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垟坑,古村屋簷在四季裡輪迴

2021-02-13 文成新聞網

來源:文成新聞網

記者:張嘉麗

編輯:胡瑜瑤

版權聲明:文成新聞網原創報導 歡迎分享 轉載請註明來源

黃垟坑位於文成縣城西北的深山裡,對於住在縣城的人來說,那是一個遙遠的地方。

從縣城出發,車子沿著彎彎曲曲的山路前行,過百丈漈、南田鎮,往山的更深處走去,才能到達那裡。當車子在蜿蜒的山路上前行時,我的思緒不時飄向別處。這是我第二次去黃垟坑,上次是夏天,這次是春季。前次去,山間植物繁茂,此次去,草木剛冒出新綠。兩種季節,看到的風景不同,也有著不同的感受。在思緒中,不知不覺就到了村子。

▷ 黃垟坑是一個坐落在半山腰的美麗小村落。村子三面環山,一面臨水,由於村子地處深山,村莊常年籠罩在雲遮霧漫之中,頗具仙氣。村子寧靜而又深遠,有一條山溪穿村而過,常年水流潺潺,其間木屋石橋倒映其中,令人不禁駐足。

▼ 黃垟坑為一個古村落,村民多為徐姓。是徐崇九(名福四)於明成化年間由南田張坳遷此開發,建村已有500多年的歷史。

徐崇九為明代忠勇之士徐伯龍之孫。徐伯龍與劉基是同時代人,生於元朝至順年(1333),世居南田張坳。

徐伯龍武功驚人,單手能提60公斤大刀。元至正十四年(1354),黃坦吳成七起義。為此,朝廷震怒,於次年令王姓統管官率兵徵討,到達南田時,官兵膽怯不敢前行。徐伯龍擅長舞刀,膽識過人,便主動請纓,願率「義兵」為前隊,攻打起義軍,並被授以松陽縣尉。第二天,吳成七進軍青田,徐伯龍遂集「義兵」於張坳外路進行抵禦。雙方大戰,因官軍未援,無奈寡不敵眾,徐伯龍與「義軍」被吳成七起義軍所殺。之後事跡上報,元朝廷表彰其英勇殉難,下詔賜諡「忠勇」,敕建忠勇祠。

徐伯龍的妻子夏淑榮也是一位剛烈女子。徐伯龍遇難後,吳成七一眾進村見夏氏生得貌美,欲強行娶之。夏氏堅決不從,舉刀將頭髮斬斷道:「吾頭可斷,身不可辱,復來,吾當以頭與亡。」一行人見此剛烈,不敢強行進犯。為了能將幼兒撫養成人,夏氏自毀容顏。將兒子養大,並於亂世中守寡到老。據說,夏氏是用刀劃破臉部毀容。容顏對一個人來說,非常重要,何況是一個年僅20餘歲的年輕貌美的女人。夏氏事跡在當時廣為流傳。明嘉靖年間,浙江巡按御史舒汀奏建夏氏節烈坊。後夏氏節烈坊於清康熙年間毀於戰亂。

徐伯龍的英勇無畏與夏氏的忠貞剛烈令人敬佩。如今徐氏後人提起他們的先輩,是如數家珍。當年徐伯龍所使用的大刀至今還在,由後輩保存於張坳村。刀非常沉重,一般青壯年需雙手才能提起。能將重60公斤的大刀揮起作戰,可見徐伯龍體力非常驚人。

徐崇九,生於明永樂初年(1403)。徐崇九個性隨和,是一位不喜喧囂,嚮往安靜與自由的人,明成化年間,徐崇九尋到黃垟坑,覺得其地青山疊翠、清泉淙淙、鳥鳴林幽,便由張坳舉家遷往黃垟坑,在此墾田開荒,定居下來。


500多年過去了,如今走進村子,黃垟坑仍是一個在鬧市中難得一見的安靜地方。村內建築風格獨特,房屋均依山而建,就勢分布於村莊的山坡上。遠看層層疊疊,錯落有致,很有層次感。村內的房屋大多為二層木質結構建築,多建於清朝時期,至今多數老建築仍保存完好。

