相愛的兩人自始至終都沒有結婚。5年後,悲劇再次上演,36歲的霍爾姆斯死於一場手腕手術,因為前一晚他嚴重酗酒,沒能在麻醉中醒來。


佩姬·古根海姆

人們相信佩姬曾瘋狂地愛著約翰,而佩姬則在處理了他們共同居住的巴黎公寓後,在回憶錄中淡淡寫道:「我最終感到釋懷:與約翰的生活從此不再留下任何痕跡。」

佩姬·古根海姆

1936年,佩姬認識了另一位作家道格拉斯·卡爾曼(Douglas Garman),佩姬鼓勵道格拉斯放棄其他活動,專心寫作。但是道格拉斯的共產主義情結卻嚇壞了佩姬,佩姬也很快與他分道揚鑣。

薩繆爾·貝克特是佩姬最著名的情人之一

佩姬·古根海姆的風流韻事還不止於此。在佩姬的自傳<Out of This Century>中,她展露了自己和眾多藝術家的床笫之歡。佩姬一度懷疑自己是性癮症患者,仿佛通過性,她才能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對她來說,藝術和性才是她人生的頭等大事。

佩姬·古根海姆

在人們的記憶和描述裡,佩姬•古根海姆一直是個充滿矛盾的女人,她可以小氣到極點,為了一張咖啡帳單和家人朋友翻臉,也可以一擲千金,出手闊綽,慷慨地贊助生活上有困難的藝術家。佩姬的私生活顯然也完全與她的藝術贊助、收藏活動絞在一起。

佩姬·古根海姆與藝術史家赫伯特·裡德

1938年佩姬在倫敦夸克大街30號的二層開辦了名為「青年古根海姆」Guggenheim Jeune的畫廊, 從此以後,佩姬成為了現代藝術品收藏家,主要收藏超現實主義和抽象主義作品,而這兩個藝術流派在當時的歐洲是極具先鋒性的。從此,派吉真正走上了收藏之路。

 佩姬·古根海姆

畫廊開辦後,佩姬在倫敦和巴黎兩地奔波, 不斷網羅巴黎的現代藝術作品到她的畫廊裡展出。由於佩姬的起點比較高,她的許多展覽都能在英國藝術界引起很大反響。

佩姬·古根海姆

1938年,由她負責策劃、成功舉辦了當代雕塑展。成為英國轟動一時的社會事件。她是第一個把來自法國的超現實主義風格傳播至英國的人。她為康定斯基舉辦了第一個英國的個展。她的畫廊也迅速成為倫敦時尚人士的必去之處。

1940年,佩姬在巴黎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殘酷的,但這次戰爭開啟了佩姬的收藏之路。德軍即將入侵巴黎,藝術家們急於出手作品逃命,諸多猶太藝術商們也寧願放棄藝術品拿到現金。佩姬那獨屬於古根海姆家族的商業頭腦使她決定每天買一幅畫。 

佩姬·古根海姆

這邊德法交戰正酣,但另一邊,佩姬則拼命購買各類折扣低廉的藝術品。天空中德國人的戰機如同蝗蟲般密布,可佩姬卻仍在和雕塑家布朗庫西討價還價。

那段時間,她在法國購得125件藝術珍品,它們均創作於達利、康定斯基、畢卡索、布朗庫西、杜尚、萊熱、布拉克等人之手。125件作品共花費4萬多美元,以後來的市場價格算,4萬美元買不了半件作品。

佩姬·古根海姆

1941年,隨著這些藝術品被偷運回紐約,佩姬也離開歐洲回到美國。她幫助許多歐洲藝術家來到美國,有了這些先鋒藝術家的到來,紐約成為了當代藝術的中心。在紐約,佩姬開了一家畫廊Art of This Century,展出歐洲當代藝術,正式將先鋒藝術介紹給紐約人。這家畫廊成為美國最早的國際博物館之一,也是當時歐洲與美國現代藝術的紐帶。