在村口,首先看到的是由塊石壘砌的石牆與民居,石牆上下兩層,由石階相連,由於山間潮溼,石牆與臺階上布滿了青苔,院門的入口處並圍有籬笆。石牆、石階、青苔、老屋、籬笆,一切都很協調且古樸。因是陰天,站在下首往上看,石牆與老屋掩映在一片灰濛濛的天氣中,給人一種蒼茫之感。

沿著青石臺階往前走,雨後的臺階略有些溼滑,上面布滿苔蘚,站在高處,村子盡收眼底。出簷起脊的建築,玲瓏俊秀的閣樓,讓人有種回到過去的感覺。在層疊交錯的建築間,不時可看到簡練雅致的門臺,殘缺不全的石牆,長滿苔蘚的古道,以及臨門而圍的籬笆牆,建築物與周圍的景致都很合拍。

走了一會兒,發現村內十分安靜,除了在一兩處老屋前看到幾位坐著閒聊的老人外,竟看不到一個年輕人。村子的朝氣,似乎在那些院內外,籬笆牆邊四處漫步的家禽們身上。雞們高昂著頭,鴨們邁著四方步,悠閒地在老屋前與籬笆內外晃來晃去,你追我趕。

走近一棟老屋時,一位老婆婆正在廚房的後門處餵雞餵鴨,聽到有人來,雞鴨們都警惕起來,東張西望地巡視著。老人看到我們時,很是友善,眼睛裡滿是溫柔。和老人的閒聊中,得知村裡的年輕人大多都外出了,留守下來的都是一些老人,他們在村子裡生活了大半輩子,很少出去。徵得老人的同意,上到老屋的二樓。上樓時,木樓梯因年久,在我們腳下咯吱咯吱地響著,發出痛苦的呻吟。站在樓上能看到大半個村子,原本房上紅色的瓦片在天長日久的風吹雨打中,顏色變得晦暗,有的已看不清原來的色彩。

村中另一特點是,生活氣息非常濃鬱,民居裡保存著眾多與村民息息相關的生活生產用具。不時可看到掛在房簷下的蓑衣,立在門口的木製洗漱臺與石磨,吊在廚房裡的各式竹籃與炊具,橫在過道裡的竹椅、木製扇車等生活用品。

在村口的一處老屋內,更是看到了許多農具與竹製品。老屋為二層木構建築,建於村口的山坡上,因地勢高,站在院外可俯視村莊全貌。

老屋呈凹字型,院牆四面有門,前面兩扇為木門,後面為塊石壘砌的石門。每扇門可通往不同的方向。老屋不僅院牆門多,建築內的門也特別多,每一面每一角都有一扇門,便於人們進出。看著那些門,便想到當年院內住著不少人家。如今老屋內已無人居住,部分房屋也已拆除。因少有人來,房屋周圍的臺階與石壁上布滿了青苔。讓房屋有一種與世隔絕的蒼涼之感。

老屋雖已人去樓空,但房屋裡保留的器具眾多。在二樓幾個房間內放置著大量的竹製品與農具,器具包括竹籃、竹篩、竹笊籬、竹畚箕、竹畚鬥、竹笠、竹匾、竹簟、竹蓆、雞籠、鴨籠、豬籠等竹製品,此外,還有各種木盆、木桶、量谷鬥、打稻機、扇車、犁、蓑衣等農具。這是我在一座民房內見過最多的農具,家用工具可謂一應俱全,幾乎可以開一個家庭式農具博物館。

我為這所房子的主人感到好奇,聽村裡的老人說,這所房子原是徐務南、徐紹勳等人舊居。當年,紅軍和地下革命同志曾在此老屋裡住過。老人指著老屋裡眾多的門說,這所房子前後門多,情況危急時,也給革命者撤離提供了方便。當年紅軍在此居住時,前門有人進,紅軍就從後門迅速撤離。後來,村內組織村民下鄉搬遷,居住在這裡的住戶全都搬走了,房屋便荒廢,但村民用過的生活用品及農具都留在了老屋內。

我們從老屋的左側繞到後門,沿著山邊小徑來到老屋後那堵石門前,石門也因年久失修變形,變得搖搖欲墜。我們從石門下穿行時,很擔心它突然倒塌下來。石門外便是一條山間小路。老人說,這條路就是紅軍當年撤離的路線,沿著小路,可通往山的另一邊。