佩姬和她的藝術家們

Art of This Century的特別之處還在於它的空間布置與其他任何畫廊都不同。先鋒建築師弗雷德裡克·基斯勒一手打造了這個光線、聲音、藝術品和建築完美統一的超現實空間,觀看者與藝術品之間的距離感在這裡消失無蹤。你甚至可以觸摸藝術品,旋轉它們,從各個角度觀看不同光線作用下的作品。

佩姬的Art of This Century

傑克遜·波洛克

也是在這一時期的紐約,佩姬完成了她此生最大的成就:發掘抽象表現主義畫家傑克遜·波洛克。

傑克遜·波洛克

當時波洛克正在佩姬叔叔所羅門的古根海姆美術館裡做木工,佩姬把他的畫拿去給蒙德裡安看,蒙德裡安立刻就發現了那些顏料噴灑的畫作底下隱藏的天才之光。

站在壁畫前的佩姬和波洛克

佩姬和波洛克籤合同,讓他為自己的住處畫壁畫,帶他去大名鼎鼎的切爾西旅館吃午餐,還借他錢買房子。可以說,佩姬一手發掘了波洛克,並讓他有充足的自由全面發揮自己的藝術才能。


波洛克創作於1943年的作品《壁畫》(Mural)

佩姬·古根海姆

在當時被男性主導的藝術圈,佩姬已經是一個響噹噹的角色了。甚至在女性解放運動開始之前,佩姬·古根海姆就已經是一位解放的女性了。1943年,佩姬舉辦了名為「31個女人」的展覽,展出31位女藝術家的作品,這其中就包括弗裡達·卡羅、杜娜·巴恩斯、梅拉·奧本海默等日後的大師。又一次,佩姬走在了時代的尖端。


佩姬·古根海姆和馬克斯·恩斯特 

佩姬·古根海姆

隨著二戰的結束,佩姬也結束了與藝術家馬克斯·恩斯特五年的婚姻,再次返回她心心念念的歐洲。

佩姬·古根海姆美術館收藏的馬克斯·恩斯特作品《吻》(The Kiss,1927年)

這一次,她遠離曾帶給她歡樂的巴黎,也沒有選擇被她影響甚大的倫敦。而是選擇了威尼斯這座水上之城。1947年5月,佩姬用六萬美元買下沿大運河旁的白色大理石建築維尼耶·萊奧尼宮,這不僅是她的私宅,也是她的私人美術館,她為威尼斯帶來了她的收藏品,在這裡度過了她生命中的最後30年。

佩姬位於威尼斯的住所,正對大運河的精緻而透風的房屋

1948年復展的威尼斯雙年展邀請佩姬在廢棄的希臘館裡展出自己的藏品,自1951年開始,佩姬更是將自己的住所和收藏對公眾開放。

佩姬·古根海姆

誠如佩姬所言:「我不是收藏家,我就是一座美術館。」她的藏品幾乎全面覆蓋20世紀歐洲和美國的各個重要流派和藝術家之作,使威尼斯的佩姬·古根海姆美術館成為歐洲最重要的現代藝術博物館之一。

佩姬威尼斯的住所餐廳裡的掛的是畢卡索的《海灘上》

《海灘上》  畢卡索 1937

其中一個房間,專門為放置波洛克的畫作而設。而波洛克僅僅是佩姬栽培的眾多青年藝術家之一。

鍊金術 傑克遜·波洛克,1947

杜尚曾任其藝術顧問;薩繆爾·貝克特也與她在法國有過段情緣;她數不清的情人中還包括布朗庫西...


佩姬·古根海姆「最後的女公爵」

她日日徜徉於熱愛的藝術品中,當地人都稱她為「最後的女公爵」。


佩姬·古根海姆

1979年12月23日,81歲的派吉·古根海姆在威尼斯的一家醫院去世。而這位女收藏家的不凡人生,以及不朽的收藏,卻永遠不會隨時光的流逝而被人們淡忘。

 

佩姬·古根海姆


她去世後,這所運河邊別致的房屋內,成為威尼斯古根海姆博物館,用來展示其個人藏品,陳列300多件古根海姆的珍貴收藏品。這兒成了威尼斯,乃至全歐洲最引人入勝的博物館之一。


運河旁的佩姬·古根海姆美術館

今天,走進佩姬·古根海姆博物館,你仍能看見前庭裡佩姬收藏的雕塑作品,她的骨灰也和她喜愛的小狗們同葬在花園一角。

佩姬·古根海姆

春夏之時,綠色樹木繁茂生長,仿佛在延續著佩姬的生命。的確,在這裡,你無時無刻不感受到她強烈的存在。

佩姬從來沒有什麼自信。她討厭自己的鼻子,就去做了隆鼻手術;她害羞敏感,但也毫無心計。終其一生,她從未害怕過死亡的到來,而通過藝術,佩姬·古根海姆另闢蹊徑,獲得了永生。

美術館的雕塑花園,佩姬和她的小狗們就葬在這裡

在她的家中,你能看到伊夫·唐吉為她製作的耳環和亞歷山大·考爾德「被迫」為她打造的床頭雕塑,更別提那數幅畢卡索、喬治·布拉克、馬塞爾·杜尚和康定斯基。

佩姬·古根海姆

我並不期待有任何回報。這些藝術家們所創造並給予人類的就已經足夠。我從沒指望有什麼私人回報,能夠享受他們的作品足矣。


戴著有故事的耳環的佩姬·古根海姆

佩姬·古根海姆的耳環,左邊一隻根據唐吉超現實主義畫作設計,右邊根據考爾德的雕塑設計


佩姬·古根海姆




佩姬·古根海姆美術館收藏的曼·雷作品《The Meeting (Revolving Doors)》(1916年-1917年) 


佩姬·古根海姆美術館中喬治·德·基裡科(Giorgio de Chirico)1913年的作品《紅塔》(The Red Tower)
    
佩姬·古根海姆美術館中布朗庫西的黃銅雕塑作品《空間之鳥》(1932年-1940年)

白黑紅的構成  蒙德裡安 1938-39


佩姬·古根海姆美術館收藏的馬裡諾·馬裡尼(Marino Marini)作品《城市天使》(The Angel of the City,1948年),這件作品長期被放置在美術館入口處


佩姬·古根海姆長的女兒佩琴 

在一次名為「兒童藝術」的展覽中,佩姬展出了女兒佩琴的畫作。繪畫天賦異稟的佩琴自小敏感而叛逆,和母親一樣缺乏安全感。她終生都在跟抑鬱症鬥爭,41歲時,服用藥物過量後自殺身亡。

從小受到超現實主義影響的佩琴,作品以快樂掩蓋疏離與痛苦

END

迷失,那些時間的碎片……

延伸閱讀:

徐彬|釋放的快感

徐彬|在這個世界裡迷失

徐彬|以某種方式進入靈魂

徐彬|沉迷其中樂不知返

徐彬|在繪畫藝術裡領悟生命內在的激情

風過,風過

獨家!徐晚晚

徐彬的時間碎片……

徐彬的時間碎片……2

 

 

陳丹青·現代中國以自由主義精神深刻思考的堅定先行者!