在村中來來回回走了幾趟後,發現黃垟坑村內雖然留下的村民不多,但村民都很樸實而謙和,各自在自家的一方小天地裡愜意地生活著。當我們在村中來回穿梭時,村民們對我們都很親切,主動與我們打著招呼。有的還熱情地邀請我們到家裡坐坐。

一路下來,我頗喜歡村中的石階小路,這些小路由大小不同的條石與塊石鋪就,有的路沿著房屋上下旋轉,有的路沿著小溪,前後延伸,有的路上下縱橫,互相交錯,這些路雖小,卻都四通八達,沿著每一條路走下去,都可通往不同的他處。南方潮溼天氣與連綿數日的陰雨,讓每條石階路上都布滿了青苔,遠看,每條路都像鋪了一條翠綠色的毯子。我想起去年來時的情景,那時是夏天,村莊籠罩在一片蔥鬱之中,與此時有著不同的味道。走在溪間的那些小路上,聽著涓涓細流上上下下,轉過每一處轉角,拍過每一處風景之後,我仍流連忘返。流連一個村莊在四季輪迴裡的變遷。

我想,無論村莊在四季的光陰裡如何輪迴,一些美好的東西總是會給人留下一些美好的記憶!

離開後,一個古村落給我最初的安詳與寧靜,就這樣在我的心裡如一股涓涓細流慢慢浸潤.