艾未未·一個經典的人格分裂的人,代表了一個時代所有的缺憾。

蔡國強·我有很多毛病的,有毛病才是真實,真實才是有力量的東西

相關焦點

  • 佩姬·古根海姆 | 一位「女色情狂」的藝術帝國
    她在自傳中寫到:我有400多位情人,我可能就是個女色情狂。她的這種離經叛道的行為,遭到家族的排斥。她熱愛藝術,收購了大量藝術傑作,她毫不吝嗇的宣洩自己的情慾。她一直處於20世紀現代藝術世界的中心。之後,「博物館群」似乎是古根海姆的專屬符號,與傳統定義上的博物館不同,古根海姆博物館更像是一個異軍突起的非典型性私人美術館,作為非營利的永久性機構,為社會發展提供服務的同時,為藝術的可能性提供了更多的機會。
  • TANC Art Doc 佩姬·古根海姆最新紀錄片:「藝術成癮」的「現代主義情婦」
    提到古根海姆這個名字,人們可能馬上想到紐約的古根海姆美術館(Solomon R. Guggenheim Museum)。而在古根海姆基金會轄下,還有位於威尼斯的佩姬·古根海姆美術館(Peggy Guggenheim Collection)。其創辦人佩姬·古根海姆是古根海姆基金會創立者所羅門·R·古根海姆的侄女,在世時一直是歐美媒體關注的焦點,其風流韻事常為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
  • 佩姬·古根海姆的傳奇
    佩姬·古根海姆的傳奇文/Louise CAI     去年暑假我專程去了一趟威尼斯古根海姆博物館,只為看美國著名的收藏家佩姬
  • 隱秘的佩姬
    可是就是在這裡,佩姬認識了後來世界聞名的超現實主義大師雷·曼,並通過雷·曼又認識了雕塑家康斯坦丁·布朗庫西和被譽為「當代藝術之父」的馬塞爾·杜尚。(圖:佩姬與她的藝術家朋友圈)(圖:佩姬與恩斯特的家,宛如一座藝術聖殿)此間,世界動蕩不安,古根海姆女士卻成就顯赫,她拿出無所畏懼的勇氣,閃過炮火、偏見與一切艱難,出徵藝術高地,每天購置一件藝術品,且大獲其勝。
  • 你對古根海姆到底有什麼誤解
    佩姬·古根海姆(Peggy Guggenheim,1898-1979),上世紀大名鼎鼎的「20世紀最有遠見的收藏家」,出生於美國富豪家庭,一生放蕩不羈,自稱有400多個情人,威尼斯大運河對面就是古根海姆生前的住所——著名的佩姬
  • 紀錄片【佩吉·古根海姆:愛藝成痴】
    佩吉·古根海姆美術館 如果錯過,你將萬分遺憾,因為就在這棟不起眼的建築裡,保存有100多位偉大藝術家的326件作品,是世界上最重要、最受歡迎的現當代藝術美術館之一。佩吉·古根海姆 1898 - 1979 佩吉出生於19世紀的大財團——古根海姆家族。
  • 徐花花又來了:帶你們看看義大利的美術館
    在想持久的顏料的秘密 預言家的十四行詩 藝術的避難所 而這是你與我能共享的唯一永恆 ——弗拉基米爾 納博科夫 花花帶你雲逛美術館
  • 收藏家劉益謙:我為何砸10億買下一副裸女畫?
    但真正讓市場興奮的還是大收藏家劉益謙以超過1.7億美元的成交價競得莫迪利安尼作的《側臥的裸女》。龍美術館創始人之一的劉益謙第一時間在其微信上表示「徵得館長(劉益謙夫人王薇)同意,龍美術館進入新的收藏紀元」。而王薇則相繼表示,「龍美術館5周年時,會展示龍美術館的全球性收藏藏品的展覽。」「劉益謙購買這幅作品可以提升龍美術館國際地位。」
  • 高雄市立美術館館長:讓藝術行銷一座城市
    古根海姆博物館,在短短十多年間,就讓西班牙北部工業城市畢爾巴鄂脫胎換骨騰訊世博媒體聯盟前方報導 「如果一座城市有一個想像,就是為了未來,不是為了自己看得到的或是享受得到的在許多人眼中,當代藝術似乎不是一個具有親和力的概念,它看上去既難懂,又晦澀,與日常生活之間充滿了距離感。不過,在高雄市立美術館館長謝佩霓眼中,當代藝術並不應當是拒人於千裡之外的樣子,它應當滲透進城市的公共空間,進而成為一種城市行銷的手段。
  • 一座博物館拯救了一座城市- 畢爾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館
    古根海姆博物館是世界上最具影響力的民間近代藝術博物館館之一,總部設在紐約。其中最有名的是總部位於紐約和西班牙畢爾巴鄂的展館。總部紐約的展館是世界四大現代主義建築大師之一萊特的作品,其中最有名的畢爾巴鄂分館帶來了城市的再繁榮。
  • 劉益謙夫人、大美女收藏家、龍美館長王薇:收藏藝術 我停不下來!
    5月26日,這對收藏家夫婦的第三間私人美術館將在重慶開幕,同期與公眾見面的,還有《百年藝程—龍美術館(重慶館)開館展》。最後,我也冀望美術館能對當地的民眾和學生提供教育作用,因為受西南經濟情況影響,大部分的當地學生並沒有什麼機會能走出國門欣賞國際藝術展,希望他們能在我們的美術館中看到許多正在國際藝術領域發力的藝術家作品。我個人做事的風格是喜歡雪中送炭,不喜歡錦上添花。(很感慨王薇女士的話,甚至覺得有時候藝術品收藏事業也許就是雪中送炭,而不是錦上添花。
  • 高雄美術館邀集全臺畫廊收藏家藝術經紀與高雄藝術獎得主相約
    華夏經緯網4月22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為給年輕藝術家媒合、創造機會,臺灣高雄市立美術館邀集全臺具代表性的畫廊、藝品收藏家與「2020高雄獎」年輕得主面對面,推動藝術家職涯建立及與畫廊、收藏家合作的可能。
  • 古根海姆連同百家博物館共同抵抗川普旅行禁令
    紐約古根海姆美術館。圖片:STAN HONDA/AFP/Getty Images隨著美國最高法院準備於下月針對川普總統充滿爭議的移民禁令總統令進行口頭辯論審理,紐約古根海姆美術館已經率先表明了自己的反對立場。古根海姆目前與美國藝術博物館館長協會(AAMD)一起聯手,號召100多家藝術機構共同發聲反對試圖鞏固川普此前禁止穆斯林移民進入國境的禁令。
  • 義大利最值得一去的博物館和美術館
    威尼斯佩吉·古根海姆收藏館該館坐落於佩吉·古根海姆的宅邸。佩吉·古根海姆是本世紀最偉大的當代藝術收藏家之一,1979年過世以後住所改為收藏品展示處。
  • 每位收藏家都有一個獨立「房間」,木木美術館夏季新展有意思
    木木美術館(798館)今日啟動夏季新展「一個人的房間」。此次展覽邀請到一批國內極具代表性的收藏家——杜傑、洪豔霞、洪俊伊、李戰豪、劉威、歐陽崑崙、元冰、周小波與周秀麗,將其珍藏的精品傑作與木木美術館館藏一同展出,包括顧長衛的微距攝影作品等許多私人收藏首次呈現於公眾視野。
  • 在廣東順德,安藤忠雄設計了一座美術館
    他也是目前活躍在全球建築界中設計美術館數量最多的一位建築師。安藤忠雄為順德設計一座美術館的決定多少令人有些驚訝,順德的很多頭銜——粵劇發源地、世界美食之都、中國家電之都——都與當代藝術無甚關聯。不像北上廣等一線城市藝術土壤豐厚,在和美術館落成之前,順德幾乎沒有類似的藝術機構,當地人能在家門口看到的展覽多為書協、美協舉辦的書畫展、攝影展,對國內外最前沿的當代藝術缺乏認知。
  • 紐約古根海姆博物館
    ∧曾建華 ,《In the End is the World》,古根海姆美術館,何氏家族基金會∧饒加恩《計程車》孫原&彭禹的機械裝置作品《難自禁Can’t help myself》(2016)位於古根海姆美術館5層的空間內,藝術家們設計安裝了一個由工業機械臂、視覺傳感器及特殊編程組成的重型機器人,也因此挑戰了美術館建築在安裝這一機械設施時的承受範圍。機器人被放置在透明的亞克力幕牆之後,通過編程來完成一套特定的動作。
  • 角色科普|查理·布朗的女友佩姬·珍
    因為在一方面,他一直苦苦暗戀紅頭髮小姑娘,卻又從未有過勇氣向她表白;而在另外一方面,雖然在漫畫裡有很多女孩子對其有過好感(包括佩蒂、阿蘭、薄荷·帕蒂、瑪茜、羅亞妮、艾米麗),可小查在每年的情人節仍還是沒有收到女孩子們寄來的情人節賀卡,簡直就是註定孤獨一生的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