相關焦點

  • 四季輪迴,美好如約而至!
    一個轉身夏天就成了故事,一次回眸秋天便成了風景,四季輪迴,願一切美好如期而至! 從小到大,從沒有像今年這樣感覺到過的快過,對於自己來說,不知道是喜是悲,可能是當人遇到困難的時候,時間總是不夠用的,一切都還沒有來得及處理,晃眼已過半年多!
  • 一寸相思一寸雨,四季輪迴四季空;浮生若夢,喜怒悲歡多少痛
    一寸相思一寸雨,四季輪迴四季空。浮生若夢,喜怒悲歡多少痛。世間情意,有人不離不棄,有人一別兩寬。有人繼續尋找,有人安守孤寂。無論會有怎樣的境遇,往後餘生,不要忘記,取悅自己。——皛玊題記溫柔而清爽,不能走近,亦不能走遠,隔了不能消弭的距離,而唯有目光,成了一別經年裡唯一的探望。《減字木蘭花·為誰憔悴》(詞林正韻 第三部)為誰憔悴?辛苦相思還不悔。久鎖娥眉,欲語還休獨個悲。巧妝餘淚,滿飲深杯期自醉。笑臥東籬,淡看冰輪盈復虧。
  • 禮門古村從千年禮儀文化傳承中邁向新時代
    隨行採訪的港口村黨支部書記鄭友林,說起他們鄭氏禮門的古村文化,如數家珍,滔滔不絕起來。「禮門古村位於黃山餘脈南北方向的狹長谷地,四周崇山峻岭,這裡綠水青山,四季分明,竹林資源豐富。禮門村內西河雙溪並流,景德鎮昌江重要的支流西河就是由禮門開始向下拓寬的。禮門曾是近古時代陶瓷窯火的原材料產地,由西河上遊把窯柴運抵景德鎮……。」
  • 未來12天,四季輪迴,常開不敗,四大星座執手舊愛,纏綿此生
    雙魚座雙魚座在舊愛中被拒絕多次,他們心累了,不再會留戀在舊情當中,他們放手了,不再會靠近對方,他們給對方的愛,是多麼的卑微,對方就是不領情,他們只想對方開心,自己就很開心了,可想而知他們的愛是多麼的卑微,可是他們離開了,感覺心裡負擔更加沉重了,思念對方的情感越來越深,未來12天,四季輪迴
  • 雲南騰衝銀杏村,騰衝最出名的秋景,一年只美20多天的銀杏古村
    騰衝是雲南另一個仙境旅遊勝地,四季都有著不同景色。由於地處火山版塊,以火山溫泉聞名遐邇。那麼騰衝的銀杏古村,則是從來都不辜負騰衝的秋天。作為騰衝秋天美景的名片,每年11月中旬伊始,這個被金色海洋吞噬古老村落吸引了眾多遊客和攝影師前來捕捉秋色。一年只美20多天的銀杏村,從11月中旬開始到12月初左右為最佳觀賞期。
  • 「又一個四季在輪迴,理想今年你幾歲?」
    歌手趙雷有首歌叫《理想》,裡面有這麼一段歌詞:我的理想把我丟在這個擁擠的人潮車窗外已經是一片白雪茫茫又一個四季在輪迴而我一無所獲的坐在街頭只有理想在支撐著那些麻木的血肉理想今年你幾歲你總是誘惑著年輕的朋友你總是謝了又開 給我驚喜又讓我沉入失望的生活裡…是啊,又是一個四季輪迴,2019年也已經過了三分之一了,那麼,你的理想今年是幾歲呢?
  • 我喜歡一年輪迴的四季,還有每天的你
    一個人去體會那種生活的美麗,不會單調,畢竟看似相同的每一天,其實都不同,不知不覺,每天就在四季輪迴中產生變化。01還記得小時候,在花開之際,去採一束花,放在窗前,夾在書本裡。希望你可以找尋到那個陪你四季,有趣的他(她)!歡迎關注留言,百裡常在!圖:網絡(武大櫻花)-END
  • 物候的四季輪迴:寒露
    和肉色土圞兒一起出現在山野裡的,還有香花球蘭。雖然它並不算香,也不是蘭,但並不妨礙它把自己變成一個驚豔的花球。由於它花期時身姿曼妙妖嬈,四季色彩不同,加之極為良好的環境適應能力,近年來做為一種極為成功的園林綠化觀賞草本,它一進入中國內地就圈粉無數。歷史上的成都一直與水有緣,成都平原阡陌之間水流縱橫,秋色中的水邊如紅雲般開著的,不是粉黛亂子草,而是本土的蓼花。當我們為這座城市新出現的眾多外來明星植物發出歡呼與讚美時,也許有一天,我們終會懷念起那些鄉土物種。
  • 春夏秋冬萬千語,四季輪迴九張機;無盡深情,只盼相聚不分離
    皛玊題記:春夏秋冬萬千語,四季輪迴九張機。無盡深情款款意,只盼相聚不分離。從習慣於傾訴,到習慣於傾聽,心,便會遠離了浮躁,少了動蕩,也就少了不安。於是,所有的日子,都可以這樣安靜著,純真著,簡約著,妥貼著,也平和著有些人,從未沒說過一句陪你永遠,卻一直會在身邊。
  • 《四季予你》程響—四季輪迴即是一生,唯有往後餘生,始知相憶深
    歌曲以"四季」的風花雪月為隱喻,講述了主人公的浪漫情愫和對愛情的永恆追求,是一首叫人聽了就感到溫暖與清新的治癒歌曲。四季輪迴即是一生,唯有往後餘生,用我心,換你心,始知相憶深。現在才明白,我一直懷念的是那些故事,不是那個人,我喜歡的是故事裡的那個人,不是現在的那個人。
  • 《四季予你》程響——四季輪迴即是一生,唯有往後餘生,始知相憶深
    四季輪迴即是一生,唯有往後餘生,用我心,換你心,始知相憶深。現在才明白,我一直懷念的是那些故事,不是那個人,我喜歡的是故事裡的那個人,不是現在的那個人。 春天是你的季節, 你卻走過四季, 將生命怒放在七月裡。
  • 林間風夏夜雨……幸福就在聲音裡
    還有一滴雨穿過屋簷的清脆?這個端午,眉山市丹稜縣幸福古村就以如此簡單的幸福,吸引了上千遊客前來打卡,在這裡聽風聽雨聽見內心,忘卻城市的喧囂。其實,早在今年4月,幸福古村的「幸福」就已經驚動了一群人,身體力行地要將這份大自然的饋贈分享給更多人——「鄉村文旅·幸福古村」項目率先啟動「聲音博物館」建設,為都市人提供助眠和解壓的途徑,治癒人心。
  • 香港「成家班」相中松陽吊壇古村
    松陽縣齋壇鄉花田坌村吊壇自然村,一個海拔600多米、地處高山峽谷的國家級傳統古村落裡,熱鬧非凡。當天,松陽縣創建「大花園」行動之首屆雲頂仙坑源旅遊節暨齋壇鄉第十三屆農耕文化節在這個小山村舉辦。節慶活動中,有一個尤其引人注目的環節,那就是香港「成家班」影視拍攝基地授牌。
  • 燈光節探營:透明冰屏演繹「四季輪迴」
    燈光節探營:透明冰屏演繹「四季輪迴」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 賈政)春動、夏雨、秋贊、冬望……四組沉浸式燈光作品,帶著一年四季的獨特律動,讓今年廣州國際燈光節平添了一份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藝術氣息。據了解,燈光節即將開幕,燈光作品的搭建也已經接近尾聲。
  • 電影《美人畫》在東漓古村舉辦開機儀式暨新聞發布會
    該活動得到東漓古村景區等有關部門領導的大力支持。前來參加發布會的還有來自全國各地的影視界朋友以及媒體記者,近百人出席了本次開機儀式暨新聞發布會。——彭格格女士35屆世界夫人大賽桂林賽區副主席、魅力淑德女子學院院長、愛身健麗俱樂部創始人、紫紅絲帶公益大使、愛身健麗女性健康預防知識普及大使——肖燕紅女士中國道教龍虎山正一派——李宏元道長四季農業有限公司董事長
  • 蘇州吳中一處古村,遺留大量乾隆年間古蹟,很多遊客不一定知道
    蘇州吳中區保留著很多清建隆時代的古建築——明月灣古村,這裡不是熱門景點,也許很多遊客不一定知道,但這裡肯定是充滿詩意的畫的地方,據說是吳王和西施的賞月地。我們從杭州全江第二橋高速轉到嘉興,再從五中區出口轉到蘇州西南線高速18公裡,然後在西山下高速朝太湖大橋方向行駛,如此之後便可抵達明月灣古村。
  • 畫裡婺源 虹關古村探春行
    行走在鄉間小道上,古樟繁盛、流水潺潺,山川俊秀、古道蜿蜒,處處入畫、步步皆景,煙雨濛濛中瀰漫著老家的氣息,一股鄉愁莫名襲來,如同走進一幅流光溢彩的水彩畫裡,不知畫在眼前,還是人在畫中!虹關村的標誌,是村頭溪畔廣場上兀然屹立的一株冠如巨傘、遮天蔽日的古樟樹,樹高冠茂,冠幅達三畝,鬱鬱蔥蔥,氣勢非凡。
  • 尋找兒時記憶 鄒城上九山古村新春民俗廟會邀您體驗別樣年味
    尋找兒時記憶 鄒城上九山古村新春民俗廟會邀您體驗別樣年味 2020年01月07日09:20  來源:濟寧新聞客戶端  作者:王身松
  • 花兒有四季,但是,真正的愛情是沒有四季
    真正的愛情沒有四季家裡客廳有一盆鮮花,陪了我們很長時間,現在的它,再沒有原先的光澤,妻子建議把它扔了吧。我卻有些捨不得,我想通過自己的努力,讓它重現青春。但是,我卻隱約聽到上帝的聲音:你錯了。植物擁有它的四季,任何人都無法與之抗衡,在我們處心積慮地改變它的成長過程的時候,我們的最終結果,只能是失敗。其實植物如此,動物也是如此,包括我們人本身。當我們是孩提的時候,處處散發著綠的氣息,綠的讓人發慌,我們不知道世界固有的顏色,我們展示著我們帶來世界的原有的美麗,那時的我們,沒有對與錯,其實,童年沒有真正的痛!
  • 古村山居民宿設計/尌林建築設計事務所
    這種狀態希望在建築中呈現出來,以呼應當地建築屋頂形態的變化關係,所以建築的體量被打散分解重構,屋頂方向斜度變化,形成與原有村落民居和諧的屋簷關係和體量關係。村子房屋基本都是依山而建,而且多為夯土房,怕潮溼和水,自然形成很多階梯狀臺地,房屋都造在一個個石砌臺地上。